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叔文

相关人物:共 22 位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0—805 【介绍】: 唐沧州南皮人,字敦诗。
玄宗天宝十载,举明经第。
精通地理学。
累擢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
历迁山南西道节度使,徙东道,召为工部尚书,旋为东都留守、义成军节度使。
德宗贞元九年,以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
每逢四方使者及自远方归者,必详问其山川土地终始,画陇右、山南图,及黄河经界远近,成书十卷。
顺宗立,进左仆射。
王叔文等预政,耽屡移疾乞去,不许。
卒谥元靖。
有《海内华夷图》、《备急单方》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0—805 字敦诗,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人。玄宗天宝十载(751)登明经第。肃宗乾元元年(758)任临清尉,后迁河东节度副使。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征拜鸿胪卿,十一月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德宗建中三年(782)徙镇山南东道,兴元元年(784)召为工部尚书。贞元元年(785)出为东都留守,二年改义成军节度使。九年拜相,十七年封魏国公。顺宗永贞元年(805)十月卒,谥元靖。生平见郑馀庆《左仆射贾耽神道碑》,权德舆《魏国公贾公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日人内藤虎次郎有《贾魏公年谱》。耽工诗尚书,擅长地理学。郑馀庆称其“文章之制,博达而清约”(《左仆射贾耽神道碑》)。《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累授汾州刺史。入为鸿胪卿。大历十四年领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中召为工部尚书。贞元九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守左仆射。永贞十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元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5—812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君卿。
杜希望子。
嗜字,该涉古今,学以富国安民之术为宗。
初以父荫补济南参军,累擢度支兼和籴使。
时方军兴,馈运之务,悉委于佑。
迁户部侍郎、判度支。
德宗建中初,赋无所出,佑上议,以为救弊莫若省用,省用则省官。
为卢杞所恶,出为苏州刺史,不行,改饶州。
历迁岭南、淮南节度使。
贞元十九年,拜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二十一年,王叔文革新政治,佑兼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使,叔文自为副使。
叔文败,佑亦解除使职。
德宗、顺宗卒,两摄冢宰。
累进司徒,以太子太保致仕。
卒谥安简。
撰有《通典》。
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七
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贞元三年累拜尚书左丞。转刑部尚书。十九年拜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和元年册拜司徒。封岐国公。七年薨。年七十八。赠太傅。谥安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8或739—808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一说京兆杜陵人,字遵素。
肃宗宝应二年进士。
初为郭子仪朔方从事,累除侍御史。
为裴延龄所恶,十年不迁。
德宗贞元末,历迁太子宾客、太常卿。
王叔文用事,黄裳婿韦执谊辅政,黄裳劝请太子监国,执谊不听,即拂衣出。
太子总军国事,擢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刘辟叛,黄裳坚请讨之,因奏罢中人监军,专委高崇文,遂平之。
每具言宜鉴贞元之弊,整法度,削诸藩,宪宗嘉纳之,由是赫然号称中兴。
官终河中、晋绛节度使。
卒谥宣献。
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八
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人。第进士。又中宏词科。累迁侍御史。贞元末拜太常卿。宪宗为皇太子监国。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和二年以检校司空为河中晋绛节度使。封邠国公。三年卒。年七十一。赠司徒。谥曰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5—805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城武。
代宗大历中,累授使府监察御史、陇州行营留后事。
德宗建中末,朱泚叛,皋连拒朱泚伪命,迭斩其使,拜奉义军节度。
贞元元年,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经略滇南,诸蕃皆内附。
以功加中书令,封南康郡王。
顺宗病,不能临朝政,皋上太子笺欲其亲政,由是政归太子,尽逐王叔文之党。
寻暴疾卒。
