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圆光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杜子瑰 朝代:前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前蜀华阳人,一作成都人,字怀玉。
精意道释,研吮丹粉,尤得其术,工画佛道圆光,彩绘特异。
僧子瑀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2 【介绍】: 唐僧。湖州德清人。俗姓沈,字真瑛。幼出家。武周如意中,于洛阳大福先寺受戒。證圣中,归住湖州大云寺。坚执僧律,勤心礼忏,写经一万六千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字真瑛。姓沈氏。吴兴德清人。年未总角。辞亲出家于郡之大云寺。如意中。大赦。诏天下度人以祈国𨤲。遂获薙落。受具于洛京大福先寺。澄圣中。归执律柄。以纪纲清众。平居各礼万五千佛。兼行慈悲忏法。日夜勤至。俄有弹指行道者九人。忽隐去。问之无识者。然后知其为圣僧矣。或夕坐无镫烛。而身出光明。天宝初。临安足法师死。三宿而苏曰。见瑀冥中。谓王曰。足能讲涅槃请宥之。王曰。尝闻岩崙能讲矣。未闻足也。不许。瑀力争之。瑀平生书经凡三藏。共万有六千卷云。十一年趺坐而终。越明年阇维。启龛视之。颜色殊不变。见者起敬。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子瑀。
字真瑛。
姓沈氏。
吴兴德清人也。
其先亡国于沈。
因以为氏。
春秋沈子之后也。
瑀生而聪慧不以师授。
年未总角辞亲出家。
以如意年中大赦度人。
坏衣削䰂煤炱世事。
于洛京大福先寺受戒。
勤勤祈请假寐。
三日之夕见有神人俨然在目。
倏往忽来或同或异。
得非至诚乎。
于是烛如来灯佩菩萨印。
證圣中归于大云道场。
坚执律柄僧纲釐举。
不亦宜哉。
瑀素履纯厖无咎无誉。
使天下之士有外道焉。
有阐提焉。
心如飘风言若泉涌挠我圣教挤我妙门。
瑀示以从容诱以方便。
莫不稽首挫色而闻命焉。
常礼一万五千佛名。
兼慈悲忏。
日夜一匝。
或二日三日一匝。
夜有圣僧九人降于礼忏之所。
相与行道弹指而去。
或夜无灯烛。
心口是念圆光照室如坐月中。
如此则往往有之。
瑀慨德清遍邑未有塔寺。
遂锐怀营构。
一唱齐和乃成精宇。
前后写经三藏。
凡一万六千卷。
天宝初临安足法师。
死经三宿。
将入地狱。
冥中见瑀引至王所。
谓王曰。
此人能讲涅槃经。
王宜宥之。
王曰。
唯闻岩崙师能讲。
不闻此师名何也。
如是再三。
王不能屈。
因赦之。
曾是乡人施𤛒牛者。
天然不孕因而出乳其通感如是。
以十一年秋禅坐而终。
十二年春将启灵龛欲焚之。
容色不变如生。
虽少林孕髭蕲春育发。
何独嘉也。
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姚淡主客郎中姚泲刺史杨慧才偕归信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7 【介绍】: 唐僧。蜀地人。姓氏籍贯不详。依承远修净土。代宗大历年间栖止衡州云峰寺,大弘净土,开五会念佛之说,五日为一会。代宗尊为国师,世称“五会法师”。后世尊为净土四祖。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南梁(今陕西汉中)人。净土宗僧人。代宗大历二年(767)住衡山云峰寺,五年至五台山佛光寺,专修念佛法门,以求往生净土。后建竹林寺居之。与诗僧清江为友。《宋高僧传》卷二一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光绪《洋县志》卷七另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不知何许人。
大历二年。
依止衡岳云峰寺。
修习罔怠。
尝于僧堂晨粥。
睹钵内五彩云气骤起。
而山寺影现其中。
去寺东北五十里。
有山。
山下有涧。
北去涧有石门。
入石门。
行可五里。
有寺金榜。
署云大圣竹林寺。
当是时。
目了而心疑之。
盖以平生所未尝造也。
他日又现台山诸寺于午钵云气中。
其楼观池榭。
皆众宝严饰。
而无山林秽恶诸物。
并现十方佛国清净可爱。
食毕乃灭。
于是照问嘉延昙晖二师之尝游五台者。
其言与所见尤合。
四年遂起五会念佛道场于衡州湖东寺。
六月二日。
祥云弥覆一寺。
云中楼阁影现。
且有梵相数僧。
身长丈许。
执锡行道。
阿弥陀佛。
文殊普贤。
一万菩萨。
其身高大咸在。
自未至酉方灭。
州人见者率感泣作礼。
及晚照于道场外。
遇一老人谓之曰。
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
奉觐大圣。
今可去矣。
照答曰。
时危路险未可也。
老人曰。
但亟去无惮也。
忽不见。
八月十三日。
结同志发衡岳。
五年四月五日。
抵五台。
已遥见白光数道于佛光寺之南矣。
明日诣寺揽其境。
则悉无异昔日钵中所现者。
夜四鼓。
又一光自北山来。
正触照身。
照即入堂问众。
众曰此大圣不思议光。
常以感悟有缘者耳。
照因具威仪。
寻光由寺东北。
行十五里。
果得山涧石门等。
而善财难陀二青衣年八九岁。
立石门外。
若预候照者。
引照入门。
向北行五里。
过金门楼。
入门则大圣竹林寺也。
地纯黄金。
流渠华甫方二十里。
