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百药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4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咏和阗大玉碗六韵(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判山水之元苍材非择地丽重连之璧璐质并成规制器宜露沃蔗浆涉远共河流桃核二万里溯勤拓地德昭宵旰之筹三十年久效捞波心底春秋之贡惩营私而庸臣抵罪牟重利而市贾争趋维谁何必谨于岩关而甲乙究归于天府近蠲税半新获瑰双径可得周尺而赢制不藉汉京以上云䨓错采何如太璞能完水月同圆恰以重规相印美知必合比肩盘托之两吟句不须联具体瓮盂之七字那数青浮槐饼煎茶禁玉局之三漫同白映车渠作赋侈建安之七
谁云山玉逊水玉,看此双盂本一盂
质拟羊脂昆峤韫,珍因鼠窃峪关趋
市讥薄示叔怀罪,廷献那忧卞泣诛。
吴匠不教施俗样,考工聊命述淳模。
水天圆月光相映,樽俎宾筵礼或殊(汉以上无碗也)
读史设如浮大白,定当持赠蜀人苏。
⑴ 向称和阗玉有山产水产之分山玉易致大者而色质每不如水玉之美以受水性润故也然此亦言其大概此碗实山玉乃知未始无美材也
⑵ 二碗形质如一虽系山玉而质侔羊脂自系巨材故可剖制二碗实亦不逊水玉云
⑶ 新彊田部效顺输诚每岁春秋采玉入贡藉以受赏至内地商贾虽禁其私贩然人情贪利乃竟有私购自回人窃以入嘉峪关冀获厚利是以每多佳品转出官采之上
⑷ 商贾趋利如鹜虽久有例禁恒多不顾逮既经拿获不得不薄示法惩以严私越违禁之罪
艳情 其二十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兰迎天女佩,柳断舞儿腰。
嘉会宜长日,频来向此宵。
倚楼临绿水,隔竹见红蕉。
口动樱桃破,新吹弄玉箫。
注:兰迎(崔湜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柳断(李贺感春)嘉会(苏颋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频来(张乔隐岩陪郑少师夜坐)倚楼(颜胄适思)隔竹(朱庆馀杭州卢录事山亭)口动(白居易杨柳枝)新吹(李百药少年行)
绮筵陪一笑,怜取眼前人。
日照罗衣色,花连绣户春。
羽觞倾绿蚁,鲙缕落红鳞。
何必桃源里,归来话亦新。
注:绮筵(刘禹锡送襄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怜取(崔莺莺告绝词)日照(于濆古宴曲)花连(王昌龄朝来曲)羽觞(李百药和许侍郎游昆明池)鲙缕(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何必(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归来(裴说见王贞白)
佳人祝喜丝,曾许月圆期。
自有横陈会,还怜合抱时。
凤凰钗一只,豆䓻绣连枝。
恍惚琴窗里,轻盈不自持。
注:佳人(元稹蜘蛛)曾许(孟贯酬东溪史处士)自有(李百药火凤词)还怜(汤悦和鼎臣学士侍郎咏东馆庭梅)凤凰(于濆古宴曲)豆䓻(牛峤女冠子)恍惚(王维东溪玩月)轻盈(武平一妾薄命)
