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义存

相关人物:共 34 位
共 34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7—928 【介绍】: 五代时僧。
镇州常山人。
俗姓李。
幼于本州万岁寺出家,习学律典。
后转依禅宗,历诣云居道膺、雪峰义存,终嗣玄沙师备。
后住漳州罗汉院,世称地藏和尚。
其门人文益,开法眼宗。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桂琛俗姓李氏。常山人。幼投本郡万岁寺。依无相大师出家。后住漳州龙溪罗汉院。后唐天成三年卒。年六十二。清泰二年谥真应禅师。
禅林僧宝传·卷第四
禅师名桂琛。
生李氏。
常山人也。
幼卓越。
绝酒胾。
见万寿寺无相律师。
即前作礼。
无相拊其首曰。
若从我乎。
乃欣然依随之。
父母不逆也。
年二十馀。
即剃发为大僧。
无相使习毗尼。
一日为众升堂。
宣戒本布萨已。
乃曰。
持犯但律身而已。
非真解脱也。
依文作解。
岂发圣乎。
一众愕然。
琛顾笑。
为无相。
作礼辞去。
无相不强。
初谒雪峰存公
不大发明。
又事玄沙。
遂臻其奥。
与慧球者齐名。
号二大士。
琛能秘重大法。
痛自韬晦。
然丛林指目。
以为雪峰法道之所寄也。
漳州牧王公。
请住城西石山。
十馀年。
迁止罗汉。
破垣败箦。
人不堪其忧。
非忘身为法者。
不至。
僧问。
如何是罗汉一句。
曰我若向汝道。
却成两句。
又问以字不成。
八字不是。
是甚字。
琛曰。
汝不识此字耶。
曰不识。
琛曰。
看取其下注脚。
琛尝垂头。
颓然坐折木床。
见僧来。
即举拂子曰。
会么。
对曰。
谢和尚指示学人。
琛曰。
见我竖起拂子。
便道指示学人。
汝每日见山见水。
可不指示汝耶。
又见僧来。
举拂子。
其僧礼拜称赞。
琛曰。
见我竖起拂子。
便礼拜赞叹。
那里扫地。
竖起扫帚。
为甚不赞叹。
有僧来报。
保福迁化也。
琛曰保福迁化。
地藏入塔。
琛时住地藏。
乃石山也。
于时学者莫测其旨。
琛悯之为作明道偈。
其词曰。
至道渊旷。
勿以言宣。
言宣非指。
孰云有是。
触处皆渠。
岂喻真虚。
真虚设辨。
如镜中现。
有无虽彰。
在处无伤。
无伤无在。
何拘何碍。
不假功成。
将何法尔。
法尔不尔。
俱为唇齿。
若以斯陈。
埋没宗旨。
宗非意陈。
无以见闻。
见闻不脱。
如水中月。
于此不明。
翻成剩法。
一法有形。
翳汝眼睛。
眼睛不明。
世界峥嵘。
我宗奇特。
当阳显赫。
佛及众生。
皆承恩力。
不在低头。
思量难得。
拶破面门。
盖覆乾坤。
快须荐取。
脱却根尘。
其如不晓。
谩说而今。
后唐天成三年戊子秋。
琛复至闽城旧止。
遍游近城诸刹。
乃还示微疾。
沐浴安坐而化。
阅世六十有二。
坐四十二夏。
阇维收舍利建塔。
有得法上首。
清凉益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生常山之李氏。童时即笃志离俗。亲戚乡党皆莫之从。年且弱冠。乃获为郡之万寿寺无相大师弟子。既登戒品。方学毗尼。叹曰。此岂足以臻观脱哉。于是南谒云居雪峰。抵玄沙。沙问云。三界惟心。汝作么生会。琛指椅子云。和尚唤这个作什么。沙曰椅子。琛云。和尚不会。沙曰。我唤作竹木。汝唤作什么。琛云桂琛亦唤作竹木。沙云尽大地觅一个会佛法底人不可得。自是玄沙每诱迪学者。出诸三昧。皆命琛为助发。于是漳牧王公。建地藏精舍。而请驻锡焉。久之徙居罗汉院。上堂。宗门玄妙为当只恁么。更别有奇特。若别有奇特。汝且举看。若无。不可只将三个字。便当却也。三个字谓宗教乘而已。尔若道著宗乘。便是宗乘。若道著教乘。便是教乘。禅德佛法元来。由尔口里安立名字。尔向这里。说圆说顿。说实说常。禅德尔把什么作圆作顿。作实作常。傍家行脚。理须甄别莫相理没。珍重。问如何是罗汉家风。答不向尔道。问因甚么不向学人道。答是我家风。问如何是沙门正命食。