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韩毅

共 2 首
二月既望日,仁州初戒辖。
农人告春及,西畴事方剧。
寤言怀松楸,我心不可掇。
十七朝发轫,暮余至莲城。
夜来风振屋,知有雨在明。
被蓑数十里,水原休脚力。
客枕雨声多,明朝未断绝。
近午上马去,振威逢提督。
监司韩毅伯,慇勤杯酒接。
县倅俞达曾,砥平安宗吉。
偶然成鼎坐,聊可慰岑寂。
念日复遇雨,税驾稷山县。
太守崔伯进,满酌苦相劝。
亹亹说寒冈,如见元宾面。
翊日雨兼雪,使我停征轴。
湖士安基贤,协攻愁城急。
廿二雪未已,拂袖征一息。
天安见金倅,松岸未遇朴。
孙君来待我,应也在松谷。
廿三到谷口,溪流及马腹。
孝儿迎诸路,朴雏见四达。
廿四到州内,适值州牧出。
伊谁同夜床,仲达在我侧。
廿五雨如麻,朝逢佐郎姜。
向夕存仲至,美酒崇羽觞。
马瘏且留韩,稻种载送仁。
廿六晚雨收,驰马抵报恩。
不遇李侯佐,但见仁仲春。
廿七廿八日,屈山金陆历。
廿九至薪谷,方甫对棋局。
亲宾来惠然,李丈韩景祉。
和风三月三,踏青鉴湖涘。
山花红正盛,溪柳青初嫩。
陶谷吕圣遇,涉溪驱马远。
五日历韩氏,少憩延凤址。
天赉设酒馔,坚铁年十四。
乡邻满席间,黄发兼儿齿。
日暮至沙村,投宿军藏里。
宾如设夕饭,行可书祝词。
六日祭沙谷,终日雨霏微。
七日自松石,直岘至蔓里。
州伯送祭需,峡宋具祀事。
拳拳李子真,随我遵倻水。
德懋邀至家,新村名达理。
寒冈桧渊间,溪山秀而美。
是夜月正明,鹧鸪滩上坐。
明朝凤台下,清泉浩如泻。
花发映溪流,壁立如削玉。
丁宁沙上话,共结茆栋约。
遂至长洞宿,祗谒四代椟。
九日朴侯来,满堂多宾客。
十日源深亭,戾止双青眼。
所欠对朴候,开话未得款。
世路险于山,吾人慎所向。
却愁而月征,未能回片饷。
夕宿星山馆,邂逅将军郭。
抗疏论世事,不惮龙鳞逆。
谈笑就牢圄,丈夫真壮烈。
感时婴我怀,送君心欲折。
朴侯升元戎,亦来同杯酌。
十一涉甑渊,宋家就斋沐。
家兄至自玉,忠可亦来括。
行甫暨德晦,崇善朴诚伯。
仁友蔼然萃,数日共追逐。
先送孝儿行,为渠縻仕籍。
十二祭法泉,州人供祭物。
伤心外家族,血属尽零落。
冒雨抵伊湖,池馆何清洁。
主人弥乐子,纶巾对书册。
桃杏开已尽,梨花满山谷。
十三沙堤上,乡人罗酒炙。
夕宿若木县,兄行至此别。
十四还薪谷,汝涵访于栗。
妹夫李汝顺,来俟亦有日。
祀事既云毕,归装戒已敕。
甘文金守愚,持酒来相访。
汝涵亦尾至,梨亭坐相向。
十五遇凶讣,参奉忽云亡。
吾兄无嗣胤,失声惊中肠。
病疾阻凭棺,忠可先往哭。
廿一至开宁,守愚迎我宿。
曹家三昆仲,寓居台星谷。
经过拜其母,南冥之侧室。
廿二外南村,景任连床话。
遇雨成信宿,棋阵攻屡破。
主人拜铜章,林下辞清福
历见见卿室,鲁谷哭亡侄。
具奠一觞酒,短词告衷曲。
妻妾与孤儿,竛竮饥且迫。
宗海及其母,漂泊亦靡托。
伤哉天下穷,莫先此孤独。
粜租济涸辙,留书与商牧。
商山客馆新,对话成士悦。
念五化宁县,溪涧开踯躅。
卢受吾兄弟,话旧到更仆。
念六宿三山,念七到上党。
存仲暨彦佐,俱挂御史状。
念八正佐山,叙怀韩仲默。
满堂韩氏族,吉应亦会合。
深川溪上话,有怀居士朴。
