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为

相关人物:共 54 位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诗僧。
生平不详。
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及门者。
全唐诗》存诗4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长安人,一作范阳人。贾岛从弟。居青龙寺,一说居天仙寺。工诗,多五言,律调谨严,意在言外,诗名与岛齐。与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俗姓贾,范阳(今北京西南)人。
贾岛从弟。
少年时出家,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
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
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金石萃编》卷六六《僧无可书幢》)。
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合刺金州,无可往访之。
又与张籍、马戴、厉玄、喻凫等人友善。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六。
无可工诗,多五言,与贾岛、周驾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入室。
无可善为象外句,“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冷斋夜话》),如“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微阳下乔木,远烧人秋山”。
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关中金石记》)《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又2句。
唐诗汇评
无可,生卒年不详,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或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贾岛从弟。元和中,居长安青龙寺,后又居长安先天寺及终南白阁寺。又曾游吴越、岭南、江西等地。会昌中,居华山树谷,自称树谷僧。约会昌末、大中初卒。可善书,工五言诗,与姚合、朱庆馀、贾岛、殷免藩、章孝标、顿非熊、马戴、段成式、雍陶、厉玄等为诗友,唱和甚多。有《无可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二卷。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无可)工诗,多为五言。初,贾岛弃俗,时同居青龙寺,呼岛为从兄。与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律调谨严,属兴清越,比物以意,谓之象外句。如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凡此等新奇,当时翕然称尚,妙在言用而不失其名耳。
唐音癸签
无可诗与兄岛同调,亦时出雄句,咄咄火攻。
诗筏
唐释子以诗传者数十家,然自皎然外,应推无可、清塞(按即周贺)、齐己、贯休数人为最,以此数人诗无钵盂气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无可诗如秋涧流泉,虽波涛不兴,亦自清冷可悦……但多与郎士元相杂,殊不能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
一称张侯。
解氏,名侯,字张。
大夫。
晋景公十一年齐晋鞍之战,郤克率领中军张为郤克驾车。
邵克受箭伤,流血及屦,鼓声不断。
张自始战时矢贯手及肘,血染左轮,但左手握缰,右手执槌击鼓,马逸不止,师从之,乃败齐师。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句曲(今江苏句容)人。
曾与白居易唱和,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广大教化主白居易之及门。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六。
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2联。
《全唐诗逸》补诗1首,断句2联。
蒋恭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义兴临津人。
宋文帝元嘉中,妻弟吴晞张与人为劫,潜逃在外,官吏收恭及兄蒋协治罪。
恭以晞张为妇之亲,甘分亲罪,求遣兄协。
协以身为户主,罪应自当,求遣弟恭。
县不能判,感动州郡,州议以为并不合罪,皆遣还。
