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毂

共 8 首
有客有客从东来,手持碧玉歌莫哀。
黄鹄矶头啸明月,长江万里浮云开。
乃从半夜上黄鹤,天吴叱浪蛟龙骇①。
蛟龙骇,山鬼泣。
千骑万骑来悲风,汉阳两岸涛声急。
珊瑚敲起黄鹤回,翩翩走上凌仙台②。
命黄鹤,尔钦哉③!
为我东海之东、西海之西、南海之南、北海之北,真人仙子一一来此楼,海若阳侯莫惶惑④。
各持径尺明月之神珠⑤,江篱芳芷供其侧⑥。
须臾真人习习黄鹤鸣,景云紫雾楼下生⑦。
但见霓裳羽服绰约之仙子,三五西来拥翠旌。
祝融南至驾火龙⑧,大姑小姑盛妆饬⑨,珠铛佩玉鸣琮琤⑩。
登楼握手转更深,万籁不作天宇清。
江水平,冯夷捧出澄水帛⑾,君山父老吹紫笙⑿。
湘君折有瑶草枝,龙绡裁服霞为裙⒀。
盈盈相见湘君喜,唱和钧天广乐之新声⒁。
风传淅淅月如霜⒂,西池王母行琼浆。
大姑小姑颜色扬,砗磲云母妆衣裳⒃。
起立俱兮琴羽张⒄,相将鼓舞和琳琅⒅。
短笛嘈嘈起黄鹄,声清调急良可伤。
倚台望极无所见,海天惨淡江云凉。
真人仙子于是怅然下楼去,欲行不行仍徜徉⒆。
仍徜徉,留且歌,东西南北奈若真人仙子何!
乃驾长风送之望之,而复立于江之沱⒇。
黄鹤尔归去,黄鹄多狂波21。
人有登楼问踏歌22,云在华山采薜萝23,月明夜半当来过24。
【校注】 (1)天吴:传说中的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2)凌仙台:喻黄鹤楼的高台。 (3)钦哉:告戒之辞,语出《尚书》。《书·舜典》:“钦哉钦哉,刑之恤哉!” (4)海若:传说中的海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阳侯:传说中的大波之神。相传古阳陵国君溺死于水,而为水神,能兴大波,谓之阳侯波。《楚辞·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文选·左思〈吴都赋〉》:“揖天吴与阳侯。” (5)明月之神珠:即明月珠,又名夜光珠。《神异经》:“西北金阙上,有明月珠,径三寸,光照千里。” (6)江蓠芳芷:皆为香草。江蓠,即蘼芜;芳芷,即白芷。《楚辞·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7)景云紫雾:传说中神仙出行,必伴以祥云紫雾。景云,瑞云。 (8)祝融句:祝融,上古传说中的火神,也被奉为南方之神及夏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管子·五行》:“祝融辨乎南方。”王毂《苦热行》:“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9)饬:整理,打扮。 (10)珠珰:耳珠。《孔雀东南飞》:“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琮琤:玉石相碰发出的声音。象声词。 (11)冯夷:传说中水神河伯的名字。《广雅·释天》:“河伯,谓之冯夷。”《庄子·大宗师》:“冯夷得之,以游大川。”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清泠传》曰:华阴潼乡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澄水帛,一种可以消暑的绢帛,相传为唐代同昌公主所用。《杜阳杂编》卷下: “暑气将盛,公主命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挂于南轩。良久,满座皆思挟纩。澄水帛,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云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暑毒也。” (12)君山:即湘山,在洞庭湖中。相传为湘君所游之处。 (13)龙绡:即传说中的鲛绡,相传为海中鲛人所织。韦应物《神女歌》:“的烁龙绡杂琼佩。” (14)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文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悦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 (15)风传:风传送。岑参《宿关西客舍》:“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16)砗磲:一作“车渠”,似玉的美石。《广雅·释地》:“砗磲,石之次玉。”魏文帝《车渠碗赋》序云:“车渠,玉属也,多纤理缛文,生于西国,其俗宝之。” (17)琴羽:羽为五音之一,琴羽即琴音中的羽音。