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安审琦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安审晖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0—952 【介绍】: 五代时沙陀部人,字明远。
安审琦兄。
起家自长直军使。
从后唐庄宗征讨,以功授汝州防御使。
入后晋,官至邢州节度使。
后周太祖时,以太子太师致仕,封鲁国公。
卒谥静。
安审信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沙陀部人,字行光。
安审琦从兄。
习骑射。
历事后唐、后晋,累官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出镇许、兖,所至聚敛,民甚苦之。
后汉初移镇同州。
后周初转右金吾上将军,以病致仕。
卒年六十,谥成穆。
安守忠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2—1000 【介绍】: 宋晋阳人,字信臣。
安审琦子。
仕后周,官至卫州刺史。
入宋,从征太原,多有谋略。
太祖开宝初为濮州刺史,黄河决澶州,与曹翰护役,遂塞之。
太宗时历知沧州、瀛州、雄州等,拜威德军节度观察留后。
徙宋州,兼制置营田使。
为政简静,威德兼著,所至乐施予,喜与士大夫游从。
全宋文·卷五三
安守忠(九三二——一○○○),字信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仕周至卫州刺史。入宋,为左卫将军。后历典永、汉、濮、辽、易、夏、沧、瀛、雄诸州。太平兴国三年,拜感德军节度观察留后。徙宋州,兼制置营田使。咸平三年卒,年六十九。《宋史》卷二七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1—1077 【介绍】: 宋范阳人,后迁河南,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少有志,读书苏门山百源上。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以《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授之。妙悟神契,多所自得。富弼、司马光、吕公著退居洛中,恒相从游。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而社会时在退化。卒谥康节。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全宋诗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
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
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先天象数之学著称。
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
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为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
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
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
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
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为底本。
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第二十一卷。
全宋文·卷九八六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范阳(今河北涿州)人,随父徙共城(今河南辉县)。少为学坚苦刻厉。周游南北,从李之才受《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探赜索隐,多所自得,著书十馀万言行于世。后至洛,富弼、司马光、吕公著退居洛中,雅敬之,为市园宅,遂岁时耕种,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嘉祐及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将作监主簿,补颍州团练推官,皆称疾不赴。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元祐中赐谥康节。著《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对问》及诗集《伊川击壤集》等。建立先天象数学,为宋代著名道学家。见程颢《邵尧夫先生墓志铭》(《明道集》卷四),《宋史》卷四二七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