两庑周遭。
一百二十院。
比之钵中所睹者。
差分明耳。
而讲堂之中。
狮子座上。
文殊处西。
普贤处东。
大菩萨众。
左右围绕。
说法之音历历可听。
照前作礼。
问言。
末劫凡夫。
智浅障深。
法海渊洪。
虽欲修行。
罔得其要。
惟愿大圣指陈。
使知所在。
文殊报曰。
诸修行门。
无过念佛。
福慧二严。
举无遗者。
我于过去劫中。
以念佛故。
今获一切种智。
是以一切诸波罗蜜。
乃至诸佛。
从念佛生。
汝当勤念。
无令休息。
照又问其念云何。
曰此世界西。
有阿弥陀佛。
彼佛愿力不可思议。
汝当系念。
令无间断。
命终之后。
决定往生。
说是语已。
时二菩萨。
舒金色手。
为照摩顶而授记言。
汝以念佛功德力故。
不久获證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善男女等。
必欲疾成佛道者。
但念佛而已。
于是二菩萨。
各说伽陀以发明之。
照则欢喜踊跃。
疑网顿除。
作礼以谢。
合掌住侧。
文殊使之巡历菩萨诸院。
遍请教戒。
及游七宝果园。
其果才熟。
大如碗许。
取而食之。
身意泰然。
旋辞菩萨以出。
随青衣至于门外。
遂失所在。
而徘徊伫眺。
倍增悲感。
十三日复偕五十馀僧。
于金刚窟。
循无著遗迹。
礼二十五佛名。
而照独见地莹琉璃。
宫殿严净。
文殊普贤万菩萨众佛陀波利等。
坐立俨然。
其馀僧则无所见也。
是夜三鼓。
又见五镫于所止华严寺西楼上。
照默祝曰。
愿分百镫。
寻如其数。
曰愿千镫亦然。
且其比列之整。
非世所能拟。
乃复独诣金刚窟见大圣。
而佛陀波利引入圣寺。
语具觉救传。
十二月照于寺之念。
佛道场。
绝粒要期誓生净土。
七日之夜方唱佛次。
有梵僧造道场。
谓照曰。
汝盍亦流通所见境界乎。
照不应。
明日申时。
则有梵僧之老者。
见曰。
灵异之事。
宜普示众生。
使发菩提心可也。
照曰。
非敢閟也。
第恐俗情腾谤耳。
其僧曰。
大圣之居此山。
谤议纷纭。
尚莫之止。
况汝所见境界耶。
然性善性恶均为菩提。
而涂毒鼓缘自应不谬。
六年正月。
华严寺僧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
立石记于金刚窟般若院地。
当是时忽闻钟声雅亮。
节解分明。
众尤惊异。
以为照所开示断不虚矣。
后照又建竹林寺一区以自表显。
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照𢹂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
沙弥惟英。
优婆塞张希陵等八人。
登东台。
先睹白光数四。
异云叆叇。
云开而红色。
文殊乘青毛狮子。
于五色通身光内。
微雪飘洒。
圆光遍映山谷。
详载绛州兵椽王士詹记。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法照。
不知何许人也。
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
勤修不懈。
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
云内现山寺。
寺之东北五十里已来有山。
山下有涧。
涧北有石门。
入可五里有寺。
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
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
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
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
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
文殊一万圣众而处其中。
又现诸佛净国。
食毕方灭。
心疑未决。
归院问僧。
还有曾游五台山已否。
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
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
然尚未得台山消息。
暨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
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
六月二日未时。
遥见祥云弥覆台寺。
云中有诸楼阁。
阁中有数梵僧。
各长丈许。
执锡行道。
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
其身高大。
见之者皆深泣血设礼。
至酉方灭。
照其日晚于道场外遇一老人。
告照云。
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
今何不去。
照怪而答曰。
时难路艰何可往也。
老人言。
但亟去。
道路固无留难。
言讫不见。
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
夏满约往前。
任是火聚冰何终无退衄。
至八月十三日。
于南岳与同志数人惠然肯来。
果无沮碍。
则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
