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希烈

相关人物:共 40 位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84 【介绍】: 唐琅邪临沂人,字清臣。
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
颜师古五世从孙。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进士。
又擢制科。
累擢武部员外郎。
为杨国忠所挤,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叛,约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等起兵抵抗,响应者众,共推为盟主,兵至二十万。
肃宗立,为河北招讨使。
诸郡复陷,间道奔凤翔,累除御史大夫,出为冯翊太守。
以直不容,屡贬官。
历迁尚书右丞、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
德宗时,卢杞恶之,会李希烈叛,命往劝谕,遂为希烈缢死。
谥文忠。
工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创为“颜体”。
有集及《韵海镜源》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9—784 字清臣,排行十三,京兆(今陕西长安)人。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及第,天宝元年(742)中文词秀逸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醴泉尉、监察御史。
八载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
安史乱起,起义兵抵抗。
肃宗至德元载(756)拜宪部尚书、御史大夫,出为同、蒲、饶、升州刺史。
代宗广德二年(764)迁刑部尚书,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
大历三年(768)出为抚州刺史。
八年至十二年移刺湖州,召集32位文人修撰韵编类书《韵海镜源》,并形成一个多达95人之联唱诗人群,其唱和作品结集为《吴兴集》10卷。
十二年召为刑部侍郎,德宗建中三年(782)改太子太师,充淮宁军宣慰使。
兴元元年(784)为李希烈所害,谥文忠。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令狐峘《颜真卿墓志铭》、殷亮《颜鲁公行状》。
宋留元刚有《颜鲁公年谱》。
工诗善文,又为杰出书法家,著述甚富,多佚。
今传《颜鲁公集》15卷,为留元刚所辑。
全唐诗》存诗1卷,另收其所参与联句诗21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联句1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颜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二十二年(734),登进士第,又登拔萃科及文词秀逸科,调醴泉尉,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宰相杨国忠恶之,出为平原大守。
起兵抗安史叛军,诏拜户部侍郎。
肃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使。
至德二载(757)为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
军国事知无不言,为宰相所忌,出为冯翊太守,累贬至蓬州长史。
代宗立,除尚书左丞,寻除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封鲁国公。
与元载不合,贬峡州别驾,迁抚、湖二州刺史。
德宗立,改大子少师。
李希烈叛,受命往劝谕,被拘,不屈被害。
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世称“颜体”。
善诗文,著作甚富,有《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又《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各十卷,均佚。
宋人辑有《颜鲁公集》十五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长安人。
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及第,历仕玄、肃、代诸朝,封鲁国公。
李希烈陷汝州,卢杞奏遣真卿往谕,拘胁累岁,不屈而死。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真卿字清臣。
琅琊临沂人。
开元中举进士。
又擢制科。
累官武部员外郎。
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反。
河朔尽陷。
独平原城守具备。
加户部侍郎。
肃宗幸灵武。
授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采访招讨使。
代宗朝封鲁郡公。
为刑部尚书。
加改太子太师。
卢恶之。
奏使谕李希烈
希烈胁之。
不屈。
遂缢杀之。
年七十七。
赠司徒。
谥曰文忠。

