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潮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冯之图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冯之图(1591年—1677年),字书先,号密庵,湖广武昌府兴国州永城里人。
冯之图早有写文章的名声,万历四十六年(1619年)中乡试副榜,与陈际泰、黎元宽一同学习,到天启七年(1627年)的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成进士,先在兵部观政,后在九年(1636年)获授户部山东司主事,十年(1637年)署任山东司郎中事,当时刚设立新饷司,收兑没有成例,运户不便,他察觉当中有弊端,因此有税即收,不许留难人民,令中饱私囊者消失,而通惠河水乾涸,漕船不能前进艘,他就到天津监督之,崇祯帝书其名于屏风以示褒奖。
之后冯之图外任福建漳南道参议,遇上武平清流山寇肆虐,他力求招抚,又巡视海上,昼夜戒严,地方安宁,有廉干声誉,却在大计被贬谪而辞官回乡;明末地方混乱,有贼人郑大发盘踞太平山作乱,他连同下江防道副使洪天擢平定,婉拒朝廷荐用,自号鹿门老樵,年八十七岁去世,著有《溪声堂制艺》、《易老堂诗文集》流传,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湖广巡抚张朝珍奏请下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制举登科。玄宗开元间历大理司直,官至集贤院学士。工诗,有才名,与子包何、包佶号三包。又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号吴中四士。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排行二,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历官集贤院直学士、大理司直。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齐名一时”(《旧唐书·于休烈传》)。亦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号“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传》附《包佶传》)。包融与孟浩然交谊甚厚,孟有诗叙二人交往。《全唐诗》存诗8首。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唐诗汇评
包融,生卒年不详,间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工诗。神龙中,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等吴越之士,俱以文词俊秀杨名上索,合称“吴中四士”。开元中,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参军,后官至大理司直、集贤院学士。与孟浩然、殷遥友善。有《包融诗》一卷,已佚。殷璠集融及储光羲、殷遥等间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集》,亦佚。《全房诗》存诗八首。

作品评论

殷墦《丹职集》
(融诗)清幽语奇,颇多剪刻。
新唐书·刘晏传
(包)佶……父融,集贤院学土,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
唐诗纪事
润州延陵有包融、储光羲,曲阿有丁仙芝、缑氏主簿蔡隐丘、监察御史察希周、渭南尉蔡希寂、处士张彦雄、张朝、校书郎张晕、吏部常选周瑀、长洲尉谈截,句容有殷遥、硖石主簿樊光、横阳主搏沈如筠,江宁有右拾遗孙处玄、徐延寿,丹徒有江都主簿马侹、武进尉申堂构,十八人皆有诗名,殷墦次为《丹阳集》。
唐才子传
(包)融,延陵人。开元间仕历大理苟直。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
甘常俊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甘常俊,江西奉新人,进士出身。
同治十年,登进士。
1885年,接替孙泰寅任福建永安县知县一职,1887年,由张朝锡接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居京师西明寺。好学力行,勤勉门人。玄宗天宝中避地姑臧,极尚经论之学,因重撰《百法论疏》并《钞》,行于西土。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不知何许人。
志学寻师颉颃黉肆。
尤乐于教养。
讲习之美。
为四方所归。
天宝末。
关中版荡。
因避地姑臧。
众翕然影附。
乃自念以差虏之封。
习俗易变。
此亦佛法之幸也。
故重撰百法论疏并钞行之。
既示寂。
沙门法信禀本道节度使张朝义表进乞使两街三学大德。
详定。
诏许之。
仍赐其僧紫衣。
充本道大德。
则咸通四年三月也。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乘恩。不知何许人也。肇从志学知遍寻师。凡厕黉堂必穷义路。常训门人。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仁智稍成。是殊名同实。趋菩萨地若下坂之走丸耳。恩乐人为学不忘讲导。及天宝末关中版荡。因避地姑臧。旅泊之间嗟彼密迩羌虏之封。极尚经论之学。恩化其内众勉其成功。深染华风悉登义府。自是重撰百法论疏并钞行于西土。其疏祖慈恩而宗潞府。大抵同而少闻异。终后弟子传布。迨咸通四年三月中。西凉僧法信精研此道。禀本道节度使张义朝。表进恩之著述。敕令两街三学大德等详定。实堪行用。敕依其僧赐紫衣。充本道大德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2—1558 【介绍】: 明山东新城人,字廷宣,号泺川。嘉靖二十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治吕梁洪有功,改户部。督税九江,岁省漕数千石。累官贵州参议,各族起事,单骑深入劝谕服从朝廷,事得平息。
维基
王重光(1502年—1558年),字廷宣,号泺川,山东济南府新城县(今桓台县新城镇)人。
嘉靖十六年(1537年)山东乡试第十名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五名,二甲进士,授工部主事,丁父忧,服阕,起补户部主事,榷税九江。
升户部员外郎,升山西参议,分守上谷。
秉性刚直,不贪财物,为严嵩党人所忌,调为贵州布政使司左参议。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北京皇宫大火,烧毁奉天,谨身、华盖三大殿,诏令王重光从贵州采伐大木,修建新殿。
重光率先平抚贵州蛮民,后入果峡口、大落包、雾露沟等地采木,林区多崇山峻岭,其部将王之屏、张朝二指挥溺死。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光积劳成疾,病逝林区,年五十七。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谕旨遣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李一瀚至新城谕祭重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三大殿竣工,廷「追叙前烈」,赠太仆寺少卿。