六日到佛光寺。
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
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
照忙入堂内。
乃问众云此何祥也。
吉凶焉在。
有僧答言。
此大圣不思议光。
常答有缘。
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
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
山下有涧。
涧北有一石门。
见二青衣可年八九岁。
颜貌端正立于门首。
一称善财二曰难陀。
相见欢喜问讯设礼。
引照入门。
向北行五里已来。
见一金门楼。
渐至门所乃是一寺。
寺前有大金榜。
题曰大圣竹林寺。
一如钵中所见者。
方圆可二十里。
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
其地纯是黄金。
流渠华树充满其中。
照入寺至讲堂中。
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
各据师子之座。
说法之音历历可听。
文殊左右菩萨万馀。
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
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
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
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浣。
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
唯愿大圣断我疑网。
文殊报言。
汝今念佛。
今正是时。
诸修行门无过念佛。
供养三宝福慧双修。
此之二门最为径要。
所以者何。
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
因念佛故。
因供养故。
今得一切种智。
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
乃至诸佛。
皆从念佛而生。
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
照又问。
当云何念。
文殊言。
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
彼佛愿力不可思议。
汝当继念令无间断。
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
说是语已。
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照顶为授记别。
汝已念佛故不久證无上正等菩提。
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
则能速證无上菩提。
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
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
又更作礼。
礼已合掌。
文殊言。
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
授教已次第瞻礼。
遂至七宝果园。
其果才熟其大如碗。
便取食之。
食已身意泰然。
造大圣前作礼辞退。
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
礼已举头遂失所在。
倍增悲感乃立石记至今存焉。
复至四月八日。
于华严寺西楼下安止。
洎十三日照与五十馀僧同往金刚窟。
到无著见大圣处。
处心礼三十五佛名。
照礼才十遍。
忽见其处广博严净琉璃宫殿。
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及佛陀波利。
居在一处。
照见已惟自庆喜。
随众归寺。
其夜三更于华严院西楼上。
忽见寺东山半有五圣灯。
其大方尺馀。
照咒言。
请分百灯归一畔。
便分如愿。
重谓分为千炬。
言讫便分千数。
行行相对遍于山半。
又更独诣金刚窟所。
愿见大圣。
三更尽到见梵僧。
称是佛陀波利。
引之入圣寺。
语在觉救传。
至十二月初。
遂于华严寺华严院入念佛道场。
绝粒要期誓生净土。
至于七日初夜正念佛时。
又见一梵僧入乎道场。
告云。
汝所见台山境界何故不说。
言讫不见。
照疑此僧亦拟不说。
翌日申时正念诵次又见一梵僧。
年可八十。
乃言照曰。
师所见台山灵异。
胡不流布普示众生令使见闻发菩提心获大利乐乎。
照曰。
实无心秘蔽圣道恐生疑谤。
故所以不说。
僧云。
大圣文殊见在此山。
尚招人谤。
况汝所见境界。
但使众生见闻之者发菩提心作毒鼓缘耳。
照闻斯语便随忆念录之。
时江东释慧从。
以大历六年正月内。
与华严寺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
随照至金刚窟所。
亲示般若院立石标记。
于时徒众诚心瞻仰。
悲喜未已。
遂闻钟声。
其音雅亮节解分明。
众皆闻之惊异尤甚。
验乎所见不虚。
故书于屋壁。
普使见闻同发胜心共期佛慧。
