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萧宏

相关人物:共 23 位
共 2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萧娘 南北朝 · 沈满愿
明珠翠羽帐,金蒲绿绡帷。
因风时暂举,想像见芳姿。
清晨插步摇,向晚解罗衣。
托意风流子,佳情讵可私
⑴ ○玉台新咏五。《类聚》十八。《诗纪》九十四。
南史曰:梁临川静惠王宏为扬州刺史。天监中。武帝诏宏都督诸军侵魏。宏以帝之介弟。所领皆器甲精新。军谷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军次洛口。前军克梁城。诸将欲乘胜深入。宏闻魏援近。畏懦不敢进。召诸将欲议旋师。吕僧珍曰:知难而退。不亦善乎。柳玭等不从。宏不敢违群议。停军不进。魏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北军乃歌云云。武谓韦睿也。
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武
⑴ ○南史梁临川静惠王宏传。《乐府诗集》八十六、《诗纪》九十七并作北军歌。
南史曰:临贺王正德与侯景同逆。其后梁室倾覆既由正德。百姓至闻临贺郡名亦不欲道。童谣云云。其恶之如此。
宁逢五虎入市。不欲见临贺父子(○南史临川王宏传附正德传。《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九十七并作梁童谣。)
观我生赋 北齐至隋初 · 颜之推
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奥之茫茫,已生民而立教,乃司牧以分疆,内诸夏而外夷狄,骤五帝而驰三王。
大道寝而日隐,《小雅》摧以云亡,哀赵武之作孽,怪汉灵之不祥,旄头玩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瀍涧鞠成沙漠,神华泯为龙荒,吾王所以东运,我祖于是南翔
去琅邪之迁越,宅金陵之旧章,作羽仪于新邑,树杞梓于水乡,传清白而勿替,守法度而不忘。
逮微躬之九叶,颓世济之声芳。
问我良之安在,钟厌恶于有梁,养傅翼之飞兽,子贪心之野狼(武帝初养临川王子正德为嗣,生昭明后,正德还本,特封临贺王。犹怀怨恨。径叛入北而还,积财养士,每存异志也)
初召祸于绝域,重发衅于萧墙
虽万里而作限,聊一苇而可航,指金阙以长铩,向王路而蹶张。
勤王逾于十万,曾不解其扼吭,嗟将相之骨鲠,皆屈体于犬羊
武皇忽以厌世,白日黯而无光,既飨国而五十,何克终之弗康。
嗣君听于巨猾,每凛然而负芒。
自东晋之违难,寓礼乐于江湘,迄此几于三百,左衽浃于四方,咏苦胡而永叹,吟微管而增伤。
世祖赫其斯怒,奋大义于沮漳(孝元皇帝时为荆州刺史)
授犀函与鹤膝,建飞云及艅艎,北徵兵于汉曲,南发𫗥于衡阳
昔承华之宾帝,实兄亡而弟及(昭明太子薨,乃立晋安王为太子)
逮皇孙之失宠,叹扶车之不立(嫡皇孙驩出封豫章王而薨)
间王道之多难,各私求于京邑,襄阳阻其铜符,长沙闭其玉粒(河东、岳阳皆昭明子)
遽自战于其地,岂大勋之暇集,子既殒而侄攻,昆亦围而叔袭,褚乘城而宵下,杜倒戈而夜入
行路弯弓而含笑,骨肉相诛而涕泣,周旦其犹病诸,孝武悔而焉及。
