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生卒】:835—923 【介绍】: 五代时僧。抚州南城人。俗姓郭。十四岁出家于吉州满田寺。后至嵩山受戒。历参翠微无学、德山宣鉴,终嗣洞山良价。受楚马殷之请,住潭州龙牙山妙济院,世称龙牙和尚。后梁末帝贞明初,赐号證空大师。喜作偈颂,语言通俗,除阐释佛法禅旨外,亦咏及僧人修习生活。诗僧齐己为作序,广行于世。
禅林僧宝传·卷第九
禅师名居遁。生于郭氏。抚州南城人也。年十四。依吉州满田寺剃落。又六年诣嵩岳受具。遁风骨癯。甚视瞻凝。远性夷粹语论英发。初谒翠微不契。至临济亦不契。乃造洞山悟本价禅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价曰。待洞水逆流即告汝道。遁豁然大悟。研味其旨。悲欣交集。服勤八年。日增智證。价称其能。马氏方据有长沙。兴崇梵坊。闻遁名请。说法于龙牙法济禅寺。僧问。如何是道遁曰无异人心。又曰。夫言修道者。此是劝谕之词。接引之语。从上已来。无法与人。只是相承种种方便。为说出意旨。令识自心。究竟无法可得。无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轨持之名。道是众生体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灭。唤作随流之性。常无变易。作么生可持以与人。又可作意。而修得哉。僧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遁曰。待石乌龟解语。即向汝道。进曰。石龟语也。曰。向汝道什么。其僧亦悟。又僧问。大庾岭提不起时如何。遁曰。六祖为什么将得去。又问。维摩掌擎世界。未审维摩在什么处立。遁曰。汝道维摩掌擎世界。其对机峻峭无渗漏类如此。伪梁龙德五年癸未八月示疾。九月十三日夜半。有大星殒于方丈前。诘旦加趺而化。阅世八十有九。坐六十有九夏。 赞曰。予观龙牙偈曰。学道先须有悟由。还如曾斗快龙舟。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嬴来方始休。君若随缘得似风。吹沙走石不劳功。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皆清深精密。如其为人。疑问翠微临济祖意。度禅板蒲团。机语在已见洞山之后。雪窦以瞎龙死水罪之。龙牙闻之必大笑。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郭氏。临川南城人。年十四。出家于庐陵满田寺。旋诣嵩山受具。因入翠微禅会不契。德山又不契。遂止于洞山。一日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洞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从此始寤。碌碌众底。八年。楚王马氏承其誉。而敬慕之。请居龙牙山妙济院。负锡而至者。常半千。示众云。夫参学人。须透过佛祖始得。所以古德道。佛教祖教。是生冤家。方有共语分。若透佛祖不过。即被佛祖谩去也。时有僧问。佛祖还有谩人心也无。遁云汝道江湖还有碍人之心么。僧无语。遁云江湖。虽无碍人之心。为时人过不得。江湖成碍人去。不得道江湖不碍人。佛祖虽无谩人之心。为时人透不得。佛祖成谩人去。不得道佛祖不谩人。若透得佛祖过。此人却过于佛祖。始是体得佛祖意。方与向上古人不别。如未透得学佛学祖。万劫无有得。时僧因问。如何得不被佛祖谩去。遁云即须自悟去。 遁在翠微时。问如何是祖师意。微云与我将禅板来。遁遂过禅板。微接得便打。遁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又问临济。济云与我将蒲团来。遁遂过蒲团。济接得便打。遁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 贞明初奏赐紫伽梨。号證空龙德三年。癸未九月十三日。终于所居院。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生卒】:847—925 【介绍】: 五代僧。襄州襄阳人。初以孝闻乡里。及壮,舍家为僧。从师授戒文,自忿昏浊,时以铁锥自刺以励,终得精持律范。后梁末帝乾化中,住天台平田精舍,寺僧推为上座。吴越王钱镠召入杭州,为建金光明道场以居之。
