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绛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咏德上太原李尚书 中唐 · 欧阳詹
七言律诗
那以公方郭细侯,并州非复旧并州。
九重帝宅司丹地,十万兵枢拥碧油。
锵玉半为趋閤吏,腰金皆是走庭流。
王褒见(一作颂)德空知颂(一作感),身在三千最上头。
花下醉中联句(828年) 中唐 · 李绛
五言排律
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送刘二十八)
残春犹可赏,晚景莫相催(禹锡送白侍郎)
酒幸年年有,花应岁岁开(居易送兵部相公)
且当金韵掷,莫遣玉山颓(绛送庾阁长)
高会弥堪惜,良时不易陪(承宣送主客)
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禹锡送吏部)
我辈寻常有,佳人早晚来(嗣复送白侍郎)
寄言三相府,欲散且裴回(居易,时户部相公同会)
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
开敷多喻草,凌乱被幽径。
压砌锦地铺,当霞日轮映。
蝶舞香暂飘,蜂牵蕊难正。
笼处彩云合,露湛红珠莹。
结叶影自交,摇风光不定。
繁华有时节,安得保全盛。
色见尽浮荣,希君了真性
⑴ 白莲宫:东晋释慧远于庐山东林寺,与慧永、慧持、刘遗民、雷次宗等,结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又掘地植白莲,故称白莲社。后因称佛寺为白莲宫。此指永寿寺。
⑵ 琉璃:佛教以七宝庄严形容净界,琉璃即七宝之一。花界:莲花界之省称,此指永寿寺。清厉荃《事物异名录·佛释·佛寺》:“《白六帖》:花界、花宫……皆佛寺名。”
⑶ 开敷:指开花。敷,布,开。多喻草:指牡丹。佛教常以花草树木示人佛理。《妙法莲华经》卷三《药草喻品》佛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语:“如彼草木,所禀各异,佛以此喻,方便开示,种种言辞,演说一法。”
⑷ 真性:佛教谓人本来就具有之不妄不变之心体。
李三(796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知我贫
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
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
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
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
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
但感游子颜,又值馀英落。
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
日暮分手归,杨花满城郭。
⑴ 蓂:古代传说中一种瑞草。《竹书纪年》卷上《帝尧陶唐氏》:“又有草荚(夹)阶而生,月朔(阴历初一)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月末)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
⑵ 藿:香草名,即藿香,多年生芳香草木,茎叶可入药。《广韵·铎韵》:“藿,香草。”
⑶ “鲍叔”二句:《史记·管晏列传》(卷六二):“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贫。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葵,葵菜。元王祯《农书》卷八:“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奈旱,味甘而无毒……子若根则能疗疾,咸无弃材,诚蔬茹之上品,民生之资助也。”《诗·豳风·七月》:“七月烹葵及菽。”
⑷ “半面”句:谓交往虽浅而交情不浅。《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