人物简介

维基
曹宜溥(?—?),字子仁,号凤冈,江西东乡人。
宜溥为荫监生,康熙十八年由湖广巡抚张朝珍荐举博学鸿词科,试列二等二十三名,授翰林院检讨。
叶新第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叶新第,安徽省徽州府黟县人,进士出身。
光绪十五年(1889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
1893年,接替张朝锡任福建永安县知县一职,1908年,由刘念慈接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江西新昌人,字刚长。崇祯四年进士。由宣城知县入为户科给事中。十五年冬,都城戒严,泰来陈战守数策,改授兵科,出视诸军战守方略,以功迁吏科右给事中。乞假归。南明隆武时,历右佥都御史,提督江西义军。清兵入赣后,泰来与举人曹志明等攻抚州,败死。
维基
陈泰来(?
—1645年11月14日),字刚长,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陈泰来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到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获授宣城知县,转任户科给事中;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天北京戒严,他陈述战守的策略,总督赵光抃指出他和与同官荆祚永清楚边境军情,行间奏报适宜让二人参与,获许可。
他又曾经请假带来一万名士兵,肃清天子的车驾,让崇祯帝认为他有气魄。
很快他改任兵科,视察各军队的战守方略,上奏界岭失事,弹劾副总兵柏永镇论死;因功转为吏科右给事中,请假回乡。
弘光帝继位,起用陈泰来任职刑科,他不赴任;宁州土寇攻打新昌,他固守全城,但邑人刘弘毅因此力战而死。
隆武帝福京朝廷擢升他为太常少卿兼兵科,和万元吉共同守卫赣州,不久转为太仆卿、佥都御史,提督江西义军,任命袁应梦为参军,张天溥为司饷。
清朝军队(《明史》则指是李自成部下)侵略掠新昌,陈泰来与熊维朴共同攻破。
当初,益王朱慈𤆃于建昌起兵,陈泰来与胡维霖、李九华、熊士逵打算跟从,按察使漆嘉祉、举人戴国士认为不可,说:「先生接受朝廷任命,现在又跟随益王,打算奉益王入朝吗,益王一定不妥协。
服侍二人代表怀有贰心,先生为国事捐献身家,本来教以忠诚,但现在却先表露贰心,谁会原谅?
」陈泰来就停止此事。
然后建昌失援,新昌失守,戴国士投降,投入金声桓麾下。
陈泰来怨恨地说:「我被逆贼欺骗,你原来为敌游说,都是国事而已,益王与朝廷又有何分别?
」有意诛杀戴国士,但顾及自己力薄不敌,仍和他通好。
其时有曹志明、曹国祺、聂栋、王平东、李维桢、黄柍、晏扬勋、任汲、李淩洪、黄国彦等人在上高起兵,称「七家军」,陈泰来就和他们联合,并连黄朝宣军队。
隆武元年(1645年)十一月恢复上高,斩杀知县张朝荃,又取回新昌宁州,斩知县李全家,羞辱戴国士妻子和亲友数人,数落他的罪行。
泰来又和下园刘氏义师包围瑞州,但未攻克;金声桓引清兵攻入新昌,守将出降,他来到界埠,曹志明、王平东、黄柍、任汲、李淩洪等人自上高移师会合,进攻抚州。
十四日,上高黄鼎彝降清,带领清军,陈泰来战败,与刘诏新、谌廷桩、胡亲民一同战死。
又有说法指戴国士与陈泰来为姻亲,已经投降,权充驿传道。
金声桓使人招陈泰来,召重兵紧随其后,国士入泰来营相见,清兵就已压阵,他败走黄氏祠自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