人物:吴遵路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6—1022 【介绍】: 宋僧。钱塘人,俗姓徐,字无外,自号中庸子。居孤山玛瑙院,杜门独处。与林逋友善,以诗文自娱。有《闲居编》。
全宋诗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
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
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
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志》卷七○)。
真宗乾兴元年卒,年四十七。
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
有杂著,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
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
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
全宋文·卷三○七
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钱唐(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氏。
八岁受具于杭州龙兴寺。
二十一岁,从奉先寺源清法师学天台三观。
凡三年而师卒,遂孜孜研探经论,撰著讲训,为天台宗「山外」派义学名僧。
大中祥符末,卜居西湖孤山玛瑙院,世称孤山法师。
乾兴元年二月卒,年四十七。
徽宗崇宁三年赐谥法惠大师。
智圆兼宗儒教,旁涉《庄》、《老》,喜为诗文。
平生著述宏富,其经论疏钞科注等洎诸外学凡一百七十卷,今尚存《般若心经疏》、《请观音经疏阐义钞》等七八种;又集景德三年至天禧五年间杂著诗文为《闲居编》。
事迹见自撰《中庸子传》,吴遵路《闲居编序》,《释氏稽古略》卷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一八等。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智圆。字无外。钱塘徐氏。八岁出家。传天台三观于奉先源清。师尝叹荆溪没后。微言坠地。于是留意撰述。作十疏通经。师蚤勤儒学。兼涉老庄。自号中庸子。居孤山玛瑙院。有高世之节。时王文穆罢相来牧郡。僧悉迎于关外。慈云遣使邀师偕往。师以疾辞。笑谓使者曰。为我致意慈云。钱塘且驻却一僧。闻者叹服。师少抱羸疾。多杜门独居。惟与处士林逋为邻友。相好以诗文自娱。杂著五十一卷。题曰闲居编。乾兴元年二月十七日。自作祭文挽辞。越二日示寂。门人奉遗训。斲院之后山。敛以陶器。合而瘗之。后十五年积雨山颓。启陶。睹师真身不坏。爪发俱长。其唇微开。齿若珂雪。谥号法慧。治平二年改名宝胜院。绍兴二十一年创延祥观。有司新师所居以广之。移额山北并塔迁焉。 赞曰。 鸿毛贵势  蝉蜕尘嚣  羸然一榻  叠简飞毫 屹屹孤山  云林寂寥  迹则刬矣  弗夷其高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智圆。字无外。钱塘徐氏子。学语即知孝悌。稍长。尝析木濡水。就石书字。列花卉若绵蕝。戏为讲训之状。父母异之。令入空门受具戒。二十一。闻奉先清公传天台三观之道。负笈造焉。二年而清亡。遂往居西湖之孤山。杜门乐道。自号潜夫。与林处士逋。为邻友。雅善病。又号病夫。师尝叹荆溪殁后。微言坠地。曰。吾何人也。于是。著十疏以通经。述诸钞以释疏。翼赞弘宣。其功伟矣。师雪骨冰心。傲然物外。视人间之世。如纤尘。过目了不关怀。时王钦若。抚钱唐。慈云遣使邀师。同往迓之。师笑语使人曰。为我致意。慈云钱唐。且驻却一僧。闻者叹服。于讲道之外。以诗文自娱。有杂述五十卷。题曰閒居编。以乾兴元年二月十七日。自作祭文挽词。越二日。示寂。年仅四十有七也。预戒门人曰。吾殁后。无厚葬以罪我。无建塔以诬我。无谒有位求铭以虚美我。但用陶器二合而瘗。立石志名字年月而已。及亡。门人如所戒。敛以陶器。斸所居岩以藏之。不屋而坛。后十五年。积两山颓。门人开视陶器。肉身不坏。爪发俱长。唇微开露。齿若珂玉。乃更袭新衣。屑众香散其上。而重瘗之。崇宁三年。赐谥法慧大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稷山人,字知止,号安逸处士。
师事种放。
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
隐嵩山,有诗名。
吴遵路、石延年论其高节,诏赐粟帛。
以寿终。
全宋诗
韩退,字知止,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赐号安逸处士。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
全宋文·卷四八○
韩退,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自号稷山逸民。
师事种放。
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
吴遵路、石延年、孙抃等论其高节,嘉祐二年六月诏赐粟帛,号安逸处士。
以寿终。
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有附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104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居蕲州蕲春,字德仁。
吴遵路子。
以父任补官。
历通判池州、黄州,知郴州。
英宗治平三年致仕归蕲。
日种花酿酒,轻财旷达。
哲宗朝以吏部郎中召,就知蕲州,皆不起。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吴径,神宗时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六,《会稽掇英总集》卷三次吴遵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