后除恭义成令,除协义招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十五年擢进士第。代宗大历中为盱眙尉。后隐居鄂州武昌。工诗。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榜登进士第,仕途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往来太白、紫阁诸峰,有肥遁之志,后寓鄂渚(今湖北武昌西山),召王昌龄、张偾同隐。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一、《唐才子传》卷二。《新唐书·艺文志四》云是“肃(宗)代(宗)时人”,《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称“唐盱眙(今属江苏)尉常建”。《河岳英灵集》首录常建诗十四首,而称“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按此书收诗止于天宝十二载(753),则常建作县尉,当在此前。盛唐人对常建诗评价颇高,如殷璠云:“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即指其诗以兴象取胜。《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常建,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盱眙尉。天宝中,曾寓居鄠渚,以诗招王昌龄、张偾同隐。约卒于天宝末、至德初。建长于五言。殷璠编《河岳英灵集》,以建为首。有《常建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四
建。开元中进士。大历中为盱眙尉。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至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此例十数句。并可称警策。然一篇尽善者:“战馀落日黄,军败鼓声死……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属思既苦,词亦警绝。潘岳虽云能叙悲怨,未见如此章。
唐诗品汇
刘须溪云:常建诗情景沉冥,不类著色。
《唐诗品》
建诗颇事雅道,不善近体。殷璠评其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夫魏晋作者,直趋音调,而饰以藻节,亦本末之致也。建诗颇亦擅此,而间出近语,此其所短。若《梦游太白西峰》、《闲斋卧疾》、《鄂渚》、《仙谷》等作,亦可公干、彦伯之流矣。
诗薮
殷璠诗选,以常建为第一。
张为句图,以孟云卿为高古奥逸。
盖二子皆盛唐名家。
常幽深无际,孟古雅有馀。
常“战馀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绝是长吉之祖;孟“朝日上高堂,离人怨秋卓。
少壮无会期,水深风浩浩”,剧为东野所宗,
诗薮
常建语极幽玄,读之使人泠然如出尘表。然过此则鬼语矣。
唐诗归
钟云:初盛唐之妙,未有不山于厚者。常建清微灵洞,似“厚”之一字,不必为此公设,非不厚也,灵慧之极,有所不觉耳。灵慧而气不厚,则肤且佻矣。 谭云:常建诸诗,令不知诗者读之,满腹是诗,急起拈笔,即深于诗者,不得一语。予尝谓诗家有仙有佛,此皆佛之属也。钟云:储与王以厚掩其清,然所不足者非清;常建以清掩其厚,然所不足者非厚。
诗镜总论
常建音韵已卑,恐非律之所贵。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常建诗灵慧雅秀,清中带厚,如“清溪深不测”、“清晨入古寺”等篇,令人诵欲忘年,故钟、谭盛唐品语,若于建偏致心赏。伯敬云:“凡清者必约,约者必少。此公诗一入情境中,泉涌丝出,若“清”之一字,反为富有之物。”友夏云:“妙极矣,注脚转语,一切难着,所谓见诗人身耐为说法也。”斯论俱可为千古知己。
《诗源辨体》
常建五言古,风格既高,意趣亦远,然未尽称快,惟短篇堪入录邳。
《唐诗归折衷》
吴敬夫云:建诗如金如玉,坚质内涵,神彩外映,骨韵之妙,超王越孟。微嫌杂以幻妄语,开今日竞陵一派。
《诗辩坻》
常建七言古,格意轻隽,而下语粉绘皆别设。虽在盛唐,隐开温、李乐府一派。
《诗辩坻》
盛唐七绝,常建最劣,高得中唐,卑入宋格,如“过在将军不在兵”是也。
诗筏
钟伯敬云:“常建诗清微灵洞。似‘厚’之一字,不必为此公设。”此语甚当。但常建诗亦自有常建之厚,古人所谓温厚者,常建之诗是也。其清微灵洞,俱从温厚中出,所以内外俱彻,如琉璃映月耳。
《载酒园诗话又编》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干。阳色薰两厓,不改青松寒。”此东野意趣也。“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置之长吉集,奚辨乎?二子之生,尚在数十年后,此实唐风之始变也。吾读盛唐诸家,虽浅深浓淡,奇正疏密,各自不同、咸有昌明之象,独常盱眙如去大梁、吴、楚而人黔、蜀,触目举足,皆危崖深箐,其间幽泉怪石,良非中州所有,然亦阴森之气逼人。
《载酒园诗话又编》
常诗名胜处,儿于支、许清言,即刻划林泉,亦天然藻缋。独如“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诸篇,宇宙大矣,何地不可行,必效大阮驱车耶!
