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释道證
相关人物:
共 1 位
。
共 5 首
逍遥咏
其十六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善念销嗔恚
⑴
,无差本自然
⑵
。
花开凡叶木
(原注:开花结实,何须杞梓之木;达
道證
真,不必才能之士。灵芝无根,足为瑞矣。)
,水打急风舡
⑶
。
拘执恒如缚
⑷
,能仁学昔贤
⑸
。
神明皆正定
⑹
,消息更深玄
⑺
。
⑴ 原注:上善之人,用心虚静,柔服以德,嗔恚自销也。
⑵ 原注:体自然之道,保天真之气。不屈守中,行无差矣。
⑶ 原注:性以情而动,舟因风而荡。观心未宁,因物而起也。
⑷ 原注:执言滞相,碍有拘空。如鸟系绳,终难腾翥矣。
⑸ 原注:夫行仁立义,事冠古今。君子之道,见贤思齐。
⑹ 原注:聪明正直,故谓之神。止乱澄神,静定通矣。
⑺ 原注:妙道音徵,(原校:宋作徽)目之消息,究极妙用,其旨幽玄矣。
新建侯王守仁
其三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拉朽催枯平軬贼,叛藩一夕问灰钉。
膏肓自古愁萧铣,衣钵何心篡考亭。
山砦亡猿惊落箭
⑴
,辕门飞鸟听传经。
录功未报身移疾,渭水凄凉霣大星。
按:心学本与朱子合,其末流乃不善学之,故不足累阳明也。传江西者尚实践,传山阴、泰州者流弊靡所底。山阴则王畿首倡狂论,泰州王心斋艮亦多怪异,二王之学,数传益甚遁入禅机。然其馀诸公,因致良知之说,躬行心得,发名成业,难更仆数,详吾师穆堂先生集中。○公征桶冈,何廷仁指军门师事,黄弘纲谒公赣州。公征思田,王畿、钱德洪侍坐于天泉,因著《天泉
道證
记》,举四语以为标准,然非公本旨也。公日治军书,四方从游者踵至,遣高第弟子先开诱之,而后亲与指授,军中讲学不辍,古来儒将得未曾有。
⑴ 张忠、许泰轻公文士,强之射,三发三中。
张襄南以其兄易吾先生西湖寿母图徵题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五言律诗
想像名湖境,披图慕胜游。
义方识慈母,养志见贤侯。
道證
三潭月,思超放鹤湫。
板舆更乘兴,棠棣侍登楼。
小缘经
其一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骄慢还从种姓深,便于正法漫相寻。
君逢穷巷躬行士,纵不折腰先折心。
注:《长阿含经·小缘经》:“今我无上正真道中不须种姓,不恃吾我憍慢之心,俗法须此,我法不尔。若有沙门、婆罗门,自恃种姓,怀憍慢心,于我法中终不得成无上證也。若能舍离种姓,除憍慢心,则于我法中得成
道證
,堪受正法。人恶下流,我法不尔。”
释:
善报惟从善法,净业岂因净种。如恃种姓为骄慢,何若直躬而尊崇?康德之《实践理性批判》云:“今有一人,吾视之,或为可爱、可怖、可异者,甚乃为可叹者,然未必即为可敬者。彼之谐趣,强勇,不凡之势位,皆足以致吾之钦羡,然吾之内敬仍或阙如。房特耐之言曰:‘彼有势位者,可折吾腰,未可折吾心。’吾为下一转语曰:彼穷巷之直者,吾腰强不为之折,而吾心折矣。”
清净经
其四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有乐何庸假诡辞?如来呵誉但须知。
自离五欲贪痴后,直入四禅清净时。
注:《长阿含经·清净经》:“‘有乐自娱,如来呵责;有乐自娱,如来称誉。’若外道梵志问言:‘何乐自娱,瞿昙呵责?’设有此语,汝等当报:‘五欲功德,可爱可乐,人所贪著。云何为五?眼知色,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耳闻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诸贤!犹是五欲缘生喜乐,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之所呵责也。’……若外道梵志作如是问‘何乐自娱,沙门瞿昙之所称誉?’诸比丘!彼若有此言,汝等当答彼言:‘诸贤!有五欲功德,可爱可乐,人所贪著。云何为五?眼知色,——乃至身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诸贤!五欲因缘生乐,当速除灭。……犹如有人去离贪欲,无复恶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灭于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除喜入舍,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一心,入第三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乐尽苦尽,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若有外道梵志作如是问:‘汝等于此乐中求几果功德?’应答彼言:‘此乐当有七果功德。云何为七?于现法中,得成
道證
,正使不成,临命终时,当成
道證
;若临命终复不成者,当尽五下结,中间般涅槃、生彼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诸贤!是为此乐有七功德。’”
释:
有乐须娱,应见如来呵誉;彼果当
證
,终竟涅槃功德。五欲贪著,人生爱乐;四禅清净,我灭喜忧。其中诡意自存,此外诡辞何用?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