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火”句:古人以为,西方属秋属金,南方属夏属火,夏秋之交,为金火交替之时。
⑵ 露:原作“云”,据蜀本、杨本、董本、马本、类苑、胡本、全诗及文意改。
⑶ 凡气:犹言重浊之气。夏天气浊,秋天气清,秋天降临,故云凡气尽。
⑷ 蟏蛸:蜘蛛之一种,即蟢子,古人以为喜兆。《诗·豳风·东山》:“伊威在室,蟏蛸在户。”孔颖达疏:“蟏蛸,长踦,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
⑸ “蜉蝣”句:生涯短暂之蜉蝣,不相信世上有长寿之鹤之存在。蜉蝣,虫名,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
⑹ “蜩鴳”句:《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⑺ 汩其泥:搅浑泥沙。《楚辞·渔父》:“屈原既放……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淈通汩。
⑻ “非白”二句:汉王充《论衡·累害》:“青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青蝇点素喻小人谗害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