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510—579 【介绍】: 南朝陈会稽馀姚人,字次安。虞荔弟。弱冠举秀才,对策高第。起家梁宣城王国左常侍。梁武帝大同中,尝上《瑞雨颂》,武帝称美。侯景乱中,为陈宝·应所得。时陈宝应有逆谋,讽谏遭拒。宝应既擒,陈茜令寄还朝。入陈,迁东中郎建安王咨议、加戎昭将军。卒于太中大夫。全陈文·卷十二
寄,字次安,荔弟。梁中大通初,举秀才,对策高第,除宣城王国左常侍。大同中,引疾归。岳阳王为会稽太守,以为行参军,迁记室参军。领郡五官掾,转中记室。太清中,除镇南湘东王咨议参军。加贞威将军,台城陷,遁还乡里,依张彪,寻奔陈宝应。承圣初,除和戎将军、中书侍郎,宝应不遣。及陈天嘉中,宝应平,入为衡阳王掌书记,除国子博士,引疾归。宣帝即位,除东中郎、建安王咨议,加戎昭将军,又加太中大夫,太建十一年卒,年七十。
人物简介
全陈文·卷十二【生卒】:518—580 【介绍】: 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字孝和。博学善文,年十四为国子生,仕梁为太学博士。陈文帝天嘉初,为衡阳王府中记室参军,兼嘉德殿学士。表请立国学。又改定乐章,作三朝乐歌,行于乐府。官至国子博士、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有《五礼仪》等。
不害,字孝和,吴兴武康人。梁中大通中,召补国子生,举明经,除太学博士,转庐陵王法曹、长沙王咨议,带汝南令。陈天嘉初,除衡阳王中记室兼嘉德殿学士,除赣令,入为尚书仪曹郎,迁国子博士,领羽林监。宣帝时,除仁武南康王长史,行丹阳郡事,转员外散骑常侍、光禄卿,寻为戎昭将军、明威武陵王长史,行吴兴郡事,入为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太建十二年卒。
人物简介
【生卒】:518~569 【介绍】: 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字弘道。沈山卿子。少博学强记,通《三礼》、《春秋左氏传》。《五经》章句,诸子史书,问无不答。仕梁,为尚书祠部郎,后入士林馆为都讲。梁末,除国子博士,掌仪礼。入陈,历事武帝、文帝、废帝、宣帝,累官员外散骑常侍、光禄卿、东宫侍读、尚书左丞。曾参与详议律法。全陈文·卷十三
洙,字弘道,吴兴武康人。梁大同初,为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中军宣城王参军、仁威临贺王记室参军,迁尚书祠部郎。侯景之乱,窜于临安。敬帝时除国子博士。陈受禅,加员外散骑常侍,历扬州别驾从事史,迁大匠卿。文帝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读,寻兼尚书左丞,领扬州大中正,迁光禄卿。废帝时,除戎昭将军、轻车衡阳王长史,行府国事,带琅邪彭城二郡丞,大建元年卒。
人物简介
【生卒】:520—563 【介绍】: 南朝陈始兴曲江人,字成师。善骑射,为邑里雄豪。侯景乱,安都招兵三千,从陈霸先入援京邑,乱平,封富川县子。随霸先镇京口,除兰陵太守。与霸先定计袭建康,身先士卒,俘王僧辩,败徐嗣徽,平王琳,有殊功,封西江县公。历南豫州刺史。陈武帝死,定策立文帝,迁司空。文帝天嘉元年,大破王琳,迎还陈武帝子陈昌,遵文帝意,杀之于汉水,进爵清远郡公。渐骄横,终为文帝忌杀。
人物简介
【生卒】:540—576 【介绍】: 南朝陈吴郡人,字润玉。好学能属文。举秀才,对策高第。袁枢荐诸文帝,超授衡阳王文学,直天保殿学士。陈宣帝太建初,为长沙王记室。陈叔宝(后主)在东宫,征为管记,除中舍人。后以疾失明还乡。有集。
人物简介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洁玉。陆瑜从叔。事后母以孝闻。起家衡阳王主簿,兼东宫管记,累迁司徒左西掾。后主嗣位,任给事黄门侍郎,中书舍人,参掌机密。坐泄漏禁中语,赐死。卒年四十二。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一昌,字颖昌,号菊庄,平湖人。我郡自清江巽隐后,风雅衰落,二陈、二李之馀无闻焉。至正统、天顺间而始盛一时。如陈菊庄外,嘉兴有姚谷庵,海盐有张方洲,嘉善有周桐村,皆卓然大家也。菊庄我里先哲,才思藻丽,长于七言,沈石窗兄弟目为畏友,著有菊庄集,惜其不传,仅从槜李英华录若干首窥其一斑,已足俯视流辈。予辑是编,遍搜遗稿,大抵所传者多科目中人,至于恨人畸士,山夫野叟,半就湮没。数年来悉力采之,一以表微为务。古人云:非作之难,传之难,信乎!
昌字颖昌,平湖人。有《菊庄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六【生卒】:1650—1728 【介绍】: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词学图录查慎行,初名嗣琏,字夏重,又字悔余,号初白,海宁人。康熙中以举人召直南书房。癸未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敬业堂集》。王渔洋曰:“夏重诗,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余谓以近体论,剑南奇创之才,夏重或逊其雄,夏重绵至之思,剑南亦未之过,当与古人争胜毫釐。若五七言古体,夏重丽藻络绎,宫商抗坠,往往有陈后山、元遗山之风。”沈归愚曰:“施注苏诗,行世久矣,敬业补所未及,兼多驳正。所为诗,得力于苏,意无勿申,辞无勿达。或以少蕴藉议之,然视外强中乾,袭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耶?”
清诗别裁集查慎行(1650-1727) 字悔馀,号初白,初名嗣琏,字夏重,号他山,又号橘洲。浙江海宁人。为清初宋诗派代表人物,尤致力于学苏轼,为"清初六家"之一。有《敬业堂集》。词集名《馀波词》。
字夏重,浙江海宁人。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著有《敬业堂集》。○敬业会试出汪东山殿撰之门,东山向日执后辈礼相见者也,至是敬业居弟子列甚恭,而东山仍事以前辈,时论两贤之。生平敬慎笃实,见重内廷,同时班、扬之列,无一人疑忌之者。○施注苏诗行世久矣,敬业补所未及,兼多驳正,缘无—力未及镌行。所为诗得力于苏,意无弗申,辞无弗达,或以少蕴藉议之,然视外强中干,袭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也。惟学之者,勿更扬其波,斯为善学者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