自后照又依所见化竹林寺题额处建寺一区。
庄严精丽便号竹林焉。
又大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照与弟子八人于东台睹白光数四。
次有异云叆叇。
云开见五色通身光。
光内有圆光红色文殊乘青毛师子。
众皆明见。
乃霏微下雪。
及五色圆光遍于山谷。
其同见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沙弥惟英优婆塞张希俊等。
照后笃巩其心修鍊无旷。
不知其终。
绛州兵掾王士詹述圣寺记云。
系曰。
佛成就三身必居三土。
显正依报庄严故。
菩萨未沾国土名。
但云住处。
修净佛国因随生佛家。
故华严经有菩萨住处品焉。
经云。
唯佛一人居净土此下不僣上也。
若八字陀罗尼经云文殊大愿力与佛同境界。
境界净则说法净。
则三土义齐也。
问诸经中佛住王舍城等。
可非住处邪。
通曰。
此义同名别。
或可上得兼下也。
又如兜率宫院是补处净域宝陀落清凉支提等山。
皆是菩萨净识所变刹土也。
若然者净土与住处义同名异耳。
如法照入竹林圣寺见文殊净境也。
诸于山岭见老人童子等。
则秽土见圣人。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东北五十里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入五里有寺。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一万圣众。处其中。又现诸佛净国。食毕方灭。心疑未决。归院问僧。还有曾游五台山者否。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日。遥见祥云弥覆台寺。云中有诸楼阁。阁中有数梵僧。各长丈许。执锡行道。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见之者皆泣血设礼。至酉方灭。日晚照于道场外。遇一老人。告照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照怪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道路固无留难。言讫不见。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夏满约往。至八月十三日。于南岳同志数人。惠然前来。果无沮碍。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六日到佛光寺。果如钵中所见。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照忙入堂内。问众云。有何祥也。有僧答言。此大圣不思议光。常答有缘。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二青衣。年八九岁。颜貌端正。立于门首。一称善财。二曰难陀。相见欢喜。问讯设礼。引照入门。向北行五里已来。见一金门楼。渐至门所。乃是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一如钵中所见。方圆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华树。充满其中。照入寺。至讲堂中。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师子之座。说法之音。历历可听文殊左右。菩萨万馀。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请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照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则能速證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又更作礼。礼已合掌。文殊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授教已。次第瞻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其大如碗。便取食之。食已。身意泰然。造大圣前。作礼辞退。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礼已举头。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记。
僧圆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陇西人,俗姓李。
师成都金和尚,授以二诀。
代宗大历七年,忽见瑞相,身坐圆光中,远近花木变成莲萼,端坐而化。

人物简介

海东高僧传·卷第二
释圆光)高弟圆安亦新罗人。
机锋颖锐。
性希历览。
仰慕幽永。
遂北趣九都。
东观不耐。
又游西燕北魏。
后展帝京。
备通方俗。
寻诸经论。
跨轹大纲。
洞清纤旨。
高轨尘。
以道素有闻。
特进肃瑀请住所造蓝田津梁寺。
供给四事。
不知所终。
赞曰。
昔远公不废俗典。
讲论之际。
引庄老连类。
能使人悟解玄旨。
若光师之论世俗戒。
