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一【介绍】: 五代时密州人。初名凤,又名忌。好学有文辞,尤长于诗。少为道士,居庐山。尝画唐诗人贾岛像,晨夕事之。后改儒服。朱守殷镇汴州,辟为判官。守殷败死,乃奔吴。李昪建国,遂仕南唐。历中书舍人,累迁右仆射,至司空。后周世宗征淮南,李璟遣晟奉表请割地纳贡,遂留周。世宗数召问江南虚实,不对。会李重进得南唐书,语多不逊,世宗怒,晟遂被害。临死,整其衣冠,南望金陵而拜曰:“臣惟以死谢。”一说少举进士,又言系赐自尽。
忌本名凤。一名晟。高密人。少为道士。谒后唐庄宗于镇州。授秘书省著作佐郎。天成初。朱守殷叛。忌为幕客。赞成其事。朱氏诛。匿迹入淮。吴人以伪官授之。周显德三年署伪司空。奉贡行在。以所言失实。收下狱诛之。
人物简介
【生卒】:908—965 【介绍】: 五代宋初应州金城人。初名崇威,避后周太祖讳,止称崇。五代后唐清泰中为应州骑军都校。后晋石敬瑭割云应地入契丹,崇耻事之,奋身南归。刘皓起事,以崇为先锋。曾从郭威平河中,乾祐三年复从之平国难。后周广顺初,为京城都巡检使,加同平章事,出镇澶州。世宗立,崇御并人,破契丹,累有功。入宋加兼中书令。李重进叛,命崇为平卢军节制。累封英、邓国公。卒赠太师。
人物简介
【生卒】:912—969 【介绍】: 宋代北人。康福子。幼隶后唐明宗帐下。仕后晋为尚食使,历随、泽二州刺史。后周广顺中为侍卫马步军都军头。从世宗征刘崇,拜蔡、齐、郑、楚四州防御使,晋、潞二州兵马钤辖。宋初,李重进叛,为前军马军都指挥使。建隆四年,改怀州防御使。太祖亲征太原,命领兵屯潞州,以疾归郡。
人物简介
【生卒】:920—966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正元。后周显德中,隶赵匡胤帐下,任都押衙,预谋陈桥兵变。宋初,授客省使兼枢密承旨。从平李筠,讨李重进。累拜枢密副使。取荆南,战功独多。因与主帅慕容延钊不协,交相论奏,谪为淄州刺史。
人物简介
全宋诗【生卒】:922—992 【介绍】: 宋幽州蓟县人,后徙家洛阳,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助其代周。入宋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元年,建议速平李筠之乱,从征上党,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又请速平李重进之乱。三年,拜枢密使、检校太保。乾德二年代范质为相。参预北宋初年各项重大策令之制定,如罢宿卫、节镇兵权,以文臣知州;诸州置转运使、通判以集中政权和财权;先平南方后定北边等。太祖晚年渐失宠,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太宗朝两度入相。淳化三年以病老致仕,封魏国公。卒谥忠献。
赵普(九二二~九九二),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人。仕后周。入宋,太祖建隆元年(九六○),为右谏议大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年,为检校太保,充枢密使(同上书卷三)。乾德二年(九六四),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开宝六年(九七三),出为河阳三城节度、同平章事(同上书卷一四)。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召为太子太保。六年,拜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同上书卷二二)。八年,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雍熙四年(九八七),移山南东道节度,改封许国公,兼中书令。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一。谥忠献。《宋史》卷二五六有传。全宋文·卷四三
赵普(九二二——九九二),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人,后迁洛阳。周显德中,赵匡胤辟为幕僚,任节度推官、掌书记。参与策划陈桥兵变。入宋,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三年,拜枢密使、检校太保。乾德二年,代范质为相,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五年春,加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太祖视为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之。太祖晚年,宠任稍衰,出为河阳三城节度。太宗时,复为相,拜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出为武胜军节度,移山南东道节度,改封许国公。后册拜太保兼侍中。淳化三年春,拜太师,封魏国公致仕。七月卒,年七十一。谥忠献。《宋史》卷二五六有传。
人物简介
【生卒】:923—977 【介绍】: 宋颍州沈丘人。少倜傥好学,通《春秋》三传。初隶李守贞门下,守贞谋叛,遣元乞师江南。会守贞败,遂留江南,易姓朱。尝事李璟,为淮南北面招讨使。后归周世宗,历蔡州、濠州防御使。入宋后复姓。从平李重进。累官白波兵马都监。辩捷强记,或奏其治郡不亲狱讼,太祖面诘之,元具诵辞牍,指述曲直。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生卒】:925—991 【介绍】: 宋大名人,字仲询。从后周世宗征高平,以功迁西上閤门副使。入宋,以行营都监从征李重进。荆湖平,授潭州防御史。太祖开宝三年,以贺州路行营诸军都部署征岭南。次年挥师广州,灭南汉,与尹崇珂同知广州兼市舶使。七年,以升州道行营监征南唐,次年平金陵。九年秋,副党进伐北汉。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为北路都招讨兼判太原行府事,灭北汉。继征范阳,知幽州行府事。及班师,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御契丹。雍熙三年,宋以三路北伐契丹,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以指挥不当,名将杨业陷敌阵亡,坐削秩。后加同平章事。卒谥武惠。
潘美(九二五——九九一),字仲询,大名(治今河北大名东)人。从周世宗征高平,以功授西上閤门副使。入宋,从石守信平扬州,南征广州,定金陵,北伐太原、范阳,皆有功。累官忠武军节度使,封韩国公。淳化二年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以孙女为章怀皇后,追封郑王。《宋史》卷二五八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人物简介
【生卒】:926—989 【介绍】: 宋洛阳人,字仲俭,本名延渥。后唐庄宗外孙,后汉高祖婿。乾祐中,镇滑州。随后周世宗征淮南,移镇邓州。宋初,加检校太师,从征李重进。开宝中,太祖纳其女为后。太宗时,加同平章事,从平太原,征幽州。封邢国公。卒谥庄惠。
人物简介
【生卒】:927—976 【介绍】: 即宋太祖。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全宋文·卷一
宋太祖赵匡胤(九二七——九七六),世为涿郡(今河北涿县)人,生洛阳夹马营中。后汉乾祐元年,应募为郭威部属。仕后周,补东西班行首,累官殿前都指挥使,拜定国军节度使。后周显德六年,升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归德军节度使。七年,率兵拒北汉、契丹兵,至陈桥驿,将士大噪,拥之南还,受周禅,即帝位,国号宋。平李筠、李重进之叛,继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并于开宝二年亲征北汉。惩五代节镇过重、君弱臣强之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以文臣知州,以朝官知县,以京朝官监临财赋,又置转运使、通判,遂使兵权、财权、司法权尽归朝廷。在位十七年,年号三:建隆、乾德、开宝。见《宋史》卷一至卷三《太祖纪》。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