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伍员

相关人物:共 25 位
共 89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吴越春秋》曰:伍子胥逃楚。与楚太子建奔郑。晋顷公欲因太子谋郑。郑知之。杀太子建。伍员奔吴。追者在后。至江。江中有渔父。子胥呼之。渔父欲渡。因歌曰云云。子胥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云云。既渡。渔父视之有饥色。曰:为子取饷。渔父去。子胥疑之。乃潜深苇之中。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云云。子胥出饮食毕。解百金之剑以赠渔父。不受。问其姓名。不答。子胥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行数步。渔者覆船自沈于江。
日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事寖急兮将奈何。芦中人。
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同上)
⑴ 越绝书、《书钞》作埼。《御览》或字缺或作崎。案作埼是。○《吴越春秋》上。越绝书一。《书钞》百六引越纪。《御览》六十九引舆地志。又五百七十一。《诗纪前集》二。
⑵ 越绝书作心中目施。子可渡河。何为不出。船到即载入船而伏。《书钞》引越纪、《御览》引越绝书略同。○《吴越春秋》三。
《吴越春秋》曰:子胥以吴兵伐楚。入郢。昭王出奔。申包胥乃之秦求救。倚哭于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绝声。哭已。歌曰云云。桓公大惊曰:楚有贤臣若此。吴犹欲灭之。寡人无臣若斯者。其亡无日矣。为赋无衣之诗。出师而送之。
吴为无道。
封豕长蛇。
以食上国。
欲有天下。
政从楚起。
寡君出自草泽。
使来告急
⑴ ○《吴越春秋》四。《诗纪前集》二。
《吴越春秋》曰:楚乐师扈子非荆王信谗佞杀伍奢、白州犁而寇不绝于境。至乃掘平王墓。戮尸奸喜。以辱楚君臣。又伤昭王困迫。几为天下大鄙。乃援琴为楚作穷劫之曲。其词曰:
王耶王耶何乖劣。不顾宗庙听谗孽。
任用无忌多所杀。诛夷白氏族几灭。
二子东奔适吴越。吴王哀痛助忉怛。
垂涕举兵将西伐。伍胥白喜孙武决。
三战破郢王奔发。留兵纵骑虏京阙。
楚荆骸骨遭掘发。鞭辱腐尸耻难雪。
几危宗庙社稷灭。庄王何罪国几绝。
卿士凄怆民恻悷。吴军虽去怖不歇。
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亵
⑴ 《吴越春秋》四。《诗纪前集》四。○逯案。渚宫旧事二曰:昭王反郢。乐师扈子侍坐。引琴而歌曰:王兮王兮听谗邪。枉杀左右冤伍奢。二子怀恨东奔吴。创仇构祸破国都。鞭尸戮骸邱墓屠。赖申包胥人获苏。王虽反国忧未徂。与此互有异同。
河上歌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吴越春秋》曰:楚白喜奔吴。吴王阖闾以为大夫。与谋国事。吴大夫被离问子胥曰:何见而信喜。子胥曰:吾之怨与喜同。子不闻河上歌乎。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惊翔之鸟。相随而集。
濑下之水。因复俱流
⑴ 《诗纪》此下有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数句。案此已非歌诗本文。不应阑入。今删。○《吴越春秋》四。《诗纪前集》二。
鬻熊之邦中圮兮,芋社飏而为灰。
仲雍之绪重续兮,如白日之方开。
文身化为冠带兮,绵刀变为长材。
谁能致此富强兮,惟伍氏之英魁。
挺身逃乱兮,秉志不回。
助吴成霸兮,雄视八垓。
举彼鄢郢兮,如伐条枚。
复雠之志虽大兮,何至鞭冢中之枯骸。
乌喙尝胆而睥睨兮,宰嚭狼狈而虎猜。
使盖世之勋名兮,遭奸邪之孽媒。
挂枯眼于东门兮,见句卒之飞来。
忠惓惓而不见察兮,子何困乎此■。
信其言之不诬兮,麋鹿游于荒台。
所贵君子之道兮,能引退而远灾。
不能见几而作兮,徒愤怒其何为哉。
望潮头而一吊兮,叹壮魄而寓余哀(右吊伍子胥
《吕氏春秋》曰:狐援说齐湣王。王不受。狐援出而哭三日。其辞曰云云。齐王问吏曰:哭国之法若何。吏曰:斮。王曰:行法。狐援乃言曰云云。
先出也衣絺纻。
后出也满囹圄。
吾今见民之洋洋然。
东走而不知所处。
有人自南方来。
鲋入而𩷪居。
使人之朝为草国为墟。
殷有比干。
吴有子胥
齐有狐援。
已不用若言。
又斮之东闾。
每斮以吾参夫二子者乎
⑴ ○《吕氏春秋》贵直篇。《诗纪前集》七。
君子尚权变,权变贵合道。
子胥荐专诸,子光专非好。
父雠共戴天,乞师恨不早。
子光既得志,入郢事征讨。
报父既鞭尸,谏王仍杀身。
孝子节方全,忠臣道且新。
驰名天地间,岂是悠悠人。
青史书盛烈,血食旌遗尘。
庙堂耀晨曦,庙木荂阳春。
往来无知俗,焚香勤祷祝。
忠孝不敢行,神兮宁降福。
请成相。世之殃。
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
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
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
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
愚而上同国必祸。曷谓罢。
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
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势移。
曷谓贤。明君臣。
上能尊主爱下民。主诚听之。
天下为一四海宾。主之孽。
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蹶。
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为桀。
世之灾。妒贤能
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
大其园囿高其台。武王怒。
师牧野。纣卒易乡启乃下。
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世之衰。谗人归。
比干见刳箕子累。武王诛之。
吕尚招麾殷民怀。世之祸。
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
穆公得之。强配五伯六卿施。
世之愚。恶大儒。
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绌。
春申道缀基毕输。请牧基。
贤者思。尧在万世如见之。
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基必施。辩贤罢。
文武之道同伏戏。由之者治。
不由者乱何疑为。凡成相。
法方。至治之极复后王。
慎墨季惠。百家之说诚不祥。
治复一。修之吉。
君子执之心如结。众人贰之。
谗夫弃之形是诘。水至平。
端不倾。心术如此象圣人。
□而有势。直而用曳必参天。
世无王。穷贤良。
暴人刍豢仁人糟糠。礼乐灭息
圣人隐伏墨术行。治之经。
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治之志。后势富。
君子诚之好以待。处之敦固