皋治蜀二十一年,数出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虽有建树,然赋敛亦颇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5—805 字城武,排行二十三,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代宗广德元年(763)为建陵挽郎。大历初任华州参军,后历佐使府。德宗建中四年(783)以功擢陇州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贞元元年(785)拜剑南节度使,累破吐蕃,封南康郡王。顺宗永贞元年(805)八月卒,谥忠武。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及权德舆撰《韦公先庙碑铭》(《全唐文》卷四九七)。《全唐诗》存诗3首。
唐诗汇评
韦皋(745-805),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大历初,为华州参军,后屡辟使府。建中四年,为凤翔陇右营田判官,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朱泚反,皋拒伪命,诏以为陇州刺史,置奉义军节度以旌之。乱平,征为左金吾卫将军。寻迁大将军。贞元元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在蜀二十一年,和南诏,拒吐蕃,以功屡进检校司徒、中书令、太尉,同平章事,封南康郡王。卒于镇。《全唐诗》存诗三首。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大历初以建陵挽郎调补华州参军。累授殿中侍御史知陇州行营留后事。朱泚反。遣家僮苏玉持诏以皋为御史中丞。皋斩玉及其部将牛云光以徇。诏以皋为御史大夫陇州刺史。置奉义军节度。以旌其功。德宗还京。徵为左金吾卫将军。迁大将军。贞元元年拜剑南西川节度使。以破吐蕃功进检校右仆射。封扶风县伯。加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兼云南安抚等使。十二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七年以功加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封南康郡王。顺宗立。加检校太尉。卒年六十一。赠太师。谥忠武。
元季方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55—约805 【介绍】: 唐河南人。
元正子。
举明经,调楚丘尉,历殿中侍御史。
德宗贞元中,迁度支员外郎,金、膳二部郎中,号能职。
顺宗永贞中,为王叔文所排,以兵部郎中使新罗。
新罗闻中国丧,不时遣,供馈乏,季方正色责之,闭户绝食待死,乃遣归。
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14 【介绍】: 唐扶风平陵人,字丹列。
窦牟弟。
擢进士第,以处士客隐毗陵。
德宗擢为左拾遗。
王叔文不合。
宪宗即位,出为唐州刺史。
李吉甫与群善,召为吏部郎中。
及用人论不合,乃怨吉甫。
坐事将诛,赖吉甫救得免。
出为黔中观察使。
迁容管经略使。
召还道卒。
与兄窦常、窦牟、弟窦庠、窦巩合著《窦氏联珠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5—814 字丹列,排行三,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父叔向,有诗名。群隐居常州,从啖助门人卢庇习《春秋》。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征为左拾遗,迁侍御史、膳部员外郎。宪宗元和元年(806)出为唐州刺史,改山南东道节度副使。二年召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三年出为黔中观察使,六年贬开州刺史,八年移容管经略使。九年召还朝,卒于路。生平事迹见褚藏言《窦群传》,新、旧《唐书》本传。今存《窦氏联珠集》5卷,收群及兄常、牟,弟庠、巩诗各1卷。《全唐诗》收入。
唐诗汇评
窦群(760-814),字丹列,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初,隐居毗陵。贞元十年,诏征天下隐居丘园不求闻达之士,郡守韦夏卿表荐之,不报。十八年,夏卿为京兆尹,复荐之,授左拾遗,迁侍御史知杂。永贞中,自驾部员外郎出为唐州刺史。元和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三年,与吕温、羊士谔摭拾宰相李吉甫阴事告之,辞多不实,贬黔中观察使。坐十洞蛮反,贬开州刺史,移容管经略使。诏还朝,道卒。大中中,褚藏言编群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全唐诗》存诗二十三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二
偫字丹列。京兆金城人。贞元中以荐为左拾遗。宪宗朝累迁御史中丞。出为湖南观察使。元和九年卒于容管经略使。年五十五。赠左散骑常侍。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群与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韵语阳秋
唐窦常、牟、群、庠、巩兄弟五人,四人擢进士,独群客隐毗陵,因韦夏卿屡荐始入仕,皆诗人也。……兄弟中独群诗稍低,又不得举进士,而位反居上。巩诗有《放鱼诗》云“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岂非为群而言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806 【介绍】: 即李诵。
唐朝皇帝。
德宗长子。
德宗建中元年立为太子。
贞元二十年,病风且喑。
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任用王叔文等,革新政治,罢官市,出宫女及教坊女乐九百人。
