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51,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东晋
  • 袁宏
  • 言偃以文学遗风,季札以让国称仁。 东征赋
南梁
  • 陆倕
  • 忽学步而学趾,又追飞而厉翅。 思田赋
  • 萧绎
  • 见白题之蹋鼓,看鸟孙之学瑟。 玄览赋
北周
西梁
  • 萧察
  • 其徒众则乍游乍处,或贤或圣,并有志于头陀,俱勤心于苦行,竞假寐而诵习,咸夙兴而虔敬,议苦空之迅流,惜朝阴之奔竞,潜深窟而学六通,隐间芜而修八正。 游七山寺赋
北齐至隋初
  • 颜之推
  • 向使潜于草茅之下,甘为畎亩之人,无读书而学剑,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乐贱,辞白璧以安贫,尧舜不能荣其素朴,桀纣无以污其清尘,此穷何由而至,兹辱安所自臻。 观我生赋
隋末唐初
  • 李百药
  • 虽才高而学富。竟取累于荒淫。 赞道赋
初唐
武周
  • 东方虬
  • 应轩辕土德之王。入蔡邕劝学之篇。 蚯蚓赋
盛唐
  • 贾曾
  • 则有分流学海。挂影仙台。 水镜赋
中唐
北宋
  • 吴淑
  • 比管仲之登朝,哂尹何之学制。 锦赋
  • 美董父之见扰,哂朱泙之学屠。 龙赋
  • 欧阳修
  • 故孟子谓学者之诲人,亦必由于规矩。 大匠诲人以规矩赋
  • 陈襄
  • 每精穷于学问,爰下至于刍荛。 学问至刍荛赋
  • 晁补之
  • 小人不知学礼兮,畏罪罟之所寻。 求志赋
  • 张耒
  • 先生閒居学道,昧旦而兴。 鸣鸡赋
  • 予寓山阳学舍。 鸣蛙赋
  • 赵鼎臣
  • 则天人之学,所由兴也。 邺都赋
  • 于是鼎臣方侍亲于京师,闻而慕焉,思欲从下客之后尘,追二公之英游,自以谓不可得也,乃为赋曰:秉之将庆学古之成,乃诹吉涓刚,陈壶洁觞,肃厥僚友,燕于新堂。 学古堂赋
  • 徐晋卿
  • 晋文公好学不贰,羊舌氏渎货无厌。 春秋经传类对赋
  • 曹勋
  • 马上,馆伴翰林学士张钧曰:帝与国相见公所言激切,志在忠孝,甚喜。 迎銮赋
  • 王仲敷
  • 蹈先生之学舍,溢诵声以洋洋。 南都赋
  • 王腾
  • 申韩生于中土,不免为僻学; 辨蜀都赋
  • 史尧弼
  • 式孚下土,罔踰于五学之庭; 太学教化之宫赋
南宋
  • 李长民
  • 至于庠序学校之教也,首善于京,自熙丰始。 广汴都赋
  • 周必大
  • 八年,言者疑公学术渊源苏氏,奉祠而去。 跋鱼计亭赋
  • 楼钥
  • 惟可行之道不试于事,以有用之学私淑诸人。 子使漆雕开仕赋
  • 有帝王之学者,使之为邦; 子使漆雕开仕赋
  • 当六国之下衰,有二贤之可考,以亚圣之才而无所施用,以宗王之学而终于穷老。 孟荀以道鸣赋
  • 陈文蔚
  • 幸天诱其懦衷,就师门而学问。 致遂赋
  • 何澹
  • 参以逊传,不见扬州事,逊诗出初学记,亦不见在扬州之意。 绕花台赋
  • 薛绂
  • 人心之危匪石,而人欲之胜甚于水,吾观兹堆,而有感于天则之严,是以忧讲学之怠,而述之于篇。 滟滪堆赋
  • 方大琮
  • 既皆为后学之疵玷,况可以古诗而推许? 词赋与古诗同义赋
  • 丁椿
  • 然则今日设庠化邑而作是阁者,岂寻常开学校而诱人以利禄者同哉? 尊经阁赋
  • 方岳
  • 体吾身其学问。 白鹿洞后赋
宋末元初
  • 王柏
  • 此紫阳之学之为无弊,所以绍龙门之适孙。 宋文书院赋
共51,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