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杜朝绅
共 3 首
意难忘 括山谷煎茶赋
宋 ·
林正大
汹汹松风。
更浮云皓皓,轻度春空。
精神新发越,宾主少从容。
犀箸厌,涤昏懵。
茗碗策奇功。
待试与,平章甲乙,为问涪翁。
建溪日铸争雄。
笑罗山梅岭,不数严邛。
胡桃添味永,甘菊助香浓。
投美剂,与和同。
雪满兔瓯溶。
便一枕,庄周蝶梦,安乐窝中。
附:山谷煎茶赋:汹汹如乎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宾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浑。苦口利病,解胶涤昏。未尝一日不放箸而策茗碗之勋者也。余尝为嗣直瀹茗,因录其涤烦破睡之功,为之甲乙。建溪如割。双井如。日铸如。其馀苦则辛螫,甘则底滞。呕酸寒胃,令人失睡。亦未足与议。或曰:无甚高论,敢问其次?涪翁曰:
味江
之罗山,严道之蒙顶。黔阳之都濡、高株,泸川之纳溪、梅岭。夷陵之压砖,邛之火井。不得已而去于三,则六者亦可酌兔褐之瓯,瀹鱼眼之鼎者也。或者又曰:寒中瘠气,莫甚于茶。或济之盐,句贼破家。滑窍走水,又况鸡苏之与胡麻!涪翁于是酌岐雷之醪醴,参伊圣之汤液。斮附子如博投,以熬葛仙之垩。去藙而用盐,去橘而用姜。不夺茗味,而佐以草石之良。所以固太仓而坚作强。于是有胡桃、松实、庵摩、鸭脚、勃贺、糜芜、水苏、甘菊。既加臭味,亦厚宾客。前面四后四,各用其一。少则美,多则恶。发挥其精神,又益于咀嚼。盖大匠无可弃之材,太平非一士之略。厥初贪味隽永,速化汤饼。乃至中夜,不眠耿耿。既作温齐,殊可屡歃。如以六经济三尺法。虽有除治,与人安乐。宾至则煎,去则就榻。不游轩后之华胥,则化庄周之蝴蝶。
味江
(为地官杜主政题)
明 ·
钟芳
五言律诗
脉脉观澜处,滔滔意与长。
荐来源自浚,不息用全刚。
泽濊堪舆润,渊涵神智藏。
会归连万派,东去沃扶桑。
按:
杜子
以
味江
为号,绰有意义,援笔赋之。将谓予不知味耶。
丑奴儿(1) 送春
晚清 ·
费墨娟
无情春色难留住,雨又终宵,风又连朝,怕见飞花过板桥。
重门深掩人憔悴,冷了诗瓢2,瘦了吟腰3,鹦鹉帘前说寂寥。
注:(1) 丑奴儿:又名《采桑子》、《罗敷艳歌》、《罗敷艳媚》。 (2) 诗瓢:贮放诗稿的器具。语出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唐球》:“球居蜀之
味江
山,方外之士也。为诗捻稿为圆,纳入大瓢中。后卧病,投于
江
曰:‘斯文苟不沈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宋林景熙《杨妃菊》:“亦是前身曾捧砚,品题因得入诗瓢。” (3) 吟腰:诗人的瘦腰。宋张耒《题所居西斋》:“中有支离客,吟腰瘦沈卿。”清华岩《庚申岁客维扬果堂家除夕漫成五言二律》之一:“欲询东阳瘦,吟腰似老夫。”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