答吃得么。曰欲吃此食。作何方便。答塞却汝口。问如何是十方眼。答时上眉毛。天成三年。戊子秋示疾数日安坐而终。寿六十二。腊四十。茶毗于城西院之东冈。建塔葬舍利于院之西。则清泰二年十二月望日也。琛无恙时。鼓山神晏尤见重于王氏。以他事胁令舍玄沙嗣雪峰。琛终不变。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桂琛。俗姓李氏。常山人也。甫作童儿笃求远俗。斋茹一餐调息终日。秉心唯确乡党所钦二亲爱缚而莫辞。群从情缠而难脱。既冠继踰城之武。求师得解虎之俦。乃事本府万岁寺无相大师矣。初登戒地例学毗尼。为众升台宣戒本毕。将知志大安拘之于小道乎。乃自诲曰。持犯束身非解脱也。依文作解岂发圣乎。于是誓访南宗程仅万里。初谒云居后诣雪峰玄沙两会。参讯勤恪。良以嗣缘有在。得旨于宗一大师。明暗色空廓然无惑。密行累载处众韬藏。虽夜光所潜而宝器终异。遂为故漳牧太原王公诚请。于闽城西石山建莲宫而止。驻锡一纪有半。来往二百众。琛以秘重妙法罔轻示徒。有密学恳求者时为开演。后龙溪为军倅勤州太保琅琊公志请。于罗汉院为众宣法。讳让不获。遂开方便。不数载南北参徒丧疑而往者不可殚数。有角立者。抚州曹山文益江州东禅休复。咸传琛旨。各为一方法眼。视其子则知其父矣。以天成三年戊子秋。复届闽城旧止。遍玩近城梵字。已俄示疾数日安坐告终。春秋六十有二。僧腊四十。遗戒勿遵俗礼而棺而墓。于是茶毗于城西院之东岗。收其舍利建塔于院之西。禀遗教也。则清泰二年十二月望日也。琛得法密付授耳。时神晏大师王氏所重。以言事胁令舍玄沙嗣雪峰。确乎不拔。终为晏谗而凌轥。惜哉。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俗姓李。常山人。童儿便求远俗。斋茹一餐。秉心唯确。二亲爱缚。继踰城之武。事本府万岁寺无相大师。登戒地。学毗尼。乃自诲曰。持犯束身。非解脱也。依文作解。岂发圣乎。于是誓访南宗。程仅万里。初谒云居。后诣雪峰。参讯勤恪。得旨于宗一大师。明暗色空。廓然无惑。密行累载。处众韬藏。遂为故漳牧。太原王公。诚请于闽城西石山。建莲宫而止。驻锡一纪有半。来往二百众。琛以秘重妙法。罔轻示徒。有密学恳求者。时为开演。后龙溪为军[亻䘚]勤州大保琅琅公。志请于罗汉院为众宣法。遂开方便。不数载南北参徒。角立。抚州曹山文益。江州东禅林。复咸传琛旨。各为一方法眼。天成三年。戊子秋俄示疾数日。安坐而终。
僧智朗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1—947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
单州城武人。
俗姓黄。
于曹州扈通院出家,师事行满。
习《四分律》、《净名经》,俱臻妙境。
南游至衡阳,居南岳般若寺,行胎息术。
复谒洞山良价、雪峰义存,请问禅训。
归本院,化俗四十余年,卒。
(《宋高僧传》卷二八》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单州城武黄氏子。母刘尝梦。沙门数人圆坐为说法。及寤声犹历然在耳。遂妊。朗生而简洁淳静。弗嗜华靡。蚤岁依曹州扈通院行满剃染。即习四分净名经律。粗得其绪。叹曰。谓之出俗。而顾有所滞。岂予志哉。因拥钵南迈。至衡阳阅藏于岳之般若寺。抵洞山登雪峰。佛乘祖印。与此心合。然后归开导乡里。四十馀年。开运之季丁未十一月二十三日卒。春秋七十七。法腊五十三。火葬收舍利起塔。大名府少尹李铉文其碑。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智朗。姓黄氏。单州城武人也。母刘氏梦数桑门圆坐为刘说法。历然在耳。遂妊朗焉。及生暨长。婉有僧之习气。淳靖简洁。苦辞亲出家。往曹州扈通院事行满师。供给惟谨。洎乎剃染成大比丘。学四分律净名经。俱登阃阈。且曰。出俗之者何滞方守株。不能脱羁解绊乎。于广博知见无所堪能。乃携瓶钵南极衡阳。登岳栖般若寺。