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顾中立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顾中孚(15世纪—16世纪),字伯诚,号仪斋,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
顾中孚是弘治十七年举人、兴宁知县顾斌之子,嘉靖四年(1525年)中举人,次年(1526年)和兄长顾中立一同成进士,获授万载知县,调任崇仁,为政严明,逐离当地好斗者,又按籍收取田赋,杜绝逃避赋役者。
之后顾中孚改任吏部主事,擢官广东岭南道参议,有白姓参军被瑶族人包围,总督下令他支援,他使用盐船诱导对方掠取虚舟,以勇士五百人跟踪,趁著瑶族人没有防备内外夹击,遣返被掳的人民一千三百人;朝廷得知此事后升任他为江西副使,调为浙江参政,当时倭寇横行,烧劫漕运,他向各院申请赎锾,并捐俸偿还,不久辞官归乡,自号「懒真子」,隐居逸老堂三十多年才去世,卒年八十九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5—1850 【介绍】: 清福建侯官人,字少穆,一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
嘉庆十六年进士。
授编修。
道光间历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
所至必详究地方情况,对河工利弊、海塘水利,都知其根底。
于鸦片盛行,尤痛心疾首,谓“以土易银”,无异于“谋罪害命”。
十八年,在湖广厉行禁烟,并上折议禁烟事。
次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限期命外商缴烟,在虎门公开销毁二百三十七万余斤。
同时收集翻译外国资料,了解西方情况,编为《四洲志》;又加强防务。
授两广总督。
旋以英舰队北上胁和,革职,谪戍伊犁。
在新疆兴办水利屯垦,富有成效。
二十五年冬内调,历署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二十九年,因病辞官还乡。
文宗即位后,起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太平军,行至广东潮州病卒。
谥文忠。
有《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信及录》、《云左山房诗文钞》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五
林则徐,字元抚,一字少穆,侯官人。
嘉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云贵总督,加太子太保。
赠太子少傅,谥文忠。
有《左山房诗钞》。
词学图录
林则徐(1785-1850) 字少穆,一字元抚,号石麟、俟村老人。
以抗英受诬谪伊犁。
起为陕西巡抚,调云贵总督。
病归,谥文忠。
有《左山房诗钞》,词附见。
黄鹤楼志·人物篇
林则徐(1785—1850) 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字元抚,又字少穆,号石麟、俟村老人、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等。福建侯官县(今闽侯)人。嘉庆十六年(1811 )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以主持“虎门销毁”、力抗西方入侵,同时主张“开眼看世界”而名垂史册。所作七绝《题朱久香学使〈花间补读图}》二首,有“黄鹤楼前玉笛吹,梅花如雪驻襜帷”之句。
维基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男性,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左营司巷(今福州市鼓楼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先驱、诗人、学者、翻译家。1811年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曾官至一品,曾经担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林则徐知名于主张严禁进口的洋鸦片,他曾于1833年建议在国内种鸦片以抗衡洋鸦片。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威廉·渣甸、兰斯禄·颠地等鸦片商行交出鸦片,将收到的洋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门销烟成为清帝国与大英帝国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林则徐虽一生奉命与西方抗击周旋,但他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虚心开放的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著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