生襄阳。性殊孝友。乡里颇誉之。逮失所亲。乃出家。受具足戒。时年已长矣。及从师学律部。尤苦睡魔。每以资质昏浊。引铁锥自刺其额与掌。逾半稔。所通才传授问答语。然精厉持守。造次颠沛无所违。梁乾化中。游天台。挂锡平田精舍。俄推为寺上座。慎重庄嘿。喜怒不形于色。尝谓众曰。波罗提木叉。是我大师。如象无钩。如猿得树。此心岂易制哉。平居必布萨。故其志诚。与鬼神接。夏旱。主事僧。以园蔬枯悴。请祈祷。礼曰。但于真君堂。烧香可也。已而两三日不止。又须木依水栈度人。力不易致。白焉。礼曰。我当向真君言之。忽大风仆树。武肃王钱氏闻之。召入府。建金光明道场。施利随散。寒暑唯一衲。夜常坐不卧。一食外无赢长。同光三年。冬十一月卒。寿七十九。腊五十二。阇维收舍利起塔。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从礼。襄阳人也。善事父母颇扬乡里之誉。迨丧偏亲乃果决舍家。于时年已壮矣。及登具足请师传授戒文。念性殊乖卒难舍本。往往睡魔相挠。礼忿其昏浊作铁锥刺额兼掌。由是流血。直逾半稔。方遂诵通。自尔精持律范。造次颠沛必于是。以梁乾化中游天台。乃挂锡于平田精舍。后推为寺之上座。持重安详喜愠不形于色。唯行慈忍。恒示众曰。波罗提木叉是我大师。须知出家非戒则若猿𤣓之脱锁焉。每所行持切于布萨诫众令护惜浮囊。时夏亢阳。主事僧来告将营罗汉斋。奈何园蔬枯悴。请阇黎为祈祷。礼曰。但焚香于真君堂。真君者周灵王太子。久闻仙去以仙官受任。为桐柏真人右弼。王领五岳司侍帝晨。王子乔来治此山。是故天台山僧坊道观。皆塑右弼形像。荐以香果而已自此俗间号为山王土地非也。时主事向仙祠而咒曰。上座要雨以滋枯悴。至夜云起雨霏三日而止。又僧厨阙用水槽栈。而山上有赤树中为材。来白礼。礼曰。某向真君道去但庀徒。具器以伺之。无何大风卒起曳什其树。取用足焉。其感动鬼神率多此类。两浙武肃王钱氏闻之。召入州府建金光明道场。檀施优渥。回施众僧身唯一布纳。通夜不寐一食常坐。且无盈长。同光三年乙酉岁冬十一月入灭。春秋七十九。僧腊五十二。火葬收舍利。立塔存焉。
人物简介
【生卒】:852—922 【介绍】: 唐末五代时杭州馀杭人。初与钱镠俱事董昌,甚相得,镠以从妹归之。寻随昌于越州。唐昭宗乾宁二年,昌僭号称帝,绰弃家奔钱镠,奏授诸城都指挥使。女为钱元瓘恭穆夫人。累职镇东军节度副使、两浙行军司马、睦州刺史,进雄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后梁末帝贞明三年,加检校太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介绍】: 名或作士良。五代时仙游人,字君梦,初名昌士。累试进士不第,唐昭宗景福二年自表献诗五百余篇,敕授国子四门博士,累迁康、恩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天复元年,弃官归隐于白崖山。后梁末帝贞明元年,应王审知辟命,起仕闽为左散骑常侍。有《白崖集》、《中垒集》。
【生卒】:856—930 《全唐诗》小传云“一作士良”,误。原名昌士,字君梦,仙游(今属福建)人。懿宗咸通中,屡举进士不第。昭宗景福二年(893)献诗500篇,授国子四门学士。历补阙,累迁康、恩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天复元年(901),弃官归隐。后梁贞明元年(915),始赴闽王审知辟命,历建州判官、威武军节度掌书记、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为人沉厚寡言,梁太祖称其为长者。事迹散见《仙溪志》卷四、《新唐书·艺文志四》、《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白岩集》10卷,又《中垒集》10卷,均已佚。《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续拾》补2首。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二【生卒】:857—920 【介绍】: 唐末五代时密州安丘人。幼有大志,好兵略,涉猎史传。唐昭宗光化中,王师范表为登州刺史。朱温西攻凤翔,师范乘梁虚,遣人分袭梁诸州县。鄩使人负油鬻城中以探虚实,袭破兖州。温引兵东还攻鄩,鄩降,以为都押衙。温建后梁,累迁左龙武统军。后梁末帝初,领镇南军节度使。与李存勖战,大败。尹皓、段凝等数恶鄩,乃谮之,罢归洛阳,酖杀之。