行胎息术而览藏经。事讫入闽岭。曾无伴侣形影相吊。逢猛兽者数四。皆欲呀口垂噬。又蹑步徐去矣。见洞山雪峰二祖师决了禅训。有请问者随答如飞。盖了达无絓矣。后旋本院。信向如归。而四事供僧罔闻閒隙。四十馀龄役已无倦。以晋末丁未岁十一月二十三日迁灭。于时白衣饮痛缁流茹伤。兽失猛以哀嗥。鸟停飞而宛转。或曰。爱河苦海谁拯溺邪。春秋七十七。法腊五十三。火葬收舍利起塔于院。朗为释子衣物誓不经女人之手。浣濯不役徒弟。檀施之物像宝未省互用。盖以初律后禅陶冶神用之故也。大名府少尹李铉为碑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姑苏人,俗姓司马,字不用,号逍遥子。年弱冠出家,后隐会稽四明山。钱镠召而不出。涉猎孔、老,博通玄学。工诗,善草隶。卒年五十六。有《六时礼佛文注》及诗歌。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不用,号逍遥子,俗姓司马,苏州(今属江苏)人。
幼出家。
精通佛典,兼涉儒道之学。
从学于雪峰义存,得其禅旨。
昭宗时,居洪州10年。
后居会稽四明山,与孙合等为林下之游。
吴越王钱镠礼请之,乃托病归山。
后梁太祖开平中卒,年56。
宋高僧传》卷三〇有传。
全唐诗诗1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字不用。
姓司马氏。
姑苏人。
父宛丘县尉。
母戴。
方妊时。
梦异沙门称姓徐。
住持流水寺。
苦从求寄宿。
父亦梦。
于盘中书字。
殊得意。
欲献之天子。
旦则各诧所梦。
母因自指其腹。
谓父曰。
果生男。
其必归之流水寺乎。
盖其家去寺不甚远也。
及生岐嶷可爱。
性介洁。
恶荤膻物。
四岁教之诵习。
能强识。
父滋喜其类己也。
且将图婚。
以待其成。
母不可。
竟出家。
如前志。
年满受具戒。
讲通经论。
俄弃去。
后入闽。
雪峰存公
得禅要。
未几。
卢陵檀越。
挽居三顾山之云亭院。
豫章之南平院。
皆固辞。
时钟氏据洪井。
作客十年。
终莫晤会。
卒游会稽。
考槃四明山中。
吴越钱氏。
闻其名。
遣使召之。
略上谒遽别。
仍以诗谢曰。
云鹤性孤单。
争堪名利关。
衔恩虽入国。
辞病却归山。
乐安孙合。
方逸老奉化。
素慢缁侣。
诣作则谈笑终日。
进士扬弇亦倾盖。
开平中示灭。
春秋五十六。
作平生不入尼寺。
不谒公门。
不脩名刺。
不趋时利。
有草隶字式。
诸经礼忏文。
注道安六时礼佛文。
并所述诗歌行世。
自号逍遥子。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
释无作。
字不用。
姓司马氏。
姑苏人也。
父陈宛丘县尉。
母戴氏。
始妊时梦异沙门称姓徐住持流水寺欲寄此安居。
言讫跏趺而坐。
其父同夜梦于盘中书一字甚称心。
自言可以进上天子。
至明各说所梦。
母曰。
意其腹中必沙门也。
矢之曰。
如生儿放于流水寺出家。
及生果岐嶷可爱。
且恶荤膻之气。
年迨四岁母自教诵习。
利金易砺记忆无遗。
厥父欲其应童子举业。
渐见风范和润。
且恒有出尘之意。
俄尔父偷窥姚氏之女且美容仪。
酷欲取之。
母切忌之。
因曰或舍是子出家宽汝所取。
父乃许之。
送入流水寺中。
才及月馀姚民仳离。
时谓此女是善知识。
为作之出家增上缘矣。
年二十受具足法。
相次讲通删补律钞。
法华上生等经百法论。
一性五性宗教励精寻究。
孔老书篇无不猎涉。
后参其玄学于雪峰存禅师
深入堂奥。
至庐陵三顾山。
檀越造云亭院。
豫章创南平院请作住持。
皆拂衣而去。
前进士唐禀。
作藏经碑。
述作公避请之由。
居洪井十载。
且未识洪师钟氏之面。
乃游会稽四明。
因有终焉之志。
吴越武肃王钱氏。
仰重召略出四明。
因便归山。
盖谢病也。
有诗杼意呈王。
王亦不留。
诗云。
云鹤性孤单。
争堪名利关。
衔恩虽入国。
辞病却归山。
时奉化乐安孙合退居啸傲不交缁伍。
唯接作交谈终日。
进士杨弇亦慕为林下之游。
