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易之

相关人物:共 48 位
共 4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6 【介绍】: 唐绛州太平人。
字仲晔。
举明经。
武周圣历元年,为卫州刺史,时值秋季,河北征民工修城以防突厥,晖悉令罢散,归田收获。
历任泰州刺史、洛州长史,拜中台右丞。
中宗神龙元年,与张柬之等杀张昌宗、张易之,迎中宗复位,擢侍中,封平阳郡公。
旋以武三思僭,阳尊为郡王而罢知政事。
后复被诬以谋废韦后罪,贬崖州,矫制害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8—705 【介绍】: 唐赵州栾城人。
高宗乾封进士。
武周圣历初以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处事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
后因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郿州刺史。
少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8—705 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
9岁能文,20岁登进士第。
累转咸阳尉。
裴行俭征突厥,奏为掌书记。
后历官集州刺史、天官侍郎。
曾两度为相,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遇事依违两可,人称“苏模棱”。
中宗神龙初(705),因谄附张易之兄弟,贬郿州(在今中亚)刺史,死于任所。
味道工诗善文,少时与李峤并称“苏李”,后又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苏味道诗作五律甚多,然成就不及沈、宋。
今人徐定祥有《苏味道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
幼与同郡李峤俱以文辞显,时称“苏李”。
弱冠登进士第。
延载中,以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平章事。
贬集州刺史,召为天官侍郎。
圣历初,复以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坐事贬坊州,迁益州长史。
神龙初,坐党附张易之贬眉州刺史,卒。
味道久居相位,谙练官场故习,圆滑保身,世号“模棱宰相”。
有《苏味道集》十五卷,已佚。
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味道)九岁能属辞,与里人李峤俱以文翰显,时号“苏李”。
三唐诗品
盛有时名,藻思相称,惟其速达,故入境未宏。旧集阙残,未窥其所木,拟以连篇排比,其源盖出于王筠。初唐之古芳,实梁陈之支派也。“火树银花”,时留俊赏,然丰肌靡骨,无复陈隋。
《诗学渊源》
集中诗皆应制之什,未改陈隋旧习。用事典雅,后遂成馆阁一体。至蓄意含情,推事及物,则固唐诗之本色,异于六朝所尚者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6 【介绍】: 唐东光人。
累官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
参与诛张易之兄弟,以功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寻拜中书令、特进南阳郡王。
武三思用事,恕己为其所诬构,流环州。
三思复使周利贞矫制杀之。
后谥贞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
武后长安中,历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
预诛张易之兄弟,又从相王统南衙兵备非常,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南阳郡公。
未几,拜中书令,封南阳郡王。
后贬流环州,为周利贞逼杀。
德宗建中初,赠太子太傅。
谥曰贞烈。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5或646—714或715 【介绍】: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6—715? 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
弱冠登进士,高宗上元二、三年(675、676)间,举制策甲科,历任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
高宗时奉命宣谕岭南邕、严二州,叛者尽降,高宗甚嘉之。
酷吏来俊臣构陷同平章事狄仁杰、知御史大夫事李嗣真等,李峤挺身直其枉状,忤旨出为润州(今江苏镇江)司马。
后以文章受知武后,三度拜相,并领修《三教珠英》。
中宗复位,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
景龙三年(709)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睿宗即位(710),出为怀州刺史,寻以年老致仕。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张说《五君咏》誉其“才华乃天授,……新诗贯宇宙”。
曾与杜审言、骆宾王、苏味道、崔融诸人唱和,跻身初唐诸名家间,颇善乐府歌行,长篇流畅而见情韵。
其诗注本有今人徐定祥《李峤诗注》。
《杂咏》诗120首曾单行,玄宗天宝时张庭芳作注,有日本《佚存丛书》本,日本又存古钞本数种。
全唐诗》存诗5卷。
《全唐诗逸》补诗6首,然一作李桥。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李峤(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弱冠登进士第,举制策甲科。
