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梁士诒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3 首
叶恭绰挽梁士诒 近现代 · 待考
对联
有泪剩倾河,堪伤国瘁人亡,岂徒为感恩知己;
此心终匪石,回忆星移物换,忍重论遗大投艰。
挽林先生熊祥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是螺江太傅甥,文采犹存,风规未远;
对鲲峤旧时月,兰言屡接,薤唱俄惊。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林熊祥(1896.07.10—1973.03.28),字文访,号宜斋,别署大屯山民,台北板桥人,生于厦门,后迁居福州。少从舅氏陈宝琛学,故国学有根柢。1910年至1918年后赴日求学,入东京学习院中学科及高等科攻读。毕业后返台继承家业,任林本源制糖会社董事、建兴公司社长等职。生平博览经史,工诗文、善书法。中年后研究佛学,初宗唯识,后研天台。曾在福州组织佛教研究会。光复后,曾任台湾省通志馆顾委会委员,省文献委员会委员兼总纂、副主委及主任委员,编纂《台湾省通志稿》一大书,发凡起例,皆手自定义。著有《台湾史略》(即《台湾省通志稿》卷首中〈史略}之缩印本)、《书学原论》二书。除致力文献外,亦尝任台湾水泥公司常董,积极振兴纺织,流通金融,发展化工。1973年病于逝台北。有诗文遗著为《林文访先生诗文集》。
林熊祥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为研究委员。
螺江太傅甥:螺江太傅指陈宝琛,陈氏明洪武年间定居螺江,人称“螺洲陈”,陈宝琛曾任位居太傅。林母系陈宝琛之妹。
文采犹存:林氏少从舅氏陈宝琛学,故国学有根柢。
兰言:喻心意相合的言论。
薤唱:《薤露》,为古代的挽歌。
笺:罗云骧挽梁士诒联:
识荆在汉皋,雄辩高谈,犹觉兰言在耳;
勋名齐华岳,风微人往,空教简慕遗容。
纪感诗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未央朝贺祇家人,敌国初颁觐礼新。
中使捲帘通姓氏,官家尽识旧时臣(癸丑上元,隆裕太后千秋节,袁世凯命梁士诒等以外国君王礼修国书、致贺礼。毕,幼帝谓左右曰:「何民国人似曾相谶之多耶?」太后亦修国书答之。后十日太后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