⑸ “千金”句:谓坚守信用,不轻易许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⑹ 缑山鹤:旧题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缑山,即缑氏山,在今河南省偃师市。
忆在开元观,食柏练玉颜
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李生隔墙住,隔墙如隔山。
怪我久不识,先来问骄顽
十过乃一往,遂成相往还。
以我文章卷,文章甚斑斓。
因言辛庾辈,亦愿访羸孱
既回数子顾,展转相连攀。
驱令选科目,若在阓与阛
学随尘土坠,漫数公卿关
唯恐坏情性,安能惧谤讪。
还招辛庾李,静处杯巡环
进取果由命,不由趋险艰。
穿杨二三子,弓矢次第弯。
推我亦上道,再联朝士班。
二月除御史,三月使巴蛮。
蛮民(竹感切)诉,齧指明痛瘝
怜蛮不解语,为发昏帅奸
归来五六月,旱色天地殷
分司别兄弟,各各泪潸潸
哀哉剧部职,唯数赃罪锾
死款依稀取,斗辞方便删(斗辞:辩讼之辞。)
道心常自愧,柔发难久黫
折支望车乘,支痛谁置患。
奇哉乳臭儿,绯紫绷被间
渐大官渐贵,渐富心渐悭。
闹装辔头𧤾,静拭腰带斑。
鹞子绣线𩏪,狗儿金油(去声)
香汤洗骢马(21)翠篾笼白鹇(22)
月请公主封(23),冰受天子颁(24)
开筵试歌舞,别宅宠妖娴。
坐卧摩绵(一作锦)(25),捧拥綟丝鬟(26)
旦夕不相离,比翼若飞𪈿。
而我亦何苦,三十身已鳏(27)
愁吟心骨颤,寒卧支体𤸷(28)
居处虽幽静,尤悔少愉懒(29)
不如周道士,鹤岭临钟湾(鹤岭:缑氏山之岭,在今河南偃师市境内,王子乔成仙后曾乘鹤于此短暂驻留。参卷5《别李三》注。潼:蜀本、杨本、董本、全诗作“钟”,似是。钟湾,疑亦在河南偃师境内。)
绕院松瑟瑟,通畦水潺潺。
阳坡自寻蕨(30),村沼看沤菅(31)
穷通两未遂,营营真老闲。
⑴ 食柏:传说服食柏树叶与果实,可以延年或成仙。旧题汉刘向《列仙传·赤须子》(卷下):“赤须子……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齿落更生”
⑵ 辛、庾:辛指辛丘度,行大。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自注:“辛大丘度,性迂嗜酒”;庾指庾敬休,字顺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与元稹有姻懿关系。参拙著《元稹年谱新编》贞元十年谱文。
⑶ 访:原作“放”,据蜀本、卢本及何焯校改。羸孱:瘦弱之人,此为元稹自称之谦辞。
⑷ 科目:指唐代分科选拔官吏之名目。清顾炎武《日知录·科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曰制举……见于史者凡五十馀科,故谓之科目。”
⑸ 阓与阛:阓,市之门;阛,绕市之墙。《广雅·释宫》:“阛,道也。”王念孙疏證:“案,阛为市垣,阓为市门,而市道即在垣及闸之内,故亦得阛阓之名。”此泛指喧闹之市区。
⑹ 公卿关:唐代科举,举子往往需求助于当权者,使为之称扬,如过道关口,故云。
⑺ 穿杨:形容箭术高明。《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此喻指科举及第。
⑻ 詀諵:低声碎语貌。
⑼ 齧指: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痛瘝:疾苦,病痛。
⑽ 昏帅:指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严砺曾擅没管内将士、官吏、百姓及前资寄住等庄、宅、奴婢及两税外加徵钱米等。
⑾ 殷:赤黑色。《左传·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杜预注:“殷,音近烟,今人谓赤黑色为殷色。”
⑿ 分司:唐制,中央官吏在东都任职,称分司。
⒀ 锾:古代重量单位,一说为六两,一说为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一说为六两大半两。
⒁ 道心:即菩提心。菩提乃梵文之音译,意译为“觉”“智”等,指对佛教根本精义之觉悟,旧译借用《老》、《庄》术语,称之为“道”。
⒂ 黫:黑色。《史记·天官书》:“黫然黑色甚明。”
⒃ 折支:弯腰。支,同“肢”。《正字通·支部》:“支,与肢通,人四体也。”
⒄ “绯紫”句:指因门荫而得高官。绯紫,红色与紫色之官服。唐制,散官五品以上服绯,三品以上服紫。此泛指高官所穿之官服。绷被:襁褓。绷,同“绷”,包裹婴儿之小被。