《小澥堂草杂论诗》
常建诗一片空灵境界,然或根柢未深,学之恐堕魔道。
剑溪说诗
常建、刘慎虚诗,于王、孟外又辟一径。常取径幽而不诡于正,刘气象一派空明。
石洲诗话
常较王、孟诸公,颇有急疾之意,此所以为飞仙也。又多仙气语。
石洲诗话
常尉以玄妙得之,储侍御以浅淡得之。储近王,常近孟,而常胜于储多矣。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嵇叔夜,长篇沉厉,思若有馀,短篇兴来情答,爽秀生姿,如谈子房、季扎之间,衮衮可听。
《诗学渊源》
吾读其诗,一字一珠,务极洗炼,高雅缜密。词不害意,而意在言外。源出齐梁,而遗齐梁之迹,可谓出蓝之胜是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人,字逋翁。肃宗至德二载进士。善为歌诗,工画山水。初为韩混江南判官。德宗时,柳浑辅政,荐为秘书郎。素善于李泌,师事之,得其服气之法。及泌相,自谓当得达官,久之,迁著作郎,心不乐,求归于吴。及泌卒,作《海鸥咏》嘲诮权贵,大为所嫉。德宗贞元五年被宪司劾贬饶州司户,遂全家去,隐茅山,自称华阳山人。有《华阳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7?—816? 字逋翁,号华阳山人,又号悲翁,排行十二,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
曾求知新亭监,监在盐官(即海盐)海滨,见《尚书故实》。
肃宗至德二载(757)进士及第。
代宗大历八、九年(773、774)于永嘉一带任度支盐铁转运使府下属官;十年,曾至江西,与李泌、柳浑交往,吟咏自适。
德宗建中二年(781)至贞元二年(786),在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幕下任判官。
后随韩滉入朝,为大理寺司直。
贞元三年,柳浑辅政,顾为校书郎;李泌继入,迁为著作郎(一说著作佐郎)。
贞元五年(789),柳、李相继去世,顾乃为众所排,贬为饶州司户参军。
途经苏州、杭州、睦州、信州,与当地刺史韦应物、房孺复、韦攒、刘太真相唱和。
贞元十年返苏州,定居茅山。
曾来往湖州、扬州、宣州、嘉兴、常熟等地,约卒于宪宗元和十一年(816)。
生平事迹见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旧唐书·李泌传》附《顾况传》。
顾况视诗歌为“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反对徒求文采之丽。
所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开白居易新乐府先声。
张为诗人主客图》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列顾况为升堂。
其诗颇有纵横奇诡之作,皇甫湜言其“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顾况集序》)。
有明刻本《华阳集》,内诗赋2卷、文1卷。
又《唐诗百名家全集》有《顾逋翁诗集》4卷。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顾况诗注》。
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顾况(约727-820),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亦称苏州(今属江苏)人,或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二载,登进士第。尝求知新亭监,又为盐铁从事,大历中粜盐温州。建中中,以大理司直为润州节度使韩滉判官。与李泌、柳浑善,贞元三年,柳浑为相,荐为秘书郎。李泌为相,转著作佐郎。五年,泌卒,况作《海鸥咏》嘲诮权贵,贬饶州司户。后归吴,隐于茅山,卒年九十馀。有《顾况集》二十卷,己佚。后人辑有《顾华阳集》三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词学图录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与元结同时而略晚,亦新乐府作者。有《竹枝》等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
顾况(约727—约820) 唐代诗人。字逋翁,号华阳山人,晚年自号悲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二年(757)进士,历官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幕府判官、著作佐郎,贬饶州司户参军。善画,著《画评》一卷,已佚。《全唐诗》存其诗四卷,《全唐文》存其文三卷。有《华阳集》。曾在黄鹤楼游赏,作诗《黄鹄楼歌送独孤助》送别故人,“鄂州杂诗碑”录存该诗。
全唐诗补逸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况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年进士。以校书郎徵。迁著作郎。贬饶州司户参军。

作品评论

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
吴中山泉,气状英淑怪丽……君出其中间,翕轻清以为性,结冷汰以为质,煦鲜荣以为词。偏于逸歌氏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李白、杜甫已死,非君将谁与欤?
