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煜

相关人物:共 85 位
共 8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廉氏。
荆州人。
幼入空门。
长圆戒德。
乃复遍游衡庐。
以探禅指。
尝偕一友至凤林。
迷道入深谷中。
见满地弃掷。
皆金银物。
其友遽色动。
顾谓曰。
此间幸无他人在。
可攫也。
且天与弗取。
反受其咎。
君其柰何不屑意哉。
俊行未即应。
友固请。
俊曰。
昔管宁锄园遇金。
视同瓦砾。
吾辈出家者流。
尤宜慎守贪戒。
而有愧古人可乎。
然吾兹一身。
衣食有馀。
得之亦复奚用。
他日待吾把茅盖头。
第当取以供众也。
竟舍去。
寻谒舒州投子山同和尚。
投子问曰。
昨在何处。
曰在不动道场。
曰既是不动。
何由至此。
曰至此岂是动耶。
曰元来宿不著处。
因许入室。
受记莂。
久之辞还。
路出汴京。
陇西公梁资所留。
而捐所居宅。
为伽蓝。
以处俊。
会周受汉禅。
宠遇优渥。
盖高祖世宗。
皆于俊寔布衣旧。
异日相见。
每施拜跪。
及是赐赉故加厚云。
乾德四年三月。
疾笃。
弟子使医进药。
噤不受。
垂戒嘱后事。
合掌怡颜而灭。
享寿八十五。
坐夏六十五。
四月八日。
葬全身于东郊之丰台村。
寺额观音。
一门三院。
东西二堂。
众常不减数百。
五十年间。
率饭僧万百千计。
诚京城第一禅林也。
赐紫袈裟。
号净戒。
皆周命。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岩俊。
姓廉氏。
邢台人也。
诞育之来蔚繁神异。
挺身去缚誓入空门。
从捧戒珠终身圆莹。
乃持杯锡言遍参寻。
陟彼衡庐登乎岷蜀。
尝至凤林。
欻逢深谷。
见一区之晃耀。
原七宝之纵横。
时同侣相顾曰。
奇哉可俯拾乎。
俊曰。
古人锄园触黄金若瓦砾耳。
苟欲怀之自速祸也。
徯吾野菅覆顶须此供四方僧。
言讫舍去。
造谒舒州投子山主问之曰。
客来昨宿何处。
俊曰。
在不动道场。
曰既言不动曷由至此。
对曰。
至此岂是动耶。
曰元来宿不著处。
然山主默认许之。
迨思还赵。
路出陈留。
抵今东京。
属乎梁少保陇西公资。
即河阳节度使赠中书令芝之昆也。
虽居贵仕酷信空门。
接俊谈玄。
若刘遗民之奉贾远也。
相与议舍第宅俾建仁祠。
俊弗让违以安形性。
既考禅室而行祖风。
慕道穷玄堂宇盈塞。
周高祖世宗二帝潜隐地。
与俊布衣之交。
每登方丈必施跪礼。
及其即位延迟优渥。
至乎朝达见必稽颡。
高谈虚论若至宝山焉。
以乾德丙寅三月示身有疾。
弥留弟子求医奉药。
瞋目噤唇不食。
垂诫门人后已。
当怡颜俨肃合掌诀众而灭。
享龄八十五。
坐夏六十五。
初俊被朝恩赐紫袈裟也。
受而不服锡净戒师号也。
有而不称。
属其策杖清羸。
周祖敕侍者辈勿令大师一中食。
俾其日昃更进祛阇尼矣。
俊诺而难遵。
慈柔被物。
暨乎自狭而广实三院一门也。
二堂东西恒不减数百众。
五十年间计供僧万百千数。
京城禅林居其甲矣。
以其年四月八日。
归葬于东郊丰台村。
白塔存焉。
于日神都寺院。
各率幡幢吹贝鸣铙相继二三里。
道俗送殡者万数。
知制诰王著为碑昭懋厥德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86—926 【介绍】: 五代时前蜀主王建妃。亦称小徐妃。王建时,进位淑妃。光天元年,进位皇太妃。王衍咸康元年,随前蜀后主王衍降后唐。次年,送入洛,途中与其姊大徐妃赋诗,凄惋动人。至秦川,与其姊及王衍同时被杀。有《花蕊夫人宫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据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九二,名号为花蕊夫人者共有3人:一为南唐后主李煜妃,南唐亡没入宋宫,后为赵光义(晋王)所杀,无诗传世。
二为前蜀主王建妃、王衍母,因其姊亦为王建妃,故史称小徐妃。
姊娣倍受宠幸,纵引王衍污乱失国,后母子均为唐庄宗所杀。
三为后蜀主孟昶妃,一说姓徐,一说姓费,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人,能文,蜀亡入宋宫,为太祖所宠,口诵国亡诗。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全唐诗》编为1卷,系于孟昶妃名下,而浦江清则以为系王建小徐妃所作,见《花蕊夫人宫词考證》。
《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花蕊夫人(?-926),姓徐。父耕,为唐眉州刺史,二女皆国色。长女为前蜀王建贤妃,称大徐妃,次女为王建淑妃,称小徐妃,宫中号花蕊夫人。王衍继位,尊为皇太妃。蜀亡,随王衍降唐,被杀。又,后蜀孟昶妃费氏(一说姓徐),亦号花蕊夫人,青城(今四川都江堰西)人,昶降宋后,宋太祖召入宫中,有宠。《全唐诗》中小徐妃存诗八首。另世传花蕊夫人《宫词》百首,《全唐诗》归入后蜀孟昶妃名下,浦江清考定为王建小徐妃所作,内中且羼入诗人王建等人作品。

