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义云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晚烟暝雨不胜愁,改日仍为退谷游。
司事守田如有意,催归脱裤感行休。
连营谷里旌旗暮,细草杯湖荷芰秋。
果下马拖泥水去,石头路滑且夷犹。
送客过樊溪,停桡退谷口。
不见元次山,静立踌躇久。
巉岩两石峰,犹疑入户牖。
杯湖正宜泛,堙塞仅盈肘。
粪壤瘗杯樽,勿复堪赌酒。
扁舟泛然者,长歌挈敝笱。
浩无风尘意,将恐是聱叟。
自知干进客,对面弗敢扣。
从之人甚远,惭颜为之厚。
武昌非昔人,望绝不得友。
它时赋归欤,湖谷定吾受。
此心介如石,自誓向樊母。
伟哉大法师,逢难转坚牢。
不因登绝顶,争见白云高。
真与南堂约,重阳苏米斋。
为三横点證,笑两郡侯偕。
却用吴淞剪,奚烦大令怀。
饯君添故事,不羡半江涯(是午适冯象岩太守持所收宋拓本来,「崇」字「山」下右点亦极分明,亦是方南堂跋本。奇哉!墨卿原收南堂本,今已赠叶云谷矣。予初谓其以此易云谷所藏宋拓《大令帖》。今墨卿撤其南堂本之跋归于此本,故用「剪吴淞半江」之语。昔张尔唯郎中出守苏州,王渔洋、孙退谷、王长垣诸公饯席上同赏。尔唯所收江贯道《长江万里图》卷,诸公或欲剪取其中一段,尔唯有窘色。渔洋云:「剪取吴淞半江水。」退谷云:「恼乱苏州刺史肠。」今则墨卿剪取其跋以入此,故反用之,谓留此跋抵得《大令帖》耳。)
赠一粟师(乙丑) 清 · 法式善
悟彻禅如春,文字乃可作。
不然浮物耳,下笔皆穿凿。
粟师产湘阴,髫岁性恢拓。
内行岂不事,恐被微名缚。
薙发心月庵,心月无住着。
朝涉洞庭水,暮蹑钱塘屩。
排云叫九阊,扪星拜三阁。
诗偶杂仙心,僧不抱佛脚。
林磬听飘萧,斋鼓慰寂寞。
根从灌溉来,花向瞿昙落。
净慈云影鬘,春明日华焯。
一龛绝依傍,三载暗寻摸。
苍苔绣袈裟,真香缭璎珞。
群魔俄顷灭,诸妄渐次削。
雪山庐许栖,风涛舟与泊。
胸灯耿不灭,尘网那能络。
吁此精进才,吾党望且却。
昌黎送文畅,古怀写磅礴。
我虽鲜文藻,交游性所乐。
师也过从密,谈笑见标格。
米汁饮何堪,玉版参相约。
准备春雨时,城南掘山药。
云居云龙两庵作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天童深处访烟霞,松竹参差路几叉。
桥上犹留红木板,溪边时见白桃花。
蝉偷天乐如迎客,犬爱仙山亦出家。
饭罢胡麻还共返,月华东上日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