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地
字在诗句中的位置:
第 1 字
第 2 字
第 3 字
第 4 字
第 5 字
第 6 字
第 7 字
第 8 字
第 9 字
第 10 字
第 11 字
第 12 字
第 13 字
第 14 字
第 15 字
第 16 字
第 17 字
第 18 字
第 19 字
第 20 字
诗句按体裁分类:
五绝
七绝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词
四言
六言
古体
乐府
骚
偈
曲
辞赋
赞
其他
联
共118,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初唐
慧能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示法达偈三首 其一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示智通偈
唐
道世
圣人居福地,贤士乐山园。
颂六十二首 其五十
香草皆满地,灵芝遍房前。
颂六十二首 其五十
庞蕴
缘文广占地,心中不肯耕。
诗偈 其十七
有物荡净尽,惟馀空闲地。
诗偈 其四十三
佛心一子地,蠢动皆男女。
诗偈 其四十七
凡夫惟妄想,攀缘遍天地。
诗偈 其五十一
蠢动诸众生,心同一子地。
诗偈 其五十一
乞钱买瓦木,盖他虚空地。
诗偈 其七十
若能入理行,不动到如地。
诗偈 其一百
失火烧故宅,运水沃空地。
诗偈 其一百二十一
无心心不起,超三越十地。
诗偈 其一百六十六
改貌劳神识,终须到佛地。
诗偈 其一百七十六
常居清静地,知有不能过。
诗偈 其一百八十
宋人著作中所载唐五代神仙鬼怪诗
梁城遇导师,参禅了心地。
千岁宝掌和尚游吴偈
慧集法师
回天复转地,并入一毛孔。
悟道颂
傅翕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颂二首 其二
五代
文益
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
偈
北宋
释志端
烧灰散长江,勿占檀那地。
偈
志端
爇灰散四林,勿占檀那地。
偈
释重显
泥佛不度水,神光照天地。
颂一百则 其九十七
释守卓
个中好巴鼻,言下须瞥地。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 其二
天上火星地下走,泥牛踏著烧却口。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释清远
性地本无生,因生说有地。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 其一 地
有种有心地,因缘花自开。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 其三 花
大士安禅地,千松塔院春。
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其一
释怀深
晓来雨过地无尘,绿暗红疏烂熳春。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九
盛暑隆寒相继来,慧林四见地炉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百六
炭头今日地炉开,涩雨悭风恼破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百九
出家不断荤和酒,枉在伽蓝地上行。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六
释法一
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
偈三首 其二
释正觉
妙运天轮地轴,密罗武纬文经。
颂古一百则 其七十七
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三十
趁不去露地白牛,透得过流河香象。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六十七
两家宾主平,四棱齐塌地。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八十六
宋
释克勤
直饶尽大地明得,无丝毫透漏。
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二
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
偈五十三首 其二十九
释清了
只么堆堆地,常光密露时。
偈颂十首 其五
释道昌
药病不相治,何须尽大地。
颂古五十七首 其五十二
释宗杲
转山河大地归自己则易,转自己归山河大地则难。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十四
佛子住此地,则是佛受用。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九十一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六
深沙共脩罗结亲,金刚与土地指背。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十四
释善悟
寻思去此地,清凉离烦暑。
颂古九首 其四
南宋
释道行
金乌急,玉兔速,天上星兮地下要。
偈十首 其四
释鼎需
又谁管你地,又谁管你天。
偈四首 其二
释道颜
落花红满地,芳草碧连天。
颂古 其四十
霹雳惊天地,那容掩耳听。
颂古 其四十九
若有一法与人,永入拔舌地狱。
颂古 其八十七
共118,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