因久疾不愈,在位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所迫,传位太子,自称太上皇。
次年卒,谥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全唐文·卷五十五
帝讳诵。德宗长子。上元二年生。始封宣城郡王。大历十四年六月进封宣王。十二月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七月。以疾令皇太子监国。八月。传位皇太子。元和元年正月。上尊号曰应乾圣寿太上皇。是月崩。年四十六。谥曰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大中三年。加谥至德宏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63—819后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谏卿。
德宗贞元元年进士。
顺宗时累迁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
宪宗元和初擢为监察御史。
坐诬论李吉甫,出为资州刺史。
工诗,以典重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2?—822? 字谏卿,排行二十七。
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南)人。
家于洛阳(今河南洛阳)。
德宗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授义兴县尉,迁义兴主簿。
顺宗朝因公言王叔文政治革新之非,贬汀州宁化县尉。
宪宗元和元年(806)入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
三年贬巴州刺史。
历资、洋、睦等州刺史,皆有政绩。
十四年入朝为户部郎中。
生平散见孟简《建南镇碣记》、韩愈《顺宗实录》卷四、《唐才子传》卷五。
辛文房谓其诗“造妙良选,作皆典重”。
全唐诗》录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题1则。
唐诗汇评
羊士谔(约762-约820),字谏卿,洛阳(今属河南)人。
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授常州义兴尉。
九年,以右威卫兵曹参军佐浙东皇甫政幕。
贞元末,充宣歙巡官。
永贞元年至长安,因言王叔文之非,贬汀州临化尉。
福建观察使阎济美奏为大理评事。
元和初,擢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内供奉。
三年,坐与窦群、吕温倾陷李吉甫,贬资州刺史,未行,再贬巴州刺史。
历资、洋、睦三州刺史,入为户部郎中,卒。
有《羊士谔诗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六百十三
士谔。泰山人。贞元元年进士。元和初官监察御史。擢户部郎中。出为资州刺史。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入室三人:张枯、节士谔、元稹。
唐才子传
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
吴礼部诗话
文章尚论其世,……羊士谔刺王、韦远贬,亦有气节。《十贤集》,士谔亦在其中。
《唐诗品》
士谔诗气格昂然,不落卑调,然例之能品,亦萧然微尔。予谓谔诗如素障子,虽无烂目之华,欲摘其瑕,亦无处下手。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有美不胜收,品居中下者;亦有无一言可举,不得不称为胜流者,以风度论也。知此可以定羊资州诗矣。贞元后,集中有佳诗易,无恶诗难。羊士谔诗虽不甚佳,却求一字之恶不可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郑州荥泽人,字元伯。
少孤,值天宝乱,退耕陆浑山养母。
代宗大历中以讽谏主文科高第,授大理评事,累迁吏部侍郎,为河南尹,清静惠下,颇有政绩。
进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顺宗立,以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忧愤而卧家七日不出。
罢为吏部尚书。
数月病卒,谥文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6 【介绍】: 唐人,字太初。德宗贞元进士,又擢宏词科。佐韦皋府,皋卒,辟主后务,宪宗以给事中召之,不奉诏,即拜检校工部尚书、剑南西川节度使。辟益傲慢,求统三川,高崇文等将神策行营兵西讨,诏许自新,不听。崇文取东川,诏乃夺其官职,擒送京师斩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6 字太初,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
德宗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
西川节度使韦皋辟为从事,由金吾仓曹参军累迁至御史中丞、支度副使。
顺宗即位,奉韦皋命至长安求领三川地。
王叔文坚拒不与。
皋卒,刘辟自立为西川节度留后。
诏除给事中,令赴阙。
刘拒不奉诏。
永贞元年(805)十二月,正除检校工部尚书、剑南西川节度使。
复求都统三川,发兵取梓州。
宪宗元和元年(806)正月,宰相杜黄裳荐高崇文率师进讨。
九月被擒伏诛。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辟字太初。贞元中擢进士宏词科。佐韦皋幕府。累迁御史中丞度支副使。永贞元年。皋卒。辟主留后。讽诸将上表徼旄节。授检校工部尚书。充剑南西川节度使。又求都统三川。遂举兵围梓州。宰相杜黄裳荐高崇文李元奕等讨之。元和元年九月。辟遁走。擒送京师诛之。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