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164,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
西汉
  • 扬雄
  • 三旬有馀,其廑至矣,而功不图,恐不识者外之则以为娱乐之游,内之则不以为乾豆之事,岂为民乎哉! 长杨赋
东汉
  • 班固
  • 斯乃伏牺氏之所以基皇德也。 两都赋 其二 东都赋
  • 分州土,立市朝,作舟舆,造器械,斯乃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 两都赋 其二 东都赋
  • 杜笃
  • 夫雍州本帝皇所以育业,霸王所以功,战士角难之场也。 论都赋
  • 张衡
  • 盍亦览东京之事以自寤乎? 东京赋
  • 今公子苟好剿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也; 东京赋
  • 马融
  • 况笛生乎大汉,而学者不识其可以裨助盛美,忽而不赞,悲夫! 长笛赋
西晋
  • 傅玄
  • 汉成帝好蹴鞠,刘向以为蹴鞠劳人体,竭人力,非至尊所宜御,因其体而作弹棋以解之。 弹棋赋
  • 傅咸
  • 君子知貌之不可以不饰,则内省而自箴。 镜赋
  • 左思
  • 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三都赋序
  • 张协
  • 考草木于方志,览华实于园畴,穷陆产于苞贡,差英奇于若榴,耀灵葩于三春,缀霜滋于九秋,尔乃飞龙启节,扬飙扇埃含和泽以滋生,郁敷萌以挺栽,倾柯远擢,沈根下盘,繁茎条密,丰干林攒,挥长枝以扬绿,披翠叶以吐丹,流晖俯散,回葩仰照,烂若百枝并燃,赫如烽燧俱燎,皦如朝日,晃若龙烛,晞绛采于扶桑,接朱光于若木,尔乃赪萼挺蒂,金牙承蕤,荫佳人之玄髻,发窈窕之素姿,游女一顾倾城,无盐化为南威,于是天汉西流,辰角南倾,芳实垒落,月满亏盈,爰采爰收,乃剖乃拆,素粒红液,金房缃隔,内怜幽以含紫,外滴沥以霞赤,柔肤冰洁,凝光玉莹,漼如冰碎,泫若珠迸,含清泠之温润,信和神以理性。 安石榴赋
东晋
  • 曹毗
  • 于是召倡人,命妙姿,御新肴,酌金罍,发愁吟,引吴妃,湖上<风立>沓以平雅,前溪摧藏而怀归,东郭念于远人,参潭愁于永违。 箜篌赋
盛唐
  • 梁洽
  • 是知夫挥弦戛击以洋洋。转喉纡馀之靡靡。 笛声似龙吟赋
  • 许王瓘
  • 睢上之黄龙兮瑞以多。愿持朱雁兮荐天歌。 乐九成赋
  • 阎随侯
  • 势阨河关兮横地以杰出。 西岳望幸赋
  • 杨谏
  • 徒观夫貂蝉巍峨以耀彩。 圭璋特达赋
  • 使夫阅信义坚贞以守职。 圭璋特达赋
  • 吕令问
  • 则知履道者守国以正直。失德者纳人于邪妄。 金茎赋
  • 杜甫
  • 虽三牲八簋丰备以相沿。 有事于南郊赋
  • 李华
  • 而皇祗授元圣获以造新宫也。 含元殿赋
  • 乔潭
  • 故选士者象清瀵以含虚。怀才者但明心而未映。 双瀵泉赋
  • 韦肇
  • 挹酒浆则仰惟北而有别。充玩好则校司南以为可。 瓢赋
  • 故日用不知其所以。 沙堤赋
  • 李子卿
  • 天地已正兮神人以和。 功成作乐赋
  • 独孤授
  • 不然。焉能逗挠兽之形以中开。 刜钟无声赋
  • 李公进
  • 光风转兮众草无以齐其偃。 幽兰赋
  • 韦岫
  • 故礼得之而以坛以墠。 土赋
  • 李宗和
  • 万国仰之而庶政以成。 平权衡赋
  • 柳道伦
  • 既至者固当授之以禄。将来者不假招之以弓。 进善旌赋
  • 樊阳源
  • 是则虚其舟川得以宁。虚其心人寡于欲。 虚舟赋
  • 嶭邕
  • 五位时序兮万邦以宁。 丹甑赋
  • 石贯
  • 见京坻之流衍可期。睹稼穑之艰难有以。 藉田赋
  • 是宜率诸侯大夫以行乎周礼。 千亩望幸赋
  • 卢肇
  • 故知卤不积则其地不能载。元不运则其气无以宣。 海潮赋
  • 王棨
  • 频顿红缨。虽造父而宁知所以。 马惜锦障泥赋
中唐
  • 吴筠
  • 乃修诗书制礼乐以救崩隤。将驱末驾以旋轸。 思还淳赋
  • 仲子陵
  • 夫丝可以众而不可以寡。织可以勤而不可以舍。 断织赋
  • 物之因人也其则以众。人之象物也岂不或中。 洞庭献新橘赋
  • 郑絪
  • 乍晶明而散金。且孤高者可拟之以抗志。 初日照露盘赋
  • 权德舆
  • 湖渺渺兮荡东风以发春。 洞庭春溜满赋
  • 春溜满兮连净绿以无垠。 洞庭春溜满赋
  • 柳宗元
  • 始彼狙雌倏施而以祟为利者。夫何为耶。 解祟赋
  • 万类芸芸兮率由以宁。刚柔弛张兮出入纶经。 惩咎赋
  • 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 囚山赋
  • 皇甫湜
  • 螽斯之股兮犹且不同。齐人之纨兮曾无以况。 履薄冰赋
  • 张贾
  • 宰物者必察其所持。为政者必视其所以。 衡诚悬赋
唐末
  • 司空图
  • 绣毂相追。金羁并骛携艳冶以争出。 春愁赋
晚唐
  • 黄滔
  • 则知艺至者不可以簪笏拘。情高者不可以王侯致。 戴安道碎琴赋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 天地非道德也无以清宁。 纪道德赋
  • 杨夔
  • 元微子指而泣曰。其嗜利则孟子所以恶交争也。 溺赋
共164,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