作品评论

竹坡诗话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庭户悄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不道流年暗中换世传此诗为花蕊夫人作,东坡尝用此诗作《洞仙歌》曲。或谓东坡托花蕊以自解耳,不可不知也。
《诗源辨体》
蜀王孟昶花蕊夫人有七言绝《宫词》一百首,其词本于王建。大约以全集观,王语不雅驯,而花蕊时近浅稚。
五代诗话
世传其(按指花蕊夫人)宫词百首,清斯艳丽,足夺王建、张籍之席。盖外间摹写,自多泛设,终是看人富贵语,固不若内家本色,天然流丽也。
拜经楼诗话
宋岳倦翁有《宫词》百首……其自叙略云:“诗发乎情,止乎礼义,当有以寓讽谏而美音容。若王建世托近幸,花蕊自处宫闺,言多涉于亵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宋初僧。
江宁人,居本郡开元寺。
工画山水。
南唐李煜降宋,巨然随至京师,居开宝寺,知名于时。
山水祖述董源,擅画江南山川烟岚气象,风格苍郁清润,与董源并称“董巨”,为五代、宋初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巨大。
何敬洙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964 【介绍】: 五代时广陵人。
初事吴,后事南唐。
李昪时为天威军都虞候。
建州之役,以功拜楚州团练使。
常微服游里巷,察民疾苦。
李璟保大八年,迁武昌节度使。
后周南侵淮南,璟命其清野入保。
而敬洙格诏出城,除地为战场,敌去,人重其决。
加镇国军,中书令。
李煜嗣位,授右卫上将军,封芮国公,致仕。
卒谥威烈。
汪焕 朝代:南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歙州人。
南唐开国时第进士。
李煜佞佛无度,斋设持诵,月无虚日,谏者多得罪。
乃以死谏,不之罪,擢校书郎,其言卒不用。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
焕。南唐开国时举进士。后主袭位。擢校书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连州人,字国仪,号群玉峰叟。
后晋高祖天福进士。
避乱还乡,楚王马希范辟为零陵从事。
后归南唐,历丰城簿、涂阳令。
坐贪赃论死,李煜见其诗,贷免,复其官,寻致仕隐玉笥山。
逾年起为水部员外郎。
南唐亡,归故里卒,年八十余。
工诗,有《金鳌集》。
全宋诗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鳌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粤诗·卷一九
孟宾于(八九五 — 九七七),字国仪。连州人。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九四八)进士,与同年李昉交善。避乱还乡。楚王马希范辟为永州军事判官,历阳山令。后归南唐,授丰城簿,迁涂阳令。坐系当死,后主赦之,复其官,起为水部员外。俄致仕,隐于吉州玉笥山,著道士衣,自号群玉峰叟。吉州高使君奏为郡倅,旋归旧隐。高越强起为丰城令,既而引去,嬉游吟啸二十年,老求致仕,得本曹郎中分司南都,服章金紫。入宋,以老病不任朝谒,听还故里,后以县令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年八十三。有《孟水部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明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四有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国仪,自号群玉峰叟,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为连州(今属广东)人。曾以诗献工部侍郎李若虚,为其称赏。又诣洛阳献诸朝达,由是大有诗名。后晋天福九年(944)登进士第,后为楚马希范辟为永州军事判官。历阳山县令。楚亡,归南唐,授水部员外郎,旋归玉笥山。复起为丰城令。又曾任淦阳令,官至水部郎中,分司南都。南唐亡,以老病辞归故里,不久卒。生平事迹见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江南野史》卷八、马令《南唐书》卷二三、《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工诗,有名当时。王禹偁称其诗具“雅淡之体,警策之句”(《孟水部诗集序》)。所著颇多,有《孟宾于集》1卷、《金鳌诗集》2卷、《湘东集》、《金陵集》等,均佚。《全唐诗》存诗8首、断句若干(其中“昔日声尘喧洛下”二句为李昉诗误入)。《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联句诗1首、断句7。
唐诗汇评
孟宾于,生卒年不详,字国仪,连州(今广东连县)人。幼擅诗名,吟味忘倦。后唐长兴末赴举,和凝等咸推荐之,游举场十年。晋天福九年(944),符蒙知举,宾于献诗,大得称赏,遂登第。初仕楚,为零陵从事。楚亡,归南唐。建隆二年(961),官丰城令。又官淦阳令,因赃贿系狱,后主释之,后起为水部员外郎,致仕,居吉州新淦玉笥山,自号群玉峰叟。南唐亡,归老连州,卒年八十三。有《金鳌集》二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八首,炙句若千。
全唐诗补逸
孟宾于字国仪,连州人。晋天福九年符蒙知贡举,擢进士第。与李昉交善。宾于后仕南唐,卒宋太平兴国中,年八十三。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宾于字国仪。连州人。晋天福中进士。楚文昭王马希范辟为零陵从事。及恭孝王希萼入金陵。宾于归南唐。累迁滏阳令。致仕隐玉笥山。自号偫玉峰叟。复起为水部员外郎。归老连州。年八十七卒。

