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李孝恭
相关人物:
共 5 位
。
共 5 首
故中散大夫殿中侍御史润州司马赠吏部尚书沛国武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种德考祥。贤人积厚之业。尊仁安义。君子扬名之孝。其敬养也。谕之于道。其贻庆也。教之以忠。宏保乂于元臣。集宠灵于追命。见之于尚书武公矣。公讳就。字广成。沛国人。周室之兴。本于忠厚。赵王之裔。厥有勋贤。元魏步兵尚书雁门朔方云中马邑四郡太守洽。启封晋阳。田禄益大。生国子祭酒受阳公讳神龟。受阳四叶至太原王讳华。太原生酂国节公讳士逸。节公生
河閒郡王
讳仁范。河閒生颍川武烈王讳载德。代以文武上才。为将军二千石。识芒砀之气。密赞皇图。承沙麓之祥。分封戚里。颍川生考功员外郎修文殿学士讳甄。字平一。以字行于时。未弱冠有重名。闳览博学。为人文龟玉。在天后朝。累徵不起。以公族好爵为惧。常晦其明。与桑门大士修无生法。中宗复辟。甫践周行。载笔论思。特盛渊云之选。赋诗感激。必以昌霍为诫。虽位有陟降。而道无磷缁。丛滋后昆。纂服遗烈。公即考功府君第三子也。肃而清。而廉。忠方伉直。信厚强固。博洽文谊。周通宪法。始以方闻之士。对诏策。佐宫卫。李梁公岘之守右扶风也。表为兵曹掾。宣皇在岐。供偫有劳。改永乐令。历河中府户曹。毂下求吏。转万年丞。建陵复土。推择充奉。拜醴泉令。朝廷嘉其才。擢为殿中侍御史。修起矩度。坚明不回。时朝廷戎车方驾。泉货力屈。皇华载驰。董荆衡汉沔之赋。以严见惮。为吏议所侵。贬郴县尉句容丞。二地有南岳三茅。灵仙遗迹。于是浩然自得。以道为徒。方解缨绂。以畅天理。且曰。穷与通。在吾灵龟耳。外物其如予何。本道观察使挹其风声。荐授秘书郎润州团练使。入为京兆法曹。加中散大夫。忽忽不乐。求为润州司马。满岁徙家嵩洛。愈尚夷旷。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与公为道义之交。贾太傅魏公用清静理东郡。以盖公待公。亦既戾止。俄然化性。时贞元六年冬十一月。享年七十八。理命终制视道门仪法。以明月之晦。降体魄于邙山北原。有灵鹤百数。徊翔嘹唳。其休徵欤。其元契欤。惟公以文学政事。莅官十二次。冠神羊。驾四牡。刚肠正词。临事风生。君子之方。有迕有合。或忌公之直。或爱公之才。行藏牵乎时而道不屈。得丧宜乎已而神益王。尝与张礼部谓元容州结歌诗唱和。著文集五卷。自有涂中之适。异乎泽畔之词。前夫人陇西李氏。生长子谭而殁。谭为金坛令。士行清修。官屈其志。继夫人汝南县君周氏。中书舍人思钧之孙。单父令瑛之女。专柔淑慎。以正家道。有子曰元衡。文行宏懿。静深周密。遵道而行。有仪可象。代天工以熙帝载。赋明命以赞皇极。元和三年春正月。由户部侍郎拜门下侍郎同中书平章事。秋八月。兼领户部侍郎事。冬十月。又以门下侍郎检校吏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西川八国泸南安抚等使。自文水县男徙封至临淮郡公。上以井络之下。新去汤火。亦既震耀。是图生殖。于是辍台宰之重。为慈惠之师。黄枢金铉。戚钺秬鬯。旬岁閒三锡命。烜赫嘉会。绸缪枢极。信赏礼赐。冠于偫伦。岂非公之道阨不申。而昌大于后。抑义方家法。固有类乎。公捐馆四年而夫人殁。其明年。临淮公乃举公之窆与夫人之丧。改葬缑氏颍川王之兆。从先封以叙昭穆。礼也。初临淮王至监察御史而孤。其后再为中执法。朝典覃恩。赠公杭州刺史。其司大政也。再赠公吏部尚书。夫人始追封文水县太君。益封汝阴郡太夫人。顾复罔极之报。哀荣归厚之礼。成于德器。名教称之。临淮公考功府君之谪掾于吴也。与德舆王考府君有侨札之欢。油素斯在。清徽未泯。德舆获与相君交。代为地官小司徒。陪外廷之末议。承宰府之宽政。有命论撰。忘其菲薄。刻兹乐石。以表鲜原。铭曰。
君子之道,刚方絜矩。
或消或长,或默或语。
于惟尚书,执宪天朝。
密侍殿内,肃清偫寮。
锋铓肯綮,湖海飘飖。
以恬养智,无落吾事。
吻合虚元,脱遗声利。
题剑告第,宠灵斯备。
元衮介圭,流光所自。
煌煌台司,天子是毗。
荫庥岷峨,洒濯疠疵。
视此忠力,无非孝思。
缑氏峻原兮,幽宅悠久。
崔嵬介石兮,夭矫螭首。
镂嘉闻兮,以示厥后。
凌烟阁勋臣颂
其一