圣历初,累官至鸾台少监、知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罢为成均祭酒,长安三年复为相。
张易之败,眨通州刺史,数月后召回,神龙二年为中书令,次年加修文馆大学士,封赵国公,以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睿宗立,罢知政事,除怀州刺史,致仕。
玄宗立,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卒。
峤富才思,所作人多传讽,与苏味道齐名,人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有《李峤集》五十卷,已佚。
今《李峤集》三卷乃明人所辑。
全唐诗》编诗五卷。
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举进士。累迁麟台少监。圣历初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转成均祭酒。罢知政事。检校文昌左丞。长安三年。复以本官平章事。中宗朝封赞皇县公。拜中书令。加修文馆大学士。进封赵国公。元宗践位。以中宗时峤密表相王诸子勿留京师。下制放斥。寻起为卢州别驾。卒年七十。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多传讽。……然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
《唐诗品》
唐初诸子,词心共艳,律调俱扬,不可尚已。而擅古作者,宋、李二君之宗,尤为炳著。延清之七言,裁茂郁之幽思,按鸿朗之疏节,品第梁陈,固已含跨其上;而巨山五言,词华英净,节奏铿谐,置之晋、宋之间,则潘岳之流调,惠连之靡富,微波尚传,不当擅美。若复湔其泾杂,骋其长驾,则七子之流,未知上下其论。
唐音癸签
汉称“苏李”,唐亦曰“苏李”,以今论之,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延硕七言,尤富风华,亦复又难为李尔。
《诗源辨体》
李峤五言古,平韵者止“奉诏收边服”一篇声韵近古,馀皆杂用律体;仄韵者虽忌鹤膝,而语自工。七言古调虽不纯,而语亦工。五言律在沈、宋之下,燕、许之上。其咏物一百二十首中有极工者。七言律二篇稍近六朝,然颇称完美。
三唐诗品
其源远祖文通,近规江令。才多略格,每见率尔成篇。七言骋妍,有陈宫艳体。《汾阴》之作,盛传当时,亦只以章尾四言跌宕,振起全篇,前路铺排,已无深致。咏物累牍,取成事类,风味无成,角巧分题,源出梁陈杂体;试帖之兴,其滥觞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7 【介绍】: 唐宋州宋城人,本名真宰。少为太学生,不以举荐为意,累年不调。高宗仪凤中,吐蕃犯边,元忠上封事,言命将用兵之要,高宗善之,令直中书省,累迁殿中侍御史。武则天光宅元年,监李孝逸军击徐敬业,转洛阳令。为周兴所诬,远贬。后又为来俊臣陷害,前后流放三次。武周圣历二年,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中宗在东宫,二张势倾朝廷,元忠上奏小人在君侧,贬高要尉。中宗复位,迁兵部尚书,进侍中,拜中书令,封齐国公,当朝用事,不再直言,随波逐流,誉望大减。后坐节悯太子起兵反韦后及杀武三思事,贬思州务川尉,行至涪陵,卒,年七十余。玄宗时追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本名真宰,以避武后母讳改。初为太学生。高宗仪凤中,上书论驭吐蕃,授秘书省正字,令直中书省内供奉。累迁殿中侍御史。武后时,以平徐敬业功擢司刑正,累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中宗朝,拜侍中,迁中书令,封齐国公,又进尚书右仆射,知兵部尚书。景龙元年(707)罢,贬为渠州司马,又左迁思州务川尉,行至涪陵卒,年七十余。景龙四年(710)追赠尚书左仆射、齐国公,玄宗开元六年(718)谥曰贞。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书史会要》卷五。元忠善草书。预撰《则天皇后实录》。《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六
元忠。
宋州宋城人。
本名真宰。
以避则天母讳改。
高宗时为太学生。
上封事。
授秘书省正字。
令直中书省内供奉。
再迁殿中侍御史。
监李孝逸军事。
以讨平徐敬业功擢司刑正。
稍迁洛阳令。
再陷罪流岭表。
还授御史。
圣历二年擢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迁左肃政台御史大夫。
长安中副相王为并州元帅。
突厥吐蕃犯塞。
加为大总管。
张易之昌宗谮下狱。
贬高要尉。
中宗即位。
驿召授卫尉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迁兵部尚书。
进拜侍中中书令。
封齐国公。
神龙四年拜左仆射。
武三思之党宗楚客纪处讷證元忠及子升与节悯太子同谋构逆。
请夷三族。
中宗不许。
元忠惧。
上表固请致仕。
手制听解左仆射。
以特进齐国公致仕。
仍朝朔望。
又以姚庭筠劾贬渠州员外司马。
又左迁思州务川尉。
行至涪陵卒。
年七十馀。
景龙四年追赠尚书左仆射齐国公本州刺史。
开元六年谥曰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7 【介绍】: 唐并州文水人。武士彟孙,武则天侄。则天临朝,累进夏官、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封梁王。性善谀,故特蒙则天信任,数幸其第,赏赐甚厚。中宗复位后,官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子武崇训娶中宗女安乐公主,构陷桓彦范等大臣,时人比之曹操、司马懿。与韦后、上官昭容私通,谋废太子李重俊,与子崇训同为重俊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7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少以武后族故累转右卫将军。
