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应亨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赵士骥(17世纪—1643年),字卓午,号黄泽,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
赵士骥是天启元年(1621年)山东乡试举人,十六年间粗衣粝食,不扰知县,到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获授中书舍人,依旧品行端正,不久辞官回乡。
他笃于孝友,双亲逝世时哀毁骨立,又博览群书,文章下笔千言立就,得士子视为宗匠;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兵攻打山东,他和工部右侍郎宋玫、吏部郎中宋应亨、莱阳知县张宏一同被杀,朝廷追赠光禄寺少卿、中宪大夫,乾隆年间追谥节悯,墓在县西边五里,有碑,而著作则有《文起楼稿》、《春秋四传合解》,入祀乡贤祠、忠孝祠。
赵士骥有五子:顺治九年进士赵㟶、拔贡赵隆、顺治十五年进士赵崙、拔贡赵崇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4—1674 【介绍】: 清山东莱阳人,字玉叔,号荔裳。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浙江按察使。顺治中,康熙初两遭诬告,被囚数年。晚年复起为四川按察使。工诗,多愁苦之音。与施闰章齐名,称“南施北宋”。有《安雅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宋琬,字玉叔,号荔裳,莱阳人。顺治丁亥进士,户部主事,历官四川按察使。有《安雅堂集》及未刻稿《入蜀集》。
词学图录
宋琬(1614-1673) 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工诗,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加严沆、丁澎、陈祚明、张文光、赵宾又有"燕台七子"之目。其诗以才情隽丽、格合声谐见称。其词有"忧谗"之语,人服其赋情之真挚、用语之苍古。有《安雅堂全集》。词集名《二乡亭词》。
简介
莱阳宋荔裳先生,以文章名海内久矣。乃人称其登临宴集之暇,好为小词,甫脱稿,辄为好事袖去。尚书红杏,郎中花影之句,恒津津人齿颊间云。间读《安雅堂》所载古文辞,暨各体韵语,绝似昌黎庐陵诸大家,与建安开元时人,不禁叹曰“美哉,泱泱乎,东海之风。于鳞以后,一人而已。”顾以未得读其诗馀为恨。一日,先生驻骖五茸,得追随杖履,采莼淀湖,玩月九峰,历寿梦之遗墟,吊平原之故馆。夕阳蔓草,流水寒鸦,相与徘徊不忍去。于是出其奚囊中诸长调歌之,多商羽之音。秋飙拂林,哀泉动壑,不足喻其峥嵘萧瑟也。已而置酒名园,银屏绛蜡,掩映于花榭竹屿间,檀板红牙,肉倡丝和,先生复出其小令,为曼声歌之,如新筝乍调,雏莺初啭,尖佻新艳,不数齐梁《子夜》、《读曲》诸歌。噫,观止矣,湖海之作,伧父辛刘;闺帷之制,衙官秦柳。此真子建天人之才,邯郸生能不为之咋舌汗下乎。余尝谓之曰“不朽之道,人患其少,公患其多,岂欲占尽文苑诸家耶?抑公以生平风波危惧,跋胡疐尾者尚少,而更将深造物之忌耶。”先生为之扪腹微笑而已。康熙己酉暮春下浣,云间年家后学董俞苍水题于玉屏梵阁。
清诗别裁集
字玉叔,山东莱阳人。顺治丁亥进士,官浙江按察使。著有《安雅堂集》。○观察天才俊上,跨越众人,中岁以非辜系狱,故时多悲愤激宕之音。而溯厥指归,仍不盩于中正,此诗中之变雅也。王新城称为“南施北宋”,惟愚山足以俪之,洵为定论。
维基
宋琬(1614年—1674年),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
明末清初诗人、政治人物。
清顺治丁亥进士,累官浙江、四川按察使。
为一代诗宗、清八大诗家之一,亦为南施北宋、燕台七子、清朝六大家之一。
莱阳宋氏世族,六世祖宋黻为明代莱阳的首位进士。
宋琬之父宋应亨为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官清丰知县。
崇祯十六年(1643年),宋应亨于清兵陷莱阳时遇害。
宋琬自幼聪慧过人,“负隽才,著声誉”,“少能诗,有才名”。
曾随仲兄宋璜游学京师,与王崇简、王熙父子相识。
亦同姜埰、姜垓兄弟友好。
顺治四年(1647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吏部郎中。
一度因“文字余孽”为逆仆所陷,下狱。
顺治十八年(1661年),官至浙江按察使。
康熙元年(1662年)又因亲戚董樵之故,其侄宋彝秉(宋一柄)诬告宋琬与登州于七起义有关,下狱,三年后释放,流寓江南八年,与宋荤、朱彝尊、王士禄等人诗酒唱和。
康熙十一年春任四川按察使,次年进京述职,遭逢三藩之乱,不得回程,得知家人皆陷于兵火,忧苦成疾,卒于京城。
陈显际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明真定人。崇祯十三年进士。授莱阳知县。清兵破城,死。
维基
陈显际(?
—1643年),号仰滹,直隶真定府真定县人,明朝地方官。
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举人,十三年庚辰科进士,户部观政。
授莱阳知县。
崇祯十五年(1642年)闰十一月,清军攻莱阳,知县陈显际及邑绅士宋应亨等击却之。
十六年二月,清兵再次攻城,城破,知县陈显际、教谕孙尔振、典史冯昕、邑绅前工部侍郎宋玫、前吏部郎中宋应亨、中书舍人赵士骥、赠光禄寺卿姜泻里、肃宁知县张弘德、广西参将李承胤等皆不屈殉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