河间元王孝恭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我二后受成命。抚兴运。轧坤轴。撼乾枢。鼓元气而雷域中。腾百川而雨天下。云收雨霁。如再开辟。荡荡焉与太极同功。贞观十七年。太宗以功成理定。秉为而不有之道。让德于祖考。推劳于偫臣。念匡济于艰难。感风云于畴昔。思所以摅之无穷。乃诏有司。拟其形容。图画于凌烟阁者二十有四人。盖象乎二十四气之佐天。昭勋德也。昔者舜以九官致理。周以十乱反正。高皇以三杰祚汉。光武以二十八将中兴。若夫错综勋贤。牢笼今古。雄四代而高视者。其唯圣唐乎。至若唐莒公刘渝公之伦。探元符。建帝图。首戴神尧。举晋阳而活天下。此则大禹之拯溺也。魏郑公以致君为已任。谏若不及。謇謇左右。秉心宣猷。此则咎繇之飏言也。虞永兴纠合偫儒。旁求百代。明备王礼。克谐帝乐。使我大国焕乎其有文章。此则夷夔之制作也。长孙赵公。举大义。除二凶。安宗庙。定社稷。以振我丕赫无疆之休。此则周公之匡救也。英卫受天勇智。雄武佐圣。鼓行海内。麾定四方。此则太公之鹰扬也。房杜元机朗识。并运帷幄。神发响效。谟成天功。此则萧何之指踪。子房之决胜也。尉迟秦程。刚毅木讷。气镇三军。力崩大敌。匹马孤剑。为王前驱。此则吴汉之朴忠。贾复之雄勇也。其馀皆榱栋殊材。黼黻异制。俦诸古烈。罔有惭德。皇王之业。于斯为盛。其始也。文为经。武为纬。智斯作。忠斯述。其末也。大不偪。小不遏。退者全。来者达。控而纵之。使自用之。推而引之。使自尽之。不设笼槛。以观寥廓之致。不顿缰锁。以极权奇之变。执一德而众力展。悬大信而偫情竭。高祖取之以义。太宗用之以道。高宗终之以仁。传圣万代。享其功利。此非盛欤。昔陆机袁宏为晋人。而歌功于汉魏。作者犹或称之。况乎游圣代。观国光。目睨凌烟。而颂声不作。某不揣贱劣。有亹然之志。辄尽所蓄。各为赞一章。上以见王业之艰难。中以明圣贤之相须。次以朗前哲之光韵。末以耸后人之盛节。侯君集张亮。负勋跋扈。自陷大逆。敢没其名。用彰天罚。使伐劳怀贰者惧。春秋之义。异姓为后。故以
河间元王
为赞首云。
太极构天。
本由一气。
大人创业。
资我族类。
堂堂河间。
仁勇是经。
遹骏有声。
为唐宗英。
暴隋天亡。
偫盗猖狂。
我伐用彰。
时维哲王。
武有烈光。
为爪翼肺肠。
经纶八方。
自南徂东。
晏海澄江
(平萧铣辅公祏)
。
使父兄帝天下。
化家为邦。
用竭尔力。
宠臻其极。
言不伐。
色不德。
以逊以默。
柔嘉维则。
佐高祖建大绩。
如周旦奭。
与太宗守大成。
如汉间平。
宜君宜王。
盘石无疆。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
(校书郎时作)
其二
(805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诗
文卫罗
新圹
⑴
,仙娥掩暝山。
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
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仪表”句:谓恭王之母可为宗室诸女性之榜样。河间,指
河间王孝恭
。《新唐书·宗室传赞》(卷七八):“至河间之功,江夏之略,可谓宗室标的者也。”)
。
⑴ 文卫:仪仗警卫。圹:《说文·土部》:“圹,堑穴也。”段玉裁注:“谓堑地为穴也,墓穴也。”
比红儿诗
其一
唐末 ·
罗虬
比红者,为雕阴官妓杜红儿作也。美貌年少,机智慧悟,不与群辈妓女等。余知红者,乃择古之美色灼然于史传三数十辈,优劣于章句间,遂题比红诗。(案:广明中,虬为
李孝恭
从事,籍中有善歌者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䌽。
孝恭
以红儿为副戎所盼,不令受。虬怒,手刃红儿,既而追其冤,作〈比红诗〉。)
引用典故:
尺五天
姓字看侵
尺五天
,芳菲
(一作名)
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
虚赚
明皇幸蜀川。
评注
(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次
李元公
过赠韵兼寄令兄东园
明末清初 ·
成鹫
七言律诗
白菜黄花带雪挑,斋厨烟火冷萧萧。
一声憨犬吠当户,十载故人来过桥。
出袖诗篇难和郢,涉江舟楫漫乘潮。
入城为报东园道,风雅于今不寂寥。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