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位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0 首
引用典故:好龙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近有五羊徽上人,闲工小笔得意新。
画龙不誇头角及须鳞,只求筋骨与精神。
徽上人,真艺者。
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
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我见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
运思潜通造化工,挥毫定得神仙诀。
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
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目想心存妙尤极,研巧覈能状不得。
珍禽异兽皆自驯,奇花怪木非因植。
崎岖石磴绝游踪,薄雾冥冥藏半峰。
娑萝掩映迷仙洞,薜荔累垂缴古松。
月槛参差锦绣跃,星坛斑驳翠苔封。
傍岸牛羸行嚼草,过桥僧老坐嗜筇。
屈原江上婵娟竹,陶潜篱下芳菲菊。
良宵祗恐鹧鸪啼,晴波但见鸳鸯浴。
暮烟羃羃锁村坞,一叶扁舟横野渡。
飒飒白蘋欲起风,黯黯红蕉犹带雨。
曲沼芙蓉香馥郁,长汀芦荻花𧂣蓛。
雁过孤峰帖远青,鹿傍小溪饮残绿。
秋山秀兮秋江静,江光山色相辉映。
雪迸飞泉溅钓矶,云分落叶拥樵径。
张璪松石徒称奇,边鸾花鸟何足窥。
白旻鹰逞凌风势,薛稷鹤誇警露姿。
方原画山空巉岩,峭壁枯槎人见嫌。
孙位画水多汹涌,惊湍怒涛人见恐。
若教对此定妍媸,必定伏膺怀愧悚。
再三展向冕旒侧,便是移山回涧力。
大李小李灭声华,献之恺之无颜色。
髣髴垂纶渭水滨,吾皇睹之思良臣。
依稀荷锸傅岩野,吾皇睹之求贤者。
从兹仄展复悬旌,宵衣旰食安天下。
才当老人星应候,愿与南山俱献寿。
微臣稽首贡长歌,丹青景化同天和。
会稽山人其姓钟,丹青之外诗仍工。
若耶溪上弄云水,谁将姓氏彻九重。
文华殿前见天子,受釐三日居斋宫。
东厢落笔风雨疾,指盼屡得回重瞳。
重瞳一一分甲乙,御笔亲书为第一。
峰峦惨淡李营丘,烟云灭没王摩诘。
诏令内府赐麟蹄,又向边城落戎籍。
山人拜舞前致词,草茅何幸逢明时。
金坡玉琐天上见,惜臣老矣无能为。
鉴湖一曲臣所好,细草幽花梦中到。
敕赐乌纱作外臣,白石清泉恣游钓。
云浩浩,江悠悠,山人去矣谁为留。
人生虽云故乡乐,大隐金门亦不恶。
君不见,东方朔。
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
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
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
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
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
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
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
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雪浪石七叠苏东坡诗韵(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一为炮石如□屯,一为片石峰峙尊。
而胥冒以雪浪名,岂其名者智令昏。
炮者久占定州境,片者移自临城村。
质之苏曰作飞石,定州者可守城门。
复质之苏曰画水,九原欲招两孙魂(旧雪浪石之在定州者于苏东坡所云朅来城下作飞石异哉炮石雪浪翻之语为近以其□屯磊磊有炮石之用及后之临城者乃有篆刻雪浪二字考墨庄漫录称东坡帅中山得黑石白脉如蜀中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云云则真得之临城者又实似之然事隔七百年率难定其孰为孰为假也因并置之定州之众春园详见所制雪浪石记)
片石颇具奔流状,况镌两字(即雪浪二字)留云根。
我为解嘲乃并置,不必求剑舟刻痕。
两张(若霭若澄)一董(邦达)迹并弆,其间是非无定论。
非则俱非是俱是,试看如是石和盆。
谓我颟顸亦听彼,无过偶尔清赏存。
题烟云集绘册 其十六 黄筌春卉鸣禽(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春卉鸣禽尺幅中,成都博赡有谁同。
兼工何碍学孙位,守法还应笑孔嵩(见益州名画录)
分立一枝关乐意,能言几啭识东风。
石牛(庙名)龙水那存堵,绢素犹存片羽雄。
雪浪石七叠苏东坡诗韵(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雪浪又复韵叠屯,耽吟似碍九五尊。
寻思或胜好声色,赖此摛藻遣朝昏。
五台正定返巡跸,便途驻此中山村。
众春园内旧行馆,早知津矣便入门。
安阳眉山胥令此,合祠诚妥两贤魂。
一得褒奖(谓韩)一遭斥(谓苏),要之立身胥有根。
韩园苏石萃一处,二人水乳融无痕。
两张岂逊两孙者(墨庄漫录称东坡帅中山得黑石白脉如蜀中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云云今张若霭若澄兄弟所画磐石片石二图磈奇神似亦不减二孙也),为图前后精详论。
曰磐曰片二即一,况今原两芙蓉盆
思量今兴由昔废,弗关成性永存存。
⑴ 二石各有盆承之片石刻东坡尽水之变蜀两孙之铭而磐石则无然以予论之则磐石为近是雪浪与盆铭何不可伪刻耶
永佑寺瞻礼(嘉庆丙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万壑松风披拂仍,含饴曾此圣恩承。
七旬加四年瞬息,盼雨愁晴已业兢。
全数(去声)武功幸云就,一隅苗地捷期凭
自惭十二居孙位,八六今为太上称。
⑴ 予六十年中耆定武功十次平准噶尔者二定回部者一扫金川者二靖台湾者一降缅甸者一降安南者一降廓尔喀者二其外如诛王伦剪苏四十三灭田五乃内地奸民弗芗其事予即位以来夙以佳兵为戒凡此皆不得已而用兵仰蒙天贶克臻十全岂非厚幸欤
⑵ 自廓尔喀归降以后予惟愿内外安恬不复有用兵之事讵意楚南逆苗石三保石柳邓等焚抢附近居民不得不兴师征𠞰经福康安和琳痛加歼戮烧燬贼寨不计其数无如苗地山高路险兼之彼地向多阴雨𠞰捕非易虽逆首吴半生吴陇登二人震慑兵威俱已投营乞命而福康安和琳复调集滇粤官兵二万馀四面围攻逼近平陇贼巢乾州已可望见无难计日蒇功然自去春至今已一年过半在诸将士固劳勚堪怜而予宵旰盼望捷音亦甚为焦切惟冀慰耳祖考鉴佑速得成功捷音立至为
秋老黄云覆满陂,腰镰肩担故嫌迟。
两翁生及开元盛,不入舂陵一首诗。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