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115,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
中唐(续上)
唐末至五代
唐末
后周
北宋
  • 田锡
  • 入松院兮何处,七里濑兮清秋。 望京楼赋
  • 七十二君,古常称于茂典; 泰山父老望登封赋
  • 吴淑
  • 六合四极之广,七表九域之宜。 地赋
  • 七彩九华之饰,龟文龙藻之丽。 剑赋
  • 庄子之说赵文,张陵之呵梁冀,七见阑子之弄,六闻卫绾之赐。 剑赋
  • 故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 杖赋
  • 七日闻之于仙传,八月载之于毛诗。 枣赋
  • 王禹偁
  • 故二仪之心乃见,七日之义斯玄。 复其见天地之心赋
  • 钱惟演
  • 七盘顿失乎巇崄,二室仅存乎峎崿。 春雪赋
  • 范仲淹
  • 七筵兮南北之广,九筵兮西东之长,堂并包于五室,室辨正于五方。 明堂赋
  • 七人之职,竭节而居。 从谏如流赋
  • 六以阴而习乎坎位,七以阳而配彼离方。 水火不相入而相资赋
  • 宋祁
  • 七日必诛,表宣尼之至圣。 去邪勿疑赋
  • 七月陈王业之风,由兹可见; 为君难赋
  • 邵雍
  • 逮夫五霸抗轨,七雄驾威。 洛阳怀古赋
  • 陈洙
  • 其辞曰:天与贞良,七叶中唐,令闻令望,漫叟漫郎。 漫泉亭赋
  • 陈襄
  • 茍非绩著勤劳,心专夹辅,上以追奉乎西伯,下以钦承于姬武,成休德于二代,固重基于下土,则何以父作子述,七百年永著徽猷; 周公成文成之德赋
  • 刘攽
  • 尝迷道于襄野兮,七圣偕而无悔。 崆峒山赋
  • 苏轼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
  • 刘弇
  • 班马萧萧,七萃卷舌,绛纱万枝,扶镳夹辙。 元符南郊大礼赋
  • 华镇
  • 五公族姓,七相华胄; 感春赋
  • 张耒
  • 七圣在天,时降于宗。 大礼庆成赋
  • 时也,朱火就谢,七月始凉,既导迎于肃杀,又介绍于雪霜。 秋风赋
  • 李廌
  • 以圣继圣,七叶重熙。 武当山赋
  • 毛滂
  • 七年荷锸灌园,追踪丈人。 拟秋兴赋
  • 王严
  • 而圣象巍然居其上,髣髴如见当时坐明堂,被衮衣,抱幼君以朝诸侯,四方万里海隅之君奔走俯伏听命,莫敢后时,制礼作乐,七年而致太平,以成周家卜年卜世之久。 重修周公庙赋
  • 徐晋卿
  • 七札夸由基之射,六钧传颜高之弓。 春秋经传类对赋
  • 吴烦子重,七奔命以尤罢。 春秋经传类对赋
  • 程俱
  • 孤岑连嶂,七十有二,眇若散螺黛于微茫。 松江赋
  • 三年以仕,七年饥兮。 怀居赋
  • 李纲
  • 予来闽中,七八月之交,霖雨乍晴,始见秋色,因援毫以赋之,以秋色名篇。 秋色赋
  • 张九成
  • 七年于兹兮无与晤语,俗目并观兮吾何以处。 谪居赋
  • 胡寅
  • 皇自跻于上帝兮,七庙曷其孔俯? 原乱赋
南宋
  • 李石
  • 七十毒也,我固知味; 四君子汤赋
  • 李长民
  • 图画所载,则三祖馀范,七圣妙迹,睹名马于曹韩,览古松于韦毕,繄绝艺之入神,骇众观而动色。 广汴都赋
共115,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