武后临朝,拜夏官尚书。
天授元年(690)封梁王,寻拜天官尚书。
證圣元年(695)转春官尚书。
神功元年(697),同凤阁鸾台三品。
中宗神龙初,进拜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固辞不受。
寻拜左散骑常侍。
三思性倾巧便僻,甚受武后宠信。
又谄媚宠臣张易之,干黩朝政。
神龙三年(707),为太子率羽林军所杀。
后赠太尉,追封梁王,谥宣。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会要》卷六三,《资治通鉴》卷二〇六等。
三思略涉文史,能诗文。
曾预修《三教珠英》、《则天皇后实录》。
全唐诗》存诗8首。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九
三思。士彟孙。以后族累转右卫将军。武后临朝。进夏官尚书。封梁王。證圣元年同凤阁鸾台三品。神龙初进拜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固辞。随例降封静德郡王。寻拜左散骑常侍。桓彦范等既诛二张。薛季昶刘幽求劝并诛三思。不从。翌日。三思因韦后潜入宫中。反易国政。彦范等皆斥去。悉复武后法。忌节悯太子。谋废之。太子惧。发羽林兵围其第杀之。既死。中宗为举哀。赠太尉。复封梁王。谥曰宣。睿宗立。斲棺暴尸。夷其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721 【介绍】: 唐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
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
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
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崇参计议。
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
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
复迁紫微令,罢冗职,修制度。
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崇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
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
卒谥文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21 字元之,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镇)人。高宗时举下笔成章科,授濮州司仓参军,入为司刑丞。武后天授中,历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圣历三年(700),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改司仆卿,犹凤阁鸾台三品。出充灵武道大总管。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出为申州刺史,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等。玄宗先天二年(713),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封梁国公。开元四年(716),以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九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两《唐书》本传曰文献)。十七年重赠太子少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崇三居相位,为唐代名相之一。工诗善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其先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隋末移居硖石(今陕西陕县),后家于洛阳。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武后朝,累迁至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出为灵武道大总管,亳、宋、常、越、许等州刺史。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中书令。复出为申、徐诸州刺史。玄宗开元初复入相,迁紫微令,封梁国公。崇长于吏道,号为名相,与宋璟并称“姚宋”。有《姚崇集》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六首。
全唐文·卷二百六
崇字元之。
陜州硖石人。
本名元崇。
以与突厥叱利同名。
武后时以字行。
至开元时。
避帝号更名崇。
为孝敬挽郎。
应下笔成章举。
授濮州司仓。
五迁夏官郎中。
超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寻迁凤阁侍郎。
张易之所谮。
改司仆卿。
犹同凤阁鸾台三品。
出充灵武道大总管。
神龙元年。
预谋诛张易之兄弟。
以功封梁县侯。
睿宗立。
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进中书令。
先天二年改紫微令。
