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光龙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5 首
既仕而殉难,此乃士之常。
既嫁而殉节,此乃妇之常。
伟哉张贞女,晰义于毫芒。
一言谐秦晋,生死为杨郎。
何必车百两,何必繻千箱。
何必合卺爵,何必共笙簧。
矢志在同穴,盟言不可忘。
闻讣痛欲绝,对媪洗红妆。
相从于地下,形化骨犹香。
祖媪再劝慰,尔何太匆忙。
生亦可守节,何必遽殒亡。
女言若不死,许我往奔丧。
否则必决绝,勿用徒忧伤。
媪与伊父谋,是女性德刚。
不如且从之,徐与议权量。
女乃至墓侧,衰服哭悽怆。
哀感动路人,天地为激昂。
以手抉其墓,遂欲共幽藏。
祖媪垂涕泗,尔死我亦戕。
女言依我语,易髻拜姑嫜。
娣姒及傔从,私语共徬徨。
自古岂有此,无乃罹于殃。
女言我意定,庙见归其房。
入厨作羹餈,上堂供稻粱。
杨呼为冢妇,叹息此姬姜。
居诸倏数月,虫语变蛩螀。
祖媪从容语,大义亦允臧。
宜图冰上语,鸾凤共翱翔。
华钿耀宝钏,明珠缀两珰。
流苏垂锦绣,交颈许鸳鸯。
车马如流水,儿女必成行。
女言此何语,人生亦有良。
百年瞬息耳,终归于北邙。
幼读列女传,仰止如堂皇。
耿耿铁石心,寸寸断柔肠。
随俗虽可悦,岂不负义方。
毁容碎珍衣,渐至减水浆。
绝粒以待毙,附葬藁砧傍。
作传者李子,叙次颇赡详。
余幼闻此事,愧乏琼瑰章。
兹读南亭志,瓣香为表扬。
古之贞女多,如此实难当。
士而若此者,古惟有首阳。
西山采薇食,千古共颉颃。
寄语衿帨人,彤管有芬芳。
过明故宫(乾隆辛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六朝崇构早摧残,基剩明宫烟草寒。
木凤已闻翔北阙(明至今四百馀年且在明则犹南京也不宜荒废至此传闻成祖建北京时移宫殿钜材北上以备营建故柱础石甃无恙惟木则无存此或信然盖别有深意云),石鲸无恙枕春澜。
胡宽巧思真重睹,邹缉忠言信不刊(谏成祖迁都者)
周监在殷殷监夏,凛然动念惨然看。
⑴ 宫殿规制无不与北京同盖北京本取式于此犹新丰之不改市肆也
经吕翁山作(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① 我太宗皇帝擒洪承畴处也见皇祖诗中而通志讹为吕洪山兹经过其处命更正之尔时武烈已见于全韵诗中松山杏山之作特以洪承畴被擒于此复以其事咏之
衮衣经略屡更人,足识君无定见真。
莫怪生降背厥义,要知能养在乎仁
明亡缘自生多议,国史应为列贰臣(洪承畴在明代身膺□寄一旦力屈俘降历跻显要律以有死无二之义固不能为之讳然其后宣力东南颇树劳伐虽不克终于胜国实能效忠于本朝岂可与钱谦益辈之进退无据不齿于人者漫无区别因命国史馆总裁于贰臣传分为甲乙二编俾优者嘏瑜不掩劣者斧銊凛然以示传信而彰公道)
然亦其间具优劣,更教甲乙等差陈。
⑴ 既降太宗每得降人皆厚抚之使各得其所洪承畴送至盛京即授显秩推诚待之故感而思报
钱牧斋招饮池亭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绛云楼外凿山池,剪烛春宵念夕时。
鼎甲高题神庙榜,先朝列刻党人碑。
邵侯无奈称瓜叟,沈令何言答妓师。
大节当年轻错过,闲中提说不胜悲。
注:绛云楼:参龚鼎孳《挽河东夫人》注。  党人碑:钱在明季名隶东林党籍。
唤起精灵语。
问埋忧、地在何处。
愧蒙庄作达,髑髅能诉。
佛言有情皆妒。
任束足、弓弓夸妙舞。
新月样、金莲随步。
悄欲逐、羿妻窃药,惨却甚,太真缳素。
千载泥涂,一朝天日,可怜无计定爰书。
叹骨销香减,当年谁信,金屋贮名姝。

怕听鹧鸪声苦。
葬黄陵、怨风荒雨。
想坠红深恨,蛾眉谣诼,穷泉尚凝酸楚。
化碧血、冤沉心自腐。
招不返、倩魂如故。
嗟酷毒、醲醯灌鼻,哀弱质、朽壤侵肤。
堕马鬟欹,舞鸾钗折,那堪只舄觐仙凫。
伴湘娥、题竹滋兰,芳馨归净土。
附录:湘碧君碑碣并序
全州废参将署改建巡警教练所。掘后圃堑九尺余,得骸三具。考其深度,入土殆盈千岁,足皆作弓形,岂唐前已有女子束足之习耶。其一在距地面六尺灰褐土层中,棺已化尽,有甓环之。其二在距地面七尺粘黄土层中,棺亦化尽。二骸骨皆青黯,在法为饮酖死,朽化已甚,则土层渗湿故也。其三在距地面九尺硬黄土层中,无棺,骨白色,完整,囟门浮起,在法为窒息死,侧卧张口,两臂作抵拒妆,胫左屈右伸,左足旁金屑隐隐,小珠无数,大珠一,已灰变,识为凤舄余迹,右足无,盖埋时已失之。发印土中,痕散乱如云,肩下髀下各有已折玉钗股一。度其生时甚美,被人衾裹而生瘗之者也。呜呼,贵家宠妾,遭妒杀身,岂不剧欤。案志参将署在明为敕建舒总宪府,元为全州路,宋五代唐皆为全州军署。后圃自有此州,地皆秘禁,而胡有是哉。爰命改瘗北冈,既不知姓氏远近,故假为之号曰湘碧君。刻碣云尔。铭曰:生是璧。死化碧。湘竹根,托幽魄。三千年,见白日。吁嗟粲者妥此室。有清二百六十六载,宣统改元十月十二日,知广西全州事威远周岸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