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旭

相关人物:共 19 位
共 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2—1067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君谟。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庆历三年知谏院,赞助庆历新政,直言疏论时事。后出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进知制诰,每除授非当旨,必封还之。至和、嘉祐间,历知开封府、福州、泉州,建万安桥,横跨泉州湾,全长三百六十丈。在我国桥梁史上有重要地位。入为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朝以母老求知杭州。卒谥忠惠。工书法,诗文清妙。有《茶录》、《荔枝谱》、《蔡忠惠集》。
全宋诗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
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
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
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
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
嘉祐五年(一○六○),召为翰林学士、三司使。
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
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
孝宗乾道中,赐谥忠惠。
有《蔡忠惠集》。
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为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浚、颜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
集外诗另编一卷。
集中卷七《度南涧》“隐隐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为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为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词学图录
蔡襄(1012—1067) 字君谟。福建莆田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书法史上素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之称,欧阳修、苏轼最推崇其书,《东坡题跋》:"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欧阳文忠公集》:"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山谷文集》:"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 有《好事近》词,见《花草粹编》。
全宋文·卷九九四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进士。明道中为漳州从事。景祐三年为西京留守推官日,范仲淹、余靖等以言事贬,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赞仲淹等,而斥司谏高若讷,由是名闻遐迩。后为馆阁校勘。庆历三年知谏院,支持庆历新政,论事无所回挠。次年出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五塘溉田,奏减丁口税之半。皇祐中召为右正言、直史馆,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每除授不当,辄封还之。至和初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泉州。嘉祐五年,入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擢三司使。治平二年,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四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赐谥忠惠。襄工书,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见欧阳修《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宋史》卷三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3—787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太冲。
韩休子。
通《》、《春秋》,好鼓琴,善书画。
肃宗至德时,为吏部员外郎,簿最详致。
代宗大历六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清勤检辖,帑藏稍实。
德宗时,除镇海军节度使,安辑百姓,均其租税,境内称理。
帝走奉天,淮、汴震骚,滉训士卒,完靖东南。
又调发粮帛以济朝廷,当时赖之。
贞元初,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郑国公。
刘玄佐不朝,滉过汴州讽之,为办装犒军,玄佐遂入朝。
卒谥忠肃。
工书法,得张旭笔法。
善画人物及农村风物,绘牛、羊尤佳。
画有《五牛图》、《文苑图》等传世。
撰有《春秋通》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3—787 字太冲,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天宝中以荫入仕,历同官主簿。肃宗至德元载(756)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乾元二年(759)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迁尚书右丞。代宗大历六年(771)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与刘晏分领诸道财赋。德宗建中元年(780)出任浙江东西观察使。德宗奔奉天,滉转输江南粟帛,朝廷赖之。贞元元年(785)加同平章事、江淮转运使。二年封晋国公,三年二月卒。生平见顾况《韩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滉工诗文,善书画,精《易象》、《春秋》。其浙西幕中多用能文善画之士,时时唱和。《全唐诗》存诗3首。
唐诗汇评
韩滉(723-787),字太冲,京先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子少师韩休之子,以门荫解褐左威卫骑曹参军。肃宗朝,自殿中侍御史三迁至吏部员外郎,转郎中。又历尚书右丞、户部侍郎,大历末,出为晋、苏二州刺史。建中二年,迁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贞元元年,检校左仆射,加同平章事。二年,朝索师,卒。滉工书,善丹青,好《》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天文事序议》等,均佚。《全唐诗》存诗二首。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四
