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崔宗

共 7 首
涣汗中天发,殊私海外存。
衰颜逢圣代,华发受皇恩。
烛物明尧日,垂衣辟禹门。
惜时悲落景,赐帛慰馀魂。
厚泽沾翔泳,微生保子孙。
盛明今尚齿,欢奉九衢樽。
宋 · 郭汝贤
万工填巨海,千古作良田(苏溪陂)
明陈道弘治《八闽通志》卷二二 《八闽通志》:苏溪陂,宋天圣二年,西禅请(福清县)万安、安香二里卤地,因遏为陂,溉田千馀顷,派别为莲塘十六顷。熙宁间,知县郭某诗云云。 按:《福清县志》卷八《职官》,载熙宁间知县有崔宗臣、胡景道、郭汝贤三人。则《八闽通志》所云郭某,当即郭汝贤。
一片心转面壁僧,归来燃却百千灯。
立从白雪腰侵冷,痛觉神峰顶耸层。
道境渐佳如啖蔗,家风长爽似怀冰。
何人好事贻霜麈崔宗藩赠麈尾),从此谈锋渐未胜。
庚寅十一月二十一日。予南流。是日交友崔承宣卒。至宿亭闻讣。未暇为诗哭之。明年还京辇。于文字间。偶见所署姓字。恻然伤心。以诗追哭。
交分尝投密,芳尘幸获陪。
予曾流瘴海,君亦向仙台。
行到孤亭宿,方闻远讣来。
未成金鼎用,先折玉林材。
伊昔深论契(予与公结四人交契。),同时又被灾。
死生虽异矣,患故殆几哉。
奄忽天扃逝,仓皇驿道催。
我躬犹不恤,当日未遑哀。
旧迹今还睹,悲肠不奈摧。
涕淫飘似霰,声放殷于雷。
无复开怀抱,将谁举酒杯。
知音今已丧,空恨鼻墁堆。
三林之乱国濒危,赵孟冤魂绝岛悲。
匡定此时安社稷,闻犹百载泪涟洏。
按:林衍之废元宗而立淐也。同知枢密院使赵璈以病不与。及衍擅权。朝野归心于璈。将军金文庇,尹秀。与允璠谋诛衍。以告璈。璈不从。文庇等知事不集。反告于衍。故衍流璈于黑山岛。杀其长子允璠,婿秘书郎张颢及其党七人。皆籍其家。又流璈李子允温。吁。史既言璈居常恭逊。颇得众心。若于衍为逆谋之际。金,尹已与其子允璠。协谋诛衍。璈若毅然仗义。愤不顾身。则国人谁肯不从乎。取日虞渊之功。斯可办矣。而怯于举义。卒至举族受祸。见义不为之责。乌可免乎。及至王朝蒙古。大兵东征。而衍以忧毙。其子惟茂以童稚继执父权。每事决于妻父李应烈。与枢副宋君斐,姊夫御史中承洪文系及直门下宋松礼。外虽面从。心常愤惋。惟茂将拒命。中外恟恟。王夜遣李汾成。密谕文系日。卿累叶衣冠之后。当揆义度势。以利社稷。无忝祖父。文系再拜。谓汾成以待我府门外。即谋于松礼。松礼二子卫士长琰及玢也。松礼,文系集三别抄。谕以卫社大义。谋执惟茂及姊夫大将军崔宗绍。皆斩于韨。朝野大悦。衍妻李氏性妒悍。教惟茂以拒命杀戮。及其败也。盛服怀珍宝欲出。赵璈姊妹至门伺之。捽发批颊。里有宿怨者。裂脱其衣。观者如堵。无所逃匿。逐入芹田。儿童争以瓦砾投之。并其子惟干,惟柜,惟㮛等执送蒙古。文系等赴行在贺。又与松礼奉世子如蒙古。奏裴仲孙以三别抄叛状。又奏崔坦妄诉。意欲分彊自异。幸灾横行。天地不容之罪。虽未即允。竟见昭雪。转危作安。功冠三韩。噫。赵璈之祸。作于己巳季冬。而洪文系安社之功。即在庚午仲夏。璈于前岁。若能见义勇为。则洪,宋之徒。亦先左袒。诛奸排难。为力甚易。而见事而迟。祸家危邦。嫉恶摅愤。终有愧于姊妹。士之致身。须见道哉。文系之临危定乱。惟其见道分明而已。其谥乃为匡定也。璈乃兵部尚书赵文冑之长子。而宪之先祖保胜郎将珍。乃璈之弟也。尝究银川世谱及高丽史。窃叹吾家族祖短于从善。几至于亡家殄国。感慨于数百载之下。扼腕久之。适考益城君所示家牒。深叹其临事奋义而济君父于危难。更考史牒。备记于拙章之下。幸我家族有知而识之。
