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严武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3—783 【介绍】: 唐卫州人,先世为博陵安平人,本名旰。
落魄客剑南。
代宗宝应初蜀乱,严武荐宁为利州刺史,又奏为汉州刺史,旋为西山都知兵马使。
宰相杜鸿渐利宁贿,荐诸朝,大历二年授西川节度使。
十四年入朝,迁司空,以平章事为御史大夫。
德宗立,杨炎说帝罢之,遂改宁灵州大都督。
朱泚反,宁自京师奔奉天,卢杞等诬其通朱泚,被冤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799 【介绍】: 唐梓州盐亭人,字遐闻。
本农家子,以财雄于乡里。
肃宗至德、乾元间,数出赀助边,授州长史。
西川节度使严武知其才,署押衙,委以军府众务。
历凤州刺史,为政清严,兴利除害。
德宗建中间,迁山南西道节度使。
朱泚反,遣人诱之,震斩以闻。
德宗欲幸山南,震奉表迎,李怀光以骑追袭,赖山南兵以免。
加户部尚书,封冯翊郡王。
贞元元年,入朝陪祭。
十一年,加同平章事。
卒谥忠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4—799 字遐闻,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人。代宗时任合州长史、凤州刺史等。德宗建中三年(782),任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朱泚乱时,震保驾有功,加检校户部尚书。贞元十一年(795),加同平章事。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元和姓纂》卷五。《全唐诗》存其与中表互谑诗1首,出于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江夏人,字磊石,号敬庵。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顺德知县,擢御史。大学士丁绍轼陷熊廷弼死,裕中有疏诋之。魏忠贤传诏谓裕中乃廷弼姻戚,代之报仇。廷杖创重卒。
维基
吴裕中(?
—1626年),字幼益,号磊石,湖广武昌府江夏县人。
五岁授句读,一日自私塾趋持两梨奉父母,父摩其顶曰:孝子。
应声曰:忠臣。
父深奇之。
父殁,益自刻励。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湖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成己未科进士,授广东顺德令,顺固剧邑,多陋规,凡胥史各曹盐引给发,水陆舟邮皆有额,例以为常。
裕中艴然曰:岂吏而贾耶!
斥绝之,又置石关,修海门,严武备,大著廉能声,兼摄新会篆,县多山险,为盗薮,裕中建署设哨搜辑之,盗遂戢。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考选为江西道御史,召入御史台,疏论南太仆寺卿朱吾弼顽钝鲜耻,耄耋堪怜,部覆致仕。
巡视中城,遂以直谏遘魏珰之祸。
魏忠贤罗织忠谠,群小为之一羽翼,焰张甚,次辅丁绍轼以大臣亦比之,内通客氏,外结崔、田,助为虐,裕中素感愤不平,于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夜半肃衣冠,设香烛,昭告二祖列宗,伸纸具疏,未数行,旋风灭烛者三,裕中怒叱曰:是何鬼物,敢尔!
呼童子速续火,疏斥绍轼奸邪,误国欺君。
二十五日奏上,阁票拟已有旨,姑不究。
绍轼力嗾珰矫旨削夺逮问。
裕中适往某侍郎所,同两谏垣、两庶常袍服未易,缇骑至,坐中皆失色,裕中从容前曰:昨具小疏,此必为我。
随至午门,杖一百,血如注,肉糜烂,骨皆寸折,口呼天子圣明,晕绝舁出。
苏醒语所知曰:杖亦君恩,但小疏四才达其一,诸君谁为我续缮者。
又顾语侍者曰:吾母远隔数千里外,岂知儿今夕为国死耶!
遂绝,时丙寅正月初三日也。
谍者走报,绍轼方手茶,瓯忽堕地碎,伛身连呼:饶我!
饶我!
无与我事。
左右惊问,曰:适见吴御史来。
越二日死。
裕中讣至江夏,其母曰:儿果以谏死乎!