滉字太冲。宰相休子。以荫授左威卫骑曹参军。至德初累迁祠部考功吏部员外郎。大历中迁太常卿。拜镇海军节度使。封南阳郡公。贞元元年拜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进封郑国公。二年改封晋国。加度支诸道盐铁等使。三年以疾薨。年六十五。赠太傅。谥曰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5—785 【介绍】: 唐僧。
长沙人,字藏真。
俗姓钱。
以善狂草出名。
尝于故里广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其所居曰“绿天庵”。
嗜酒,兴到运笔,飞动圆转,变化多端而法度具备。
晚年趋于平淡。
其弃笔堆积,埋山下曰笔冢。
前人评其狂草承张旭而有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
有《自叙》、《苦笋》等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7—? 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
幼出家为僧。
喜草书。
家贫无纸,乃广种芭蕉,以其叶练字,书艺大进。
肃宗时,为吏部尚陟所赏。
代宗大历初。
曾至广州谒岭南节度使徐浩。
后又入京,求见当时名公,以求进益。
颜真卿、张渭、戴叔伦、钱起等,皆作诗文称赏其草书。
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以后。
全唐文》卷四三三有陆羽撰《僧怀素传》,《宣和书谱》卷一九亦有传,事迹另参见《唐才子传》卷三及其传世诸帖。
其草书今存10余帖,笔势圆转飞扬,狂纵放逸,与张旭齐名,世有“颠张狂素”之目。
全唐诗》存诗2首,然小传则误为法名相同之唐初律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口吃,对客不出言。
醉后,应答如流。
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被人称为饮中八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文宗时,诏以旻剑舞、李白歌诗、张旭草书为三绝。
旻尝与幽州都督孙佺北伐,为奚人所围,旻舞刀立马上,矢四集,皆迎刀而断,奚人大惊而去。
后以龙华军使守北平。
北平多虎,旻善射,一日得虎三十一。
寻又遇一虎,小而猛,据地大吼,旻马辟易,弓矢皆坠,自是不复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湖州乌程人。出家开元寺,后入长安,住荐福、西明等寺。宣宗大中时召对,赐紫衣,加号十望大德。后归乡里开元寺,卒。工书,尤善草书。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高闲。湖州乌程人。出家开元寺。后入长安。住荐福西明等寺。大中朝赐紫。加号十望大德。后归乡里。卒于本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湖之乌程人。
髫年辞俗。
受具。
隶居开元寺。
博学无不通。
尤工字画。
其于草书。
或以比之张旭云。
游京师。
禀听经律于荐福西明等寺。
宣宗诏入殿。
前挥染赐紫衣。
仍获与临洗忏戒坛。
号十望大德。
以老乞归。
终于寺。
弟子鉴宗。
传其笔法。
赐号无上大师。
闲平居。
每以白纻作草隶。
今苕霅好事家。
犹有存者。
胡澥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胡澥(1580年1月31日—1655年9月17日),字叔会,号练海,又号松石小隐。
湖广常德府澧州(今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澧州在雍正年间析出部分地区另设安福县,民国时改称临澧县,澧州其余部分改称澧县
胡澥所居刻木山位于今天的临澧县境内。
)人,明朝官员,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累官至河南按察司提学副使,后被周孝王朱恭枵参劾,革职流放贵州,不久赦还,顺治十二年(1655年)去世。
万历八年正月十六日(1580年1月31日),胡澥出生于湖广常德府澧州,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崇祯三年(1630年)授御史,因为得罪了内阁首辅周廷儒,改仕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官礼部精膳司员外郎、礼部主客司郎中。
崇祯七年(1634年)升为河南按察司提学副使,被周孝亲王朱恭枵弹劾,革职流放贵州兴隆卫,不久赦还,在家乡长期隐居。
晚年与清政府采取合作态度,文中有“振国家维新之命”等语,并称颂澧州知州王璲是与唐朝名臣薛伯高、柳宗元并称的三大儒。
顺治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洛阳人。
善书,有张旭笔意。
昭宗光化中对殿庭草书,赐受紫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洛阳(今属河南)人。
工草书,颇存张旭笔意。
昭宗光化间,奉诏于御前作书,两次被赐紫袍。
又能诗。
事迹见《宣和书谱》卷一九。
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亚栖。洛阳人。善书。光化中赐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吴灏,1930年生于佛山,字玉、又字子玉,号迟园、迟居士、退园词客,广东省佛山市人。
吴灏先生介绍他临《清明上河图卷》的情况吴灏先生介绍他临《清明上河图卷》的情况。
先祖吴荣光,精鉴别,善书画。
祖父吴赤云,父焕文。
叔伯均从事医业已三世,少年亦从父习医。
祖父富收藏,濡染极,即龄即好东涂西抹,长游学于穗垣香岛间。
一九四八年考入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为校长丁衍庸所器重,同年从赵少昂先生游。
一九五四年拜江南谢稚柳先生为师,学业精进,所临王渊《竹雀图》,师称其作笔致清新。
他于两宋绘画、元代水墨经过一段很长的力学过程,下及明董其昌,徐渭,八大山人,石涛,数十年寝馈其间,直取古人神理而后已。
所作粗放之笔,业师软叹曰:“其淋漓酣畅之致,足使青藤却步、苦瓜袖手”。
容庚教授与之结忘年交,数十年中相鉴评书画。
先生于绘画外于书法、诗词、篆刻其造就不亚于其绘书,可见文艺一门取学之法并无二致,先生诗词得五代二李(李煜、李璟)与北宋诸家者多,书学宋四家,尤用力于黄庭坚,偶作狂草则取法张旭与怀素,于治印则集历代各家之大成而自出新意。
其学也广然其风格却同一。
结构严识最谨中见灵动,简澹的情意又感其渊穆,豪放跃宕中含娇媚而绰约,是现代中国传统画派中的一位有力的继承者,著有《梦帘香阁词》、《吴子玉书画集》、《大笑草堂印存》。
梦帘香阁词
予所好者,诗词书画,尤以画为最,次则为词,垂老不改。少日戏为歌曲唱之,借古人之作以感慨人生,未尝刻意用力于此。中岁多故,笔砚书画几成灰烬,悲悼亡之凄凉,痛盛年之不再。儿女娇痴,亲故远离,竟成无告之人。寒夜孤灯更阑无寐,得以此自遣耳。未尝有与世人争一日长短之想,敢以词人自居耶。辱蒙拙作筹仁丈收入其丛书中,余既感且愧矣。因重抄一过,偶有新作及初刊未列入者,此编一并录之以为快慰矣。 春阴斜日山房枯寂草草漫记之时癸酉二月也 灏
共 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