忠武卫副司直赠吏曹判书洪公者。安东府之丰山县人。讳脩。永叔字也。丽朝有讳之庆。状元及第。官至国学直学。是其鼻祖。生讳侃。都佥议舍人。以文章名于世。凡所著诗文。多载选集。至今人传诵之。生讳侑。赐紫金鱼袋密直使。生讳演。宝文阁大提学。是生右领郎将。讳龟。实公高祖。曾祖俶。右军司正。祖继宗。司圃署别提赠通礼院左通礼。考禹甸。忠武卫副司勇赠承政院左承旨。妣赠淑夫人长水李氏。生员寿林之女。生考讳世敬。部将。实承旨公之再从弟。娶庆州裴氏。生公于正德丁丑。承旨公无子。子公为继。公少学书不成去。业武又不肯竟。选调禁卫。再守边堡。能举职事。考满。咸有去后思。性温良谨厚。与物无竞。口未尝言人过。即人有善。欣欣然若己有之。以故人无贤不肖。咸爱之。乡里称为长者。尝直禁中。同舍郎窃公衣。公知其人。而终身不形色辞。承旨公惑于嬖妾。谗搆日间。变将不测。公则恭为子职。婉容愉色。欢其心乃已。土田臧获。悉听其掩有而不与辨曰。贫穷有命。吾岂必得此而求富乎。由是家贫屡空。而处之裕如。睦姻亲无间疏昵。奉祭祀必尽诚敬。常以误入武途为恨。训诸子刻苦学问。谆谆以先正格言。不懈程督。故三子皆以文学显科第。长公尤以经术词华。为世名卿。推恩三代。判书通礼承旨。皆其赠也。贞夫人闻庆白氏。高丽判典农寺事敦之后。曾祖讳尚洁。通礼院奉礼。祖继曾。考承秀。并医书习读官。妣龙仁李氏。夫人生于嘉靖戊子。承舅姑以礼。奉君子以敬。以顺训子女得母道。理家有法。终公之世。酒食脂瀡之备。咸适公意。处约而常若丰。勤于女工不少懈。及老且贵。诸子累奉专城之养。而绩纴之具未尝去手。盖其天性然也。三子二女皆其出。长曰履祥。文科状元。历华要秩嘉义。官拜司宪府大司宪。次曰鸾祥。己卯生员。累举不中。荫补刑曹佐郎。次曰凤祥。文科典籍。壬辰之乱。为都元帅从事官。兵溃。没于阵。女长适元宗楷。次适李戊男。大司宪娶安东金顾言女。生六男三女。男长霶。文科弘文校理。次雴。生员献陵参奉。次𫕱、次霙。皆生员。次霤、次霁幼。女长适参奉李敬裕。次适生员赵公淑。次适许启。佐郎前娶南氏。无后。后娶具礼渊女。生二男。长霆、次宝皆进士。典籍娶权应时女。生三女。长适李弘宪。次郑时赫。次李有养。皆士人。元宗楷生五男二女。长长吉进士。次亨吉、次贞吉。女长适崔宗直。馀幼。李戊男生二男二女。长昱。女长适郑硕老。馀幼。霶生一男三女。𫕱生一男一女。霙生一男二女。霤生一女。皆幼。李敬裕生一男一女。男曰梦翼。女幼。赵公淑生一男二女。霆生一男三女。宝、弘宪、李有养各生一男一女。郑时赫生一男二女。崔宗直生一女。郑硕老生三男。李昱生二男一女。皆幼。内外诸孙。共六十人。公卒于万历辛巳六月初八日。其年九月。葬高阳治西高峰山麓辛坐乙向原。公卒之二十九年。夫人卒。实己酉十月初七日。其年十二月。祔窆公茔。葬得日。都宪公累然衰绖。授状若书。乞文于廷龟。廷龟忝与诸公从游盖旧。又拙女入其门为妇。故有通家之义。常见夫人年逾八十尚康宁。每时节上寿。廷龟必与其席。夫人白。发坐北堂。都宪公亦白发横金带。戏于前诸子诸孙列坐成行。歌舞迭献。廷龟升堂奉觞。啧啧叹者屡矣。森然在眼中。尚忍为此文哉。顾义有不敢辞者。乃跪而读状。序而铭之。铭曰。
远惟直学,状元大科,肇启其嘉。
繄子若孙,揭德振华,文章世家。
后乃蹇连,窒而未通,爰及于公。
混于抱关,启庆自躬,积之何丰。
德配幽贞,笃生俊英,玉润兰荣。
乃魁多士,克绍家声,邦国之桢。
孰云不显,既蕃又昌,善庆洋洋。
眷彼高峰,长发其祥,百世之光。
双鹄俱南游,翱翔得所栖。
飘飖遇回风,雄鹄忽北飞。
南北会当逢,分飞情苦悲。
岂知时运乖,雌鹄翼低垂。
年寿有早暮,嗟哉永别离。
雄归惟见雏,雄归不见雌。
死者肠已断,生者若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