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文清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9 首
送宣正卿归南 明 · 高敬命
五言律诗
江海平生志,安能郁郁居。
故乡千里地,行色九秋馀。
树古熊津界,城荒马郡墟。
登临应落日,为我故踟蹰。
题完平赐几杖宴 明 · 柳根
五言排律
我国家优老之典大者有二。一曰赐几杖宴。一曰耆老宴。异数也。七十致仕。礼之常经。国制官至一品。年七十以上。系国家轻重。不得致仕者。礼曹启闻赐几杖设宴赐酒乐。未有出于特命者。耆老之设。肇自前代。隆于我朝。恭惟我太祖康献大王枉屈至尊。亲临斯会。至作耆老之轴。御讳亲笔。藏之本所。锡以臧获等物。列圣宠赉土田鱼场船税之属。凡所以惠养老臣者。靡不毕致。恩至渥也。自是年七十位正卿者。谓之耆老所堂上。每岁春秋。设宴赐酒乐。龙蛇兵革以后三十年间。故迹荡然无存。人臣不敢告老。赐几杖盛典。盖未之见也。耆老所设宴亦几乎废矣。天启三年春三月。我殿下应天顺人。缵承丕基。使彝伦复叙。日月重明。起故相置之首揆。即今之领议政也。相公鞠躬尽瘁几半岁。疾作屡辞。不许退。我圣上特命赐几杖。耆老诸相公相谓曰。领相入来以后。即须行相会礼宴。相公辞之以国家多事未暇及此。盍于相公受几杖之日。兼行是宴乎。首相亦不复辞。将是意入启。乃于九月六日。即东郭领相旧第隙地。设供帐行二宴。今之耆老只七位。而金城君李公适以病不能参。骊阳君闵公,礼曹参议李公曾预是会。今虽降资。是即耆老所先生。共九位。故事议政不拘年至。必预是宴。实与司马公参洛中真率会相类。领敦宁,右赞成,六卿,判尹正卿以上并参。礼官掌邦礼。礼部亚卿亦预焉。政府郎,左右舍人俟于外。诸相公亦许随后入。中使,知申事,注书擎教书奉宣酝而来。礼毕坐定。领相谓根曰。盖闻自古及今。凡有盛事。必形诸述作。庶垂之后。愿公为我赋诗。以纪今日事。仍窃自念根年七十有五岁。蒲柳早凋。衰朽特甚。徒以曾忝秉笔。有此授简。岂复有笔力可得以揄扬而无毫发遗恨乎。既承俯教。终不敢辞。略书颠末。列叙席上诸位。系之以五言排律十韵。诗曰。
几杖真殊锡,耆英各暮年。
佳辰逢盛际,胜事定无前。
九老香山会,端明洛水筵。
倾朝俨簪笏,平地即神仙。
霞酌中官劝,芝纶内相宣。
御厨分玉馔,天乐奏丝弦。
沾雨衣犹整,侵香坐屡迁。
三台位最上,五福寿居先。
日者争加额,时乎望息肩。
圣心诚意重,努力任扶颠。
杜门惊却岁时忙,愁里佳辰强举觞。
红叶庭除新过雨,黄花院宇早迎霜。
西风败我登高兴,世事何心落帽狂。
邂逅莫辞今日醉,馀生能得几重阳(时边耗甚急)
万历丁巳春三月十四日。秋浦黄公卒于瓮津谪所。春秋五十有六。观察使以讣闻。上命所司复公官。竭忠尽诚同德佐运卫圣功臣,辅国崇禄大夫桧原府院君兼户曹判书知春秋馆事。赐礼葬二等。盖上知公贤也。记公功也。雪公冤也。其天地父母哉。呜呼痛哉。天其定欤。其未定欤。余初识公于故友志范翁所。公时为国子生。年始踰弱冠。其容颖然。其语侃然。目击而已莫逆矣。未几。余先释褐。后数岁。公继以文魁多士。遂比肩立于朝。益瞯公所操持。得公尤详也。顾以洁清正直。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排之。故才进而偃蹇不偶。