作品评论

《唐诗品》
鲁公情欣所遇,悉综古调,颇尚格气,不事弥文。虽有一二近体,不过游戏之作,非所以系幽悰也。今集中所载不及百篇,大都守吴兴时,与皎僧、陆处士之流结思岩林,相忘外道者也,然旷世之情,优入三昧,殊非守平原时色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783 【介绍】: 唐赵州高邑人。
李至远孙。
擢明经。
累至大理评事。
寻擢监察御史,迁吏部郎中。
廉正有雅望,以才显于时。
因谋诛李希烈受诏褒美。
官终检校工部尚书、湖南观察使。
卒赠吏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785 【介绍】: 唐博州博平人。
幼习老庄书,为崇玄生,诸儒推为都讲。
为大学士陈希烈所器。
既及第,补南平令。
长于权变,贿赂权豪,以此屡迁。
代宗大历时累官淮南节度使。
德宗建中中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希烈叛,少游请降,会有人得其降表,少游闻,羞悸死。
阎寀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7—791 【介绍】: 唐秦州天水人。
阎用之子。
代宗广德中,以监察御史领高陵令。
次年辞职。
曾赴东川辟。
再为御史,出佐朗州。
德宗建中间,为申州刺史。
淮西李希烈叛,坐贬韶州司户。
四年,起为汝州刺史。
改刺澧州。
贞元七年,为吉州刺史。
自请度为道士。
寻卒于洪州宗华观。
私谥贞范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0—787 【介绍】: 唐滑州匡城人。
本名洽,赐名玄佐。
初从永平军为牙将。
代宗大历中袭取宋州,诏以州隶其军,节度使李勉表署刺史。
德宗建中初进兼御史中丞,大破叛镇李纳军。
李希烈反,玄佐救陈州,取汴州,以功诏加汴宋节度使、陈州诸军行营都统。
卒谥壮武。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玄佐。滑州匡城人。少从永平军为牙将。建中初充宋亳颍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汴宋节度使陈州诸军行营都统。本名洽。至是赐名以尊宠之。贞元三年。为养子乐士朝酖死。年五十八。赠太傅。谥曰壮武。
李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0—790 【介绍】: 唐陇西人,字公辅。
李礼成五世孙。
玄宗天宝中明经及第,释褐武义尉。
代宗朝,刘晏表为从事,三迁至监察御史,领江西之赋。
迁申州刺史,移隋州。
李希烈为乱,以其徒来劫,佐以轻骑脱去。
授鄂岳都团练使。
德宗贞元二年,为商州刺史、金商防御使。
有善政,赐金紫。
无何,为桂管观察经略使。
以亲老陈乞,拜京兆少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2—789 【介绍】: 唐润州金坛人,字幼公,一作次公。
为萧颖士弟子,工诗,以文辞著。
代宗大历中,曾应刘晏召,于盐铁转运使府中任职。
德宗建中中,曹王李皋领湖南观察使、江西节度使,叔伦入其幕府。
皋征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
民岁争灌溉,为作均水法,一郡便之。
贞元四年,迁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威名流闻。
次年,上表请为道士,旋卒。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又作名融,字叔伦。郡望谯国(今安徽亳州),籍贯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少从萧颖士学,有才名。安史乱起,避地江西鄱阳。代宗初,由刘晏荐为秘书省正字,入其盐铁转运使幕。由广文博士转监察御史里行。大历初,任湖南转运留后,至大历末调河南转运留后。德宗建中元年(780)出为东阳县令,四年入江西节度使李皋幕任判官。兴元元年(784)守抚州刺史,翌年封谯县开国男。贞元二年(786)辞官还乡,四年复起家授容州(今广西容县)刺史、容管经略使、兼御史中丞。故后人称为戴容州。翌年因病受代,卒于道。生平事迹见权德舆撰《墓志铭》、梁肃撰《神道碑》(见《重修戴氏宗谱》)、《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今人傅璇琮有《戴叔伦的事迹系年及作品的真伪考辨》。蒋寅有《戴叔伦简谱》。叔伦著有诗论,曾编选唐诗(今均不传),在诗歌体裁上有多方面探索。《女耕田行》上承杜甫传统,下启新乐府诗人。五律《除夜宿石头驿》、《客夜与故人偶集》等,寄深慨于平易之中,意达词畅,感人至深。绝句《过三闾庙》、《关山月》等融情入景,含蓄有味。其题材、风格、手法均体现出唐诗由盛转中之脉络。故胡应麟以为滥觞晚唐者“戴叔伦尤甚”(《诗薮》内编卷四)。《郡斋读书志》著录《述稿》10卷、《书状》1卷、诗1卷,已佚。明人辑有诗集2卷,其中多窜入他人诗。整理本有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全唐诗》仍编叔伦诗为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存目4首。
唐诗汇评
戴叔伦(732-789),字次公,一作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少师萧颖士。至德末,避兵乱居鄱阳。刘晏表授秘书正字,迁广文博士。大历中,晏掌财赋,以叔伦为监察御史,主湖南转运。建中初,出补东阳令。嗣曹王李皋镇湖南、江西,辟为从事,由大理司直迁殿中侍御史。后检校礼部郎中,兼侍御史。贞元初,官抚州刺史,后遇谤被代。贞元四年,起为容管经略使,次年,罢任北返,卒于道。有《述稿》十卷,已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全唐诗》编诗二卷,其中除与唐方干等人诗重出外,尚大量羼入宋王安石、周瑞臣、元丁鹤年、明刘崧、张以宁、汪广洋、刘绩等人作品。
词学图录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金坛(今属江苏)人。有《戴叔伦集》,词存《调笑令·边草》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十
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释褐秘书省正字。累官祠部郎中。拜抚州刺史。封谯县男。迁容管经略使。贞元五年卒。年五十八。