天宝三载。观音大师终于衡岳。春秋六十八。僧腊四十八。元和十八年。故大弟子道一之门人曰惟宽怀晖。感尘劫遽迁。塔树已拱。惧绝故老之口。将贻后学之忧。丕若贻谋。思扬祖德。乃列景行。托于废文。彊名无迹。以慰乎罔极之恩。曰自腾兰演教于此土也。殆将千岁。达摩传心至六叶也。分为二宗。不阶初入。顿入佛惠。曹溪教旨。于是乎传。宏而信之。观音其人也。大师讳怀让。京兆杜氏。其先因家安康。即为郡人。髫年俊发。聪悟绝众。偫言所涉。一览无遗。居常而未或好弄。在丑而不可亵近。尝嘿观止水。因而顾影。形仪禺若。宛在镜中。三反厥像。如初沛然。而心乎独得。还步未辍。闻于空中曰。佛法津梁。俟子而大。既应付嘱。尔盍勉之。乃深割爱缘。亟从剃落。以荆土律藏之微密也。大士智京在焉。摄衣从之。既进而仪法峻整。冠于等辈。以嵩岳禅之泉海也。长安长老在焉。稽首咨之。既授记而身心自在。超出尘垢。厌离文字。思会宗元。周法界以冥搜。指曹溪而遐举。能大师方宏法施。学者如归。涉其藩阃者十一二焉。跻其室堂者又十一焉。师以后学弱龄。分为末席。虚中而若无所受。善闭而惟恐有闻。能公异焉。置之座右。会一音。吹万有。衍方寸。弥大千。同焉而交畅。异焉而吻合。同授秘印。目为宗师。乃陟武当。穷栖十霜。朅来衡岳。终焉是托。惟般若圣槩。有观音道场。宴居斯宇。因以为号。或微言析理。辩士顺风而杜其口。或杖屦将撰。山灵借留而规于梦。远自梁益。近从荆吴。云趋景附。风动川至。灵山圣会。今古一时。至矣哉。未始闻也。一公见性同德。宏教钟陵。郁为名家。再扬木铎。而施及宽晖。继传心灯。共镇国土。乃追琢琬炎。揭于故山。扬其耿光。以示来劫。其受法弟子亦序列于左。式明我教之有开焉。铭曰。
不疾而速,平平南宗。
穷行其教,岳岳让公。
秀发之英,激于童齿。
出尘之像,光于止水。
乃趋律会,仪范孔修。
乃探密藏,先觉同求。
曹溪实归,般若观妙。
体是宗极,湛乎反照。
一从委顺,六纪于兹。
教迹未衰,灵峰岿而。
一公丕承,峻其廊庑。
宽晖继起,重规謺矩。
乃扫尘塔,乃植丰碑。
率是教者,兹焉有归。
古意 其二 清 · 黄之隽
五言绝句
卖眼掷春心,理鬓回花面。
疑人含笑情,门边两相见。
注:卖眼(李白越女词)理鬓(李端春游乐)疑人(李百药火凤词)门边(卢仝小妇吟)
郎到官渡头,妾住东湖下。
婉娈芙蓉闺,青春犹未嫁。
郎来收赤枣,来止妾西家。
窥见妾眉宇,爱妾面上花。
中门不曾出,窈窕比同车。
此时刺绣閒,欢言情不极。
手中青铜镜,扫黛开宫额。
头上玉燕钗,旖旎光首饰。
掌中琥珀钟,促筵交履舄。
何以送閒夜,绮席雕象床。
何以尽芳朝,䌽屏点红妆。
饥惬胡麻饭,渴饮琼华浆。
晚花狂蛱蝶,曲沼鸣鸳鸯。
春风咏采兰,郁烈闻国香。
秦楼花发时,临邛行乐处。
灼灼红英舒,滴滴玉漏曙。
丝缠凤凰足,知郎未得去。
注:郎到(独狐及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妾住(陆龟蒙南塘曲)婉娈(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青春(屈同仙乌江女)郎来(张祜读曲歌)来止(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窥见(于濆宫怨)爱妾(曹邺古词)中门(张潮江风行)窈窕(羊士谔玩槿花)此时(常理妾薄命)欢言(封行高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色)手中(李益罢镜)扫黛(李商隐又效江南曲)头上(李白白头吟)旖旎(陈子昂感遇诗)掌中(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促筵(刘禹锡历阳书事)何以(白居易偶作)绮席(张籍宛转行)何以(李百药少年行)䌽屏(崔颢杂诗)饥惬(皮日休雨中游包山精舍)渴饮(韦应物清都观答幼遐)晚花(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曲沼(李贺感讽)春风(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郁烈(温庭筠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遗址)秦楼(罗邺秋蝶)临邛(李频送友人入蜀)灼灼(杨衡寄赠田仓曹湾)滴滴(贾岛夜集田卿宅)丝缠(王绩古意)知郎(戴叔伦送裴明州效南朝体)
