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六【介绍】: 唐人,字乾阳。举进士。历邢州刺史。会刘稹反,归朝,授考功郎中、中书舍人。李德裕之谪,嘏草制不尽书其过,贬端州刺史。有《制诰集》。
嘏字乾锡。举进士。复以制策历邢州刺史。改考功郎中。擢中书舍人。李德裕斥为崖州司户。坐书制不深切。贬端州刺史。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介绍】: 唐汝南人,字息元。隐居太湖包山。宗其道者号为太玄先生。自言寿数百岁。敬宗好神仙,遣使江南访求异人,迎入京。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因使还,献疏,言隐遥诞妄,无异于人。至京,帝问以道术,所言事诞妄,不近人情。及敬宗殂,放还江左。
人物简介
【生卒】:737—791?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韦待价曾孙。初以三卫郎事玄宗,后折节读书,肃宗时入太学。代宗永泰中,为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德宗建中二年,累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寻改江州刺史,追赴阙,迁左司郎中。贞元初,复出为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后罢居苏州永定寺,斋心屏除人事。工诗,与顾况、刘长卿等相酬唱。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或与陶渊明合称“陶韦”。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7—792?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排行十九。曾任左司郎中,人称韦左司;又曾任江州刺史、苏州刺史,人称韦江州、韦苏州。出身关中望族,玄宗天宝十载(751)以门资恩荫入宫为三卫郎,颇任侠负气。十五载六月,安史叛军进长安,失职流落。肃宗乾元元年(758)进太学,折节读书。代宗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刚直为政,鞭笞军骑,见讼于居守,永泰二年(766)罢任。曾东游淮海,经淮阴、宝应等地,抵广陵。大历九年(774)为京兆府功曹。不久,摄高陵宰、转鄠县令。十四年转栎阳令,即因疾辞归,居沣水北岸善福寺,又称西斋,曾编成《沣上西斋吟稿》数卷(见王钦臣《韦苏州集序》)。德宗建中二年(781)任尚书比部员外郎。四年出为滁州刺史,旋即罢任,闲居滁州西涧。贞元元年(785)任江州刺史。三年入朝为左司郎中,次年出为苏州刺史。六年罢任,寓居苏州城外永定寺。约于贞元八年(792)卒于苏州。一说文宗大和(827—835)中,尚以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转运江淮留后(见沈作哲《补韦刺史传》),叶梦得、钱大昕、余嘉锡等已辨其非。生平见宋王钦臣《韦苏州集序》、姚宽《西溪丛语》卷下、沈作哲《补韦刺史传》。近人万曼有《韦应物传》、孙望有《韦应物事迹考略》、傅璇琮有《韦应物系年考證》。韦应物秉性高洁,其诗淡远清瑟,人比之陶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韦诗“源出于陶而镕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长于五言,“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其“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同上),刘熙载亦云:“韦苏州忧民之意如元道州。”(《艺概·诗概》)《全唐诗》存诗10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通行之诗集有四部丛刊本《韦刺史诗集》10卷附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韦苏州集校正拾遗》1卷(清卢文弨编校)。注本有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唐诗汇评
