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江洪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萧文琰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
齐太学生。
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文琰以善辞藻游焉。
尝与江洪等赋诗,叩铜钵立韵,响绝而诗成,皆可观览。
俞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5—1524 【介绍】: 明浙江桐庐人,字良佐。俞荩子。弘治三年进士,授长清知县。正德六年累迁至右佥都御史,治水苏、杭诸府,民享其利。寻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先后镇压姚源王浩八、醴源徐九龄。嘉靖改元,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青州矿徒王堂等起事,自山东突入河南。谏督诸军镇压,破之。未几,召掌都察院事。卒谥庄襄。
维基
俞谏(1455年—1524年),字良佐,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严州府桐庐县(今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人,官至右都御史。
俞荩之子。
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第二十九名举人。
弘治三年(1490年)联捷庚戌科三甲第三十二名进士,授山东长清县知县,升任南京监察御史。
正德初,出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剿捕嵩县雪花崖起事首领吕梅。
不久,改山西佥事。
正德三年(1508年),升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平定大帽山民变。
再升广东按察使司副使,途中召为大理寺少卿。
正德六年(1511年),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治理苏州、杭州等地水患,修治圩塘,百姓享其功劳。
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
正德八年,姚源王浩八率众民变,明武宗命俞谏替代陈金督江西、浙江、福建诸军讨伐。
当时王浩八有一万余部队,屯兵于浙江开化,被同知伍文定等所败,随后逃亡江西德兴,以所执都指挥白弘、江洪为任职,求按察使王秩招抚。
王秩接受,但王浩八反悔,佔领贵溪裴源山,收复余众,连营十里。
俞谏于是下令王秩与副使胡世宁、参政吴廷举佔领各地要害,而亲自与都督李鋐乘夜冒雨进攻,攻破并俘虏斩杀数千人,并生擒王浩八。
其党羽溃走玉山,俞谏则与南赣巡抚周南、江西巡抚任汉再次进攻并斩获七百馀人。
剩下叛军逃亡姚源,俞谏则命吴廷举等进剿逼擒。
民变之事仍然不休,王垂七、胡念二等继续叛变,杀害按察使司副使李情、及饶州通判陈达、秦碧,指挥邢世臣等,俞谏随后再次率兵平乱。
随后兼任江西巡抚,次年出击临川民变,升都察院右都御史,仍兼江西巡抚。
群盗悉平。
宁王朱宸濠命张鳌山谏,正德十一年(1515年),俞谏被召还,致仕归乡。
嘉靖元年(1522年),因举荐,俞谏得到起用并担任故职,并任漕运总督。
青州矿盗王堂等起义,在东昌、兖州、济南等地流窜抢劫。
都指挥杨纪及指挥杨浩等进攻,杨浩战死,杨纪被免。
世宗责怪山东将吏,御史诸臣分道逐贼,义军流劫金乡、鱼台间。
突然进攻曹州,准备渡过黄河,但未能实现,遂再次掠夺考城等黄河西岸。
而当时王友贤等率众掠祥符、封丘,南抵徐州。
河南及保定等地纷纷告急。
廷议以诸道巡抚权位相埒,命俞谏与都督鲁纲并提督两畿、山东、河南等军务,节制各地军队。
当时,义军在考城再次出现,官军欲追缴,而河南义军张进引三百骑驰至,双方交战,官军大溃,将士死者八百余人。
俞谏于是改用连营相进之计,义军势力遂消亡。
同年秋,召回掌管都察院事。
又过一年后去世,赠太子太保,谥庄襄。
朱冕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冕(1464年—?
年),字文中,顺天府大兴县匠籍、福建福州府怀安县(今连江洪塘)人。
治《书经》,正德二年(1507年)由国子生中式丁卯科顺天府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二百十八名,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二名进士。
历任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同知。
嘉靖四年(1525年)七月担任陕西按察使司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