鄩。密州安邱县人。中和中事青州节度使王敬武为小校。光化初。以破张蟾功表为登州刺史。移刺淄州。天复三年从王师范降梁。表为鄜州留后。天祐二年授右金吾卫大将军。梁开平元年充诸军马步都指挥使检校司徒。累迁佑国同州军两使留后。寻为永平军节度使。四年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末帝即位。授开封尹。贞明元年加检校太尉。授滑州节度使。领镇南军节度使。五年迁泰宁军节度使。六年授河东道招讨使。命讨朱友谦。尹皓段凝辈素忌鄩。言鄩逗遛养寇。诏归洛。河南尹张宗奭承密旨逼令饮酖而卒。年六十四。赠中书令。
人物简介
【生卒】:858—919 【介绍】: 五代时濮州人,字光远。初仕郓州朱宣为都指挥使。后降于后梁,历曹、相二州刺史,宣义军节度使。后梁末帝贞明初,末帝以瑰为招讨使,以疾卒于军。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生卒】:862—936 【介绍】: 五代时僧。寿春人。俗姓湄。住东京相国寺。疏通性相,精大小乘。幼与后梁末帝朱友贞同学,及即位,召见赐紫衣,号演法大师。有《会要草字》。
姓湄氏。寿春人。父元旭贤而善风鉴。以其宜于出家也。许焉。事开元寺道宗律师。未几。诵通法华仁王等经。弱冠登具。且听习众推讲授。后闻洛阳京兆经论之盛。行访师友。仅十载。综大小乘。该性相宗。若因明俱舍唯识等论。维摩上生经。皆涉渊穷奥。人莫之诘。复就南燕晖公是正之。而新钞未善。加缉治于东京之相国寺。学徒领悟。名达宸听。盖尝与后主。幼同笔研。即位诏访之。知不可逃。乃入觐。时属嘉庆节。方诏绝天下僧道。恩命至屿独赐紫袈裟。演法大师号。两街威仪。迎导至寺。仍诏改东塔御容院为长讲院。俾主讲事。荐以闽帅所贡。贺寿礼物帛三百匹赐之。教门有光。清泰三年三月十日。谓弟子洪演曰。予无常至矣。汝其进脩勿怠。焚香合掌初夜长逝。春秋七十五。僧腊五十五。越十八日。塔于东郊寺庄之东冈。宋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归屿。姓湄氏。寿春人也。父元旭知子敏利授以诗书。诵览记忆弥见过群。从诸子而窃愿出尘。父母允其频请。乃礼本郡开元寺道宗律师为力生焉。未及周星念通法华仁王二经。登于弱冠而全戒足。矜持三行靡旷四仪。习听新章寺通讲授。后闻洛京三辅经论盛行。结侣求师。仅于十载疏通性相精大小乘。名数一支因明一学。俱舍唯识维摩上生。皆深藏若虚也。复往南燕就晖公重覆所学。研朱益丹。犹慨义章未为尽善。乃之今东京相国寺。遂糅新钞讲训克勤门生领悟。时朱梁后主与屿丱角同学庠序。狎密情浓隔面年深。即位半载下诏访之。屿虽知故旧终岁不言。事不可逃应召方入。帝见悲喜交集。宣赉丰厚。时属嘉庆节。曾下敕止绝天下荐僧道恩命。其年独赐屿紫衣。仍号演法大师。两街威仪迎导至寺。兼敕东塔御容院为长讲院。时闽帅以圣节进金刚经一藏绢三百匹。尽赐屿焉。法侣荣之。然睹旧钞有所不安未极其理。遂搜抉精义于三载著成二十卷。号曰会要草字写毕进呈。帝览赏叹。敕令入藏。屿苦辞乃止。如是十五年中唱导无怠。学徒继荣赡。公相继传持。至后唐清泰三年十月十日谓门人洪演曰。余气力惙然无常将至。汝好住修进。焚香合掌初夜长逝。春秋七十五。僧腊五十五即以其月十八日。迁塔于京东郊寺庄东冈焉。
人物简介
【生卒】:862—937 【介绍】: 五代时宋州下邑人,字德润。少从黄巢,巢败,走滑州。后事后梁为开道指挥使,加检校工部尚书。累以战功为绛、棣二州刺史。棣州苦河水为患,温琪徙于新州以避之,民赖其利。继又迁齐、晋二州节度使。李存勖攻晋州,逾月不能破。梁末帝改晋州为安昌军,授其为节度使。入后唐,庄宗嘉其昔日能守,拜为顺义军节度使,徙镇雄武。明宗时至镇国军节度使。末帝时以太子太保致仕,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十二月卒。
人物简介
【生卒】:863—923 【介绍】: 五代时郓州寿张人,字子明,一作贤明。少从朱温为军卒,以骁勇闻,号“王铁枪”。后梁末帝时累迁澶州刺史。龙德末以招讨使御后唐兵,三日破敌,旋以被谗免职。后唐大军攻充州,彦章战败被擒,不屈,被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