方幕府之事殷,谬见择于人群,未成冠而登仕,财解履以从军
非社稷之能卫,□□□□□□仅书记于阶闼,罕羽翼于风云。
及荆王之定霸,始雠耻而图雪,舟师次乎武昌,抚军镇于夏汭
滥充选于多士,在参戎之盛列,惭四白之调护,厕六友之谈说,虽形就而心和,匪余怀之所说。
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欲推心以厉物,树幼齿以先声(中抚军时年十五)
忾敷求之不器,乃画地而取名,仗御武于文吏(以虞预为郢州司马,领城防事),委军政于儒生(以鲍泉为郢州行事,总摄州府也)
值白波之猝骇,逢赤舌之烧城,王凝坐而对寇,白诩拱以临兵莫不变猿而化鹄,皆自取首以破脑。
将睥睨于渚宫,先凭凌于他道(景欲攻荆州,路由巴陵)
懿永宁之龙蟠
奇护军之电埽
奔虏快其馀毒,缧囚膏乎野草,幸先生之无劝,赖滕公之我保,剟鬼录于岱宗,招归魂于苍昊(时解衣讫而获全),荷性命之重赐,衔若人以终老。
贼弃甲而来复,肆觜距之雕鸢,积假履而弑帝,凭衣雾以上天,用速灾于四月,奚闻道之十年就狄俘于旧壤,陷戎俗于来旋,慨黍离于清庙,怆麦秀于空廛,鼖鼓卧而不考,景钟毁而莫悬,野萧条以横骨,邑阒寂而无烟。
畴百家之或在,覆五宗而剪焉。
独昭君之哀奏,唯翁主之悲弦(公主子女见辱见雠)
经长干以掩抑(长干旧颜家巷),展白下以流连(靖侯以下七世坟茔皆在白下),深燕雀之馀思,感桑梓之遗虔,得此心于尼甫,信兹言乎仲宣。
逖西土之有众,资方叔以薄伐(永宁公以司徒为大都督),抚鸣剑而雷咤,振雄旗而云窣,千里追其飞走,三载穷于巢窟,屠蚩尤于东郡,挂郅支于北阙
吊幽魂之冤枉,扫园陵之芜没,殷道是以再兴,夏祀于焉不忽,但遗恨于炎昆,火延宫而累月
指余棹于两东,侍升坛之五让,钦汉宫之复睹,赴楚民之有望。
绛衣以奏言,忝黄散于官谤(时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也),或校石渠之文
时参柏梁之唱。
顾《甂瓯》之不算,濯波涛而无量,属潇湘之负罪(陆纳),兼岷峨之自王(武陵王)
伫既定以鸣鸾,修东都之大壮(诏司农卿黄文超营殿)
惊北风之复起,惨南歌之不畅(秦兵继来)
守金城之汤池,转绛宫之玉帐
徒有道而师直,翻无名之不抗
民百万而囚虏,书千两而烟炀,溥天之下,斯文尽丧(21)
怜婴孺之何辜,矜老疾之无状,夺诸怀而弃草,踣于途而受掠。
冤乘舆之残酷,轸人神之无状,载下车以黜丧,掩桐棺之稿葬。
云无心以容与,风怀愤而憀悢,井伯饮牛于秦中,子卿牧羊于海上。
留钏之妻,人衔其断绝;
击磬之子,家缠其悲怆
小臣耻其独死,实有愧于胡颜,牵疴疻而就路(时患脚气),策驽蹇以入关(官疲驴瘦马)
下无景而属蹈,上有寻而亟搴,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
若乃玄牛之旌,九龙之路,土圭测影,璿玑审度,或先圣之规模,乍前王之典故,与神鼎而偕没,切仙宫之永慕。
尔其十六国之风教,七十代之州壤,接耳目而不通,咏图书而可想,何黎氓之匪昔,徒山川之犹曩。
每结思于江湖,将取弊于罗网,聆代竹之哀怨,听出塞之嘹朗,对皓月以增愁,临芳樽而无赏。
日太清之内衅,彼天齐而外侵,始蹙国于淮浒,遂压境于江浔(22)
获仁厚之麟角,克俊秀之南金,爰众旅而纳主,车五百以夐临(23),返季子之观乐,释钟仪之鼓琴(24)
窃闻风而清耳,倾见日之归心,试拂蓍以贞筮,遇交泰之吉林(25)