进封梁国公。
授开府仪同三司。
罢知政事。
除太子少保。
以疾不拜。
开元九年薨。
年七十二。
赠扬州大都督。
谥曰文献。
十七年重赠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 【介绍】: 唐宋州宁陵人,字元度。
擢进士,调河南尉,累进左台监察御史。
武周天授中奉诏按来俊臣罪,反为所构,贬潾水令。
俊臣死,召为给事中,转中书舍人。
坐善张易之,出为渝州刺史。
复入为太仆少卿、修国史,兼修文馆学士。
官终太子詹事。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1 字元度,宋州宁陵(今河南宁陵)人。弱冠举进士,授河南尉,累迁左台监察御史。武后天授中,奉诏推按来俊臣罪,反为俊臣构陷,贬潾水令。俊臣死,召为给事中,转凤阁舍人。中宗神龙初(705),自吏部侍郎出为渝州刺史。俄复入为太仆少卿,兼修国史,加修文馆学士。睿宗景云初,迁太子詹事,明年卒,赠兖州都督。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刘宪集》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6首,几全为应制之作。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四
宪。
宋州宁陵人。
第进士。
累除凤阁舍人。
神龙初。
坐为张易之所引。
自吏部侍郎出为渝州刺史。
景云初迁太子詹事。
卒赠兖州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巩人,字允济。
博学善诗文,与王勃齐名。
举进士,补下邽尉,累迁著作郎。
武周天授中,为来俊臣所构下狱。
后赦免,复为著作佐郎,兼修国史,迁凤阁舍人。
坐与张易之亲近,左授青州长史。
官终修文馆学士。
有《刘允济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一作元济。以字行。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博学善属文,与王勃齐名,特相友善。弱冠举进士,补下邽县尉,累迁著作佐郎。撰《鲁后春秋》20卷进献,迁左史,兼弘文馆学士。垂拱四年(688),献《明堂赋》,武后手诏褒美,拜著作郎。天授中,为来俊臣构陷,贬大庾县尉。长安中,累迁著作佐郎,兼修国史。未几,拜凤阁舍人。中宗复位,贬为青州长史。后召为修文馆学士,因乐饮过度而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金门待诏集》10卷、文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4首。
唐诗汇评
刘允济(?-711?)字允济,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其先出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少孤,工文辞,与王勃齐名。举进士,补下部尉,累迁著作佐郎。撰《鲁后春秋》二十卷进献,迁左史,兼直弘文馆。垂拱四年,献《明堂赋》,迁著作佐郎。为酷吏所构,下狱。后贬大庾尉,复为著作佐郎,修国史。长安中,官至凤阁舍人。预修《三教珠英》。出为青州长史,丁母忧去官家居。景龙中,召为修文馆学士,喜甚,乐饮数日,卒。有《刘允济集》二十卷、《金门待诏集》十卷,均佚。《全唐诗》存诗四首。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四
允济。
洛州巩人。
弱冠举本州进士。
累除著作佐郎。
迁左史兼直宏文馆。
长安中拜凤阁舍人。
中兴初。
坐与张易之款狎左授青州刺史。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允济)博学善属文,与绛州王勃早齐名,特相友善。……垂拱四年,明堂初成,允济奏上《明堂赋》以讽,则天甚嘉叹之,手制褒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沧州人,字文靖。
年十七擢进士第。
张易之,荐为殿中侍御史。
易之败,又附武三思,迁吏部侍郎。
后预谯王李重福谋,被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文靖,排行五。
年17登进士第。
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并内供奉。
张易之败,贬为宣州司户。
中宗神龙中为许州司功参军。
既而附武三思,迁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修文馆学士。
景龙三年(709)以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坐赃贬江州司马。
俄而复用。
后预谯王重福谋,被诛。
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上》,《朝野佥载》卷一、四、五,《唐诗纪事》卷一一,《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一。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郑愔(?
-710),字文靖,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南)人。
年十七,进士及第,累官至殿中侍御史,谄事张易之兄弟。
二张败,贬宣州司士参军。
神龙初,附武三思,官中书舍人。
景龙中,为修文馆学士,常陪游宴属和,三年三月,自太常少卿为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坐脏骑,贬江州司马。
旋召入。
景云元年,自秘书少监眨汴州刺史,迟留洛阳。
与谯王李重福谋反,伏诛。
全唐诗》存诗一卷。
共 4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