或陆沈黄绶。或屏斥丘樊。而然其绝俗之标。出人之才。在人耳目。凡识与不识。咸卜其将为国大用而不可蔽也。壬辰之乱。今上在东宫。公以春坊僚属。从于干戈之际。经以忠亮。纬以方果。非善不陈。非义不合。上而君举。中而官邪。下而钱谷甲兵。莫不随事纠陈以风厉之。于是而人乃知公之志矣。南贼之饵我以和也。命公以接伴之任。竟充泛使渡海。其在贼窟。与贼共处者踰年。贼之诱我哄我胁我凌我。窘苦我者备至。而公且恬然若在家。又能审机烛微。迎刃解綮。大者上闻。小者自剸。其见之明。有若长桑君之视垣也。其断之决。有若市南之丸。专诸之剑。无有碍也。贼之狡狯变幻。遽穷于公之衡鉴矣。公去而代公者。以恇怖失职败。日本之人啧啧称公名不置。至比之丽朝圃隐。逮后之遣使也。皆愿得如黄接伴云。于是而人乃服公之节曰。异日临大事立大节。杀身而成仁者。必黄公也。丁酉秋。贼兵再动。朝廷擢公按湖南。当南原新衄之后。一路郡县俱刳于兵。公不挫不沮。随方凑合。治法征谋。各有条贯。颠沛苍黄。不易其常。越四年。而公入为台宪。公之年仅强仕尔。谈者犹以为用公晚。而复喜其清镛大敦。得列于庙庭也。未一岁。公之师牛溪成先生以道学被忌于丑正者。中萋菲削职。公辨之疾。遽并公镌秩。即闲于外者六年。今上初即位。复起公用之。戊申。与李相国汉阴公申奏袭封事。敷对明允。帝即许准。暨复命。上嘉之。升秩正卿。己酉。判地部。上任之愈隆。壬子。登盟坛锡勋倦。进阶正一品。位在丞相次。属上践阼未久。吉凶仪节。经用倍蓰。诏价结辙。傧接礼殷。悉倚办度支。而各局支费。八方逋欠。事多因革。公分剂斡运。伸缩经权。制之以则。折之以衷。间或有愆于故常。则余闻之。每属公覆禀。而公辄先之矣。余恒叹其不可及也。居之五年。都民属吏胥服其政。数近来良度支。必归公。于是而人乃验公之才与器。果为国太用。而不爽于所期望也。不幸癸丑变作。株连荐绅侪流。余及公,月沙,仙源诸卿大夫下理者殆不可一二数。旋皆蒙宥出圄。而媢公者复猬起逞其噬啮。构公罪至请远窜。上止命付处中途。于是而人相与惜公之贤。卒捍于文罔也。又相与嘅公之贤。不克究其施也。又相与冀公之贤。早晚更起而为用也。呜呼痛哉。余前公有放归之命。而时议方欲陷之重辟。晓夕将发。未敢遽远去。借公西湖墅寄迹。以待严谴之下。而公亦踵我出处近郊矣。一日。公使胤子监役公要余一叙别。而余方坐忧畏。未果会。而公已西矣。余因落在田间。与公寓道里间阔。唯音墨往来而已。去年秋。余再罹于罟。鞮屦素簚。踰岭而东。既东之后。得见公手扎。闻公病已不可救。而公之幽问随至矣。呜呼痛哉。才不常出。世不数人。而惟时与人。鲜偶恒奇。天而无意于世耶。才不必庸。天而有意于世耶。用不必终。天曷故也。斗陨中霄。峰摧太岳。广陵弦绝。延津剑化。呜呼痛哉。孰能当官任怨如秋浦者乎。孰能爱君忧国如秋浦者乎。孰能涅而不缁如秋浦者乎。孰能廉而不刿如秋浦者乎。孰能贞而不谅如秋浦者乎。孰能正而不回如秋浦者乎。孰能鍊而愈刚如秋浦者乎。孰能困而愈亨如秋浦者乎。其进如退。其达如穷。可危而不可夺也。可杀而不可屈也。特立有如此者。自守有如此者。稽之古人。其陆敬舆,吕献可之流亚欤。考公之迹则筮仕虽三十年。而逊荒者半焉。废而复用。用而复废。其废者人也。其用者天也。卒乃官复葬礼。恩贲泉壤。信乎其苏子之言曰。人无所不至。唯天不容伪者也。然则所谓天道者非耶。是耶。其可恃耶。其不可恃耶。其有定乎。其无定乎。或定于一世。或定于千百世。虽未尝不定。而其定也不一。欲俟其定而贤者之骨朽矣。其如天何哉。其如天何哉。抑尝思之。天地逆旅也。浮生梦幻也。居逆旅之间。占梦幻之境。窃窃然知之。其亦陋矣。公之死也。岂必死。余之生也。岂必生。公方御真宰袭气母。游于溟涬之表。而余且处乎寰中。悲吾质之亡。噭噭自鸣。可哀也已。呜呼已哉。吾不复见秋浦乎。吾虽不复见。而公有不亡者存。其臭腐欤。其神奇欤。吾其求之茫茫。叙以哀之曰。
