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天赋

共 2 首
凝道之什 明 · 湛若水
四言诗
甘泉子既定栖霞之居于大科之下,多士爰来。越二年己卯七月甲子,多士咸造于庭。誓曰:“惟乃惟来,罔于爰处。弗处弗安,罔以考业考德。予心弗遑宁烟霞之下,其下乃居,乃馆乃堂,乃诵乃咏,乃游乃处,乃食乃息。罔匪正人,罔匪正言,罔匪正动,罔匪正念。惟兹相观,惟兹丽泽。”兀厓霍子,乃倡厥始,集厥成。甘泉子誓曰:“惟兹栖霞,惟兹尹公,爰始卜相,乃今之举,时惟尹公。”乃以书致于增江,七月爰来,乃樵乃卜,乃相乃经,乃营乃督,乃工乃弗遑寝食。越六月为腊,甲子落成,公乃言归,宴于凝道之堂。兀厓霍子还自石头,霍兄厚来自佛山,邓德魁来自藤,甘于盘归自穗,石陈公赞、邓君恪出自后峒,董本洪进自锦岩,郭元卿来自石壁,林美中、刘万光下自乐阁,张廷文、伍大和兄弟以衰弗与,冼君明远来游自广,偶与焉。乃作乐咏歌,侑觞各至于醉。厥明,兀厓子乃饯于尹公,于盘昌曰:“展矣尹公,厥有大功于大科,惠于我后之人,世世无穷,其可无言、无咏歌以赠,以昭公功。”甘泉子曰:“然。”兀厓子亦曰:“然。”诸君亦曰:“然。”甘泉子乃言曰:“昔七子赋诗,《春秋》荣之。惟尔九人,咸志于道。咏于凝道,其可无愧。惟时多士,弗及门,惟尔九人,其可无言、无咏歌以赠,以昭公功。”爰命董生定册,其勖成之,兀厓子惟文惟叙,甘泉子乃先作诗以唱曰:
坎坎击鼓,于樵之巅。
乃荐乃献,尹公之贤。
于贤维何,德义迁迁。
坎坎击鼓,烟霞之下。
乃咏乃歌,饯尹公者。
于咏维何,德音雅雅。
亦既击鼓,亦既考钟。
以宴以乐,公坐于宫。
维公在宫,威仪颙颙。
击鼓喤喤,考钟锵锵。
以乐以宴,公坐于堂。
维公在堂,德容不忘。
维钟维鼓,维瑟维琴。
何以假之,嗣此德音。
维此德音,维樵之岑。
维琴维瑟,维钟维鼓。
维以足蹈,维以手舞。
其乐未央,公晏灵府。
作乐歌舞,出饯尹公。
声影悬矣,送之九龙。
九龙跃跃,导之以樵风。
谁其主之,兀厓来同。
头流碧万叠,一脚走天东。
蜿蜒钟淑气,突兀耸苍峰。
天然作一丘,洞壑颇宽通。
平时里闾稠,豪家岭之崇。
兆发铁于菟,翕赩振家风。
弓剑足武库,翰墨饶词锋。
貂蝉接行序,牙纛传世功。
人称老释相,福萃知郡翁。
三城递甘旨,海营鱼错丰。
萱草色敷腴,棣萼眩冲融。
合沓拥翠盖,联翩飞绿騣。
胜事擅门户,美谈传不穷。
有美天岭老,意气薄层空。
一生长笑了,耻与万人同。
曩日风尘际,远想在崆峒。
磊落黄石事,毕竟何有躬。
诸公图麒麟,甲第连苍穹。
何功享富贵,独不动心衷。
凡百恐失坠,载笔倘为聪。
叔侄死碧海,一门有三忠。
像想平生语,宿昔恨忡忡。
春风过遗墟,满谷花如烘。
东回双玉笋,西涧鸣玲珑。
依然盘谷里,宛似武峡中。
往往墙壁颓,茅舍环蒿蓬。
临风起感叹,往事却梦梦。
赖有二三子,款曲来迎逢。
为有瓜葛缘,且爱兰玉䕺。
家声慎相保,岂无继世雄。
欲起还被肘,樽罍盈玉红。
信美不可住,客意何匆匆。
明朝在歧路,马头尘土蒙。
按:院北为村古也。山峻而回。洞宽而密。洞口有奇岩。有双峰拔秀当前。回拱人居。背山而临溪。溪有盘石。自外视不知其有人家。入其中方觉其为胜地也。始赵氏来居。梦有铁虎入洞者三。而二健一病。遂仍以铜金铁三虎名。其后铁无云仍。铜与金盛。其苗裔至今为咸望族。孱与健之应欤。铜官至知郡。有子七人。三登文科。有官至亚卿至通政。一世冠冕。声华籍甚。金登武科。官至知府。亦有名绩。有子继业。官至节度。知郡暮龄。三子为养乞邻郡。府鼎立而供甘旨。又有一子骞佐水营。知郡公享四子养。与知府公怡怡同其乐。至今为美谈。尝闻知郡公坦坐野亭。有行路见而奇之曰乳肥而大。腹垂而阔。此老之像。其福人欤。即家人四代祖。虞侯即三代祖也。今之存者多虞侯之后最盛。有名宗道字伯由。即金虎后也。气岸轩豁。志操耿介。平日以大笑自号。遭乱宰咸阳。余时以幕官过郡境。公持酒出迎。席间语及时事。挥泪呜咽。仍诵新作崆峒山外生犹乐。巡远城中死亦荣之句。未数月。贼来陷黄石山城。公时已递邑宰。犹入城。与郭䞭握手同死于城中。盖不欲负素志也。又有判事名鹏。即虞侯后孙。与余尝有厚分。死于舟师。其侄凝道。以固城县令亦战死。无愧为忠矣。时余宰桧山过此。有宣传官益道。即家人再从兄弟。继居知郡公故基。仍止宿其家。有英汉即天岭公长嗣也。来会颇款曲。宣传有三子。英英美质。称其家后。于是知家声可保矣。余之述此荒句。非事吟玩。欲使豚儿知其母家故事。而有感于怀。亦知外门有天岭公之忠义而自勉也。(按天岭即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