譬欲秦而更楚,假南路于东寻,乘龙门之一曲,历砥柱之双岑。
冰夷风薄而雷呴,阳度山载而谷沉,侔挈龟以凭浚,类斩蛟而赴深,昏扬舲于分陕,曙结缆于河阴(水路七百里一夜而至)
追风飙之逸气,从忠信以行吟。
遭厄命而事旋,旧国从于采芑,先废君而诛相,讫变朝而易市(26)
遂留滞于漳滨,私自怜其何已,谢黄鹄之回集,恧翠凤之高峙,曾微令思之对,空窃彦先之仕,纂书盛化之旁,待诏崇文之里(27),珥貂蝉而就列,执麾盖以入齿(时以通直散骑常侍迁黄门郎也)
疑一相之故人(故人祖仆射掌机密,吐纳帝令也),贺万乘之知己,祇夜语之见忌,宁怀璧之足恃。
谏谮言之矛戟,惕险情之山水,由重裘以胜寒用去薪而沸止(28)
子武成之燕翼,遵春坊而原始,唯骄奢之是修,亦佞臣之云使(29)
惜染丝之良质,惰琢玉之遗祉,用夷吾而治臻,昵狄牙而乱起(30)
诚怠荒于政度惋驱除之神速,肇平阳之烂鱼,次太原之破竹(31)
实未改于弦望,遂□□□□□,及都□而升降,怀坟墓之沦覆。
迷识主而状人,竞已栖而择木,六马纷其颠沛,千官散于奔逐,无寒瓜以疗饥,靡秋萤而照宿(时在季冬,故无此物),雠敌起于舟中,胡越生于辇毂。
壮安德之一战,邀文武之馀福,尸狼藉其如莽,血玄黄以成谷(32),天命纵不可再来,犹贤死庙而恸哭。
乃诏余以典郡,据要路而问津(33),斯呼航而济水,郊乡导于善邻(约以邺下一战不克,当与之推入陈),不羞寄公之礼,愿为式微之宾。
忽成言而中悔,矫阴疏而阳亲,信谄谋于公主,竞受陷于奸臣(34)
曩九围以制命,今八尺而由人,四七之期必尽,百六之数溘屯(35)
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36),鸟焚林而铩翮,鱼夺水而暴鳞,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
夫有过而自讼,始发矇于天真,远绝圣而弃智,妄锁义以羁仁,举世溺而欲拯,王道郁以求申。
既衔石以填海,终荷戟以入秦,亡寿陵之故步,临大行以逡巡。
向使潜于草茅之下,甘为畎亩之人,无读书而学剑,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乐贱,辞白璧以安贫,尧、舜不能荣其素朴,桀、纣无以污其清尘,此穷何由而至,兹辱安所自臻。
而今而后,不敢怨天而泣麟也(《北齐书·颜之推传》)
⑴ 晋中宗以琅邪王南度,之推琅邪人,故称吾王。
⑵ 梁武帝纳亡人侯景,授其命,遂为反叛之基
⑶ 正德求征侯景,至新林,叛投景,景立为主,以攻台城
⑷ 台城陷,援军并问讯二宫,致敬于侯景也
⑸ 湘州刺史河东王誉,雍州刺史岳阳王察并隶荆州都督府
⑹ 孝元以河东不供船艎,乃遣世子方等为刺史。大军掩至,河东不暇遣拒。世子信用群小,贪其子女玉帛,遂欲攻之,故河东急而逆战,世子为乱兵所害。孝元发怒,又使鲍泉围河东。而岳阳宣言大猎,即拥众袭荆州,求解湘州之围。时襄阳杜岸兄弟怨其见劫,不以实告,又不义此行,率兵八千夜降,岳阳于是遁走。河东府褚显族据投岳阳。所以湘州见陷也
⑺ 时年十九,释褐湘东国右常侍,以军功加镇西墨曹参军
⑻ 时遣徐州刺史徐文盛,领二万人屯武昌芦州拒侯景将任约,又第二子绥宁度方诸为世子,拜中抚军将军、郢州刺史以盛声势
⑼ 时迁中抚军外兵参军,掌管记,与文圭、刘民英等与世子游处
⑽ 任约为文盛所困,侯景自上救之,舟舰弊漏,军饥卒疲,数战失利。乃令宋了仙、任约步道偷郢州城,预无备,故陷贼