⒅ 闹装:明王骥德《古本西厢记》:“盖闹装犹杂装之谓。”辔头:马龙头。𧤾:同“觼”,系辔之有舌环。《说文·角部》:“觼,环之有舌者。”桂馥义證:“觼,系辔之环也。”
⒆ 𩏪:鹞子身上用丝线织成之饰物。
⒇ 镮:泛指圆圈形物体,亦作“环”。
(21) 骢马:青白色错杂之名马,古代御史之所乘。《后汉书·桓典传》:“【典】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22) 白鹇:鸟名,又称银雉,雄鸟之冠及下体纯蓝黑色,上体及两翼白色,故名。萧颖士《白鹇赋序》:“白鹇,羽族之幽奇,素质黑章,爪觜纯丹,体备冠距,颇类夫鸡翟,神貌清闲。”
(23) (一作俸)。(“月”句:《唐六典·公主邑司》:“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财货出入、田园徵俸之事。”请:告诉。《尔雅·释诂上》:“请,告也。”封:卢本、杨本、全诗一作“俸”)
(24) “冰受”句:古代帝王夏天赏赐贵重宠臣冰块,以示恩宠。《大戴礼记·夏小正》:“颁冰:颁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
(25) 绵:纪事、季本一作“锦”。卢校“疑锦”,似是。
(26) 綟丝鬟:黄黑色发髻,此借指年轻女性仆人。綟,用荩草染成之颜色,黑黄而近绿。《急就篇》卷二:“缥綟绿纨,皂紫石延。”颜师古注:“綟,苍艾色。东海有草,其名曰䓞,以染此色,因名綟云。”
(27) 鳏:男子无妻。《释名·释亲属》:“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
(28) 五闲切,又渠云切,痹也。《素问·五常政大论》:“皮𤸷肉苛,筋脉不利。”张隐庵集注引张介宾曰:“𤸷痹而重也。”
(29) 愉懒:懈怠。愉,同“偷”;懒,同“懒”。
(30) 蕨: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在山野,嫩叶可食,俗称蕨菜。《诗·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31) 沤菅:水浸茅草,使之柔韧。菅,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尺,古代用以编盖房顶。
① 今春与杨兄会于冯翊,数日而别,此诗同州作。
白发故人少,相逢意弥远。
往事共销沈,前期各衰晚。
昨来遇弥苦,已复云离巘
秋草古胶庠,寒沙废宫苑
知心岂忘鲍(“知心”句:见5卷《别李三》注。),咏怀难和阮
壮志日萧条,那能竞朝幰
⑴ 遇弥:蜀本、杨本、董本、马本作“弥遇”。
⑵ 云离巘:古人以为石为云根,云触石而出,故云。巘,险峻之山峰。《广韵·狝韵》:“巘,山峰。”
⑶ 胶庠:周代学校名。周代胶为大学,庠为小学,后世通称学校为胶庠。语本《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⑷ 宫苑:指沙苑与兴德宫。沙苑在今陕西大荔县南,南临渭水,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唐于此置沙苑监。《元和郡县图志·同州》:“沙苑,一名沙阜,在(冯翊)县南十二里,南北三十里……今以其处,宜六畜,置沙苑监。”兴德宫,《元和郡县图志·同州》:“兴德宫,在(冯翊)县南三十里。义旗将趣京师,军次于忠武园,因置亭子,名兴德宫,属家令寺。”
⑸ “咏怀”句:阮籍有《咏怀诗》八十馀首,多借古讽今,词旨隐约,归趣难求。
⑹ 朝幰:朝廷大臣所乘之车辆。幰,车前帷幔。隋朝曾规定,六品以下官员乘车不得施幰。此借指高官。
天意兆升平,忠良自间生。
二年移四镇,一夜破重城。
白刃来临敌,青油引出京。
指途谙老马,望海哂长鲸。
国用鞭头算,军机帐下萌。
王师初戮力,贼将首推诚。
鼎鼐传家世,藩隅易弟兄。
风云将气合,才命与时并。
咳唾收齐土,疮痍肓蔡氓。
指撝从上策,谈笑赖高情。
发号方回踵,归农务散兵。
紫微才近侍,彤矢又专征。
曲直须绳准,幽深藉镜明。
晓江流汗漫,秋华耸峥嵘。
士勇思陈力,儿啼畏道名。
文王开卦兆,武帝下星精。
远寄恩弥厚,深欺敌不勍。
俭风敦制度,和气茂逢迎。
画障朱轩设,蛮刀粉壁横。
木鱼连钥动,金兽齿环狞。
舞席宫鬃出,宾盘海馔盈。
绣蹄红球卧,花领紫绦萦。
鹓鹭初移府,熊罴夜烈营。
济河无反顾,当阵必前行。
野迥朱旗卜,霜干翠幕轻。
角吹寒日色,枪揭暑雷声。