此处指琴声。《文选·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18)鼓舞:击鼓而舞。《易·系辞上》:“鼓之舞之以尽神。”琳琅:象声词。此处形容舞蹈时玉佩等相碰的声音。 (19)徜徉:《广韵·阳韵》:“徜徉,犹徘徊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怅徜徉而延伫。” (20)江之沱:长江支流。喻相送之远。《说文·水部》:“沱,江别流也。” (21)黄鹄:指黄鹄矶。 (22)踏歌:连袂而歌,歌时以足踏地,以为节奏。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23)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植物名。薜荔,又名木莲。女萝,即松罗。《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24)过:访问。以上两句点明仙人的去向。 这首长篇歌行虚构了作者与众仙欢会黄鹤楼,共作超然物外之游的幻境。诗中黄鹤翩翩而来,飘然而去,伴随作者度过了难忘之夜。从首句看,作者当为江左一带人。
妙妓新行峡雨回,岭云微步下阳台。
霓旌玉佩参差转,珠箔银屏迤逦开。
从此不知兰麝贵,相期共斗管弦来。
春风一夜吹香梦,欲结灵姻愧短才。
注:妙妓(韩偓锡宴日作)岭云(罗虬比红儿诗)霓旌(王毂玉树曲)珠箔(白居易长恨歌)从此(裴思谦及第后宿平康里)相期(孟浩然春情)春风(武元衡春兴)欲结(潘雍赠葛氏小娘子)
翠帷双捲出倾城,侧身交步何轻盈。
将往复旋如有情,嫣然纵送游龙惊。
秋泉慢转眸波横,纤纤软玉捧煖笙。
金槽琵琶夜枨枨,春风吹落天上声。
楚歌吴语娇不成,璧月夜满楼风轻。
与倚春风弄月明,鸾钗映月寒铮铮。
星稀月没入五更,夜来潜已告精诚,定为连理相并生。
注:翠帷(柳宗元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侧身(刘言史观绳伎)将往(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嫣然(白居易霓裳羽衣歌)秋泉(张碧美人梳头)纤纤(秦韬玉吹笙歌)金槽(李贺秦王饮酒)春风(顾况郑女弹筝歌)楚歌(李白示金陵子)璧月(王毂玉树曲)与倚(杜牧题元处士高亭)鸾钗(李商隐河阳诗)星稀(李廓鸡鸣曲)夜来(卢嗣立望九华山)定为(王建伤邻家鹦鹉词)
二月三月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
花里娇莺百般语,玉容惊觉浓睡醒。
明眸渐开转秋水,长钗坠发双蜻蜓。
苧萝西子见应妒,白咽红颊长眉青。
灵芸整鬓步摇折,双成腻脸偎云屏。
曾卧巫云见神女,大都相似更娉婷。
二月三月花如霰,等閒弄水浮花片。
罗衣点着浑是花,映叶多情隐羞面。
石榴裙裙蛱蝶飞,水晶鹦鹉钗头颤。
閒花照月愁洞房,好鸟迎春歌后院。
明珠步障幄黄金,芳筵银烛一相见。
锦姝绣妾何纷纷,一一皆胜赵飞燕。
花自飘零日自曛,霏红拂黛怜玉人。
携手共惜芳菲节,二月三月江南春。
注:二月(孟郊伤春)啼莺(韦应物听莺曲)花里(徐铉月真歌)玉容(张碧美人梳头)明眸(崔珏美人尝茶行)长钗(温庭筠夜宴谣)苧萝(王毂红蔷薇歌)白咽(韩愈华山女)灵芸(李沇方响歌)双成(李咸用远公亭牡丹)曾卧(秦韬玉吹笙歌)大都(罗虬比红儿诗)二月(崔颢行路难)等閒(元稹古艳诗)罗衣(刘庭琦奉和圣制瑞雪篇)映叶(白居易牡丹芳)石榴(常建古兴)水晶(韩偓忍笑)閒花(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好鸟(李白题东溪公幽居)明珠(吕温刘郎浦口号)芳筵(刘禹锡伤秦姝行)锦姝(释贯休洛阳尘)一一(权德舆放歌行)花自(赵嘏赠天卿寺神亮上人)霏红(杨巨源杨花落)携手(田娥携手曲)二月(徐铉月真歌此篇用徐铉二句)
羡君新上九霄梯(韦庄),海上三山去不迷(李中)
莺到绿杨著意啭(欧阳炯),凤游琼树拣枝栖(李远)
前程渐觉风光好王毂,登顶方知世界低(释智亮)
为报广寒攀桂客(李有中),等闲身共白云齐(王仁裕)
王毂及第后归江西(898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太宗罗俊彦,桂玉比光辉。
难得终须得,言归始是归。
风帆天际吼,金鹗月中飞。
五府如交辟,鱼书莫便稀。
采药翁 南宋 · 李龏
七言绝句
满头霜雪背青山,百岁身心几日闲。
异果奇花香扑面,往来惟在酒徒间(贯休、戎昱、王毂、卢纶)
临江国城多侠儿,𦑂翿锦韝冠雄鸡。
跪推王毂中尉府,中尉府前乌夜啼。
不如蜩唽江头燕,犹解衔来坟上泥。
夷门少年隐酒屠,将身付心心不孤。
淮南金椎辟阳颅,匈奴偶人射郅都,若曹冠韝胡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