韦应物(约737-约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为玄宗三卫近侍,时年十五,颇任侠负气。后入太学,折节读书。广德中,任洛阳丞,被讼,弃官闲居。大历中,任京兆府功曹,摄高陵令,又历鄠县、栎阳二令。建中中,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贞元元年,转江州刺史。三年,入为左司郎中,出守苏州,卒。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应物工诗,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有《韦应物诗集》十卷。北宋王钦臣重加校定编次,仍为十卷,题《韦苏州集》,行于世。《全唐诗》编其诗为十卷。词学图录
韦应物(737-约791) 京兆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豪横放浪。安史乱起,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后中进士,为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韦左司、韦苏州。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东坡有"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之句。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2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 《韦苏州集》。散文存一篇。词存四首,见《尊前集》。全唐诗补逸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乾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历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复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閒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元宗。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中授鄠令。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改左司郎中。后出为苏州刺史。
作品评论
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至焚番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以还,各得其风韵。白居易《与元九书》
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杜之后,诗人继出,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馀子所及也。临汉隐居诗话
后山诗话韦应物占诗胜律诗,李德裕、武元衡律诗胜古诗,五字句又胜七字。张籍、王建诗格极相似,李益古、律诗相称,然皆非应物之比也。
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蔡宽夫诗话》
苏州诗律深妙,白乐天辈固皆尊称之,而行事略不见唐史为可恨。以其诗语观之,其人物亦当高胜不凡。《蔡百衲诗评》
韦苏州诗如浑金璞玉,不假雕琢成妍,唐人有不能到。至其过处,大似村寺高僧,奈时有野态。《陵阳室中语》
韦苏州……诗清深妙丽,虽唐诗人之盛,亦少其比。《童蒙诗训》
徐师川言:人言苏州诗,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言苏州诗。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岁寒堂诗话
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逮苏州,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也。郡斋读书志
诗律自沈、宋以后,日益靡曼,锼章刻句,揣合浮切,虽音韵婉谐,属对丽密,而娴雅平淡之气不存矣,独应物之诗驰骤建安以还,得其风格云。《清邃阁论诗》
