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继忠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元圣制礼,内朝治亲。
屈三命之殊宠,后先生于下陈。
受位造庭,义不踰于父行;
循墙尽礼,恭无乱于天伦。
古训与稽,旧章为美。
正外者必慎其内,化远者亦资于迩。
由是敕公侯以惇睦,自燕朝而基始。
班异官爵,位虽极于命卿;
谁无父兄,理自宜于序齿。
疏不凌近,卑不渎尊。
修之廷内,而君臣之叙立;
达于天下,而孝友之教存。
车马之赐虽优,岂无定著?
长幼之伦勿废,以诏后昆。
然则百官疏也,故朝于外;
九族亲也,故治于内。
于外,故右贤而贵爵;
于内,故尚亲而立爱。
贵爵,然后知王官之不可乱;
立爱,然后见人道之不可废。
礼或三赐,亲惟一概。
若弟若子,敢介宠而自矜?
有尊有先,宜适卑而少退。
肃肃合族,雍雍在朝,饰情文而皆尽,戒容貌之有骄。
名位不同,彼乡饮也,或不齿之为尚;
少长有礼,此宗室也,宜入事而勿佻。
且夫事父严,则忠可资于君;
事兄谨,则顺可达于治。
故尊尊贵贵者,礼之叙;
亲亲长长者,仁之至。
奈何治其外不修其内,有其一遂慢其二?
爵虽元士,非父党之可踰;
位绝诸昆,亦雁行之相次。
职在庶子,教成有司。
示训民于亲爱,昭辨等于尊卑。
想考父之益恭,由兹可见;
虽唐尧之惇叙,舍此奚为?
是谓人之大伦,国之元纪,以睦兄弟,以亲父子。
贵无骄汰之失,贱有和顺之理。
故曰正家而天下平,非此则何以哉?
臣窃观大学论平天下之道。则曰。上老老而民兴孝。孟子论王天下之政。则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盖老者。天下之达尊。而老老者仁旼之大本。是故。昔周文王善养老。而致伯夷,太公二老之归。二老归而天下之民从之矣。由百里之小。而有天下之二。以受惟新之命。不亦宜乎。恭惟圣上。自即位以来。思弘王道。诞敷仁政。子育元元。既庶既富。跻之仁寿之域。而使有衣帛食肉之养。至于在朝之臣与夫里居者。苟爵齿之俱尊。则月赐酒肉。时加存问。其视汉魏之君。徒慕虚名。袒割于一朝之顷者。不可同年而语矣。臣安止尝逮事世庙。久居侍从之地。寿位已峻。眷待亦隆。晚年。谢事闲居。优游养真。及见今日太平之治。而得蒙惠养之泽。夫岂偶然哉。乃于辛巳夏。来京师上谒。上引见于内殿。苍颜白发。望之若仙。进退拜伏。筋力不衰。上喜甚。悉召勋臣宗戚。置酒宴慰。以示不弛故日之情。酒酣。上解衣衣之。使之起舞。亟命进秩。授判中枢院事。宠荣之极。古无与比。伛偻拜命。涕泪交颐。首献诗一句。以达感激之情。上即和之。而命群臣续成。凡十句。而章始就焉。宸翰昭回。粲如奎璧。明良赓载。欢若鱼水。诚千载一时也。在庭之臣。莫不咨嗟称庆曰。今日之事。非特止有达尊。亦由世庙旧臣。唯止尚在。故获此非常之宠。非我圣上优老之仁。羹墙之孝。与舜文同符。则曷足以臻此哉。由是而推。化远区外。使天下闻其善养之政。将有如伯夷太公之老。相继来归。而兴周道于当世矣。则我圣朝之治。尤益昌大光显。而臣止之名。亦流辉于后世。何其幸矣。臣职在珥笔。目睹盛美。不可以不文。喑无一词。称扬宏休。长言之于诗。诗曰。
维王建极,敛福锡民。
停之毒之,与物为春。
熙熙皞皞,跻于寿域。
康衢之老,罔知帝力。
然犹冲挹,谓治未洽。
曰惟养老,仁政所急。
临轩锡宴,必岁之秋。
亦月有赐,维酒与羞。
恩如海涵,浃于肌肤。
兴孝兴弟,示民不愉。
矧今遗老,世庙旧臣。
优游太平,以保天真。
身虽在外,心不忘君。
岁辛巳夏,入觐于王。
天颜载悦,为龙为光。
式燕以教,酒冽肴馨。
既醉既饱,胡考之宁。
称觞起舞,皤皤老佡。
王曰尔止,既寿且贤。
事我昭考,久处近密。
今我觏尔,羹墙慕切。
乃赐之衣,云锦错落。
乃进其爵,鸿枢峻秩。
恩眷稠重,宠莫与京。
拜命伛偻,感涕交零。
群工在庭,相与叹喟。
咸曰我后,人伦之至。
舜之慕亲,文之养老。
古今虽殊,其揆一道。
孝治既隆,举世皆仁。
巍巍荡荡,莫罄名言。
臣止之贤,亦永有辞。
依日月光,垂耀无期。
节用而爱人,鲁论有明训。
后来多冗费,民病财亦尽。
孔公崇俭德,裁抑非固吝。