杲杲者日。中则重光。
生生于有晦。暖物物于无疆。
人在下。君体阳。
故法之象之。宜诸帝王。
亭然止六合居中。赫然洞九霄临下。
取其正谅无邪僻之徒。仿其明讵有幽阴之者。
瞻端严则体率。慕光昭以心写。
想照弥乎八纮。庶化覃于九野。
观夫高舂始上。虞泉未移。
面方舆而再朗。点圆昊以重规
有隼之墉。匿寸阴而影尽。
无禽之井。透百尺以光披。
含灵亹亹。处植离离。
穴有向阳之户。柯无不煦之枝。
伊体元在已。有国于斯。
形厥功以居大。固其义之攸宜。
况日则类王。王实况日。
道符罔二。理契惟一。
当其食昃。用贬膳以去悬。
仰以高明。直弃俦而背匹。
是以如之致唐尧之盛。假之在周易之丰。
暮非乏照。朝亦有融。
或背篱东之蛰。或遗山右之蒙。
掩彼不言。黜履邪而有蔽。
放兹取则。贵无偏以处中。
正不正。通难通。
可以励垂衣之圣政。可以激御远之神聪者也。
我皇祗若高穹。保兹洪祚。
顺三辰之耿耀。稽八卦之明谕。
兢庄。沾煦妪。
美盛德之形容。遂屏营而作赋。
昔我夜顾祠,初为慈仁会。
其时寺半圮,零落殆百载。
肇构既崇闳,重规难狭隘。
晚近少物力,时会非清泰。
剥落遂兼常,顾瞻渺殊慨。
潭潭光明殿,一二馀彩绘。
严净毗尼额,雍正御书大。
殿前亘长轴,供奉传雯画。
高丈有六尺,其阔四杖杀。
卷中指画像,一一具神采。
颇怜殿西偏,像设两颇块。
以苫盖覆之,僧笑不可耐。
顾我所发愿,于佛信物碍。
侧左观音阁,窑变事玮怪。
屈腕支颐坐,相好起敬爱。
霞帔万缨络,蓝翠类轻霭。
坐趺御题记,宛是乾隆代。
我时足筋力,好事出侪辈。
毗卢登废址,高瞰城内外。
郁郁双松树,扶栏正偃盖。
侧闻康雍盛,庙市摊书卖。
我来每秋节,寂寞单馀忾。
阶墀净若扫,草芳纷可佩。
丛丛黄葵花,狼藉西风内。
真赏岂在远,恣情宁遽汰。
百好固难足,一往谅不悔。
人事多好乖,乱生始无赖。
劫灰馀瓦砾,私耘遍瓜菜。
双松旧偃蹇,两泪定相对。
李贺铜仙移,卢仝玉碑碎。
百见百伤心,一读一感喟。
向来赏心处,车驱不容睐。
沉沉渺孤怀,儿辈那足话。
昭中新祠宇,凭基得制裁。
我意固亦肯,于心微蒂芥。
披图见松树,谛视欲下拜。
松如我故人,我诗傥所解。
论曰。王氏之先。盖出于有周。自后稷公刘。迨乎太王王季。以至文武成康。累圣重光。以成王业。故能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下及灵王。厥德虽衰。而天命未改。有太子晋者。登仙于伊洛之閒。其后代子孙。遂称为王氏。考其绵系。不亦远乎。既而姬氏运穷。战国蜂起。有错为魏将。剪为秦将。咸以武功。翊扶霸业。宏谋远略。二国赖焉。自秦至汉。有吉有骏。为汉代名贤。自汉至晋。有览有祥。为晋室公辅。时徐州刺史吕虔。檄祥为别驾。虔有佩刀。工者相之。以为三公之器。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不获。而后受之。祥在魏为司空太尉。封睢陵侯。晋武帝践阼。拜太保。爵为公。年八十馀。赐几杖不朝。为国元老。祥临薨。以佩刀授其弟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拜光禄大夫。封即邱子。门施行马。览生抚军长史裁。裁生丞相始兴文献公导。匡辅中兴。迁都建业。元帝倚以宰衡之任。而王氏盛于江左矣。其正绪也。则悦洽珣珉。以宏雅清亮重于时。其旁枝也。则浑戎衍经。以旷达易坦高于物。若乃器宇崇邈。风鉴昭朗。则宋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豫宁文侯其人也。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则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开府豫宁忠敏侯其人也。开物成务。纬地经天。则齐中书监尚书令太尉南昌文献公其人也。