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问比陶如何?曰:陶却是有力,但语健而意闲。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却有为而不能者也,又好名;韦则自在,其诗直有做不着处便倒塌了底。《清邃阁论诗》
韦苏州诗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以其无声色臭味也。《臞翁诗评》
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后村诗话
韦诗律深妙,流出肝肺,非学力所可到也。《王孟诗评》
韦应物居官自愧,闵闵有恤人之心,其诗如深山采药,饮泉坐石,日晏忘归。孟浩然如访梅问柳,偏入幽寺。二人意趣相似,然入处不同。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里淡无彩色,不免有轻盈之意。诵韦苏州一二语,高处有山泉极品之味。《唐诗品》
苏州诗气象清华,同端闲雅,其源出于靖节,而深沉顿郁,又曹、谢之变也。唐人作古调,虽各有门户,要之律体方精,弥多附寄,而专业之流鲜矣。苏州独骋长辔,大窥曩代,而又去其拘挛补衲之病,盖一大家也。当时词流秾郁、感荡成波,其视苏州淡泊无文,未淹高听,而大羹幺味,足配元英。虽不足以嬉春弄物,要之心灵跨俗,自致上列,不与浊此争长矣。四友斋丛说
左司性情闲远,最近风雅,其恬淡之趣,不减陶靖节。唐人中,五言古诗有陶、谢遗韵者,独左司一人。诗薮
苏州五言古优入盛唐,近体婉约有致,然自适大历声口,与王、孟稍有不同。唐诗归
钟云:韦苏州等诗,胸中腕中,皆先有一段真至深永之趣,落笔肖然清妙,非专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不知节诗也。谭云:总是“清”之一字,要有来历、不读书不深思人。侥幸假借不得。诗镜总论
诗之所贵者,色与韵而已矣。韦苏州诗,有色有韵,吐秀含芳,不必渊明之深情,康乐之灵悟,而已自佳矣。诗镜总论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将韦诗陈对其间,自觉形神无间。《诗源辨体》
唐人五言古气象宏远,惟韦应物、柳子厚。其源出于渊明,以萧散冲淡为主。然要其归,乃唐体之小偏,亦犹孔门视伯夷也。《诗源辨体》
韦、柳五言古,犹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诗源辨体》
应物之诗,较子厚虽精密弗如,然其句亦自有法,故其五言古短篇仄韵最工;七言古既多矫逸,而劲峭独出。乃知二公是由工入微,非若渊明平淡出于自然也。《诗源辨体》
东坡云:“柳子厚诗在渊明下、韦苏州上”。朱子云:“韦苏州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以其无声色臭味也。”愚按:韦、柳虽由工入微,然应物入微而不见工,子厚虽入微,而经纬绵密,其功自见。故白唐人而论,是柳胜韦;由渊明而论,是韦胜柳。《诗源辨体》
六朝五言,谢灵运俳偶雕刻,正非流丽。玄晖虽稍见流丽,而声渐入律,语渐绮靡,遂成杂体,若应物,萧散冲淡,较六朝更自迥别。《诗源辨体》
应物五七言律绝,萧散冲淡。与五言古相类,然所称则在占也。《同上》
韦于五言古,汉晋之大宗也。俯视诸子,要当以儿孙畜之,不足以充其衙官之位。其安顿位置,有所吝留,有所挥斥。其吝留者必流俗之挥斥,其挥斥者必流俗之吝留,岂其以摆脱自异哉!吟咏家唯于此千锻百炼,如《考工记》所称五气俱尽、金锡融浃者,方可望作者肩背。《唐律消夏录》
唐诗之修闲澄澹,韦公为独至。五言古律二体。读之每令人作登仙入佛想。《载酒园诗话又编》
韦诗皆以平心静气出之,故多近于有道之言。《载酒园诗话又编》
韦诗诚佳,但观刘须溪细评,亦太钻皮出羽。唯云“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虽淡无釆色,不免有轻盈之意”,比喻尚好。至谓二人意趣相似,则又不然。“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自是隐士高尚之言。“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自是循吏倦还之语。原不同床,何论各梦!宋人又多以韦、柳并称,余细观其诗,亦甚相悬。韦无造作之烦,柳极锻炼之力。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诗为心声,自不可强。分甘馀话
东坡谓“柳泖州诗,在陶彭泽下,韦苏州上。”此言误矣。余更其语曰:韦诗在陶彭泽下,柳柳州上。余昔在扬州作论诗绝句,有云:“风怀澄澹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那得并苏州!”又常谓:陶如佛语,韦如菩萨语,王右丞如祖师语也。《唐音审体》
