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盛唐
中唐
唐末
北宋
  • 田锡
  • 方朔之辨,既逸君子之可称; 依韵和吕抗早秋赋
  • 其以宗周之致理也,以道合乎地者称帝,仁合乎天者为皇。 南省试圣人并用三代礼乐赋
  • 张咏
  • 谓道德不可以称据,谓仁义不可以取资。 鯸鮧鱼赋
  • 吴淑
  • 文王得姜公而共载,卫瓘见乐广而称奇。 雾赋
  • 不可跃大冶而自衒,唯宜绝重甲而称利。 剑赋
  • 王禹偁
  • 向使天理或爽,君道靡常,自然反时而反德,又乌可称帝而称王者哉? 天道如张弓赋
  • 欧阳修
  • 诗曰螟蛉有子,蜾裸负之,言非其类也,及扬子法言又称焉。 螟蛉赋
  • 审虽休勿休之理,遵日慎一日之称。 畏天者保其国赋
  • 蔡襄
  • 而善禦外物,居颇休閒,独以浩博记书称道圣明为事。 季秋牡丹赋
  • 司马光
  • 祭酒荀卿进而称曰:吾王辟仁义之涂,殖诗书之林,安人之虑广,致治之意深。 稷下赋
  • 刘敞
  • 因天事天,则发生之候为称; 郊用夏正赋
  • 王观
  • 刘颂博识而见称时人,盛彦异才而不应召辟。 扬州赋
  • 苏轼
  • 吁嗟先生,谁使汝坐堂上称太守? 后杞菊赋
  • 使其推虚破梦,则扰扰万绪起矣,乌足以名世而称贤者耶? 酒隐赋
  • 范祖禹
  • 德至尊者其服称,礼甚盛者唯君全。 天子龙衮赋
  • 江衍
  • 而水存平准之称,遂皆得性。 王道正则百川理赋
  • 李廌
  • 被其服而德不称,尸厥位而事罔知。 仕而优则学赋
  • 徐晋卿
  • 掩义隐贼,驩兜招浑敦之称; 春秋经传类对赋
  • 傲狠明德,颛顼得梼杌之称。 春秋经传类对赋
  • 胡寅
  • 岂中贵人之未称兮,又应奉焉有相使。 原乱赋
  • 曹勋
  • 出答国书相示,退后南望阙庭称贺。 迎銮赋
  • 王仲敷
  • 若宫室苑囿之盛,池沼台榭之广,侈靡誇前,光辉绝后,惟梁孝王有足称者,仆愿继其说,而先生自览其切焉。 南都赋
  • 王腾
  • 晋之公卿一口称誉,风俗颓矣。 辨蜀都赋
  • 应孟明
  • 俄而风姨月姊,二客骈集,揖予而言曰:昔襄王披襟而称赏,明皇敛衽而遨游,誇我光霁,世无与俦,未闻舍我而他有与之绸缪者也。 夏云赋
南宋
  • 李长民
  • 言观其阳,则仍宣德之旧称,定五门而改创。 广汴都赋
  • 王炎
  • 一旦丐閒,引身而退,傲睨于烟尘之表,袖手于功名之外,遂令水西之声称,自于今而益大。 水西风光赋
  • 刘克庄
  • 吾观白公之自称皤叟,贤于陆辰之求媚侧室,乃施帽絮,改容谢客。 白发后赋
  • 吴兆骞
  • 季重于是跽而称曰:臣闻坤灵诞育,庶族繁生。 竹赋
  • 胡梦发
  • 盖三湘七泽之称首,五方名胜之观止。 黄鹤楼赋并序
  • 王文治
  • 夫然后考工之记永著,而梓人之传堪称。 木从绳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