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开莲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4 首
青青白白鹤翱翔,分立西东向玉塘。
鼓嘴举头俛而啄,却逢童女惊飞扬(青白鹤翱翔进池塘前。分东西而立。俛而啄。举手鼓嘴。乐将终。啄开莲个。两童女乃出。两鹤惊跃而退。)
秋水虚涵碧落清,塔尖檐角与云平。
谈空说有经千卷,漱石拈花茗一觥。
劫外初瞻青竹影,座中还忆白鸥盟。
他年倘侍莲台侧,不问灵山路几程。
按:【注】白塔寺住持果平法师,字本一,曾依上隆下莲和尚尼座下增受二部僧戒,承其不弃,赠所著《碧落秋水》一册。因忆一九九零年初春,孔凡老甫从锦城返京,有诗赠隆莲法师曰:“刻烛诗成雪比清,巴山文采盛升平。荷花耀彩红生座,竹叶流香绿满觥。一劫已醒名利梦,四空何有酒诗盟。茫茫烟雨中原路,乞指来程与去程”(《隆莲法师年逾八旬,诗才敏捷,即席步韵和章筵上诗,无任钦佩,因用元韵呈赠》)。当时属而和者,无虑数十家,余亦曾和之云:“幽幽慧剑凛霜清,斫却胸中块垒平。一树菩提香绕殿,四厢月影水流觥。华严真幻期先觉,翰墨情缘缔后盟。明镜高悬尘未染,可能为我指迷程”(《步韵奉和凡章丈原玉并呈隆莲法师》)。岁月不居,忽忽二十载矣,孔老早归道山,师亦已圆寂,我亦垂垂向老,浊尘空扰,净土难求,闻果师开示,弥觉人生不过梦幻泡影而已。义山《北青萝》诗云“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调初夜磬,閒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真于我心有戚戚焉。又,《介庵进禅师语录》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之语,颈联出句盖用此典。
玉镜无尘仰太清,锦城丝竹庆承平。
纷飞花雨生莲座,叠奏霓裳侑羽觥。
诗国风云逢劲敌,瑶池鸾鹤有新盟。
追陪杖履嗟难及,极目峨峰几万程。
注:前六句后三字皆为动宾结构,殊乏变化。存稿以志诗谊,未能改也。
遥指万峰间,千年藏古寺。
皎皎立浮图,夜光腾舍利。
人称比丘尼,少小禀奇慧。
清修不染尘,佛法得三昧。
联翩诗客来,斯地瞻祥瑞。
山色扑眉苍,湖波荡襟翠。
昨登大峨巅,目眩金银气。
今日朝此山,顿觉涤凡秽。
师出礼众宾,煮茗芬如桂。
清谈聆娓娓,卓识心殊佩。
世正逐浮华,沙门亦多弊。
庙貌饰堂皇,经义嗟茫晦。
空悬戒律严,五毒杂肝肺。
几曾度众生,岂脱轮回累。
惟师冰玉质,莲座承慈诲(受教于隆莲法师。隆莲亦为著名诗人,曾与吾师孔凡章先生唱和。)
妙悟笑拈花,宗风持不坠。
博学涉嫏嬛,深造历年岁
笔端泻玄言,字字珠玑缀。
诗教重温良,儒佛源头会。
南华秋水篇,更知味外味
幽林宜驻锡,指麾兴百废。
楼阁换新颜,园蔬种甘脆。
慧果證菩提,净土祛邪祟。
高名扬海外,说法驭鸾辔
顽石皆点头,唤醒蛟鼍睡。
拜佛贵求真,我亦随侪辈。
列席听移时,霜钟声发聩。
复闻大悲心,风雅忧凋瘁。
愿施龙象力,辟地树旌旆。
讲席待宏开,精舍先为备。
戾止望诸君,空山艺兰蕙
欢愉齐合十,何幸蒙普惠。
释迦与宣圣,大道原不悖。
诗起百年衰,任重路迢递。
匹夫当有责,秉志在弘毅。
顶礼爇瓣香,揖别催车骑。
回首即天涯,塔影矗云际。
⑴ 曾就读于四川尼众佛学院,并入四川大学进修,又入康定塔公寺从多吉扎西活佛习密宗。
⑵ 著散文集《碧落秋水》,书中多引中外诗歌及孔子、庄子语,深含儒佛道三教哲理。
⑶ 多次应新加坡居士林之请,前往讲经。
⑷ 拟在后山划地十馀亩,出资兴建诗词学院,为持社作诗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