唐国史补
吴人顾况:词句清绝,杂之以诙谐,尤多轻薄。为著作郎,傲毁朝列,贬死江南。
南部新书
顾况志尚疏逸,近于方外。时辈招以好官,况以诗答之曰:“四海如今已太平,相公何用唤狂生?此身还侣笼中鹤,东望瀛洲叫一声。”
沧浪诗话
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
《唐诗品》
况诗天才不足,而问辩有馀,虽有骨气,殊乏风采。其《补亡》诸诗,颇有流调可讽,然词旨不圆,终违机悟。晚居华山,自号华阳真逸。今观其诗,类非裁谢风尘,超脱凡径,此岂感贶于山灵者耶!
诗薮
唐人诸古体,四言无论,为骚者太白外,王维、顾况二家,皆意浅格卑,相去千里。
《大历诗略》
逋翁乐府歌行多奇趣,拟之青莲近似,但无逸气耳……其稍平正可法者却高。
石洲诗话
顾逋翁歌行,邪门外道,直不入格。
查世沣《重刻顾华阳集序》
观其气度之磊落,诗笔之骏发踔厉,语必惊人,正孔门中狂者,故自称狂生。翁尝称皇甫堤为扬雄、孟某,翁即杨雄、孟某矣。其祭陆端公文曰:“有书满屋,与人共分,破富为贫,好事日闻。”何胸次之豁达开朗如是也!翁盖自写其郁抑不平之气,借友人为杯酒耳,非狂者而能作如是语乎?
贺桂龄《重订顾华阳集序》
其文体与顾亭林先生有间,而骨力之苍雄、志气之豪迈,踔厉峻发,不可一世。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汤惠休,幽永善怀,如层波叠藻,虽渊澜未阔,而芳润相因。行路悲歌,扣乐府之噤喉,傅齐梁之粉泽,六朝香草,犹胜晚季风华。
《诗学渊源》
况乐府歌行颇著于时。其杂曲长短句以体质自高,微伤于直率。《补亡》、《拟古》诸作,犹落言诠。间作绝句宫词,则殊不减王建,然已逗晚唐之先。其乐府则齐梁也。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卫单。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大历五年(770)登进士第,见《唐诗纪事》卷六三、《登科记考》卷一〇。
工诗,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李益之及门。
全唐诗》存断句2联。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苏州(今属江苏)人,郡望颍川(今河南禹州)。
代宗大历五年(770)登明经第,六年中茂才异等科。
后官至坊州鄜城令,卒于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前。
事迹散见白居易《唐故坊州鄜城县尉陈府君夫人白氏墓志铭》、《襄州别驾府君事状》、《唐诗纪事》卷三九。
润工诗,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高古奥逸主孟云卿及门。
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诗逸》补断句6句,《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郡吴县人。德宗贞元八年进士。官东宫卫佐。工诗。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3?—?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早年曾在镜湖、若耶溪漫游,与诗僧灵一唱和。
德宗贞元四年(788)戴叔伦赴任容州刺史,陈羽有诗相送。
七年由桂州起解入京应试。
八年登进士第。
历东宫卫佐。
生平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诗纪事》卷三五、《唐才子传》卷五。
辛文房评其诗云:“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
如《自遣》诗……二十八字,一片画图。
”(《唐才子传》卷五)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瑰奇美丽主升堂者之一。
全唐诗》存诗1卷,其中杂有贾岛、郎士元作品。
《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陈羽(约753-?),吴(今江苏苏州)人。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游蜀。仕历东宫卫佐。羽工诗,与韩愈、戴叔伦、杨衡等交往唱酬。《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六
羽。江东人。贞元八年进士第二人。历官乐宫尉佐。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羽工吟,与灵一上人交游唱答。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如《自遗》诗云:“稚子新能编笋笠,山妻旧解补荷衣。秋山隔岸清猿叫,湖水当门白鸟飞。”此景何处无之,前后谁能道者?二十八字,一片图画,非造次之谓也。警句甚多。
竹庄诗话
鉴诫录》云:“陈羽秀冰题破吴夫差庙、江遵先辈咏万里长城,……以上名公称为孛绝,千百集中无以如此。”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