作品评论

中兴间气集
叔伦之为人,温雅善举止,无贤与不肖,见皆尽心。……其诗体格虽不越中(格),然“廨宇经山火,公田没海潮”,亦指事造形。其骨稍软,故诗家少之。
石林诗话
司空图记戴叔伦语云:“诗人之词,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亦是形似之微妙者,但学者不能味其言耳。
唐才子传
工诗……诗兴悠远,每作惊人。
《唐诗品》
幼公未致羽仪之节,早收兰玉之誉,修辞合节,精研太始,亦可谓难士矣。夫太始之音,词以情胜,音以调谐。幼公情旨馀旷,而调颇促急,要之含气未融,心无流润,故虽工于斫炼,而寡于华要矣。
《批点唐音》
幼公以下,说情渐细。格律之累,正坐此境。
《唐诗别裁集》
高仲武谓叔伦骨气稍轻,晁公武谓唐史不称其能诗,正以少其绵弱。然尔时诗格日卑,幼公已云矫矫,愚不能人云亦云也。
《大历诗略》
大历五言皆纡而不迫,幼公后出,气调为小变,顾情来之作,有不自知其然者。
石洲诗话
容州七古,皮松肌软,此又在钱、刘诸公下矣。
石洲诗话
戴容州尝拈“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之语以论诗,而其所自作,殊平易浅薄,实不可解。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沈休文,选韵笙和,谐音玉节,清歌平调,亦复睦耳关神。七言古风,如月林虚籁,晴霄霞绮,自然清丽,不杂微尘。五律高言壮阔,情语婉绵,在孟襄阳、刘随州之亚。
《诗学渊源》
诗清新典雅,而不涉秾纤。乐府如《巫山高》等篇,颇似长吉。
李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3—786 【介绍】: 唐辽东襄平人。
初以武艺为江淮都统李峘偏将。
又从永平节度李勉军,勉表澄为滑州刺史。
李希烈陷汴,澄以城降,复潜奉表诣行在,德宗嘉之,加刑部尚书、兼汴州刺史、汴滑节度观察使,又封武威郡王。
官终检校尚书左仆射、义成军郑、滑等州节度使。
卒赠司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3—792 【介绍】: 唐宗室后裔。
字子兰。
李明玄孙。
嗣为曹王。
少补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历仕都水使者、秘书少监、衡州刺史、湖南观察使、江西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等。
皋尝平李希烈之反;练兵积粮,使吴少诚畏服。
性勤俭,能知人疾苦。
多智数,常运心巧思为战舰,又造欹器。
卒谥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4—793 字子兰,唐宗室,出曹王房。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封嗣曹王。三迁至秘书少监。肃宗上元二年(761)出为温州长史,改处州别驾,皆摄州事。代宗大历间,两任衡州刺史。德宗时,先后任湖南观察使及江西、荆南、山南东道节度使,所至有善政。卒谥成。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韩昌黎集》卷二八有《曹成王碑》、《千唐志斋藏志》收樊泽撰墓志。《舆地纪胜》卷六八、《南雁荡山志》存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武充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4—802 【介绍】: 唐并州太原人,字虚受。
武攸暨孙。
以荫补两馆生,解褐授南昌尉,迁江宁,累转陈州录事参军。
德宗兴元中,李希烈叛,充将兵守城,又献破敌之计。
以功迁虞部员外郎。
后退居郑郊五六年。
贞元十三年,拜贺州刺史,有治迹,卒于官。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