盖学通内外。
随机设法之效也。
然杀生有择者。
夫岂汤网去三面。
仲尼弋不射宿之谓耶。
又其动天神返天使则道力固可知也已。

人物简介

海东高僧传·卷第二
释智明。
新罗人。
神解超悟。
行止合度。
内蕴密行。
赞扬他德挽回向己。
舍直与人。
颙颙卬卬。
动有可观。
自竺教宣通于海东。
权舆之际未曾大集。
英俊间生。
奋臂而作。
或自悟以逞能。
或远求而命驾。
新医[袖-由+弇]于旧医。
邪正始分。
旧尹告于新尹。
师资相授。
于是西入中国。
饱参而来。
继踵而起。
师以命世之才。
当真平王之七年秋七月。
问津利往。
入陈求法。
云游海陆。
梗转西东。
苟有道而有名。
悉爰咨而爰诣。
如木从绳。
如金成器飘然一去。
忽尔十霜。
学既得髓。
心切传灯。
以真平王二十四年九月。
随入朝使还国。
王钦风景仰。
推重戒律。
褒为大德。
以劝方来。
师岳立嵩[荔/十]。
量含沧溟。
炤之以慧月。
振之以德风。
缁素之徒。
是彝是训。
后加大大德。
蔚居峻秩。
不知所卒。
初师入陈后五年。
圆光法师入陈八年。
昙育入隋七年。
随入朝使惠文俱还。
师与智明。
并以高德显名。
当代之才之美。
固不相上下者也。
赞曰。
季札观乐于周室。
仲尼问礼于老聃。
非始学也。
亦有宗矣。
德等往还上国。
访道而返。
斯亦异类而同归者欤。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遗身科
出家隶业中条山。习四分律涅槃经因明百法等论。每谓华严经。至谓东北方金色世界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即忻然暴之。愿往参礼。贞元七年。挂锡五台善住阁院。然于采薪汲水。供众之暇。遍历幽胜。所睹金桥宝塔。钟磬光瑞。莫穷其数。如是阅二十年。后于中台之东。忽见一寺。额曰福生。内有梵僧。可万计。染遍拜慰劳如礼。而菩萨亦以僧相语染曰。汝于此有缘。当荷众。勿有愿无行也。染由是发心饭僧。且自要曰。如僧及百万。则烧一手指以谢。尽烧指。则僧之受饭者。已及千万。布施填委。海涵山积。方来而未止也。开成中。别众往中台绝顶。炷香告辞十方如来。一万菩萨。偕其季赵华。持蜡布两端。粗麻一束。香油一斗。诣其地。是日染则绝不饮食。从旦至暮。礼诵不小辍。夜将半。谓华曰。吾兹春秋七十有四。夏腊五十有五。馀喘几何。而犹贪著不以供养。则岂诚吾徒所为哉。子吾弟也。幸助吾缘。则庶几于是。华泣谏再四。不可。则以布缠麻缚。而油灌之。举火自其顶。烟𦦨方炽。而屹立不倚。至足然后仆。则亦可谓异矣。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无染者。
不委氏族何许人也。
从中条山受业。
讲四分律涅槃经因明百法论。
善者从之。
恒念华严经。
至说诸菩萨住处东北方金色世界。
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
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
或现老人。
或为童子。
近闻佛陀波利自西国来。
不倦流沙无辞雪岭。
而寻圣迹。
高宗朝至台山思量岭。
启告扣礼乃见老人。
即文殊也。
利虽云面接未决心疑。
令却往西国取经。
诣金刚窟入文殊境界。
于今不回。
古德既尔。
吾岂无缘乎。
染乃从彼发迹遍访名公。
成遇禅宗穷乎理性。
或经法席探彼玄微。
以贞元七年到台山善住阁院。
时有僧智頵为台山十寺都检校守。
僧长之初也。
遂挂锡栖心誓不出山。
每念文殊化境非凡者之可胜。
岂宜懈怠。
冬即采薪供众。
夏即跣足登游。
春秋不移二十馀祀。
前后七十馀遍。
游历诸台睹化现金桥宝塔钟磬圆光莫穷其际。
且曰。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中有美枞乎。
言更有愈于诸瑞。
吾得少未为足也。
最后于中台东忽见一寺。
额号福生。
内有梵僧数可万计。
染从头礼拜递互慰劳。
见文殊亦僧也。
语染曰。
汝于此有缘。
当须荷众勿得唐捐。
有愿无行而已。
言讫化寺众僧寂无所睹。
染叹而言曰。
睹兹灵异岂可徒然。
此危脆身有何久固。
乃遵言广兴供施。
每设一百万僧。
乃然一指以为记验焉。
渐及五百万数。
遐迩委输若海水之入归塘焉。
及千万供毕十指然尽。
迨开成中白大众曰。
吾于此山薄有因缘。
七十二遍游诸圣迹。
人所不到吾皆至止。
又不出兹山已报深愿。
幸莫大焉。
奈何衰老今春秋七十四。
夏腊五十五。
及存馀喘欲于中台顶上焚一炷香告辞十方如来一万菩萨。
或息我以死。
谁甘相代。
况诸人等并是菩萨门人龙王眷属。
莳栽善种得住此山。
夙夜精勤羁勒三业。
龙华三会共结要期。
此时下山勿有留难。
合掌曰珍重而去。
众初不喻其意。
皆言早回。
染乃但携瓶锡惟爇名香。
遂命季氏赵华将蜡布两端粗麻一束香汁一斗于中台顶。
从旦至暮礼拜焚香。
略无暂憩。
都不饮食。
念佛虔诚声无间断。
已至深更。
赵氏怪其所以。
陟彼崔嵬见染不移旧止转更精专。
染谓赵曰。
吾有密愿汝与吾助缘不得相阻。
为取蜡布麻油将来缠裹吾身。
于夜半子时要然身供养诸佛。
吾若得道相度汝也。
赵氏谏之苦劝不止。
将布缠身披麻灌油。
从顶而炼。
言曰。
将吾灰骨当须飘散。
无使显异。
赵氏一从其命略无移改。
从顶而炼至足方仆矣。
赵氏叹曰。
昔闻药王然身。
今见上人。
奇哉痛哉。
后门人收真骨于梵仙山南起塔。
至今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