丰源约其流,亦以纾民困。
为言达朝廷,化远当自近。
滇南一道盘云上,永昌巍巍更相望。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纷磊磊,大石高盘陀。
连空互撑叠,仰睇青嵯峨。
攒峰插牛斗,飞涧悬天河。
崩崖倾断下无地,但见猿猱挂罥号烟萝。
丹砂空青,的皪岩阿。
宝玉夜烱,灵光荡摩。
天门洞开,紫宫逶迤。
玉女对侍,星官骈罗。
至高之极始见此,辽绝下奈诸方何。
马蹄缄铁尚不得度,行人跛鳖焉能过。
我生水国多见水,不图山高乃如此。
画家山水贵相半,吁嗟谁悉寰区理。
南园大老司徒公,维山降神为世雄。
晚张能事发新格,尽吐磈礧之心胸。
引缣迅扫鸣长风,颠林倒壑貌不同。
苍云黯惨喧霹雳,白日照耀开鸿濛。
蛟龙盘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飞梁通。
千峦万嶂堆墨华,忽然平旷披风沙。
楪榆开凿巂君国,桃源点缀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楼仄立明丹霞。
时清颇知官府静,化远亦爱蛮夷嘉。
老翁戏猎逐黄犬,娇女明妆簪素花。
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
腾冲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远迩。
更挥淡墨洒馀姿,遂使天涯穷尺纸。
昨逢伯子示此图,瞠目惊叹从前无。
乃知山岳气磅礴,不用滥漫谈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马吴门都。
见此寄书定相索,公乎公乎须写数本万里络绎传吾徒。
陈迹湖游一梦惊,尘途分手更伤情。
三年刀斗开城戍,万里风涛海域程。
许国敢论成老悴,有家无计到经营。
轻裘自裕筹边略,诗礼要听化远
⑴ 余罢散时。与正之共游梨湖。故及。
玉律阳潜复,迟迟瑞日暄。
玄机知有造,生类总含恩。
着物天心验,推仁圣念存。
欲知流化远,须识一微源。
鸭水粼粼际海天,城当关塞接风烟。
渐东化远三陲晏,藩屏皇家亿万年。
昔。梁江淹作恨赋。恨及吕政,李陵之死。文虽胜。而意实乖。其后唐人李白拟而述。文之纤丽。殆若过之。然既谓思前贤。而恨李斯者奚。近世。东国人续而拟之者亦多。不过祖述江,李而已。余观古今天地间。死者。人之所共有。其为可恨。岂无大于向人之所称者哉。余故忘其固陋。乃敢拟其体。而赋其所未恨云。
闲居病起,百感中侵。
长夜漫漫,蔀室沈沈。
孤灯照策,吊古悲今。
于是仆本士夫,心焉悼怛。
言念昔者,圣贤同没。
若乃轩辕帝世,蚩尤受戮。
鸿荒既破,敷玆文德。
仰象日星,肇造律历。
舟车旁通,万区率服。
方法华胥以效治。
龙驭忽乎鼎湖,弓剑遗坠。
天下攀号,至如重华陟位。
狱讼攸归,都喻契合。
岳牧交师,琴南薰兮化远,歌载赓兮谟深。
巡游方岳,四海讴吟。
苍梧云断,泪血斑林。
若夫姬昌继业,鸟鸣岐阳。
薰成麟趾,化流南方。
殷殷六州,筐篚相望。
命虽云新,绩则未集。
一朝凭几,末命悽绝。
且如东家孔圣,生世阨塞。
闻韶忘味,发愤忘食。
曲肱梦断,凤图寥廓。
山颓梁折,大道何托。
想仪形于有若,竞失声以对哭。
若复颜回陋巷,屡空亦乐。
如愚终日,服仁三月。
高坚既竭,一臂相交。
天乎是忍,夭我克肖。
哀哀流痛,曷其有朝。
又如朱熹晚出,道高德邵。
茫茫坠绪,式克远绍。
长摈一世,易箦无施。
虽拔木而崩山,亦难曳乎斯气。
或有忠臣蒙难,骚客罹谗。
飘摇异域,流落江潭。
此人但见阴云闇暗,白日西匿。
至于糜躬蹈水,泪入冥漠。
矧乎吟常棣,咏蓼莪。
亲懿湮灭,骨肉消磨。
累累眼前,恨如之何。
已矣哉,天地久兮古今长,岁月疾兮乌兔忙。
动静异兮吉凶乖,善恶混兮丘陇荒。
时命盖古然,孰不骨萎而魂伤。
锦囊千首一征鞭,画角声高岭外天。
北路从今棠化远,主人应喜幕宾贤。
八闽空骥足,百粤启鳣堂。
咫尺瞻韩范,云胡跨海邦。
师严应道重,化远觉天长。
诗礼趋庭地,仍公授秘方。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