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良史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7 首
冉冉在风尘(司空曙),乌裘几滞秦(骆宾王)
一官成白首(刘长卿),万里未归人(戴叔伦)
个个峰头出(刘得仁),年年物候新(卢照邻)
春山多胜事于良史,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后苑瑞竹赋(皇祐三年) 北宋 · 宋祁
彼神苑之嘉竹,挺双个而呈美。
交繁枝之萧森,等密叶焉葱翠。
遂并节以自高,乃联茎而告瑞。
梢绀纛以俪修,𦼮绿玉而均直。
既内附以无外,盖不孤而有德。
诏飞緌以荣观,列佩荷以赋诗。
若曰:所以苍筤,将兆庆乎震维;
双者最多,且繁衍乎本支。
一以为群情协恭,一以为四表共规。
愿裁管乎伶伦,期汗简于良史
駜彼名马。产兹元朔。
得遐方之劲气。是禀严凝。
应上圣之祯符。其来绵邈。
固可以饰和鸾之鐬鐬。就钩膺之濯濯。
始其同偫丰草。挺质寒乡。
名超兹白。瑞掩飞黄。
伊六辔之爰设。非九重之孰当。
尔其走险鹿骇。望云龙骧。
絷之维之。登歌不惭于西极。
若灭若没。献状聿来于北方。
于以效伏皂之勤。于以释长鸣之怨。
流离而走血来格。濩落而执靮斯献。
计鸿鹄之举。彼未居多。
涉燕宋之遥。我方适愿。
柔心有待。逸足未宣。
权奇于绛阙之下。沛艾于紫庭之前。
禀月未匹。追风莫先。
所以阐幽都之美。所以增华厩之妍。
既佶且闲。轶其偫兮相万。
视远如迩。遵其路兮且千。
一人既瞻。八骏初比。
彼千驷花发。六驺云起。
其止也可齐乎足。其行也无踰于里。
信愕视于华原。而腾辉于良史
伊兹骏之间出。在前王而殊寡。
或銮辂而见捐。或鼓车而不舍。
我皇昭景福。锡纯嘏。
称德以喻夫俊乂。服劳以劝夫忠者。
岂惟同两汉之帝。获千里之马。
大哉唐之为盛。授宝历兮握金镜。
御乾符兮秉坤政。顺四时以立法。
侔上帝而作圣。其德维新。
其照惟均。金也者。
取刚克以成质。镜也者。
取清明之在身。染之无污。
磨而不磷。守清净以自立。
形大小而各陈。是故傅咸拟之于良史
庄氏比之于至人。懿夫不鼓不铸。
匪雕匪斲。坚贞为义。
同匪石以居心。溥博其功。
异明珠之在握。见而后信。
动必先觉。细察毫芒。
远包海岳。处明难疲。
居昏不浊。含清辉于寂默。
体元化以希夷。有以取象。
无得可持。虽每分于动息。
终不混于妍媸。斯实百王之道也。
可与三光而揭之。原夫司契之君。
端拱而理。北辰定位。
南面恭已。惟其道之有孚。
必心镜之为始。何彊名于此意。
尝试言其所以。岂非体合冲漠。
功优照临。苟遇物而必览。
信缘情之所任。皎皎团月。
既昏晓而常洁。沈沈精彩。
岂尘垢之能侵。作此镜焉。
生于化权。无形象以留赏。
有光华而克全。清明象水。
广大配天。讨之不穷。
随五行而往复。韬之无际。
假六气以周旋。则知守宝者持之罔舍。
于以宣化源。统天下。
如是三皇之与五帝。较我德之殊寡。
① 原作依,据四库本改
稽山高入云,鉴湖阔浮空。
禹秦有馀迹,晋宋多钜公。
我来岁及周,梦寐怀清风。
兹欣天气佳,扶桑欲曈昽。
驾言天衣游,盍簪尽鸳鸿。
经夕戒行李,如期集仙宫(自注:早会于天长观。)
联骑出城南,行行指秦峰。
千岩竞吐秀,眼界清无穷。
招提在何许,十里松阴浓。
林端忽钟磬,与客为先容。
群簪拥花界,双佩鸣寒空。
试将比天台,大略如思丰
首读邑浩碑,妙理开昏蒙。
细观元白诗,丘壑罗胸中。
萧壁尚堪面(自注:寺有面壁二大字。),梁薪几经烘
兹宫现有相,禅客谈无同。
朝阳最崭绝,白云抹其胸(自注:朝阳峰最奇。)
杜鹃天下无,至今映山红。
鸡僧始开山,道业闻清衷。
思举照不起,高价倾江东。
袈裟缕黄金,宫女自针工。
昭明亲抱送,礼意何太恭。
白马忽渡江,台城丧英雄。
国破遗衣在,丹青落尘容(自注:寺旧有梁昭明太子画像。)
我辈皆书生,意气飘如虹。
蜡屐共寻幽,宁求香火功。
载酒怀贺老,招隐思戴颙。
赋诗效吹台,一饭敢不忠。
况我贤使君,德宇尤疏通。
楚醴饷百榼,白衣走山中。
嗟余何为者,天资愧倥侗。
谬与酒中仙,偶同蕺山松(自注:蕺山有八松。)
同年妙词章,况有山水供。
古诗如古琴,山高水溶溶。
背囊小奚奴,捧砚长须僮(自注:叔奇题名。)
胜游与佳作,二美今具逢。
品题遍群英,波澜及孤踪。
掬水弄华句,比拟何凡庸(自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乃于良史游天衣寺诗也。)
兹会如兰亭,同行类荀龙。
盛事在诗史,奚用呼画工(以上《梅溪先生后集》卷三)
⑴ 原作八,据四库本改
⑵ 自注:天台国清山水秀绝,有思丰堂,尤可观览。
⑶ 自注:寺有梁时薪火,见李公垂诗。
近舍新为圃,春梅避石开。
风兼残雪起,诗思涩难裁(徐致中、周晋仙、于良史、包佶)
异国久为客(于武陵),故园何日归(韦应物)
汀烟轻冉冉(杜工部),江燕正飞飞(韩退之)
千里河流直(王建),孤舟人事稀(刘商)
登临思不已于良史,吟好送斜晖(刘得仁)
按:以上《桂轩稿》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