以梁开平中卒于四明。
春秋五十六。
初作善草隶笔迹酋健。
人多摹写成法。
述诸色礼忏文数十本。
注道安六时礼佛文一卷并诗歌。
并行于代。
作不入尼寺不谒公门。
不修名刺不趋时利。
自号逍遥子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0—947 【介绍】: 五代时高丽国人。
唐末游闽越,依雪峰义存得禅法。
时称照布衲。
初住婺州齐云山,世称齐云和尚。
次居越州镜清院,徙居龙兴寺。
后住杭州报慈院。
吴越王钱弘佐请住龙华寺,赐号真觉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0—947 高丽国(今朝鲜北部)人。
唐末游闽越之间,从雪峰义存得禅法。
时称为照布衲。
初住婺州齐云山,世称齐云和尚。
次住越州镜清院,徙居龙兴寺。
后住杭州报慈院。
吴越王钱弘佐请住龙华寺,赐号真觉大师。
祖堂集》卷一一、《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
祖堂集》录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高丽人。入中国。得心法于雪峰。不惮寒暑。服勤众务。丛林畏敬之。称照布纳始住婺之齐云山。次迁越之镜清院。又迁杭之报慈寺。照在齐云时。上堂。良久。忽举手视其众曰。乞取些子。乞取些子。僧问。灵山会。上法法相传。未审齐云将何分付。答不可为汝荒却齐云也。 在镜清时。僧问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未审什么人传。得。答千圣也疑我。问莫便是传否。答晋帝斩嵇康。 在报慈时。僧问菩提树下。度众生。如何是菩提树。答大似苦练树。问为什么似苦练树。答素非良马。何劳鞭影。后吴越忠献王。迎金华傅翕大士灵骨道具。于元帅府供养。仍造龙华寺。树塔以寘之。命付住持。终迁塔大慈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 【介绍】: 五代僧。
福州人,俗姓陈。
年十五,礼雪峰义存为受业师。
十八时,于福州大中寺受戒。
历游吴楚间,归侍雪峰。
后梁末帝贞明四年,漳州刺史王公迎居保福禅苑,开堂授徒,世称保福和尚。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保福禅师从展。福州人也。生陈氏。年十五。礼雪峰为受业师。十八本州大中寺具戒。游吴楚间。后归执侍雪峰。一日忽召曰。还会么。师欲近前。峰以杖拄之。师当下知归。又常以古今因缘。询长庆棱和尚。棱深许之。梁贞明四年丁丑。漳州刺史王公钦。承道风。创保福院。迎请居之。师曰。上座行脚事作么生不会。会取好莫傍家取人处分。若是久在丛林。粗委些子远近。可以随处任真。后学未知次序。山僧不惜口业。向汝道。尘劫来事。只在如今。还会么。问。因言辩急时如何。师曰。因甚么言。僧低头良久。师曰。击电之机。徒劳伫思。问。欲达无生路。应须识本源。如何是本源。师良久却问侍者。适来僧问甚么。其僧再举。师乃喝出曰。我不患聋。师因僧侍立。问曰。汝得恁么粗心。僧曰。甚么是某甲粗心处。师拈一块土。度与僧曰。抛向门前著。僧抛却来曰。甚处某甲粗心。师曰。我见筑著磕著道汝粗心。师住保福。仅一纪。学众不下七百。其接机利物。不可备录。唐天成三年戊子。示有微疾。僧入丈室问讯。师曰。吾与汝相识年深。有何方术相救。僧曰。方术甚有。闻说和尚不解忌口。又谓众曰。吾旬日来。气力困劣。别无他。只是时至。僧问。时既至矣。师去即是。住即是。师曰道道。曰怎么即某甲不敢造次。师曰。失钱遭罪。言讫而寂。 系曰。予登鼓山。览国师遗迹。至喝水岩。风景凄楚。相传。师尝宴坐于此。溪水喧聒。师喝之。水为倒流远去。至今犹然。国师高风。千载可想见矣。保福机语。如严霜急飔。亦足摧杀。但君子不欲多上人。