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普光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5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德云老比丘,经行众山顶。
普光明法门,触自无二境。
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
圆景明晖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
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像随心生。
白毫从地插空碧,散烛象纬天龙惊。
夜神受记亦修供,照世洞然千百灯。
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兢。
天容野色鯈开闭,惨澹变化愁仙灵。
人言六通欲大现,洗山急雨如盆倾。
重轮叠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
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
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
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
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复有金桥横。
众慈久立佛事竟,一尘不起山竛竮。
向来无法可宣说,为问有耳如何听。
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此行且复印心地,衣有宝珠奚外营。
题诗说偈作公案,亦使来者知吾曾。
神通佛法须判断,一任热碗春雷鸣。
长乐七闽会,山川富登临。
重城十万家,间以烟树林。
何许肆遐瞩,城西最高岑。
主人厌直归,与世相浮沈。
三宿得胜地,八还见初心。
明窗一蒲团,宴坐依横参。
面面来远色,层层列清阴。
闲翻贝叶书,静听频迦音。
万法照了处,人居两幽深。
嗟予晚闻道,况迫桑榆侵。
如何结保社,去脱头上簪。
从公刮眼膜,傥借篦千金。
家贫近市常喧啾,灯夕无灯冷于水。
罢参法喜深炷香,示疾维摩低隐几。
梅花相亲不余负,酒盏成疏竟谁使。
一生甘作痴冻蝇,百方莫趁追奔蚁。
颇闻捷奏箭飞书,想见升平花作市。
醉吹笙篴舞蛾眉,春入鼓鼙腾马耳。
落钗敖荡少年事,弹铗悲歌游侠子。
宁种松风眠隐居,自斸芝田餐甪里。
掉头尘土谁枉尺,过眼纷华不盈咫。
吾生如月浪中翻,人情得蜜刀头舐。
内观各自普光明,顿悟中生大驩喜。
紞如三鼓雨声寒,睡思正浓姑舍是。
长廊尽北到禅扃,宴坐林间共褫缨。
秋气只知双鹤唳,尘喧已去一牛鸣。
晨钟暮磬无时歇,翠竹黄花相间明。
妙墨仙郎题爵里,他年为寄此中行。
原夫佛者觉也。
神而化之。
修六年而得道。
统三界以称师。
帝释梵王。
尚犹皈□老宣父。
宁不参随。
昔如来下兜率天。
生中印土。
降神而大地摇动。
应迹而诸天拥护。
九龙吐水。
满身而花落纷纷。
七宝祥云。
举足而莲生步步。
盖以玉辇呈瑞。
金轮启图。
恩沾九有。
行洽三无。
宝殿之龙颜大悦。
春闱之凤德何虞。
方知灌顶之灵心。
兴王后嗣。
必为万类之化主。
作帝中枢。
岂不知海量无边。
天情极广。
厌六宫珠翠之色。
恶千丝竹之响。
雪山深处。
全抛有漏之身心。
海月圆时。
顿悟无为之法相。
莫不魔军振动。
法界奔惊。
觉阎浮之日出。
睹优钵之华生。
十方调御。
皆来圆光自在。
六趣含灵。
尽喜金色分明。
暨乎万法归空。
双林告灭。
演摩诃般若之教。
示阿耨多罗之诀。
普光殿里。
会十地之华严。
耆阇山中。
投三乘之记别。
是知灵觉无尽。
神理莫闻。
芥子纳三千之国。
藕丝藏百万之兵。
目容修广于青莲。
寒生定水。
毫相分明于皓月。
照破迷云
偫机而不睹灵踪。
万世而空留圣迹。
嗟释迦之永法将尽。
仰慈氏之何日调伏。
我今回向菩提。
一心归命圆寂。
寄张相国 元 · 李谷
七言绝句
身闲胜景恣游寻,只恨无人可说心。
岂料普光精舍里,挑灯共听坦师琴。
叶尚书普光明庵(1143年) 宋 · 吕本中
日月岂不明,明乃有昏昼。
四时所出火,更自表新旧。
宁知普光明,亘古不传授。
独照万物表,不见所成就。
远乃包须弥,近不间圭窦。
茫茫浊水源,我此明亦透。
尚书所居庵,草木甚癯瘦。
收藏万丈光,敛退著怀袖。
至宝久不耀,却立万夫后。
我愿从公游,昏病方待救。
先持此微言,远寄为公寿。
⑴ 原作闻,据四库本改
题净慧大师禅斋(景德寺普光院)(1035年) 北宋 · 欧阳修
五言律诗
巾屦诸方遍,莓苔一室前。
萎花吟次(一作处)落,孤月定中圆。
斋钵都人施,谈机海外传。
时应暮钟响,来度禁城烟。
峨嵋峰顶绝崚嶒,不离尘凡不易登。
太古雪消丹壑里,普光天在白云层。
神钟日报斋堂饭,圣火宵明佛殿灯。
六载下山非苦行,怕人云是再来僧(师是义断崖再来)
共 5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