作品评论

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
(宾于)幼擅诗名,吟味忘倦。
江南野史
(宾于)少修儒学,早失其父,事母以孝闻。长好篇咏,有能诗名……天祐末,工部侍郎李若虚廉察于湘沅,宾于有诗数百篇,自命为《金鳌集》,献之,大为称誉。因采择集中有可举者十数联,记之于书,使宾于驰诣洛阳,皆为数之,其誉蔼然。
《小草斋诗话》
五代孟宾于,少游乡校,力学不怠。父以家贫,且鲜兄弟,题诗壁上云:“他家养儿三四五,我家养儿独且苦。”宾于归,见之,续曰:“众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满山独畏虎。”父奇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72 【介绍】: 五代时高邮人,字亚元。
少能属文。
李昪辅吴,用为秘书省正字。
及昪建南唐,宋齐丘辟置幕中十余年,历大理评事,屯田员外郎。
久之,齐丘出镇洪州,始表为节度掌书记。
李璟保大中,召为驾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
李煜嗣位,为殿中监,知贡举,时称得人,迁刑部侍郎。
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8—972 乔匡舜,一作乔舜,乃避宋太祖讳。字亚元,广陵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初为李昪所重,补秘书省正字。南唐建国,历大理评事、屯田员外郎。中主保大时入为驾部员外郎,旋知制诰,迁祠部郎中、中书舍人。十三年(955),因谏中主亲征周师,流抚州。后主时征为水部员外郎,改司农少卿。后任给事中、刑部侍郎等职。开宝五年(972)卒,谥贞。生平见徐铉《乔公墓志》、陆游《南唐书》、《十国春秋》本传。匡舜善属文,以典赡称。徐铉称为“词赋离骚客”(《哭刑部侍郎乔公诗》)。《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其《拟谣》10卷,今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断句2。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77 【介绍】: 五代时僧。
杭州临安人,俗姓黄。
少出家于临安朗瞻院,后至天台山受戒。
已而至襄州清溪修禅,嗣清溪洪进。
后住洪州上蓝精舍。
宋齐丘见而异之,历请住舍利、幽谷、双岭诸刹,所至学徒自成规矩。
南唐李煜闻其名,召入禁中,敕住庐山圆通院。
卒谥道济禅师。
禅林僧宝传·卷第八
禅师名缘德。生杭州临安黄氏。年十七。师事东山老宿勤公。剃发受具。神观靖深。中空外夷。以精进为佛事。年二十四遍游诸方。烂熳丛席。至襄州清溪。谒进禅师。栖迟不去久之。江南李氏有国日。德混迹南昌之上蓝寺。楚国宋公齐丘。至于经堂。僧众趋迎。德阅经自若。宋公傍立睨之。德不甚顾答。宋公问。上座看甚经。德举示之。宋公异焉。力请住舍利幽谷双岭诸刹。德无所事去留。所至颓然默坐而已。而学徒自成规矩。平生著一衲裙。以绳贯其褶处。夜申其裙。以当被。后主闻其名。致至金陵。问佛法大意。留禁中。又创寺以居之。昭惠后以其子宣城公薨。施钱建寺。于庐山之阴。石耳峰之下。开基日。得金像观世音于地中。赐名圆通焉。本朝遣使。问罪江南后主。纳土矣。而胡则者据守九江不降。大将军曹翰部曲。渡江入寺。禅者惊走。德淡坐如平日。翰至不起不揖。翰怒呵曰。长老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德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耶。翰大奇增敬。而已曰。禅者何为而散。德曰。击鼓自集。翰遣裨校击之。禅无至者。翰曰。不至何也。德曰。公有杀心故尔。德自起击之。禅者乃集。翰再拜。问决胜之策。德曰。非禅者所知也。太平兴国二年十月七日。升堂曰。脱离世缘。乃在今日。以衲衣并所著木屐。留付山中。使门人累青石为塔。曰他日塔作红色。吾再至也。乃化。阅世八十。坐六十有三夏。谥曰道济禅师。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南唐烈祖升元间人。
曾作诗题钟隐画。
五代名画补遗》存其事迹,并录诗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 【介绍】: 名或作元。
五代时钟陵人,字叔达,又字北苑。
南唐李煜为后苑副使。
工画山水,以状如麻皮皴笔画山峦,讲究以水墨表现江南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汀渚掩映之景,极大丰富了山水画表现手法。
又工设色山水,山石少皴纹,景物富丽,有李思训之韵致。
与释巨然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画坛之巨擘,对后世影响甚大。
存世作品有《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等。
共 8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