陈老师那应便筑受降城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8—937或941 【介绍】: 五代时僧。永嘉人,俗姓陈。六岁削发于本州开元寺。既而抵闽谒雪峰禅师,妙契宗旨,时谓小怤布衲。归住东府镜清寺,倡雪峰之法,学者奔凑。副使皮光业辞学宏赡,屡击难之,退谓人曰:“怤师之高论,人莫窥其极也。”钱俶私署顺德大师。钱元瓘命主天龙寺,后创龙册寺,延请居焉。吴越禅学自此始兴。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8—937 俗姓陈,温州(今属浙江)人,禅宗僧侣。
早岁出家,尝谒灵云志勤、曹山本寂,终为雪峰义存法嗣。
参学诸方,凡对机缘,悉皆冥契。
后自闽返越,居镜清寺,世谓之镜清和尚。
吴越王钱镠父子深赏识之,命住天龙寺,又为造尤册寺。
私署顺德大师。
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卒。
祖堂集》卷一〇、《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
后二书诗偈9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陈氏。永嘉人。幼恶鯹血。亲戚强啖之。辄呕哕不已。因求出家于郡之开元寺。既受具。即遍参请。入楚抵临川。尤于曹山寂公。微诘不小挫。入闽遂服膺雪峰。一日峰。问什么处人。怤答温州。峰云恁么是一宿觉乡人也。怤云只如一宿觉是什么处人。峰云好吃捧。且放过。 怤问峰云。古德以心传心。心如何传。峰良久。怤礼谢。峰云更问我一转语好。怤云就和尚请取问头。峰休去。其机锋峻捷。时丛林称小怤布纳。盖太原有与同名者。年腊稍高云。 出世居越之镜清院。上堂如今事不得已。向汝道个著实亲切处。到汝分上。因何特地生疏。只为汝抛家日久。流浪年深。一向缘尘。致见如此。所以唤作背觉合尘。亦名舍父逃逝。今劝兄弟。未歇歇去好。未彻彻去好。大丈夫儿。得恁么无气槩。还惆快么。终日茫茫地。何不且觅取个管带路好。时有僧问。如何是管带路。怤嘘嘘云。要棒吃么。僧云。恁么即学人罪过也。怤云几被汝打破蔡州。尤与皮公光业相往来。公日休子也。辞章宏赡。议论该博。笃志禅学。尝谓人曰。镜清深造远诣。莫臻其极。吴越钱氏钦慕之。命居天龙寺。及建龙𠕋寺。请为第一世。天福元年丁酉八月示灭。寿七十四。茶毗于大慈山。坞塔舍利于龙姥山前。僧主汇征著塔铭。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道怤。俗姓陈。永嘉人也。丱总之年性殊常准。而恶鯹血之气。亲党强啖以枯鱼。且虞呕哕。求出家于开元寺。具戒已游闽入楚。言参问善知识要决了生死根源。见临川曹山寂公。大有徵诘若昙询之间僧稠也。终顿息疑于雪峰。闽中谓之小怤布纳。时太原同名年腊之高故。暨回浙住越州鉴清院。时皮光业者日休之子。辞学宏赡探赜禅门。尝深击难焉。退而谓人曰。怤公之道崇论闳议莫臻其极。武肃王钱氏钦慕命居天龙寺。私署顺德大师。次文穆王钱氏创龙册寺。请怤居之。吴越禅学自此而兴以天福丁酉岁八月示灭。春秋七十。茶毗于大慈山坞。收拾舍利起塔于龙姥山前。故僧主汇征撰塔铭。今舍利院弟子主之香火相缀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福州长溪人。
节操精苦,时称头陀。
初参雪峰义存,转游五岳及南北名刹,遍访名师。
昭宗光化中入南岳,马殷奏请赐紫。
住持报慈东藏,署号宝闻大师。
卒于南岳。
撰《续宝林传》、《南岳高僧传》,皆不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一说永泰(今属福建)人。
唐代僧人。
节操精苦,时谓“头陀”。
初参雪峰义存,转游五岳及南北丛林,遍访名师。
昭宗光化中入南岳,楚王马殷奏请赐紫,住持报慈东藏,署号宝闻大师。
卒于南岳。
撰有《续宝林传》4卷、《南岳高僧传》。
