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谢元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八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明思宗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进士,主试者奇其才,拟馆选,以母老辞,南归。旋闻李自成破北京,北向恸哭。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维基
谢元汴(1612年—1668年),又作谢元忭,字梁也,又字途野,号霜崖。
广东澄海县人。
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幼随父宗矿侍养陇州。
六岁父携归乡授学,性聪敏,九岁能属文。
父卒,母守节抚之。
十岁祖应诏卒于官,家中落。
元汴以孤子奉母,性至孝,能承母意。
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举人、十六年(1643年)赴试京师,由于兵乱,道路阻绝,由镇江转苏杭,游虎丘、西湖而归。
当科会试改至八月,遂再赴礼闱,成癸未科进士。
以念母,请假归。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李自成陷京师、崇祯帝自缢消息传来。
谢元汴北向恸哭。
又遇土贼黄海如攻陷澄海,不能归,遂由揭阳至潮州。
有仆人来,始知妻刘氏骂贼而死,家人分窜,有邻侠护送其母至南澳得脱。
八月间道走漳州,迎母至潮州,僦屋而居。
元汴不意数月之间,国破家亡,忧时念乱,形诸叱咤。
母知其意,勖以大义。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隆武帝在福州监国,元汴投袂而起,辞母趋赴,九月至福州,授兵科给事中,上《朋党策》,十一月奉旨宣慰两广,充册封二藩副使,便道奉母回潮。
丙戌(1646年)二月至肇庆、梧州,遂抵桂林,有降绅希郑芝龙意弹劾他,遂革职还潮听勘。
永历帝时期,复任兵科给事中。
己丑(1649年)五月奉命以监军募兵平远,联络宗人谢志良、谢良友等。
庚寅(1650年),广州破,永历帝出逃南宁,继入缅甸,元汴仍往来潮循之间,日谋抗清。
癸巳(1653年),郝尚久反正,元汴与李士淳、罗万杰等响应,尚久兵败,元汴乃奉母躲避于丰顺之大田,授徒以食。
居大田七年,期间曾至广州,知永历已亡,反清势力逐渐覆灭,遂谋奉母归潮州。
但家已被戍兵所占,闻知潮州知府吴颖优礼贤士,作诗贻颖为请,乃得还。
吴颖欲以元汴任乡饮宾,清刑部尚书杜立德与元汴是同年进士,贻书劝驾,皆不受。
戊申(1668年)十一月卒,年五十七,而母尚存。
著《霜山草堂诗集》,入清为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