海波扬兮湠漫,曜灵移兮西匿。
张云帆兮彯星旆,与女游兮将涉。
䝟貐觺觺而舑舕兮,暴鳄从而龂龂。
缆余枻而邅回兮,又封狐之蓁蓁。
巫伏虩兮暀暀,郁余佗傺兮中悲。
女既蕴忠而服义兮,宁复外施儒儿。
终顑颔而远逝兮,夫何遽就夫濛汜。
谓八珍之不可御兮,供金石而为饵。
斥连城以不可饰兮,佩珷玞而衒矜。
荐偃师而奏技兮,忽造化之良能。
君不肯兮少留,羌纡轸而憺冤。
霓为旄兮虹为旓,驾鸾軿兮鹿轩。
元气结兮冥冥,指长庚兮为女所。
廓注精而永怀兮,庶恍惚而相遇。
穷大荒兮极澒洞,卜咸祒兮悱恻。
岂司命之不晰余兮,魂上下而南北。
望苍梧之翳霭兮,重华穆以杨灵。
万汇纠以雰荡兮,畴性命之是程。
謇吹万兮自已,伊怒者之其谁。
览变化之互渝兮,空揽涕而睇眙。
层嶂带茅茨,烟萝敛暝姿。
谁知静者意,不负故人期。
日落岩泉媚,风生竹树悲。
东峰有初月,谢朓得新诗。
闻道灵湫上,深藏避世村。
生涯自耕凿,洞府别乾坤。
黄绮高风远,朱陈旧俗存。
一廛容我住,何必问桃源。
金铁原(矱)正卿挽词(癸酉)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五言律诗
一世生联甲,相知六十年。
谁言先白首,此日后黄泉。
天靳公卿贵,人钦子侄贤。
丰田互怆别,高谊忆洪川。
撰《春秋咏史》长短句诗,强名之曰乐府,大旨以《左氏内传》为经,而以《国语》《公》《谷》为纬,并杂采诸他书之论春秋时事者,凡一百四十首。昔人之为咏史乐府也,惟杨抱遗、李畏吾为最著,近尤西堂则有《明史乐府》,顾皆详于后代而略于春秋。今兹所咏,若补其阙。或褒焉,或讥焉,或存而不论焉,长言不足,则他事相形,庄论易倦,则诙谐间出。虽其音节未必有合乎古,抑亦征南之一癖欤?盖尝论春秋人物,于君许楚共、晋悼,于臣则魏绛、羊舌肸、公孙侨三人而已。迨至共、悼既殁,侨不能相大国,绛与肸皆不得为正卿,灌而往,桧以下,读史者索索然矣。故咏史诗止于此也,非仿伯恭《博议》之例也。
京城大叔美且都,无使滋蔓蔓难图。
蔓虽难图荆可种,矧又黄泉不相送。
不相送,会相见。
小人有母能树萱,寡人有弟徒滋蔓。
君不见象日杀舜舜不忧,封诸有庳为诸侯。
东宁百咏 其七十一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轮台诏下拓穷边,马邑龙堆凯奏还。
自是汉家勤远略,翁孙一疏许屯田。
作者注:「初,船政大臣沈葆桢奉命视师台湾,奏请开山,经营新邑,事未行。而刘铭传继任巡抚,尤亟亟于理番,设抚垦局以治其事,奏以在籍太仆寺正卿林维源为帮办大臣,自募壮勇,驻大嵙崁。分全台为三路,设番市司事,专理贸易。振兴茶、脑,充其经费。由是拓地日广,租税骤增,全台富庶之业基于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