⑾ 永宁公王僧辩据巴陵城,善于守御,景不能进
⑿ 护军将军陆法和破任约于赤亭湖,景退走,大溃
⒀ 之推执在景军,例当见杀。景行台郎中王则初无旧识,再三救护,获免,囚以还都
⒁ 台城陷后,梁武曾独坐叹曰:「侯景于文为小人百日天子。」及景以大宝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僭位,至明年三月十九日弃城逃窜,是一百二十日,芛天道继大数,故文为百日。言与公孙述但禀十二,而旬岁不同
⒂ 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
⒃ 既斩侯景,烹尸于建业市,百姓食之,至于肉尽龁骨,传首荆州,悬于都街
⒄ 侯景既平,我师采橹失火,烧宫殿荡尽也
⒅ 王司徒表送秘阁旧事八万卷,乃诏比校,部分为正御、副御、重杂三本。左民尚书周弘正、黄门郎彭僧朗、直省学士王圭、戴陵校经部,左仆射王褒,吏部尚书宗怀正、员外郎颜之推、直学士刘仁英校史部,廷尉卿殷不害、御史中丞王孝纯、中书郎邓荩、金部郎中徐报校子部,右卫将军庾信、中书郎王固、晋安王文学宗菩业、直省学士周确校集部也
⒆ 孝元自晓阴阳兵法,初闻贼来,颇为厌胜,被围之后,每叹息,知必败
⒇ 孝元与宇文丞相断金结和,无何见灭,是师出无名
(21) 北于坟籍少于江东三分之一,梁氏剥乱,散逸湮亡。唯孝元鸠合,通重十馀万,史籍以来,未之有也。兵败悉焚之,海内无复书府
(22) 侯景之乱,齐氏深斥梁家土宇,江北、淮北唯馀庐江、晋熙、高唐、新蔡、西阳、齐昌数郡。至孝元之败,于是尽矣,以江为界也
(23) 齐遣上党王涣率兵数万纳梁贞阳侯明为主
(24) 梁武聘使谢挺,徐陵始得还南,凡厥梁臣,皆以礼遣
(25) 之推闻梁人返国,故有奔齐之心。以丙子岁旦筮东行吉不,遇《泰》之《坎》,乃喜曰:「天地交泰而更习,坎重险,行而不失其信,此吉卦也,但恨小往大来耳。」后遂吉也
(26) 至邺,便值陈兴而梁灭,故不得还南
(27) 齐武平中,署文林馆待诏者仆射阳休之、祖孝徵以下三十馀人,之推专掌,其撰《修文殿御览》《续文章流别》等皆诣进贤门奏之
(28) 时武职疾文人,之推蒙礼遇,每构创痏。故侍中崔季舒等六人以谏诛,之推尔日邻祸。而侪流或有毁之推于祖仆射者,仆射察之无实,所知如旧不忘
(29) 武成奢侈,后宫御者数百人,食于水陆贡献珍异,至乃厌饱,弃于厕中。裈衣悉罗缬锦绣珍玉,织成五百一段。尔后宫掖遂为旧事。后主之在宫,乃使骆提婆母陆氏为之,又胡人何洪珍等为左右,后皆预政乱国焉
(30) 祖孝徵用事,则朝野翕然,政刑有纲纪矣。骆提婆等苦孝徵以法绳己,谮而出之。于是教令昏僻,至于灭亡
(31) 晋州小失利,便弃军还并,又不守并州,奔走向邺
(32) 后主奔后,安德王延宗收合馀烬,于并州夜战,杀数千人。周主欲退,齐将之降周者告以虚实,故留至明而安德败也
(33) 除之推为平原郡,据河津,以为奔陈之计
(34) 丞相高阿那肱等不愿入南,又惧失齐主则得罪于周朝,故疏间之推。所以齐主留之推守平原城,而索船度济向青州,阿那肱求自镇济州,乃启报应齐主云:「无贼,勿匆匆。」遂道周军追齐王而及之
(35) 赵郡李穆叔调妙占天文算术,齐初践祚计止于二十八年,至是如期而灭
(36) 在阳都值侯景杀简文而篡位,于江陵逢孝元覆灭,至此而三为亡国之人
崔娘诗 中唐 · 杨巨源
七言绝句