儿真范滂,吾得为滂母足矣。
崇祯初,赠太仆寺卿,褒三代,荫一子,谥曰忠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刘微子。美仪容,有俊才,工诗文。善丹青,以山水树石知名。玄宗开元中,应举不第,遂退隐于颍阳大谷汝水之滨,与李颀、元德秀等游。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匈奴族裔,开国元勋邢国公刘政会之后。
美容仪,才品茂异。
善画,以山水树石知名。
能诗,李颀《送刘方平》曰:“二十二词赋,唯君著美名。
”曾应进士举,又欲从军,均不得意,乃退隐于颍阳大谷、汝水之滨。
与元德秀、李颀、皇甫冉、严武友善。
事迹略见《元和姓纂》卷五、《历代名画记》卷一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唐诗纪事》卷二八、《唐才子传》卷三等。
其诗多五言乐府,善写闺情宫怨,时有清丽之作。
令狐楚编《御览诗》,即以刘诗置于卷首。
新唐书·艺文志四》录诗1卷,《全唐诗》存诗26首。
《全唐诗续拾》补1首。
唐诗汇评
刘方平,生年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初功臣刘政会玄孙。年二十,工词赋。天宝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颍阳太谷,终身不仕。工诗,善画山水,与元德秀、李颀、皇甫冉等友善,素颖士誉之为“山东茂异”,李勉亦甚重之。有《纠方平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
《大历诗略》
方平五言与柳淡同祖六朝,而风姿各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人,字达夫。宪宗元和元年进士。历迁秘书丞、江西观察判官。剖断公事,人人不冤。终日长吟,不视公牍,观察使王仲舒微言之,竟拂衣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达夫,湖州(今属浙江)人。早年受知于西川节度使韦皋,因献《蜀道易》诗以美之。宪宗元和元年(806)登进士第,官太子率府参军,迁殿中侍御史。穆宗长庆初(821)自秘书丞出为江西观察使王仲舒判官。文宗大和九年(835)以前凤翔少尹预诛郑注,迁凤翔行军司马。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吴门秀》、《尚书故实》、《新唐书·郑注传》等。畅才思敏捷,善以诗调戏。胡震亨云:“陆畅贵主催妆句,捷成得誉,观他绝,兼亦兴豪。”(《唐音癸签》卷七)《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2句。
唐诗汇评
陆畅,生卒年不详,字达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贞元中,客游西蜀,作《蜀道易》称美西川节度使韦皋,皋礼遇之。元和元年(806)登进士第。为太子府僚属。长庆初,为江西观察使从事,大和初,入段文昌淮南幕,官监察御史,后历秘书丞,观察判官。九年,因斩郑注功,自前凤翔少尹授凤翔行军司马。畅工诗,才思敏捷。有《陆畅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云溪友议
(畅)初为西江王大夫仲舒从事,终日长吟,不亲公牍。府公微言,拂衣而去……及登兰省,遇云阳公主下降刘都尉,百僚举为傧相诗题之者,顷刻而成,其诗亦丽也。……内人以陆君吴音,才思敏捷,凡所调戏,应对如流;复以诗嘲之,陆亦酬和。六宫大眙,凡十馀篇,嫔娥皆讽埔之。
尚书故实
陆畅字达夫,尝为韦南康作《蜀道易》,首句“蜀道易,易于履平地。”南康大喜,赠罗八百匹。
唐诗纪事
畅、字达夫,吴郡人。
韦皋雅所厚礼。
天宝时,李白为《蜀道难》以斥严武;畅更为《蜀道易》以美皋。
四溟诗话
陆畅作《蜀道易》以谀韦皋,翻案太白,辞义粗浅。
唐音癸签
陆畅《贵主催妆》句,捷成得誉;观他绝,兼亦兴豪。

人物简介

钦定四库全书·淮阳集·提要
