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330,分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战国楚国
  • 宋玉
  • 耾耾雷声,回穴错迕。 风赋
  • 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高唐赋
  • 传言羽猎,衔枚无声。 高唐赋
西汉
  • 公孙诡
  • 食我槐叶,怀我德声。 文鹿赋
  • 司马相如
  • 寂漻无声,肆乎永归。 上林赋
  • 鱼鳖欢声,万物众夥。 上林赋
  • 司马相如
  • 闲房寂谧,不闻人声。 美人赋
  • 王褒
  • 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㥜。 洞箫赋
  • 扬雄
  • 是以其声呼吟靖领,激呦喝啾,户音六成,行夏低徊,胥徒入冥,及庙噆吟,诸连单情,舞曲转节,踃馺应声。 蜀都赋
东汉
  • 杜笃
  • 躬履节俭,侧身行仁,食不二味,衣无异采,赈人以农桑,率下以约己,曼丽之容,不悦于目,郑卫之声,不过于耳,佞佞邪之臣,不列于朝,巧伪之物,不鬻于市,故能理升平而刑几措。 论都赋
  • 东综沧海,西纲流沙,朔南暨声,诸夏是和。 论都赋
  • 雅颂之声,非一家之作也。 众瑞赋 其一
  • 傅毅
  • 兀动赴度,指顾应声。 舞赋
  • 张衡
  • 众形殊声,不可胜论。 西京赋
  • 坐作进退,节以军声。 东京赋
  • 弹筝吹笙,更为新声。 南都赋
  • 张衡
  • 同服骈奏,合体齐声。 舞赋
  • 马融
  • 工人巧士,肄业脩声。 长笛赋
  • 于是游閒公子,暇豫王孙,心乐五声之和,耳比八音之调,乃相与集乎其庭。 长笛赋
  • 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 长笛赋
  • 于时也,绵驹吞声,伯牙毁弦。 长笛赋
  • 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长笛赋
  • 蔡邕
  • 醉则扬声,骂詈咨口。 短人赋
  • 然后哀声既发,秘弄乃开。 琴赋 其一
  • 边让
  • 比目应节而双跃兮,孤雌感声而鸣雄。 章华台赋
东汉末
  • 阮瑀
  • 皦怿翕纯,庶配其踪,延年新声,岂比能同? 筝赋
  • 王粲
  • 称诗表志,安气和声。 神女赋
曹魏
西晋
  • 傅玄
  • 吹叶为声。 笳赋
  • 发言辄应,若响追声。 鹦武赋
  • 傅咸
  • 芬芳并发,我秽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声。 申怀赋
  • 峨峨睦友,载扬厥声。 感别赋
  • 潘岳
  • 惟簧也,能研群声之清; 笙赋
  • 左思
  • 儇佻坌并,衔枚无声。 吴都赋
  • 陆机
  • 宫备众声,体僚君器。 鼓吹赋
  • 陆云
  • 阴无晞景,霤无辍声。 愁霖赋
  • 感运悲声,贫士含伤。 寒蝉赋
晋初
  • 成公绥
  • 虞公辍声而止歌,宁子检手而叹息。 啸赋
  • 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 啸赋
  • 成公绥
  • 遂创新声,改旧用,君山献曲,伯牙奏弄。 琴赋
孙吴至西晋
  • 周处
  • 静昧无声,潜来若神。 围棋赋
共330,分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