念九全义县,时雨暂停客。
主倅郑天卿,馆宇颇修饬。
晦日过天安,冒雨行抵稷。
崔倅在京家,温阳来晤言。
四月初吉日,历振至水原。
崔侯徐判至,亦复逢毅伯。
二日过安山,遂还仁川宅。
风乱寒气透,路远疲腰脚。
一出忽经时,放慵困酬酢。
归来闭户卧,神观得休息。
阶花红未谢,陂菊繁枝叶。
明窗对书案,存存吾赤室。
⑴ 时景任占地溪山间。为结茆计。自言行住坐卧。不离泉声山色之中。俄而宁海除命至。余笑曰。昔有人读书修行。请于上帝。愿得佳山好水之间。优游卒岁。上帝不许曰。此清福也。上界所深惜。若富贵则惟汝所欲云。公欲得清福。天岂不惜乎。
黄侯嵩洛游,访碑自开元。
杖策汜水东,山势横蜿蜿。
遂叩崇高门,取径由轘辕。
少林倚少室,面壁初无言。
石阙何岧峣,篆刻遗荒原。
森森汉时柏,劫火不敢燔。
尚疑启母石,秘简缄玙璠。
岳祠镇中央,众峰四屏藩。
石淙下无地,上接天池源。
黄盖间积翠,塔幢连顶蹯。
玉笙出缑岭,鸾凤鸣且鶱。
卢君旧草堂,武子(虚谷。)新山轩。
千载有同调,幽涧琴潺湲。
石交榻频下,胜彼稚与蕃。
洛阳名迹多,白马雄祇园。
龙门香山间,乐天昔攀援。
北邙望太行,丹翠秋阳暄。
归途及冬朔,去时篱菊繁。
毡蜡留手痕,一洗沈埋冤。
蓬莱老仙吏,画鹿双轮轓。
岱图世并传,墨采腾龙鹓。
竹朋得其龙,观斋闯其樊。
謰謱为题句,幸止廿四番。
向禽傥作绘,五岳词更烦。
自嘲复自解,坐客且莫喧。
诗境倡先声(每图覃溪先生皆有题记。),诸老和篪埙。
近者何太史,健笔埽词垣。
况从泰华还,飞屐天风掀。
峨眉瓦屋吟,口海波澜翻。
周旋坛坫侧,其敢属櫜鞬。
操觚且急就,聊以志弗谖。
卧游吾老矣,猿叟真如猿(子贞晚号。)
节录廿四画记:开元寺(郑州城西),等慈寺(汜水东关二里许),轘辕(关。一名㟧岭口,在少室北,登嵩境始于此),少林寺(少室五乳峰下),少室石阙(邢家铺西荒原),嵩阳书院(太室南麓门外,有汉柏二株),开母石阙(崇福宫东数十步,阙北启母石高三丈,广如之,疑星陨也),中岳庙(嵩山黄盖峰之阳,庙前太室神道双阙),石淙(城西四十里平洛涧,于此间想见卢鸿草堂之胜),会善寺(积翠峰下,门前银杏、翠柏甚古),嵩岳寺(嵩阳观右),缑山(缑氏山,在偃师城南,一峰隆然,嵩、少诸峰三面环列,诚仙境也。武后升仙太子碑题目一行,碑阴上半皆薛稷书),小石山房(偃师武虚谷得晋征东将军刘韬碣,因搆小石山房),平等寺(寺址在义井铺北洛阳界荒原),白马寺(洛阳,寺有方塔),大觉寺(东魏大觉寺碑,韩毅书,武虚谷得于洛阳城东四眼井,仅存篆额),龙门山(洛阳城东三十里),老君洞(龙门南),伊阙(洞壁刻经,明人凿「伊阙」二大字压其上),奉先寺(老君洞北),香山(伊水之东,自龙门舟渡,沿山而登,寺有白乐天栗主),邙山(嵩洛归途过此,及巅,见黄河如带,南瞻嵩岳,北眺太行,舆人指宋八陵,隐隐可见),太行秋色(渡河至孟县,出城东返,无日不见太行山色,秋树丹黄,真画境也),晋碑(晋太康十年太公吕望表,卢无忌文)。嘉庆元年九月,自开封至嵩洛。十月,经怀庆、卫辉东还。往返四十日,得碑四百馀种。游屐所经,成此廿四图,以志快幸。钱唐黄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