淮阳集》一卷;附录《诗馀》一卷。元·张宏范撰。宏范,字仲畴,易州定兴人,汝南忠武王柔之第九子也。官至镇国上将军、蒙古汉军都元帅。将兵入闽广,灭宋于厓山。师还而卒。累赠太师、淮阳王,谥宪武。事迹具《元史》本传。其遗诗一百二十篇,词三十馀篇。燕山王氏尝刻之敬义堂,故宋礼部侍郎庐陵邓光荐为之序。光荐,即宏范南征时被获不屈,因命其子圭,事以为师者也。后其曾孙监察御史旭重刋。明正德中公安知县周钺又重刋之。此本即从钺刻传录,盖犹旧帙。 宏范尝从事于郝经,颇留心儒术。其诗皆五七言近体,虽沿南宋末派,然大抵爽朗可诵,如“中酒未醒过似病,搜诗不得胜如愁”,置之江湖集中不辨也。亦无愧曹景宗之赋竞病矣。
淮阳集·原序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勋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高。
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
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
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是足以知王之词章为优为耳。
盖王以事业之馀,适其性情而聊以见之吟咏,往往托物感兴为多,而在于射猎击毬之事者无几。
况夫,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固非服介胄者之所能及。
至其读韩信、李广传诸作,英气伟论,卓荦发扬,又岂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惟王世在名门,天资超迈,幼尝学于郝公伯常,而友邓公光荐,恒与钜儒学士大夫交,故属意文字为甚。
王之子恒阳忠献王历事累朝,弼成文治,为世文臣。
平生立朝,大节若汉之丙魏、唐之房杜,皆王所素教焉。
今其曾孙旭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访求先世遗文,得敬义堂所刻。
顾其集,犹王之旧谥“武烈”题其首,欲重梓之,从宣因僭为之叙,以著王之好儒尚文,辞章祇其馀事,且使天下后世之人知王之世家不独高于武功也。
至正十年庚寅九月吉日 中宪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 许从宣 谨叙 故都元帅赠平章谥武烈张公,讳宏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武康公第九子也。
天分英特。
少从郝经学士,虽观书大略率意,吐辞往往踔厉奇伟,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
其诗类楚汉间烈士语。
余尝谓气,文章之主,诗笔特功名馀。
豪曹氏父子,气雄建安。
刘越石悲愤之作,犹度越晋人远甚,斛律金《敕勒》、六朝文士所无,唐刘幽求、严武、张建封辈,一联半句音节豪宕,自别是。
固难以常人捡押翰墨,径畦论也。
中原,文献荒芜,士少有,得辄自有馀。
惟武烈公所作,未尝属稿,篇什随手散落,后亲友网罗遗失,得其仅有者,为诗词若干。
将传于后,属余序。
惟立功立言,自古难并勋业,盖世往往掩其他长。
矧公文章,赫赫照映,非出偏长以与文士角逐者,然英英在纸,略见其人决非营度出吻,笔下辄止者所能学,亦非凌烟阁上进贤冠、大羽箭所能尽存之穹壤。
要是:古今一奇。
庐陵邓光荐序
淮阳集·后序
胜国淮阳张献武王,初以中州著姓,臣事蒙古,为之奔走效力,逼宋海隅,遂灭其国,功业虽盛,君子弗取,独其诗集之仅存者。尝取读之,据鞍撗槊,意气豪放。由军中雅歌而下,少见其比况。时,方驰逐金戈铁马间,自非有志于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奚暇及此,是则为可取焉者也。诗集首题【淮阳张献武王】,元人盖侈其爵谥云尔。乃今僭易之曰《张淮阳诗集》。若唐之韦苏州以诗鸣、宋之秦淮海以乐府鸣之类是已。乐府仍附于其后。顾旧本,触首随落,且传之者复甚钞。于是拾遗补阙,重加校正,命工翻刻,庶备元诗之一家。张讳宏范,字仲畴,中州河内人,履历之详,具载《元史本传》云。 时正德辛未岁孟冬之吉知公安县事宿人 周钺 书
共 16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