昔人谓韦与王、孟鼎立为三,以其皆近陶体也,冯复京曰:韦公本有六朝浓丽之意,而澄之为唐调,突过唐人之上。《剑溪说诗又编》
韦诗不唯古澹,兼以静胜。古澹可儿,静非澄怀观道不可能也。《剑溪说诗又编》
诗中有画,不若诗中有人。左司高于右丞以此。《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七言不如五言,近体不如古体,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但以为步趋柴桑,未为得实。如“乔木生夏凉,流云叶华月”,陶诗安有是格耶?石洲诗话
王孟诸公,虽极超诣,然其妙处,似犹可得以言语形容之。独至韦苏州,则其奇妙全在淡处,实无迹可求。《岘佣说诗》
后人学陶,以韦公为最深,盖其襟怀澄澹,有以契之也。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渊明,在当时已定论,唯其志洁神疏,故能淡言造古。《拟古》十二篇,虽未远迹陶公,亦得近裁白傅。乃如“画寝清香”、“郡斋夜雨”,琅然疏秀,有杂仙心。至若“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亦复自然作妙,不假雕饰之功。唯气格未遒,视古微疑涣散。《诗学渊源》
其诗闲淡简远,人比之陶潜,虽或过当,而其《拟古》之作,寝几于《十九首》;效陶一体,亦极冲淡之怀,但微嫌着迹耳,着迹则近于刻画矣。然当此之时,高古旷达,殊无出其右者。《诗境浅说》
五律中有高唱入云,风华掩映,而见意不多者,韦诗其上选也。
人物简介
【生卒】:749—823后 【介绍】: 唐太原文水人。李憕子。父遇害时,年八岁,为叛军所俘,转徙流离。代宗时授河南府参军,转司农寺主簿。以父死祸难,无心禄仕,不食酒肉,不婚娶,住洛阳惠林寺从僧斋戒,偃仰穴中。穆宗长庆三年,李德裕上表荐之,穆宗诏赐。源陈疾甚年高,辞不受。卒于寺。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生卒】:756—841 【介绍】: 唐僧。汝州郏城人,俗姓姜。父为商佐于巩洛间。父亡,遂出家。年十八,得通经业。俄游南岳,栖息数年,后住润州茅山栖霞寺。李德裕镇浙西时,延住慈和寺,与谈甚契。次年,迁居嵩山岳寺。文宗开成元年,李德裕请住洛阳龙兴寺。两京僧俗,多从问道。卒后,白居易为撰塔铭。
宋高僧传·卷第九 习禅篇第三之二陕之姜氏子。其先以儒术致显贵。自天宝来。乱离相继。父因商贾巩洛间而丧焉。圭嘅然行求出家。年十八。以试经得度。无何游南岳。栖息者数年。又依南徐茆山之栖霞寺。声誉益起。会赞皇李公德裕。廉问是邦。延见于慈和寺。与语意相得。圭曰。吾有幽忧之疾。城隍聚落。可久处耶。明年抵嵩少挂锡岳寺。大和戊申。洛旱。惟岳中雨不愆候。或以为圭之德所感云。开成初。赞皇公入相。请阐化于洛之龙兴寺。其所提唱。本秀公而利益多矣。既而唱灭。寿八十六。会昌元年八月十日。迁全身于塔侍郎白公居易撰铭。
释崇圭。姓姜氏。郏城人也。门传儒素相缀簪裾。自天宝已来。安史之乱侵败王略。家族迁荡父为商贾。趋利遵涂。于巩洛间父亡于逆旅。圭慨责曰。少遭不造。孑遗哀茕遂议出家。至年十八经业蔚通得度。俄有云水之兴游南岳。栖息数龄起回乐南徐茅山。乃依栖霞寺。圭已登径门道声洋溢。会赞皇李公德裕廉问是邦。延诸慈和寺。一交雅谈如游形器之外。曰吾有幽忧之疾。非是居侯藩聚落之人也。明岁遂行重抵嵩少居于岳寺。太和戊申岁。洛下亢阳。唯岳中雨信相继。或谓为圭之德动龙神之故也。开成元年赞皇公摄冢宰。请圭于洛龙兴寺化徒。两京缁白往来问道。檀施交骈。其所谈法宗秀之提唱。获益明心者多矣。忽告众决别。入方丈而灭。春秋八十六。白侍郎撰塔铭。会昌元年辛酉八月十日入塔云。次淮南都梁山释全植。姓芮。光州人也。少禀异操。自言学作佛度生去。忽投本州荣光禅院大智下求度。师颇严谨。约其诵经受具后至洛阳参问禅法。彻了无疑。辞师观方。至淮南都梁山建立茅舍。太守卫文卿命于州治长寿寺化徒。卫侯问将来佛法隆替若何。植曰。真实之物无振。自古于今往复轨躅。有为之法四相迁流。法当堙厄。君侯翘足可见。预言武宗毁教也。植终年九十三。门人建塔立碑。会昌四年甲子九月七日入浮图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生卒】:757—843 【介绍】: 唐僧。德州平原人,俗姓周。出家于本州延和寺。登戒后,问道嵩山。寻入居太一山。文宗大和间,李德裕荐入内殿,文宗宣问而悦之,遂留内道场。累辞归山,诏住长安圣寿寺。武宗毁佛时,避入终南山,卒于山舍。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姓周氏。平原人也。