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僧辩

相关人物:共 37 位
共 3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胡僧祐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2—554 【介绍】: 南朝梁南阳冠军人,字愿果。
勇决有武干。
初仕魏至银青光禄大夫。
梁武帝大通二年归梁。
戍项城,城陷,复没于魏。
中大通元年,又归梁,除南天水、天门二郡太守,有善政。
谏梁元帝忤旨下狱。
侯景叛,围王僧辩,元帝释僧祐,令赴援,大败景军。
元帝承圣三年,西魏攻江陵,以僧祐都督城东城北诸军事,力战中流矢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6—574 【介绍】: 南朝陈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人,字思行。周颙孙。年十岁,通《老子》、《周易》,十五补国子生。起家梁太学博士。累迁国子博士,于士林馆讲授,听者倾朝野。博学,善谈玄及占候,兼明释典,当世名僧亦多请质疑滞。侯景占建康,附景为太常,掌礼仪。后投元帝,授黄门侍郎,迁左户尚书,加散骑常侍,校雠秘府图籍。入陈,累迁侍中、尚书右仆射。侍东宫讲《论语》、《孝经》。撰有《周易讲疏》等。
全陈文·卷五
弘正,字思行,汝南安成人,梁太子詹事舍兄子。
(《南史》作弟子。
)天监中,补国子生,除太学博士,历晋安王丹阳尹主簿、建业、曲阿、安吉令。
普通中,为司义侍郎,直寿光省。
中大通中,迁国子博士,侯景以为太常。
元帝承制,授黄门侍郎,直侍中省,迁左民尚书,加散骑常侍。
江陵陷,敬帝以为太尉王僧辩长史,行扬州事。
太平初,授侍中,领国子祭酒,迁太常卿、都官尚书。
陈受禅,授太子詹事。
文帝即位,迁侍中、国子祭酒,授金紫光禄大夫,领慈训太仆。
废帝即位,领都官尚书,授太傅长史,加明威将军,宣帝即位,迁特进,领国子祭酒、豫州大中正,进尚书右仆射。
太建六年卒,年七十九,赠侍中、中书监,谥曰简,有《周易义疏》十六卷,《孝经私记》二卷,《庄子内篇讲疏》八卷,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59 【介绍】: 北齐陇西狄道人,字怀哲,辛俊弟。
仕北魏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有思理。
累迁散骑常侍。
东魏孝静帝武定中,以东南道行台尚书从破侯景,迁东徐州刺史,为淮南经略使,屡挫侯景。
北齐文宣帝又敕术所统十余州有犯法者,刺史以下先断后表闻。
齐代行台兼总人事,自术始。
王僧辩破侯景后,术招附二十余州,移镇广陵。
获传国玺送邺。
累迁吏部尚书,卒官。
全北齐文·卷六
术字怀哲,陇西狄道人,魏左光禄大夫雄族叔,初为司空胄曹参军,及迁邺,为起部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大守,授并州长史;文襄嗣事,累迁散骑常侍;武定末除东南道行台尚书,封江夏县男,迁东徐州刺史,为淮南经略;齐受禅,移镇广陵,征为殿中尚书,领太常卿,迁吏部尚书;天保十年卒,皇建二年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青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52 【介绍】: 南北朝时魏怀朔镇人,字万景。
善骑射。
选为北镇戍兵。
魏末北方大乱,事边将尔朱荣,以军功擢为定州刺史,魏相高欢诛尔朱氏,景率众降,旋拥兵十万,为东魏河南道大行台,专制河南。
及高欢死,景惧祸,于梁武帝太清初降梁,封河南王。
太清二年,举兵反,围建业,陷台城,武帝饿死。
景立简文帝,寻废之,立豫章王萧栋。
简文帝大宝二年,杀简文帝,废萧栋,自立,改元太始,国号汉,史称侯景之乱。
王僧辩等讨之,败逃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59 【介绍】: 即陈霸先。
南朝陈开国君主。
吴兴长城人,字兴国,小字法生。
读兵书,多武艺。
梁时初为油库吏,以军功累迁西江督护、高要太守。
后与王僧辩讨平侯景,镇京口。
西魏破江陵,元帝被杀,霸先与僧辩共奉萧方智为梁王。
后北齐立萧渊明为帝,令僧辩迎入建康即位。
霸先袭杀僧辩,立方智为帝,击败北齐及僧辩旧部,受封陈王。
旋代梁称帝,国号陈。
在位期间,效梁武帝,舍身大庄严寺。
在位三年卒,谥武,庙号高祖。
全陈文·卷一
帝姓陈,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梁大同中,为广州中直兵参军,除直阁将军,封新安子,授交州司马,领武平太守。太清中,除振远将军、高要太守。元帝承制,授员外散骑常侍、持节、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改封南野县伯,进信威将军、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寻授散骑常侍、使持节、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进江州刺史,寻授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领会稽太守,镇京口,进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承圣末,进司空。敬帝即位,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寻授中书监、司徒,进爵为公,拜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拜大傅,进位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封陈公,寻进爵为王,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禅,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560 【介绍】: 南朝陈吴兴东迁人,字方秀。