廉正澄絜。恬虚润。则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南昌安侯其人也。美干英姿。通机敏艺。则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五兵尚书南昌章侯其人也。博学高才。鸿笔丽藻。则周内史太子太保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司徒石泉康公其人也。有典有则。如圭如璋。则隋安都郡太守石泉侯其人也。道韵清穆。德徽光劭。则太子舍人荆王府司马皇朝赠魏州刺史其人也。其馀枝分叶散。岳峙川流。孝范忠规。仁声义烈。女嫔帝子。男尚王姬。公侯保辅之尊。令仆卿尹之贵。纽龟鸣玉。紫盖朱轩。赫奕蝉联。缤纷庵蔼。市朝亟改而无替。舟壑骤迁而不易。衣冠礼乐。百代传之而比肩。人物风流。四海望之而延颈。岂不美哉。虽复鲁三桓之子孙。郑七穆之宗族。晋之栾范。齐之国高。张氏之七叶貂蝉。杨家之四世台衮。石奋石庆。恭慎重规。胡质胡威。清廉謺轨。父子儒学。桓荣与桓郁相承。兄弟文章。陆机与陆云齐举。未足以延兹家范。丽我门辉。所谓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盛德必有百世之祀者也。善乎郭景纯之言。淮水绝。王氏灭。此非其效与。石泉公承积德之基。挺举和之气。髫龀之岁。便能竭力以事亲。其性纯笃。率由而至。精神朗悟。特异常童。好学读书。略无懈倦。常研味经史。虽寝食有所不遑。才及成童。已为博达。朋侣推荐。刺发而就列焉。历仕州郡。咸以材能底绩。既以贤良文学举。又以夙行公方进。遂乃升台府。拜卿仆。三典名岳。一佐神州。始学之。今得而行之。以明察禦奸豪。以慈和抚孤弱。以谨靖成公务。以清白杜私求。珠玉非所宝。脂膏不能润。故能所广者纪。不令而行。千里应其言。百姓归其德。所谓恺悌君子。人之父母者也。及其翔凤池。执螭剑。出纳王命。弼谐帝猷。理在将顺。怡然而奉旨。事当进色。侃然而犯鳞。常欲兴礼制乐。刑宽政。奖儒术。抑吏道。正风俗。厚人伦。乃蘧瑗之忠诚。史鱼之端操。孟公绰之不欲。季文子之无私。羊兴祖之衣惟葛袍。公孙宏之食惟粟饭。陈宠之奏稿咸削。孔光之温树不言。我之行事立名。殆出于数公之右矣。由是特为上所亲倚。常以忠贤许之。其好古博雅。述作无倦。游心于千载之表。骋思于九流之域。虽堆案盈几。积讼充庭。汗怀铅。晷刻无舍。所莅之职。由中及外。或考其事。或相厥土。博采前志。旁求故实。辄加撰录。无或阙遗。至以祖德家声。前言往行。追述编纪。动成部帙。有忠孝之道焉。有礼义之规焉。有经邦之则焉。有正家之训焉。固可以贻厥孙谋。播乎长世者也。易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又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又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诗曰。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道盛德至。善人所不能忘也。又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又曰。嘉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若石泉公者。可谓备君子之德矣。其为圣朝辅佐。受天之禄也。宜哉。赞曰。
仙绪山宾,灵液流津。
积德累仁,生贤清神。
孝以事亲,忠以为臣。
履道正身,秉国之钧。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共 4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