有深藏之能远思。思乃精。
志之荣。好而一之神以诚。
精神相反。一而不贰为圣人。
治之道。美不老。
君子由佼以好。下以教诲子弟。
上以事祖考。成相竭。
辞不蹶。君子道之顺以达。
宗其贤良辩其殃孽□□□。请成相。
道圣王。尧舜尚贤身辞让。
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尧让贤。以为民。
汜利兼爱德施均。辩治上下。
贵贱有等明君臣。尧授能。
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
虽有贤圣。适不遇世孰知之。
尧不德。舜不辞。
妻以二女任以事。大人哉舜。
南面而立万物备。舜授禹以天下。
尚德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
内不阿亲贤者予。禹劳心力。
尧有德。干戈不用三苗服。
举舜圳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得后稷。五谷殖。
夔为乐正鸟兽服。契为司徒。
民知孝弟尊有德。禹有功。
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
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
禹傅土。平天下。
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
横革直成为辅。契玄王。
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
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天乙汤。
论举当。身让卞随牟光
□□□□道古贤圣基必张。□□□。
愿陈辞。世乱恶善不此治。
隐讳疾贤。良由奸诈鲜无灾。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
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
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忠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门户塞。大迷惑。
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
比周期上恶正直。正直恶。
心无度。邪枉辟回道途
已无邮人我独自美岂无故。不知戒。
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反覆言语生诈态。人之态。
不如备。争宠疾贤利恶忌。
妒功毁贤。下敛党与上蔽匿。
上壅蔽。失辅势。
任用谗夫不能制。郭公长父之难。
厉王流于彘。周幽厉。
所以败。不听规谏忠是害。
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
欲对衷。言不从。
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
刭而独鹿弃之江。观往事
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
□□□□托于成相以喻意。请成相。
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
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
臣下职。莫游食
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
莫得相使一民力。守其职。
足衣食。厚薄有等明爵服。
利往卬上。莫得擅与孰私得。
君法明。论有常。
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
莫得贵贱孰私王。君法仪。
禁不为。莫不说教名不移。
修之者荣。离之者辱孰它师。
刑称陈。守其银。
下不得用轻私门。罪祸有律。
莫得轻重威不分。请牧祺。
用有基。主好论议必善谋。
五听循领。莫不理续主执持。
听之经。明其请。
参伍明谨施赏刑。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
言有节。稽其实。
信诞以分赏罚必。下不欺上。
皆以情言明若日。上通利。
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
耳目既显。吏敬法令莫敢恣。
君教出。行有律。
吏谨将之无铍滑。下不私请
各以所宜舍巧拙。臣谨修。
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
以治天下。后世法之成律贯
⑴ 依前后句例。此处缺三字。○右一章。
⑵ 右三章。○《荀子》下。《诗纪前集》七。
赠表兄冯茂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与君为兄弟,异姓复连枝。
君是大冯君,生于吾有妫。
虞帝南巡下韶石,南天家世斯辉赫。
言陪八伯共赓歌,向尔商瞿先学易。
学易精思还草玄,赋成吾欲献甘泉。
甘泉烽火来万里,俄看荆棘上参天。
晓漏滴残鳷鹊观,悲风吹断鹡鸰篇。
鹡鸰歌急孤鸾窜,可怜亲友皆星散。
伍胥祇合避芦中,宁戚惟知愁夜半。
故旧沦亡有几存,中表行中君最尊。
甘为贫士终逃禄,曾列诸生亦受恩。
伤心思过乌衣巷,遁迹难营白板门。
君年七十荣期似,犹待华封祝男子。
自言御妇比容成,莫是安储有园绮。
忆昔风流邝舍人,雕龙绣虎夐无伦。
世人妒才皆欲杀,君与相欢儿女亲。
广陵遗散成绝调,山阳闻笛重沾巾。
端阳怨切灵均赋,酌酒同吟舍人句。
君持竹杖且须停,云过西山雨如注。
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诗。
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
密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纯庬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独鄣壅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久故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省察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何芳草之早夭兮,微霜降而下戒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𡠜母姣而自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
陈情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泛桴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
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共 89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