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智称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3 首
乐府云。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雁门太守行歌古洛阳令一篇。《后汉书》曰: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少好侠。尚气力。晚改节。敦儒学。习书读律。略通大义。后举茂才。除温令。讨击奸猾。境内清夷。永元十五年。还为洛阳令。政平讼理。发摘奸伏。京师称欢。以为有神算。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旁祠。惟存卓茂与涣祠焉。
孝和帝在时。
洛阳令王君。
本自益州广汉蜀民。
少行宦学。
通五经论。
明知法令。
历世衣冠。
从温补洛阳令。
治行致贤。
拥护百姓。
子养万民。
外行猛政。
内怀慈仁。
文武备具。
料民富贫。
移恶子姓。
篇著里端
伤杀人。
比伍同罪对门。
禁鍪矛八尺。
捕轻薄少年。
加笞决罪。
诣马市论。
无妄发赋。
念在理冤。
敕吏正狱。
不得苛烦
财用钱三十。
买绳礼竿。
贤哉贤哉。
我县王君。
臣吏衣冠。
奉事皇帝。
功曹主簿。
皆得其人。
临部居职。
不敢行恩
清身苦体。
夙夜劳勤。
治有能名。
远近所闻。
天年不遂
早就奄昏
为君作祠。
安阳亭西。
欲令后世(《后汉书》注作代。)
莫不称传
⑴ 八解乐府云。右一曲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九。《诗纪》六。又《后汉书》王涣传作古乐府歌。引君、人、论、冠、贤、仁、端、宽、勤、闻、昏、西、传十三韵。《文选》五十九故安陆王碑文注引仁、贫、端三韵。草堂诗笺二十一送梓诗注引私、闻二韵。○逯案。歌中民作人。世作代。治作化。皆系唐人避讳。
景龙二年秋九月五日。黄龙见于上党伏牛山之南冈。迟留久之。表彰圣人之德也。赋曰。
龙之来兮乘其阳。跃于泉兮临高冈。
龙之至兮归有德。符于黄兮土之色。
精曜曜。光雄雄。
上不在天兮接于物。下不在田兮蟠于空。
列四灵智称其首。居五位色表其中。
将衒甲以无比。与负舟而不同。
明皇家之王气。符历数于圣躬。
飞烟喷雾。若动若顾。
声虽虩虩。非同三尺之剑。
色乃煌煌。下映五花之树。
诚帝王之嘉兆。宁朝夕之可遇。
何蛇螾之足言。谅腾黄之匪喻。
同翠龟之荐绿图。彰大人兮告元符。
览史墨之言。未之闻也。
验登殷之祀。不其然乎。
躬秉吉德,时惟善人。
但推贤而是尚,故举类以惟亲。
昭著徽猷,既务援能之理;
荐伸同志,式彰济美之伦。
探往牒之垂言,伟哲人之为义。
轸乎济俗之念,急乃求贤之利。
是必举尔,各从其类。
志非吾党,敢甄拔于昌朝;
道契威仪,当进扬于显位。
谅以懿识旁达,纯诚内凝。
察言行以旌美,于朋侪而荐升。
有滞必进,惟贤是称。
将大用以无失,致太平而聿兴。
忠美奚祁,举解狐之同德;
智称鲍叔,知管仲之多能。
盖由明哲允昭,忠良克阐。
进其类者,必己之类;
称其善者,必子之善。
为乎国纪,洞几先而有开;
擢乃邦良,由道同而益显。
况夫寅奉臣职,思隆化基。
不进贤,曷以赞夫邦治?
不举类,未足彰乎己知。
必也务申援拔,罔閒谋惟。
推来歙者,汉之臣僚,等侪是重;
知子产者,郑之良佐,朋类宁遗?
彼或伐善自彰,蔽贤是务,有柔良不能以显拔,使侧陋奚由而善遇?
兹贻尸禄之诮,曾为匪吉之务。
诚在招致贤材,旌明仕路。
其达也,由乎德进,敢私爵禄之荣;
其举也,当以汇征,孰远亲仇之故?
懿审彼德行,同吾丑夷。
讵爱憎之閒矣,当举称以从其。
所以子桑显孟明之贤,进非异类;
文举荐祢衡之杰,道本相推。
大哉!
引重巨才,彰明茂绪。
非其类者,贻世之辱;
同其荣者,得臣之序。
是故茍非为善之徒,曷能明其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