祖堂集》卷一一、《宋高僧传》卷一七、《景德传灯录》卷一九有传,后二书诗偈4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福州长溪人。操行精苦。奉养尤俭素。人以头陀称之。登雪峰即领指。无底滞。乾化中。住岳之慈报寺。一日诣三生藏。见灯镜光影涉入。叹曰。先达圣人具不思议智慧方便。而使华严法界。主伴互融之指。昭示目前。又岂区区世间小巧。所能为哉。后有于道观中。设此器者。劲作颂五章非之。续宝林传南岳高僧传。皆劲笔。开平中楚王马氏奏赐紫衣。号宝闻大师云。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惟劲。福州长溪人也。节操精苦奉养栖约。破纳拥身衣无缯纩。号头陀焉。初参雪峰便探渊府。乾化中入岳住报慈东藏。亦号三生藏。中见法藏禅师鉴灯。顿了如是广大法界重重帝网之门因叹曰。先达圣人具此不思议智慧方便。非小智之所能。又岳道观中亦设此灯。往因废教时窃移入仙坛也。有游岳才人达士留题颇多。劲乃叹曰。卢橘夏熟宁期植在于神都。舜韶齐闻不觉顿忘于肉味。嗟其无识不究本端。盗王氏之青毡以为旧物。认岭南之孔雀以作家禽。后世安知。于今区别。乃作五字颂。颂五章。览者知其理事相融灯有所属。属在乎互相涉入光影含容显华严性悔。主伴交光非道家之器用也。楚王马氏奏赐紫署宝闻大师。梁开平中也。劲续宝林传盖录贞元已后禅门祖祖相继源脉者也。别著南岳高僧传。未知卷数。亦一代禅宗达士文采可观。后终于岳中也。 系曰。物涉疑似难辄区分。劲公志鉴灯若遗物重获归家也。后之人必不敢攘物归家也。故曰。前事不忘后世之元龟也。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宝闻大师惟劲。福州人也。素持苦行。不衣缯纩。惟坏衲度寒暑。时谓头陀焉。初参雪峰。深入渊奥。复问法玄沙之席。心印符会。一日谓鉴上座曰。闻汝注楞严经。是否。曰不敢。师曰。二文殊如何注。曰请师鉴。师乃扬袂而去。唐光化中。入南岳。住三生藏。藏中有镜灯一座。华严第三祖贤首大师所制也。师睹之。顿悟广大法界重重帝网之门。佛佛罗光之像。因叹曰。此先哲奇功。非具不思议善权之智。何以创焉。乃著五字颂五章。览者悟理事相融。后终南岳。师著述。有宝林传四卷。纪贞元后。禅门继踵源流。又制七言觉地颂。广明诸教缘起。又著南岳高僧传。皆流传于世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汴州人。
俗姓李。
初出家于卫州白鹿山僖宗中和二年于嵩山受戒。
后入闽,嗣禅僧雪峰义存
后梁太祖开平初,闽王王审知请其住福州鼓山,尊为兴圣国师,世称鼓山和尚。
从其学者甚众。
后晋高祖天福中卒,年七十七。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李,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初出家于卫州白鹿山。
僖宗中和二年(882)于嵩山受戒。
后入闽,嗣雪峰义存
后梁太祖开平初,闽王王审知请其住福州鼓山,尊为兴圣国师。
世称鼓山和尚。
从其学者甚众。
后晋天福中卒,年77。
祖堂集》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一八、《古尊宿语录》卷三七有传,三书录其诗偈8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鼓山国师。神晏。大梁人也。姓李氏。幼恶荤膻。乐闻钟梵。年十二。时有白气数道。腾于所居屋壁。师即挥毫书璧曰。白道从兹速改张。休来显现作妖祥。定祛邪行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题罢。气即随灭。年甫志学。遘疾甚。亟梦神人与药。觉而顿愈。明年又梦梵僧告云。出家时至矣。遂依卫州白鹿山道规禅师披削。嵩岳受具。谓同学曰。古德云。白四羯磨后全体戒定慧。