宁越身犹贱,冯暖胆未呈。
贵门心强迹,贤路力何争。
閟手从抛剑,愁肠却赖觥。
宁依刘表死,不接贾充荣。
阻辙羞偏毂,蟠泥渴一泓。
应怜望尘眼,歧路拜双旌。
忆作江东客,猖狂事颇曾。
海隅思变化,云路折飞腾。
小子今何述,高贤昔谬称。
瘦体休问马,病爪莫论鹰。
海棹扁舟泛,江开一槛凭。
岸环青莽苍,峰峭碧崚嶒。
水国程无尽,烟郊思不胜。
金丝援嫩柳,玉片犯残冰。
夜泊闻操楫,朝行看下罾。
沙明春雨霁,野白暮云蒸。
蒲晚帆山叶,花开镜水菱。
乱芳丛沼沚,馀溜泄沟塍。
鹫岭因支访,龙门诣李登。
黄莺春恼客,白鹤夜依僧。
粗得狂歌趣,深疑笑病症。
地穷屯健马,天尽抑飞鹏。
桂彩分城堞,松香在阁层。
酒徒穷不破,诗债老相仍。
伯玉年将近,宣尼《易》未弘。
岁储虽自乏,社肉必均秤。
造化三光借,乾坤一块凝。
才当论曲直,命可系衰兴。
凤鸟非无叹,骅骝靡不乘。
豹文须蔚蔚,羊目漫睖睖。
范蠡尝金铸,吴王昔土崩。
雄图翻自失,高躅鲜相承。
禹庙思陈藻,秦山忆杖藤。
几时心豁豁,长日醉瞢瞢。
水室穷深讨,云门极峻登。
北归天尚远,东望海方澄。
鹤跂虚为羡,人言敢不应。
旅游星正孛,愁望月初絙。
讵欲由斜径,聊思枕曲肱。
兴扪头上虱,閒视笔锋蝇。
鸟岸劳方寸,鱼瓶惜一升。
诗秋情未剧,别夜思偏增。
白首身从贱,青云气可凌。
当知在尘土,言直更兢兢。
塞色深河曲,江声接海壖。
一生劳远地,万事诫中年。
失路为閒物,无官入长钱。
高踪非隐遁,下界即狂颠。
渐老稀时辈,归休著近篇。
星明知帝座,琴妙觉商弦。
阙下非才入,江南是性牵。
山猿拾虫豸,野鸟避鹰鹯。
戏傲东方朔,文轻司马迁。
万言成弃置,五字失雕镌。
去处寻庄叟,生涯挈道诠。
新秋唯白发,旧物祇青毡。
志业宁常堕,穷耕岂素便。
高低徇鸡口,得失付鱼筌。
醉卧扪云扃,狂歌上钓船。
古桐收取好,坏屋荐来偏(原注:祜累蒙方镇论荐。)
却厌长裙曳,宁辞短褐穿。
愤穷多自乐,不佞少人怜。
静祝旄头矢,閒看马腹鞭。
长途思逐日,高阁梦凌烟。
读《易》删王注,通《诗》断郑笺。
灰心志射鹄,火性急韦编。
昔命公称许,尝封国是燕。
中间得道济,内外益心虔。
始助周文理,俄随汉武仙。
长沙归贾谊,汗马得张骞。
战伐穷蕃域,英雄是将员。
几当陈俎豆,长谓铸戈鋋。
世故贞元末,时清天宝前。
乱离中可惋,愚俊日相肩。
忆昨聆商鞅,于今俟鲁连。
阴阳初未契,造化昔何邅。
窃位崇奸力,沽荣渎货权。
满堂金已散,一草命无全。
皂白金徒尔,苍黄古亦然。
不时经废宅,无地见荒埏。
绝塞尘犹起,穷阴候莫愆。
杨朱宁谩泣,阮籍不空眠。
上意今唯允,人心遽益悛。
洪炉当釰戟,大匠主陶甄。
谏豸心弥果,星郎议亦先。
气肠思藻镜,血首待花砖。
地峻清流急,天高白日悬。
军庭深自诫,相合肯虚延。
金马门徒启,蒲轮诏未宣。
会逢嵩岳幸,应见渭滨畋。
始贺官衣段,寻闻御食蠲。
灾蝗虽犯稼,彗孛欲依躔。
楚国风殊革,夷门政已传。
深谋南界郢,重德北临边。
迹恋羊公切,心依魏相专。
苦眉虚更结,穷肺勿相煎。
轮转功何倍,藩方寄甚坚。
三千拥簪纪,十万各旌旃。
大器能斟酌,长材少弃捐。
乐音尤在律,星象倏开乾。
子夜汾河上,阳春岘岭颠。
鬼园濡健笔,花塔醉妖铅。
入室风仪迥,登楼月思圆。
塞旗冬猎猎,江鼓夜鼘鼘。
卧犬偎𩊐毯,鸣骝跃锦鞯。
绿毛鹦鹉细,红实荔支骈。
酒夕繁含管,诗秋迭彩笺。
拥炉香旋爇,剪烛艳重然。
画鹢交浮浅,雕盘几饫檀。
蟹黄咸满箸,熊白软加笾。
文业臻曹植,军书到谢玄。
鹧鸪词绮靡,鸲鹆舞蹁跹。
未坐扶狼狈,重茵睡猓然。
夜门归妓乐,部砌拾花钿。
揭袖从风虎,弹冠仰露蝉。
依刘身未杀,投赵踵空旋。
窃语机关少,徐行病体挛。
讵烦詹尹策,徒挂养由弦。
勃窣形骸朽,眼回语气嫣。
万端饶睚眦,一笑泥婵娟。
大网宁罗雀,深源亦聚鳣。
偏思公子馆,谁问李膺船。
笔砚今犹置,文章昔精研。
行因竹林寺,出为柘枝筵。
物外心仍僻,尘中病已痊。
萧疏吟草木,浩渺溯波涟。
南陌逢车马,西陵见墓田。
伤心从楚塞,垂泪到湘川。
建业人无也,姑苏事已焉。
翠华深沓霭,情籁响潺湲。
梦去为蝴蝶,魂游逐杜鹃。
诗吟陈后主,传范楚先贤。
百越怜疆境,三吴隘井廛。
江分九派水,海石一方天。
步日松阴缺,披岚石翠鲜。
朝帆入大浦,暝鞚逸长阡。
曩造西霞律,新参北固禅。
涧游提破屦,楼卧枕空拳。
□肆行聊问,僧棋坐与𡎞。
朽心降杞梓,生意慕兰筌。
真道非无隘,空谈是信缘。
侯王如重阻,归看数峰连。
席上吟 唐 · 刘崇鲁
七言绝句
南行忽见李深之,手舞如蜚令不疑。
任有风流兼蕴藉,天生不似郑都知。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