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崔颢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26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我初旅食京华游,结发愿识韩荆州。
掖梧萧萧苑花寂,忆昨含香西殿头。
是时武英数奏事,九重动色亲嗟异。
骢马朝回白玉鞍,铜龙夜直青绫被。
使君几载为清郎,我曹文采争辉光。
宣武水楼烟柳碧,城南古台野菊黄。
联翩不误尚书期(龚宗伯芝麓),婉娈能倾翰墨场。
即今会合亦何有,汪王程董仳离久(苕文西樵阮亭湟榛玉虬)
别梦初惊朔塞鸿,离筵又醉都亭酒。
青霄使者下南云,翼轸星文拱北斗。
使君家世清忠臣,步武流风应绝尘。
要与丹青争气象,足令琬琰重嶙峋。
江表人才席上珍,骅骝造父遇有神。
送君车骑翩然行,仰视白日霜天清。
秋色已老汉阳树,春风空忆武昌城。
我闻崔颢诗中语,黄鹤长江万里情。
白云缥缈楚天外,黄鹤飞去楼空在。
使君登楼黄鹤来,烟波渺渺心悠哉。
按:本集
题黄鹤楼 清 · 王镇藩
对联
形势出重霄。
看江汉交流,龟蛇拱秀。
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风。
更四顾无边,尽教北瞻岘首,东望雪堂,西控岳阳,南凌滕阁;
沧桑经几劫。
举名公宴集,词客登临。
感古怀今,都付与白云夕照。
溯千年以往,只数笛弄费祎,酒贳吕祖,诗题崔颢,笔搁青莲。
按:[注]此联现悬挂在黄鹤楼三楼大厅。当代书法家陈大羽书。
李白新裁杮叶书,都人传写到天馀。
题诗崔颢今重见,老蚌含珠对望舒。
江边黄鹤古时楼(白居易)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
云静独看秦塞雁(上官仪),日高遥望洞庭舟(赵嘏)
岸南岸北往来渡(崔鲁),烟淡烟浓远近秋(杜光庭)
行子不须愁夜泊(武元衡),碧山重叠水长流(孟宾子)
按:《淮海英灵集》
云山经用始鲜新,好语穿珠妙入神。
君在上头即崔颢,定无槌碎鹤楼人。
登黄鹤楼 明 · 冯时可
七言律诗
高城飞阁俯山崥①,词客登来胜自知。
水合双龙流不尽②,天横孤鹤去何之?
晴川已混前朝树,芳草偏多故国思。
一片白云尘外趣③,冯轩徙倚夕阳移④。
【校注】 (1)山崥:山坡。 (2)水合句:谓江汉二水,至此汇合。 (3) 尘外:犹世外。《晋书·谢安传论》:“文靖始居尘外,高谢人间。” (4)冯:凭。徙倚:《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闲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吕向注:“徙倚,立也。” 首联概言楼阁之胜,登而方知;次联写长江、汉水,喻以“双龙”,黄鹤飞去,本属传闻,而问“何之”,化虚为实;颈联写景,上寓怀古之意,下句化用崔颢诗句,抒思乡之情;尾联有思隐之心,“夕阳移”,正见思“尘外趣”之久。
寄题安庆谯楼 明 · 林弼
七言律诗
我爱舒州赵使君,危楼高架出嚣纷。
水通桐柏环千古,天近蓬莱拥五云。
晴日壶觞花底集,寒更鼓角月中闻。
欲题诗句惭崔颢,况是宾僚总好文。
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1933年1月31日) 现代 · 鲁迅
七言律诗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按:此诗见于《伪自由书·崇实》。
江声已吞大别口,束之不住复东走。
怒涛万顷天风号,沙岸日斜鼍欲吼。
一叶剪过烟波湾,登楼凭遍十二栏。
忽飞凉雨溅衣湿,白浪高于黄鹄山。
山川满眼来萧索,吟鬓低垂且孤酌。
青莲毕竟非仙才,崔颢题诗不敢作。
醉拟横将铁笛吹,归向仙人借黄鹤。
按:本集
⑴ 鼍:扬子鳄。也称鼍龙、猪婆龙。
黄鹤楼在黄鹤矶头,其名虽久,实显于崔司勋之诗。李太白惊见崔诗,搥碎黄鹤楼,不能出一语,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搁笔而去。是以崔之诗名,又显于太白。后世盛传白云、黄鹤之句。而指昔人为吕仙事,已误矣;至于太白遗迹,竟未有及之者,更一缺事!闻旧有太白堂,一廊直通楼下,规模甚壮,今改为亭,且与涌月台、白云楼三层连排,皆去其额。游者历阶而过,不知此为何迹也。予徘徊亭下,遍读近人之诗,因口占四绝,书之粉版,并拟亭名于诗前,特为此地补此缺事,且以知天下名山胜境,皆显于落拓之文人,而太白旷世逸才,乃能虚怀善服,其谦德尤为可传云。
崔颢吟成绝妙辞,不因搥碎世谁知。
青莲让美空叉手,壁上于今竟有诗。
共 26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