引用典故:潘郎 萧娘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
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托质依高架,攒花对小堂。
晚开春去后,独秀院中央。
霁景朱明早,芳时白昼长。
秾因天与色,丽共日争光。
剪碧排千萼,研朱染万房。
烟条涂石绿,粉蕊扑雌(一作雄)黄。
根动彤云涌,枝摇赤羽翔。
九微灯炫转,七宝帐荧煌。
淑气熏行径,清阴接步廊。
照梁迷藻棁,耀壁变雕墙。
烂若丛然火,殷于叶得霜。
胭脂含脸笑,苏合裛衣香。
浃洽濡晨露,玲珑漏夕阳。
合罗排勘缬,醉晕浅深妆。
乍见疑回面,遥看误断肠。
风朝舞飞燕,雨夜泣萧娘
桃李惭无语,芝兰让不芳。
山榴何细碎,石竹苦寻常。
蕙惨偎栏避,莲羞映浦藏。
怯教蕉叶战,妒得柳花狂。
岂可轻嘲咏,应须痛比方。
画屏风自展,绣伞盖谁张。
翠锦挑成字,丹砂印著行。
猩猩凝血点,瑟瑟蹙金匡。
散乱萎红片,尖纤嫩紫芒。
触僧飘毳褐,留妓冒罗裳。
寡和阳春曲,多情骑省郎。
缘誇美颜色,引出好文章。
东顾辞仁里,西归入帝乡。
假如君爱杀,留著莫移将
⑴ 《语》曰:“里仁为美。”又裴君所居名仁和里
⑵ 裴君题诗之次,而常侍诏到,唱和未竟,而轩骑西归,故云
微之既到江陵,又以梦游春诗七十韵寄予。且题其序曰:「斯言也,不可使不知吾者知;知吾者亦不可使不知。乐天知吾也,吾不敢不使吾子知。」予辱斯言,三复其旨,大抵悔既往而悟将来也。然予以为苟不悔不寤则已,若悔于此,则宜悟于彼也;反于彼而悟于妄,则宜归于真也。况与足下外服儒风,内宗梵行者有日矣。而今而后,非觉路之返也,非空门之归也,将安返乎?将安归乎?今所和者,其章旨卒归于此。夫感不甚则悔不熟;感不至则悔不深,故广足下七十韵为一百韵,重为足下陈梦游之中,所以甚感者;叙婚仕之际,所以至感者。欲使曲尽其妄,周知其非,然后返乎真,归乎实。亦犹《法华经》序火宅、偈化城,《维摩经》入淫舍、过酒肆之义也。微之,微之,予斯文也,尤不可使不知吾者知,幸藏之尔云。
引用典故:谢傅 白驹催 凤兆 刘阮 大野麟 东床腹 风烛 潘杨 长沙鵩 乌龙 彦辅怜卫叔 枕曲
昔君梦游春,梦游仙山曲。
恍若有所遇,似惬平生欲。
因寻菖蒲水,渐入桃花谷。
到一红楼家,爱之看不足。
池流渡清泚(一作{泣隹}),草嫩蹋绿蓐。
门柳闇全低,檐樱红半熟。
转行深深院,过尽重重屋。
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
渐闻玉佩响,始辨珠履躅。
遥见窗下人,娉婷十五六。
霞光抱明月,莲艳开初旭。
缥缈云雨仙,氛氲兰麝馥。
风流薄梳洗,时世宽妆束。
袖软异文绫,裾轻单丝縠。
裙腰银线压,梳掌金筐蹙。
带襭紫蒲萄,裤花红石竹。
凝情都未语,付意微相瞩。
眉敛远山青,鬟低片云绿。
帐牵翡翠带,被解鸳鸯襆。
秀色似堪餐,秾华如可掬。
半卷锦头席,斜铺绣腰褥。
朱唇素指匀,粉汗红绵扑。
心惊睡易觉,梦断魂难续。
笼委独栖禽,剑分连理木
存诚期有感,誓志贞无黩。
京洛八九春,未曾花里宿。
壮年徒自弃,佳会应无复。
鸾歌不重闻,凤兆从兹卜。
韦门女清贵,裴氏甥贤淑。
罗扇夹花灯,金鞍攒绣毂。
既倾南国貌,遂坦东床腹
刘阮心渐忘,潘杨意方睦。
新修履信第,初食尚书禄。
九酝备圣贤,八珍穷水陆。
秦家重萧史,彦辅怜卫叔
朝馔馈独盘,夜醪倾百斛。