幼入乡校。然于儒书。略不加意。见佛经则玩味莫释手。后就郡之延和寺诠澄法师薙染。既登戒。问道嵩少。遁居三峰。以养圣胎。无几何。入太乙山。受徒阐化。大和中。上嗜蜃蛤。太官每以进沿海诸郡并缘为民害。一日其壳。有力擘之而坚莫能开者。上异焉。焚香以祷。俄而自开。现观音菩萨像。仅寸许于内。仪容服饰。比世所塑𦘕者。尤可爱。上命盛以金粟檀香合。覆以玉绵锦帕。赐兴善寺供养。因集群臣宣问。以何祥瑞。宰相李公德裕进曰。此非臣所能知。惟知陛下圣德所昭感尔。若其他佛法大意。则有终南山恒政禅师在。于是诏问政。政对曰。贫道闻之。物无虚应。此所以启沃陛下之信心尔。故经云。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也。上曰。菩萨此身则已见矣。然所谓说法则未之闻。政曰。今陛下见此为常耶。非常耶信耶不信耶。上曰。非常之事。朕深信焉。政曰。如是则陛下已闻说法矣。上大悦。因留政内道场中。累辞还山诏居圣寿寺。武宗初即位。谓人曰。吾仇至矣。可不避乎遽遁入终南山。久之卒于山舍。寿八十七。阇维获舍利四十九粒。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塔葬焉。后诏废教避仇之语果验。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释恒政。姓周氏。平原人也。未入法前随入乡校。殊不嗜书籍。或见佛经耽味不舍。后弃俗从师。就本州延和寺诠澄法师下受诵经法。既登戒已问道于嵩少。决了无壅。遁迹三峰放荡自在。无几入太一山中。甫行风教学人蚁慕。太和中文宗皇帝酷嗜蜃蛤。沿海官吏先时递进。人亦劳止。一日御馔中盈柈而进。有擘不张呀者。帝观其异即焚香祝之。俄为菩萨形。梵相克全仪容可爱遂致于金粟檀香合。以玉绵锦覆之。赐兴善寺令致礼之。始宣问群臣斯何瑞也。相国李公德裕奏曰。臣不足知。唯知圣德昭应其诸佛理。闻终南山有恒政禅师大明佛法博闻强识。诏入宣问。政曰贫道闻物无虚应。此乃启沃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经中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也。帝曰。菩萨身已见未闻说法。政曰。陛下睹此为常非常耶。信非信耶。帝曰。希奇事朕深信焉。政曰。陛下已闻说法了。皇情悦豫得未曾有。敕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休。其菩萨至会昌毁佛舍乃亡所在。因留政内道场中。累辞入山。宣住圣寿寺。至武宗即位忽入终南。或问其故。曰吾避仇乌可已乎哉。后终山舍年八十七。阇维收舍利四十九粒。以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入塔。后有废教之敕。政之先见若合符节焉。系曰。蜃蛤中胡得菩萨像乎。通曰。有所警发时一现耳。近闻伪唐李氏国境荐饥陂湖间多生螷蚌。百姓竞取而食。其年免殍仆者十有七八。明年丰。民犹采之。无何有获巨蚌可二尺馀。提归擘磔击𤅢曾无少损。其人咒垂放之。俄自开张吐出佛像。长仅尺许。相好具全若真珠色。号曰珠佛焉。献李氏。后遗与梵僧焉。此意所不及处。现形者盖经中化肉山鱼米以资饥馑。岁既丰登。胡不属厌。故现相止足之地。
姓周。平原人。未入法前。幼入乡校。见佛经。耽味不舍。就本州延和寺诠澄法师。受诵经法。既登戒已。问道于嵩少。决了无壅。遁迹三峰。放荡自在。无几入太一山中。甫行风教。学人蚁慕。太和中。文宗皇帝酷嗜蜃蛤。一日御馔中。盈柈而进。有擘不张呀者。帝观其异。即焚香祝之。俄为菩萨形。梵相克全。仪容可爱。遂至于金粟檀香。合以玉绵锦覆之。赐兴善寺致礼。始宣问群臣。斯何瑞也。相国李公德𥙿奏曰。臣不足知惟知圣德昭应其诸佛理。闻终南山有恒政禅师。大明佛法。博闻强识。诏入宣问。政曰。贫道闻物无虚应。此乃启沃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经中。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帝曰菩萨身已见。未闻说法。政曰。陛下睹此为。常非常耶。信非信耶。帝曰。希奇事。朕深信焉。政曰。陛下已闻说法了。皇情悦豫。得未曾有。敕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休。因留政内道场中。累辞入山。宣住圣寿寺。至武宗即位。忽入终南。或问其故。曰吾避仇。乌可已乎哉。后终山舍。年八十七。阇维。收舍利四十九粒。以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入塔。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