岂准绳而可拘也。于是。杖锡遍叩禅关。但记语言。存乎知解。及造雪岭。朗然符契。一日参雪峰。峰知其缘熟。忽起搊住曰。是什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惟举手摇曳而已。雪峰曰。子作道理耶。师曰。何道理之有。雪峰审其悬解。抚而印之。暨雪峰归寂。闽帅。于府城左二十里。开鼓山创禅宫。请扬宗教。曰今为诸仁者刺头。入诸圣化门里。斗薮不出。所以向仁者道。教排不到。祖不西来。三世诸佛不能唱。十二分教载不起。凡圣摄不得。古今传不得。忽尔是个汉。未通个消息。向他恁么道。被他蓦口掴。还怪得他么。虽然如此。也不得乱掴。鼓山寻常道。更有一人不跨石门。须有不跨石门句。作么生是不跨石门句。鼓山自住三十馀年。五湖四海来者。向高山顶上。看山玩水。未见一人快利通得。如今还有人通得也。不昧兄弟。珍重。乃有偈。示众曰。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闽帅礼重。常询法要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3—1738 【介绍】: 清浙江平湖人,字聚侯,一字坡星,号陆堂。
康熙六十年进士。
官检讨。
十二岁即能诗,四十一岁时专心经学。
有《陆堂诗文集》、《陆堂诗学》、《易学》、《今文尚书说》、《春秋义存》、《戴礼绪言》、《鲁诗补亡》。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一
陆奎勋,字聚缑,号坡星,又号陆堂,平湖人。康熙辛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有《陆堂集》。
清诗别裁集
字聚侯,浙江平湖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检讨。著有《陆堂诗学》。○陆堂穿穴《五经》,皆有述作,今人中井大春也。诗独风流明丽,广平赋梅花,不碍心似铁,洵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可湘(一二○六~一二九○),号绝岸,俗姓葛,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
参无准师范禅师得旨。
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嘉兴府流虹兴圣寺。
历住温州雁山能仁寺、越州九岩慧云寺、天台护国广恩寺、临安府崇恩演福寺、温州江心龙翔兴庆寺。
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住福州雪峰崇圣寺,十年,客南山太清(《语录·示宗度禅者法语》)。
后再住崇圣寺凡十年,谢院事,退居杭州宝寿寺。
元世祖至元(原误作正,据原校改)二十七年卒,年八十五。
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师法嗣。
有《绝岸可湘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继灯录》卷三有传。
 释可湘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七九八六
可湘(一二○六——一二九○),号绝岸,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葛氏子。
师无准师范禅师,嗣为南岳第二十世。
历嘉兴府、温州、越州、临安府诸禅寺讲席,后驻锡福州雪峰崇圣禅寺。
至元二十七年卒,年八十五。
其弟子编有《绝岸可湘禅师语录》十卷,今存。
见《绝岸可湘禅师语录》,《释氏疑年录》卷九。
共 34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