亲宾盛辉赫,妓乐纷晔煜
宿醉才解酲,朝欢俄枕曲
饮过君子争,令甚将军酷。
酩酊歌鹧鸪,颠狂舞鸲鹆
月流春夜短,日下秋天速。
谢傅隙过驹(一作奔光)萧娘风过(一作送)烛。
全凋蕣花折,半死梧桐秃。
闇镜对孤鸾,哀弦留寡鹄
凄凄隔幽显,冉冉移寒燠。
万事此时休,百身何处赎。
提携小儿女,将领旧姻族。
再入朱门行,一傍青楼哭。
枥空无厩马,水涸失池鹜。
摇落废井梧,荒凉故篱菊。
莓苔上几阁,尘土生琴筑。
舞榭缀蟏蛸,歌梁聚蝙蝠。
嫁分红粉妾,卖散苍头仆。
门客思徬徨,家人泣咿喔。
心期正萧索,宦序仍拘跼。
怀策入崤函,驱车辞郏鄏。
逢时念既济,聚学思大畜。
端详筮仕蓍,磨拭穿杨镞。
始从雠校职,首中贤良目。
一拔侍瑶墀,再升纡绣服。
誓酬君王宠,愿使朝廷肃。
密勿奏封章,清明操宪牍
鹰鞲中病下,豸角当邪触。
纠谬静(一作尽)东周,申冤动南蜀。
危言诋阍寺,直气忤钧轴
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
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只要明是非,何曾虞祸福。
车摧太行路,剑落酆城狱
襄汉问修途,荆蛮指殊俗。
谪为江府掾,遣事荆州牧。
趋走谒麾幢,喧烦视鞭朴。
簿书常自领,缧囚每亲鞫。
竟日坐官曹,经旬旷休沐。
宅荒渚宫草,马瘦畬田粟。
薄俸等涓毫,微官同桎梏。
月中照形影,天际辞骨肉。
鹤病翅羽垂,兽穷爪牙缩。
行看须间白,谁劝杯中绿。
时伤大野麟,命问长沙鵩
夏梅山雨渍,秋瘴江(一作海)云毒。
巴水白茫茫,楚山青簇簇。
吟君七十韵,是我心所蓄。
既去诚莫追,将来幸前勖。
欲除忧恼病,当取禅经读。
须悟事皆空,无令念将属。
请思游春梦,此梦何闪倏。
艳色即空花,浮生乃焦谷。
良姻在嘉偶,顷剋为单独。
入仕欲荣身,须臾成黜辱。
合者离之始,乐兮忧所伏。
愁恨僧祇长,欢荣刹那促。
觉悟因傍喻,迷执当局
膏明诱闇蛾,阳焱奔痴鹿。
贪为苦聚落,爱是悲林麓。
水荡无明波,轮回死生(一作生死)辐。
尘应甘露洒,垢待醍醐浴。
障要智灯烧,魔须慧刀戮。
外熏性易染,内战心难衄。
法句与心王,期君日三复
⑴ 微之常以法句及心王头陀经相示,故申言以卒其志也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赠别杨员外巨源(821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律诗
忆昔西河县下时,青山憔悴宦名卑。
揄扬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
朱紫衣裳浮世重,苍黄岁序长年悲。
白头后会知何日,一盏烦君不用辞。
忆扬州 唐 · 徐凝
七言绝句
引用典故:桃叶 萧娘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一作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偶作 唐 · 萧铎
七言绝句
宠中鹦鹉啭清歌,尽是萧娘旧教他。
今日独来人不见,绿窗斜雨落花多
⑴ 影印本《诗渊》第六册第三九四五页。
共 2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