梁末,仕至武陵国侍郎。
陈霸先(陈武帝)在广州,颖深自结托。
数从征伐,从克元景仲,平蔡路养、李迁仕,皆有功。
霸先讨侯景,以颖知留府事。
后又从霸先袭王僧辩,讨杜龛。
梁时官至散骑常侍,兼丹阳尹。
入陈,兼左卫将军,除吴兴太守。
卒谥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8—554 【介绍】: 即梁元帝。
字世诚,小字七符。
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
南朝梁武帝第七子。
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
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
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
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
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
及城陷,为魏人所杀。
在位三年,庙号世祖。
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
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
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全梁文·卷十五
帝讳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武帝第七子。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历会稽太守,入为侍中丹阳尹。普通中,为荆州刺史。大同中,为江州刺史。太清初复为荆州。及建康陷,奉密诏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进。位相国,总百揆。以大宝三年十一月即位于江陵,改元承圣,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擒,遇害。明年追尊曰孝元皇帝,庙号世祖。有《汉书注》一百十五卷,《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显忠录》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怀旧志》九卷,《全德志》一卷,《研神记》十卷,《同姓名录》一卷,《补阙子》十卷,《湘东鸿烈》十卷,《金楼子》十卷,《玉韬》十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集》五十二卷,《小集》十卷。(《南史》五十,刘瑴字仲宝,随湘东王,在藩十馀年。当时文檄,皆其所为。)
周铁虎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9—557 【介绍】: 史或避唐讳作铁武。
南朝陈人。
初事梁河东王萧誉,为府中兵参军,以勇敢闻。
王僧辩讨誉,于阵获之,将付烹,呼曰:“侯景未灭,奈何杀壮士!
僧辩宥之,侯景西上,令从征伐,每战有功,授潼州刺史。
梁末,陈霸先袭杀僧辩,铁虎率所部降。
从霸先破徐嗣徽,擒萧勃前军欧阳頠,累功迁太子左卫率。
陈武帝永定元年从侯安都、周文育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擒,辞气不屈,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9—566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孔章。
好文史,起家梁王国常侍。
王僧辩、张彪,及僧辩被杀,彪兵败,乃归陈霸先。
敬帝绍泰中,为都督周文育长史,掌政事,辅克萧勃,擒欧阳頠。
后为豫章太守。
历官度支尚书,散骑常侍。
出为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卒谥简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0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重孙。
昭明太子萧统次子。
封河东郡王。
除宁远将军,累迁湘州刺史。
侯景之乱,率军入援。
台城陷,还湘镇。
雍州刺史张缵密报湘东王萧绎(元帝),云誉将袭江陵。
绎惧,遣周弘直至誉所督其粮众,誉不从。
又遣子方等征之,为誉败死。
誉修浚城池,为拒守计。
绎令鲍泉、王僧辩攻杀之。
共 3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